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南省信阳市固始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

更新时间:2023-10-31 浏览次数:31 类型:期末考试
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
  • 1. (2023八下·固始期末)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水墨画作为我国传统绘画艺术,在美学领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其本质的艺术追求之一便是意境美的营造。通过水与墨的完美演yì (  ),根据不同比例的配,呈现出浓、淡、干、湿、焦的氤氲效果。浓墨使山体浑厚cāng (  )劲,淡墨令水面澄澈透明,艺通大道,变化万千。水墨画通过化繁为简,那间,阐释出中国美学无穷的意境空间。

    1. (1) 依次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diào

      shà

      B.tiáo

      shà

      C.tiáo

      chà

      D.diào

      chà

    2. (2) 根据语境,写出下面词语中拼音所对应的汉字。

      ①演 yì 

      ②cāng 

  • 2. (2023八下·固始期末) 古诗文默写。
    1. (1) 中国古代诗文灿若星河,有《关雎》中“,君子好逑”的绵远悠长的情思;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一扫离别的千古愁云,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劝慰之言;更有《北冥有鱼》中想象奇特,描写大鹏拍打水面,乘着旋风盘旋飞至九万里高空的“水击三千里,”。这些无不让我们感叹中国古典文化的博大与细腻。
    2. (2) 仁人志士往往心怀天下、关注民生。杜甫面对茅屋被风雨袭击的悲苦现实,发出“”(《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呼喊;白居易面对苍老艰辛的老翁,以“”(《卖炭翁》)两句传达出对卖炭翁的无限同情。
  • 3. (2023八下·固始期末) 罗曼•罗兰曾说:“有了朋友,生命才显示出它全部的价值。”请结合《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朱赫来与保尔的交往,阐述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 4. (2023八下·固始期末) 名著阅读:《傅雷家书》是苦心孤诣的教子篇。在傅聪长大成材的道路上,作为父亲的傅雷,从哪些方面给予儿子悉心指导?请结合书信内容具体分析。
  • 5. (2023八下·固始期末)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玉簪又名白萼、白鹤仙、玉泡花等,是典型的阴性植物。大多数花木在背阴处不易成活,①____,独自娇艳。玉簪虽清幽,却只在盛夏开花,至秋季凋谢。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使诸多学者对玉簪花进行了深入研究。他们发现其具有多种保健功能和生物作用,如清除自由基、抗氧化、抗真菌等,②____。玉簪具有的药食、观赏价值,不断给人们带来惊喜。

    1. (1) 在上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2. (2) 材料中画线句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
  • 6. (2023八下·固始期末) 综合性学习。

    好的书籍是最贵重的珍宝。为了激发同学们的阅读兴趣,开阔学生们的知识视野,校团委决定举办“最是书香能致远”主题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任务。

    1. (1) 小文同学搜集到了下面两则材料。请你提取并整合这两则材料的主要信息,用一句话写出你的结论。30字左右。

      材料一 近年来,各图书馆大力开展阅读推广、公益展览、公益讲座等活动,河南省图书馆“一座难求”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因此省图书馆特别推出了“环球胶囊”和馆内自建资源《戏曲动漫》《中原姓氏文化研究》等微视频以及精选电云旅行,宅家游世界”线上活动。同时,通过数字阅读资源展示,推出了“知识子图书,内容涵盖历史、生活、国学、心理、艺术、文学等各个方面,特别是对河南省地域特色文化的讲述,深入浅出、直观生动,让受众如临其境。

      材料二 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大河书局已相继打造了7家校园阅读中心,不仅能满足在校师生免费阅读和学习的需要,而且能满足学生家长及周边居民的文化生活需求。大河书局将一如既往地履行现代企业的社会责任,全力建设好校园阅读中心,助推书香中原建设。

    2. (2) 为了使此次主题活动形式更加丰富,请你仿照下面所给的两个示例再设计一项活动形式。

      活动一:举行“我为书香点个赞”演讲比赛

      活动二:演绎“书香伴我行”情景剧

      活动三:

    3. (3) 右图是学校阅览室借阅流程示意图,为了让全校新生借阅书籍更方便,请你用一段简明的文字转述这个流程图。要求内容完整,语言连贯,不超过60字。

二、现代文阅读(共28分)
  • 7. (2023八下·固始期末)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花开的声音

