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统编版(部编版) /必修 上册 /第一单元 /3 /3.1 百合花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百合花》同步练习...

更新时间:2023-10-19 浏览次数:11 类型:同步测试
一、基础知识训练
  • 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山  黑

        

  • 2. 易混字形

    ①(àn)然神伤       饱(ān)世故

    ②笑(xī)  文恬武(xī)

    晨光(xī)

    ③张灯结(cǎi)     兴高(cǎi)

    不理不(cǎi)

    ④(zhì)气未脱  (zhì)鸡(zhuī)

  • 3. 依次填入下列句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茹志鹃写这篇小说时,正值反右斗争处于____之际,她的亲人也未能幸免于此。

    ②《百合花》突破了当时流行的条条框框,显现出清新俊逸的风格,令人。

    ③作者以那条枣红底,上面撒满白色百合花的假洋缎被面作为____全文的线索,使小说中的人物联系起来,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艺术整体。

    A . 紧锣密鼓   焕然一新    贯串 B . 如火如荼   耳目一新    贯串 C . 紧锣密鼓   耳目一新    贯穿 D . 如火如荼   焕然一新    贯穿
  • 4. 判断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运用的正误。
    1. (1) 韩国某歌手年仅29岁,不知所云地死了,令人惋惜。
    2. (2) 面对严重的疫情形势,党员同志们自告奋勇在发热门诊、发热预检、感染科病房等高危的科室工作。
    3. (3) 此前国足先后击败了两支弱旅,所以至今并未受到太多考验,第一场踢得磕磕绊绊 , 但第二场的完胜让外界对中国队的期望值瞬间升高。
    4. (4) 在工作中,一定要把握好与上级之间的关系,切忌做墙头草心不在焉 , 影响自己在领导心目中的形象和地位。
    5. (5) 五公里越野考核现场,他本想继续沿跑道前行,却不由自主地躲进了跑道旁的灌木丛,想通过少跑一圈来提高考核成绩。一时的侥幸很快让他付出了代价。
  • 5. 对下列各句的描写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 . 他的两条长脚灵巧地向上一跨就上了车,接着一阵叽里哐啷,绿色的车门就在姑娘们面前沉重地合上了。(动作描写) B . “香雪,过来呀,看!”凤娇拉过香雪向一个妇女头上指,她指的是那个妇女头上别着的那一排金圈圈。(动作描写,语言描写) C . 他见我挨他坐下,立即张皇起来……局促不安。(动作描写) D . 这媳妇长得很好看,高高的鼻梁,弯弯的眉,额前一溜蓬松松的刘海。(肖像描写)
  • 6.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答题。

    在①遥远的山谷里,有一处高数千尺的断崖,崖上有一株小小百合,②小百合长得和野草一模一样,但它知道自己并不是野草。它心里有一个③内在的念头:“我是百合,不是野草。④唯一能证明这一点的,就是开出美丽的花朵。”百合深深地扎根,努力地吸收水分和阳光,终于结出了第一个花苞。百合很高兴,⑤周围的杂草却很不屑,七嘴八舌地嘲讽道:“你别费力气了,即使你真能开花,在这⑥偏僻的荒郊野外,不也是没人欣赏吗?”

    百合说:“我会开花,无须别人欣赏,我一定要用花朵证明自己与众不同。”有一天,百合终于开花了,那洁白成为断崖上最美丽的颜色。

    文中①②③④⑤⑥处,有三处多余,这三处是

  • 7. 下面是某杂志社征订启事的片段,其中有五处用语不得体,请找出并修改。

    敝刊设有“探索与争鸣”“书刊评介”“动态信息”等独步天下的栏日,内容新颖,报道及时,信息量大,可读性强。现征订在即,希望读者慷慨解囊。订单上务必写明手机号码,以便我们随时垂询。

