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然而到了19世纪60年代,它们(俄国)弱点暴露无疑,内部很不稳定,对外则比想象中虚弱许多。其关键弱点既是政治的,又是经济的。
--英国历史学家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
材料二:1917年11月7日,震动世界的十月革命爆发。以此为起点,这个占世界陆地面积近五分之一的国家,开始了一次对 20 世纪的历史产生深刻影响的伟大实践。
--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三:俄罗斯(指苏联)在1929年时,不能生产一架飞机,不能生产一辆联合收割机,也不能生产一辆汽车,十年以后,到1941年时,已经拥有了最好的技术,这些都是当时世界上最好的。
--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四:我们不得不付出代价,为苏联经济体制所固有的过分依赖原料工业和国防工业而损害日用消费品生产的发展付出代价…为限制甚至压制企业和个人的创造性和进取精神付出代价。今天我们在收割那几十年的苦果,既有物质上的,也有精神上的苦果。
--普京《千年之交的俄罗斯》
请回答:
材料一:黄埔军校旧址(图片)
材料二:在欢庆胜利的时刻,中共前敌委员会书记周恩来庄严宣告:“革命靠军阀的部队是靠不住的,我们必须建立自己的武装来打倒反革命。现在,我们起义成功了。这里的军队归共产党领导。”
材料三:受中共中央委派,周恩来等人赴西安参加谈判。
材料四:承派周恩来先生来渝洽商,至为欣慰。惟目前各种重要问题,均待与先生面商,时机迫切,仍盼先生能与恩来先生惠然偕临,则重要的问题,方得迅速解决,国家前途实利赖之。
——1945年蒋介石发出的电报
材料一 伟大长征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
材料二 1940年下半年,为了粉碎日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扫荡”和封锁,振奋抗战军民的士气,八路军总部在彭德怀的指挥下,组织100多个团,在华北地区纵横2000千米的战线上,对日军发动了一场大规模进攻……这次战役的主要目标即破袭日军交通线,摧毁敌人交通线两侧及抗日根据地内的日伪据点。大战历时数月,战果辉煌,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摘编自部编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材料三 如图《三大战役示意图》所示。
材料一 英国交通发展简表
类别 | 大事记 |
公路 | 1760-1774年,议会批准了452项公路筑路申请 |
至1800年,已建成1600条公路 | |
内河航运 | 1761年,开凿第一条 内陆运河 |
18世纪90年代,开凿42条新运河,耗资650万英镑 | |
铁路 | 至1835年,议会批准了54条铁路修筑计划 |
1845-1847年,又有576家铁路公司被批准成立,筑路8731英里 |
材料二 英国的煤产量从1770年的600万吨上升到1861年的5700万吨;铁产量也从1770的5万吨增长到1861年380万吨。1801-1851年,英国国民总产值增长125.6%,英国迅速成为“世界工厂”,它庞大的远航船队把数不尽的工业品运往世界各地,再把原材料运回国。
材料三 19世纪上半期,随着轮船、火车等交通工具的发明,世界各地区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一些区域性大国崛起为全球性大国。由于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都发生在欧洲,欧洲国家的生产力率先突飞猛进,因此最初的全球性大国全部来自欧洲。这种强势一直持续到20世纪上半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