    万吉星

    ①路的两边是山,山的两边是崖。沿着细长而崎岖的山路,她牵着孩子的小手,向山下走去,步履沉重而缓慢。

    ②“妈妈,我听到花开的声音了!”孩子扬起小脸,满脸兴奋地说。

    ③她向路旁看去,漫山遍野的花开了,开得正盛,一簇簇、一片片,像一张张盛开的笑脸。一阵微风拂来,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花香,耳畔响起树叶的“哗哗”声。她蹲了下来,闭上眼睛。“嗡嗡嗡……嗡嗡嗡……”花丛中传来一阵细微的蜜蜂的轻鸣。她把孩子紧紧搂在怀里:“妈妈也听到了花开的声音!”

    ④“妈妈,花儿漂亮吗?”孩子眨了眨眼,一双大眼睛像两颗乌黑的玻璃球,暗淡,深沉,像一潭死水,没有一丝涟漪。

    ⑤她拉着孩子胖乎乎的小手,伸到一朵正在盛开的花朵上,孩子的小手贪婪地摩挲着一片片鲜红的、嫩嫩的花瓣,一脸的期盼和向往。“漂亮,花儿就像我们的小欣欣一样漂亮!”说这话时,两行清泪像断了线的珠子,从她粗糙的脸庞上滚落。

    ⑥青山无语。绵延起伏的群山,像一块被人抖了一下的绿绸子,掀起一道道沟壑纵横的皱褶。她抬起头,目光不由自主地投向不远处的山崖。

    ⑦当年,她男人与同村的牛二上山采草药,就是在那座崖下,遇到山体垮塌,在一块巨石砸向她男人的那一瞬间,牛二用力将他推了出去,结果,她男人失去了双腿,牛二却抛下孤零零刚满周岁的女儿永远地留在了山崖下。

    ⑧“妈妈,送给你。”她失神地看着山崖发愣时,孩子摸索着,将一束夹杂着一些杂草的鲜花递了过来。她接过鲜花,轻轻叹了口气,将孩子背到背上,说:“快走吧,去晚了医生都走了。”

    ⑨乡集上,人来人往,送医下乡医疗队正在忙碌地为村民们义诊。医生翻开孩子的眼睑看了看,问:“多长时间了?”她迟疑了一下,答道:“从小就看不见。”

    ⑩医生摇了摇头:“这个没办法治,是眼角膜出了问题。”

    ⑪“那把我的眼睛换给她吧,她还小。”说这话时,她显得很平静。

    ⑫“哪有那么简单,眼角膜移植,要省级的大医院才能做。”医生看了看她那双破了个洞,露出半个大脚趾的解放胶鞋,嗫嚅着,“那得好几万块钱呢!”

    ⑬她不再说话了。

    ⑭几天后,后山的矿上来村里招人了,一个月好几千的工资,她报名了。村主任头都没抬,说:“那都是男人家干的活,你不行!”“我行,男人能干的我也能干。”她的态度很坚决

    ⑮后山的矿洞里昏暗潮湿阴冷,不时有碎石掉落,但她干得很起劲。她掰着粗糙开裂的手指头计算着工钱,一想到不出三四年,孩子就可以看到那些漂亮的花儿了,她全身就充满了力气。

    ⑯可第一个月的工资还未领到,矿洞塌了,一块石头砸中了她。弥留之际,她紧紧抓住医生的胳膊说:“把我的眼睛换给我女儿,现在我有钱了,抚恤费就有好几十万呢!”她的脸上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笑容,像一个负债累累的人,终于还清了所有的债。

    ⑰漫山遍野的花儿开了。山坡上,又多了一个小土堆,静静地卧在野花丛中,像一只眼睛,默默地注视着连绵的大山,遍地的野花和山坡上袅袅升起的炊烟。

    ⑱多年以后,一个女孩跪在坟前,一双漂亮的大眼睛炯炯有神。她点燃纸钱,从贴身的衣兜里掏出一张发黄的纸,慢慢展开,扔进燃烧的纸钱里,火苗渐渐吞噬着纸条上的一行小字:“牛二遗女,当如吾儿。”