二、课文内容理解
  • 8.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点的理解、分析、概括与鉴赏,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上了年纪的担架员”的话一方面交代了小通讯员壮烈牺牲的情景,另一方面也表现了小通讯员的机智和勇敢。 B . 新媳妇两次“短促地‘啊’了一声”,第一次是表明她认出伤员是小通讯员,第二次是表明她发现小通讯员伤势严重,可能已经牺牲。 C . 《百合花》中的“我”,不仅起到串连情节的作用,还表明文中的人和事是作者亲眼所见亲身经历的,突出了内容的真实性。 D . “我也看见那条枣红底色上洒满白色百合花的被子”中的“百合花”象征着小通讯员的纯洁与高尚,同时也照应了题目。
  • 9. 下列对《百合花》中人物形象塑造的解说,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我”去包扎所的路上看到路边清新的秋景,以及对家乡中秋节团圆夜的回忆,这些细节表现了“我”喜爱宁静生活,不愿奔波辛劳的个性特征。 B . 通讯员带路护送“我”时,总与“我”保持着不远不近的距离,说话时会脸红,体现了他的封建思想,枪筒上的树枝和野花则显示他热爱生活。 C . 新媳妇为牺牲了的通讯员擦拭身子,缝补衣肩上的破洞,劈手夺过被子,盖在他身上,这一连串的动作写出了她的极度自责、后悔和羞愧的心理。 D . 小说塑造了战火纷飞年代里的几位青年形象,他们善良、淳朴,虽然彼此之间曾有过小小的纠葛,但他们的情感圣洁真挚,就像百合花那样美好。
  • 10. 下列对小说《百合花》艺术特色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小说以小见大,意象意蕴丰富,如“百合花”,一方面指被子上的百合花图案,预示新婚夫妻百年好合;另一方面又象征了年轻媳妇的朴实美丽与纯洁无瑕。 B . “我”对故乡中秋节的回忆,蕴藏着“我”对小同乡的惦念,也有力烘托出了他牺牲的意义——为他人全家团聚、幸福而牺牲,使他的形象更加高大、感人。 C . 在借被子的过程中,作品通过小通讯员与新媳妇的对比,正面衬托小通讯员的淳朴憨厚、天真乐观,使读者和“我”一样,从心底爱上了这个傻乎乎的小同乡。 D . 作品的语言给人一种自然、清新、柔和、优美的感觉,把一个流血牺牲的战斗故事,写得充满诗意,特别是人物的语言个性鲜明、生动传神,格外让人心动。
  • 11. “我连那一轮皎洁的月亮,也憎恶起来。”我为什么要憎恶明月呢?请用课文原句来回答。

    茹志鹃曾说:“战争使人不能有长谈的机会,但是战争却能使人深交。有时仅几十分钟,几分钟,甚至只来得及瞥一眼,便一闪而过,然而人与人之间,就在这个一刹那里,便能够肝胆相照,生死与共。”请从文中找出些细节,来印证在“我”对通讯员、新媳妇对通讯员之间存在的这种感情。

  • 12. 《百合花》 课文内容理解
    “我”对通讯员:

    细节一:

    细节二:

  • 13. 《百合花》 课文内容理解
    新媳妇对通讯员:

    细节一:

    细节二:

  • 14. 新媳妇前后两次“短促地‘啊’了一声”,表现了她怎样的心理?
  • 15. 小说《百合花》,这个标题“百合花”有怎样的象征意义?
三、阅读鉴赏提升
  • 1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前面的枪声,已响得稀落了。感觉上似乎天快亮了,其实还只是半夜。外边月亮很明,也比平日悬得高。前面又下来一个重伤员。屋里铺位都满了,我就把这位重伤员安排在屋檐下的那块门板上。担架员把伤员抬上门板,但还围在床边不肯走。一个上了年纪的担架员,大概把我当作医生了,一把抓住我的膀子说:“大夫,你可无论如何要想办法治好这位同志呀!你治好他,我……我们全体担架队员给你挂匾!……”他说话的时候,我发现其他的几个担架员也都睁大了眼盯着我,似乎我点一点头,这伤员就立即会好了似的。我心想给他们解释一下,只见新媳妇端着水站在床前,短促地“啊”了一声。我急拨开他们上前一看,我看见了一张十分年轻稚气的圆脸,原来棕红的脸色,现已变得灰黄。他安详地合着眼,军装的肩头上,露着那个大洞,一片布还挂在那里。

