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人教版 /九年级上册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课题2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7.2 燃料...

更新时间:2023-08-22 浏览次数:15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2023九上·海南期末) 下列混合气体,点燃不会发生爆炸的是(   )
    A . CH4和空气 B . H2和空气 C . CO2和空气 D . CO和空气
  • 2. (2023九上·顺德期末)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煤、石油和天然气都属于化石燃料 B . 沼气可部分解决农村的燃料问题 C . 煤是化石燃料中最清洁的燃料 D . 石油能分馏出汽油、柴油等燃料
  • 3. (2023九上·越秀期末) “十三五”时期广州市能源体系稳步向清洁低碳的方向转变(如图)。下列有关广州能源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天然气的占比有所增加 B . 化石能源仍是重要能源 C . 石油的占比要继续降低 D . 将会大力发展燃煤火电
  • 4. (2023九上·海珠期末) 下列关于甲烷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组成:甲烷是由一个碳原子和四个氢原子组成的 B . 性质:具有可燃性 C . 用途:根据甲烷的组成,预测其有可能用作制取氢气的原料 D . 制得:把秸秆、杂草、人畜粪便等废弃物放在密闭沼气池中发酵
  • 5. (2023九上·海珠期末)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控制燃烧反应,使燃料充分燃烧,是节约能源的重要途径 B . 石油是一种化工产品 C . 生物质能、氢能、风能均属新能源 D . 用炸药爆破拆除楼房,是利用了化学反应产生的能量
  • 6. (2023九上·廊坊期末) 在证据推理过程中可以培养科学思维,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A . 化学变化伴随有能量变化,则有能量变化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B . 化学变化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则物质质量不变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C . 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D . 通常情况下,物质燃烧需要氧气,所以有氧气参与的反应一定是燃烧
  • 7. (2023九上·长春期末)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室内起火时,立即打开所有门窗通风 B . 一氧化碳、二氧化硫都是空气污染物 C . 大力推广公共交通使用新能源汽车 D . 点燃氢气之前,要检验氢气的纯度
  • 8. (2022九上·鹤山期中) 实验室的化学药品,不少是易燃、易爆、有腐蚀性或有毒的。以下是常用的危险品标志,装运酒精的包装箱应贴的标志是(   )
    A . B . C . D .
  • 9. (2021九上·西陵期末) 安全警钟应时刻长鸣。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 . 油锅着火,锅盖盖灭 B . 燃气泄漏,点火检查 C . 点燃氢气,提前验纯 D . 面粉厂内,禁止吸烟
  • 10. (2021九上·新兴期末) “生命可贵,安全第一”。下列采取的安全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
    A . 厨房天然气管道漏气,立即关闭阀门并轻轻开窗通风 B . 地震后,灾区饮用水应经消毒等处理后才能饮用 C . 做氢气燃烧实验前,应先检验氢气的纯度 D . 为避免尘土进入,豪华装修完的房屋立即入住后必须关闭门窗
  • 11. (2021九上·电白期末) 目前,科学家提出了一种最经济最理想的获得氢能源的循环体系(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燃料电池能够使化学反应产生的能量转化为电能 B . 该氢能源的循环体系能够实现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C . 在此循环中发生了反应: D . 目前化学家急需解决的问题是寻找合适的光照条件下分解水的催化剂
  • 12. (2021九上·甘井子期末) 下列化学反应中,吸收热量的是(   )
    A . 氧化钙与水反应 B . 镁与稀盐酸反应 C . 碳与二氧化碳反应 D . 白磷在空气中燃烧
二、填空题
  • 13. (2023九上·富县期末) 2022年6月5日是第51个世界环境日,中国的主题为“共建清洁美丽世界”。
    1. (1) 化石燃料是(选填“可”或“不可”)再生能源。
    2. (2) 实现碳中和的重要方式之一是升级能源消费方式,请写出一种新能源:
    3. (3) 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作为汽车燃料,可减少汽车尾气污染。乙醇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14. (2023九上·西安期末)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盛大的传统节日,民间有各种各样的习俗。
    1. (1) 贴春联。用墨汁书写的春联能长时间保存的原因是
    2. (2) 吃饺子。煮饺子时用天然气做燃料,天然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3. (3) 放鞭炮。鞭炮中黑火药的主要成分是硝酸钾、木炭粉、硫粉等,点燃时发生爆炸的化学方程式为 , 其中X的化学式是
  • 15. (2023九上·凤庆期末)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人类的生产、生活离不开化学。
    1. (1) 从下列选项中选择一种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字母)。