    ⑲空气中飘来野花淡淡的清香,辛勤的蜜蜂在花丛中穿梭忙碌,“嗡嗡嗡……嗡嗡嗡……”女孩清澈的眼眸里流下两行清泪:“妈妈,你听,花开的声音!”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有改动)

    1. (1) 通读全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小说的主要情节。
    2. (2) 第⑭自然段描写村主任的文字是否多余?为什么?
    3. (3) 文中两次描写小欣欣的“大眼睛”,各有什么作用?
    4. (4) 小说以“花开的声音”为题,有何妙处?
  • 8. (2023八下·固始期末) 阅读下面三个文本,完成问题。

    文本一:

    每个人都携带矫健不凡的运动“基因”

    ①人类不仅凭借聪明的头脑获得生存优势,还靠强壮体格对抗凶猛野兽的攻击,在大自然物竞天择中遥遥领先,几乎没有任何“天敌”。人类的运动系统包括骨骼和肌肉,占体重60%。随着生活的舒适和科技进步,越来越多的人不同程度地失去了运动技能,我们有必要更加关注运动,了解它和健康之间的联系。

    ②躯体运动分为反射运动、节律运动和随意运动。

    ③反射运动由外界刺激引起神经反射来完成,比如眼睛进了沙子就会眨眼,手被钉子扎到就会退缩,这是人和动物的本能,不需要学习,也难以克制。反射运动是最简单的运动,是科学家们研究运动的开端。17世纪,法国哲学家笛卡尔首次提出“反射”这个概念,认为外界刺激通过神经反射引起大脑的应答。19世纪,谢灵顿和谢切诺夫通过实验发现的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神经、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④节律运动是按一定节律重复、协调进行的运动。呼吸是典型的节律运动,我们可以叫它停止或开始,但平时根本不用管它。又如走路,刚开始要有“走”的意识支配,走着走着就闲庭信步,不需要去考虑迈左脚还是右脚。节律运动类似于反射,只不过除了受到低位中枢的控制之外,还与大脑皮层之间交换信息,一定程度上受意识的支配。

    ⑤随意运动是指按自己的意愿进行的运动。搬桌子、握手、打乒乓球、写字都属于随意运动,它的指令来自大脑皮层,完成过程中需要身体各部位的密切配合。随意运动是人们最熟悉的运动,也是真正由大脑发号施令的运动。通常所说的“运动”绝大多数是指随意运动。

    ⑥人类的基因缔造出运动系统以及调控运动系统的神经。大脑皮层的52个脑区中的第4和第6区主管运动,称为皮层运动区。皮层运动区由无数个垂直于皮层表面的功能柱构成,每个功能柱的神经元群控制同一关节的若干块肌肉的活动。皮层运动区靠近感觉皮层区,某些动物的这两个区是重叠的,因为运动往往与感觉相关。运动和感觉同属于脑的一般功能,其神经通路相对简单,没有学习、思维、联想那么复杂多变。运动“不高级”并不意味着不重要,它塑造人的形体、锻炼人的品格,是宝贵的天赋和力量之源。

    (摘编自《科普时报》2021年4月16日。作者:王欣。有删改)

    文本二:

    春暖花开锻炼忙,有氧运动你做对了吗?

    做有氧运动主要是为了提高有氧能力 (有氧供能系统的能量供应能力),也就是日常说的“体能”。如何提高有氧能力?首先应该说,只要动起来,都能对有氧能力有所帮助。但要能够真正高效安全地提高有氧能力,还是需要注意四个点:强度、时间、频率以及运动形式。

    ⑴强度:过低的强度对有氧能力提高有限,过高的强度又容易带来损伤和风险,一般建议选择中等强度,也就是最大运动能力的60%。

    ⑵时间:在中等强度运动的前提下,每周运动的时间建议在150~300分钟,也就是每天30~60分钟,运动频率每周至少5天。

    ⑶频率:如果实在工作繁忙抽不出那么多时间,也可以选择高强度间歇的运动方法,也就是1~4分钟高强度运动与1~2分钟低强度运动交替2~4次/组,每日1~2组。要注意的是,因为强度高,为避免肌肉与心血管系统过度劳累,高强度间歇运动每周不能超过3次,而且高危人群需要在专业医师指导下练习。

    ⑷运动形式:在科学选择强度、时间、频率的基础上,运动的形式可以依据个人喜好和实际条件开展,慢跑、骑车、游泳、跳绳或太极拳、八段锦等传统功法等都是很好的选择。

    (摘编自《文汇报》2021年4月25日。作者:马子霖。有删改)

    1. (1) 下列对文本一和文本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____
      A . 躯体运动分为反射运动、节律运动和随意运动。其中,随意运动是最简单的运动,是人们按自己的意愿进行的运动。 B . 由文本一可知,运动系统是由人类的基因缔造出来的,虽然运动的神经通路相对简单,但它是人类力量的源泉。 C . 工作繁忙的人群可以选择高强度间歇的运动方法,同时也应该注意控制运动的次数,而高危人群应在专业医师指导下练习。 D . 人们在提高有氧能力的时候需注意强度、时间、频率以及运动形式这四点,运动形式完全可以根据个人喜好以及实际条件开展。 E . 生活的舒适与科技的进步让越来越多的人不同程度地失去了运动技能,我们有必要关注运动,而适当的有氧运动可以提高我们的体能,有益健康。
    2. (2) 文本二在说明如何提高有氧能力时,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 (3) 小雨同学经常在体育课上请假,她说自己不喜欢运动,也没有这方面的天赋,而且临近中考,应该专注学习。假如你是小雨的同学,请你结合上述文本,对小雨进行劝说。
三、古诗文阅读(共14分)
  • 9. (2023八下·固始期末) 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问题。

    (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yuè)命》曰“学(xiào)学半”,其此之谓乎!

    (《虽有嘉肴》)

    (乙)昔者仓颉作书,容成造历,胡曹为衣,后稷耕稼,仪狄作酒,奚仲为车。此六人者,皆有神明之道,圣智之迹,故人作一事而遗后世,非能一人而独兼有之。今使六子者易事,而明弗能见者何?万物至众,而知不足以奄之。周室以后,无六子之贤,而皆修其业;当世之人,无一人之才,而知其六贤之道者何?教顺施续 , 而知能流通。由此观之,学不可已,明矣。

    (节选自《淮南子》,有删改)

    【注释】①仓颉:人名。后文“容成”“胡曹”“后稷”“仪狄”“奚仲”均为人名。②奄:覆盖。③顺:同“训”,训练。施:施行,推行。续:传递。

    1. (1) 下列对语段中相关词语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
      A . “不知其旨也”中的“旨”是味美的意思,写出了“嘉肴”的味道甘美。 B . “然后能自反也”中的“自反”是自我反思的意思,论述了“知不足”的益处。 C . “然后能自强也”中的“自强”是自强不息的意思,论述了“知困”的目的。 D . “今使六子者易事”中的“易”是交换的意思,以假设的口吻论述贤才交换工作则明智不再的道理。
    2. (2)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3. (3) 语段(甲)多用对偶,以增强文章气势,请结合下面例句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例句: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4. (4) 以上两则语段都提到了学习,但两者对学习的论述侧重点却有所不同,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
  • 10. (2023八下·固始期末)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问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节选)

    杜甫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1. (1)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两句诗属于什么描写?有何作用?
    2. (2) 从炼字的角度对“雨脚如麻未断绝”进行简要赏析。
四、作文(50分)
  • 11. (2023八下·固始期末) 任选一题作答
    人生如旅途,旅途中又晴天里阳光沐浴的温暖,也会有下雨天风雨交加的迷茫;有行走坦途时云淡风轻的惬意,也会有攀爬险峰时意想不到的艰辛,风雨过后是彩虹,山的那边是另一种风景。请以“翻过了那座山”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抄写出来。②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④不少于600字。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曾以为遥不可及的事物,如快乐,如幸福,如成功,如梦想……,都进驻过心田,化成真切的体验,铭心的感受,前进的动力。请以“原来,        并不遥远”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要有真情实感;③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④不少于600字;⑤不得抄袭、套作;⑥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