      A.干冰     B.金刚石  C.氮气

      ①食品包装袋中可填充的是

      ②可用于作钻探机钻头的是

      ③可用作制冷剂的是

    2. (2) 目前,人类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燃料,三大化石燃料包括天然气、、石油,它们属于(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天然气是应用最广泛的能源,其主要成分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冬奥会火炬“飞扬”采用了氢气替代传统燃料丙烷(化学式为C3H8)作为新能源。请你再写出一种新能源:
  • 16. (2021九上·谷城期末) 2021年6月13日6时42分许,位于湖北省十堰市张湾区艳湖社区的集贸市场发生重大燃气爆炸事故,造成26人死亡,138人受伤,其中重伤37人,直接经济损失约5395.41万元。9月30日,湖北省应急管理厅官方网站发布《湖北省十堰市张湾区艳湖社区集贸市场“6•13”重大燃爆炸事故调查报告》,认定该事故是一起重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事故直接原因为天然气中压钢管严重锈蚀破裂,泄漏的天然气在建筑物下方河道内密闭空间聚集,遇餐饮商户排油烟管道排出的火星发生爆炸。

    安全无小事,你家中做饭、洗浴等使用的燃气是。为了防止燃气泄漏造成危险,可以在家中安装报警器。根据使用燃气(提示:管道天然气的主要成分CH4,罐装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C3H8、C4H10等)的情况,你家中安装报瞥器的位置应该是(填“上面”、“下面”)原因是

三、综合题
  • 17. (2023九上·巴中期末) 水循环、氧循环和碳循环是自然界存在的三大重要循环。请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 (1) 从物质变化角度看,三种循环中有一种与另外两种有本质的区别,这种循环是循环(选填“水”或“碳”或“氧”)。
    2. (2) 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石油和
    3. (3) 结合低碳生活主题,下列做法正确是____。(多选)
      A . 大力植树造林 B . 就地焚烧农作物秸秆 C . 禁止使用化石燃料 D . 用新能源电动车逐渐取代传统燃油车
四、实验探究题
  • 18. (2023九上·新兴期末) 阅读下面的短文并回答问题。

    为应对CO2等温室气体引起的气候变化问题,世界各国以全球协约的方式减排温室气体,我国提出争取2030年前达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现阶段我国的能源结构以化石燃料为主,其燃烧释放出大量的CO2.通过植树造林、海洋封存、矿石碳化和综合利用等途径可降低大气中CO2浓度。

    矿石碳化:利用矿石中的氧化镁或氧化钙等,在一定条件下与CO2反应,生成碳酸镁或碳酸钙等,但过程缓慢。

    综合利用:工业上可以将CO2转化成甲醇(CH3OH)等资源,CO2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生成甲醇和一种常见的液体氧化物。一定条件下,该反应在有、无分子筛膜时甲醇的产率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

    1. (1) 化石燃料包括煤、、天然气。
    2. (2) CO2可以封存在海洋里,但会引起海水酸化,体现出二氧化碳的性质是
    3. (3) CO2还能在高温下与碳发生反应,写出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 (4) 由上图可知,为提高甲醇的产率,合成甲醇应选择的最佳条件是温度℃,(填“有”或“无”)分子筛膜。
    5. (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填字母,双选)。
      A . 碳达峰、碳中和中的“碳”指的是碳单质 B . 大气中CO2过多会导致温室效应,也会造成酸雨 C . 植树造林是利用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CO2 , 光合作用属于物理变化 D . 推广使用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代替化石燃料,可以减少CO2的排放 E . 矿石碳化过程中,可能发生反应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