    “这都是为了我们,……”那个担架员负罪地说道,“我们十多副担架挤在一个小巷子里,准备往前运动,这位同志走在我们后面,可谁知道反动派不知从哪个屋顶上撂下颗手榴弹来,手榴弹就在我们人缝里冒着烟乱转,这时这位同志叫我们快趴下,他自己就一下扑在那个东西上了……”

    新媳妇又短促地“啊”了一声。我强忍着眼泪,给那些担架员说了些话,打发他们走了。我回转身看见新媳妇已轻轻移过一盏油灯,解开他的衣服,她刚才那种忸怩羞涩已经完全消失,只是庄严而虔诚地给他拭着身子,这位高大而又年轻的小通讯员无声地躺在那里……我猛然醒悟地跳起身,磕磕绊绊地跑去找医生,等我和医生拿了针药赶来,新媳妇正侧着身子坐在他旁边。

    她低着头,正一针一针地在缝他衣肩上那个破洞。医生听了听通讯员的心脏,默默地站起身说:“不用打针了。”我过去一摸,果然手都冰冷了。新媳妇却像什么也没看见,什么也没听到,依然拿着针,细细地、密密地缝着那个破洞。我实在看不下去了,低声地说:“不要缝了。”

    她却对我异样地瞟了一眼,低下头,还是一针一针地缝。我想拉开她,我想推开这沉重的氛围,我想看见他坐起来,看见他羞涩的笑。但我无意中碰到了身边一个什么东西,伸手一摸,是他给我开的饭,两个干硬的馒头……

    卫生员让人抬了一口棺材来,动手揭掉他身上的被子,要把他放进棺材去。新媳妇这时脸发白,劈手夺过被子,狠狠地瞪了他们一眼。自己动手把半条被子平展展地铺在棺材底,半条盖在他身上。卫生员为难地说:“被子……是借老百姓的。”

    “是我的——”她气汹汹地嚷了半句,就扭过脸去。在月光下,我看见她眼里晶莹发亮,我也看见那条枣红底色上洒满白色百合花的被子,这象征纯洁与感情的花,盖上了这位平常的、拖毛竹的青年人的脸。

    (节选自茹志鹃《百合花》)

    材料二:

    红烛啊!/你心火发光之期,/正是泪流开始之日。

    红烛啊!/匠人造了你,/原是为烧的。/既已烧着,/又何苦伤心流泪?/哦!我知道了!/是残风来侵你的光芒,/烧得不稳时,才着急得流泪!

    红烛啊!/流罢!你怎能不流呢?请将你的脂膏,/不息地流向人间,/培出慰藉的花儿,/结成快乐的果子!

    红烛啊!/你流一滴泪,灰一分心。/灰心流泪你的果,/创造光明你的因。

    红烛啊!/“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节选自闻一多《红烛》)

    1. (1) 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上了年纪的担架员”的话一方面交代了小通讯员壮烈牺牲的情景,另一方面也表现了小通讯员的机智和勇敢。 B . 新媳妇两次“短促地‘啊’了一声”,第一次是表明她认出是小通讯员,第二次表明她发现小通讯员伤势严重,可能已经牺牲。 C . “伸手一摸,是他给我开的饭,两个干硬的馒头”,照应上文,既表现了小通讯员关心他人的品格,也表达了“我”无比痛苦的心情。 D . “红烛啊!/你流一滴泪,灰一分心”,“流泪”写出红烛燃烧的状态,“灰心”表明红烛对未来信心不足的矛盾心理。
    2. (2) 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艺术特点的理解、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百合花》中的“我”,不仅起到串连情节的作用,还表明文中的人和事是作者亲眼所见亲身经历的,突出了内容的真实性。 B . “我也看见那条枣红底色上洒满白色百合花的被子”中的“百合花”象征着小通讯员的纯洁与高尚,同时也照应了题目。 C . “哦!我知道了!/是残风来侵你的光芒,/烧得不稳时,才着急得流泪!”中“残风来侵”是指黑暗反动势力的阻挠。 D . 闻一多的《红烛》这首诗,每一节都以“红烛啊”的呼唤开头,形成了诗歌浓郁的抒情氛围,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3. (3) 《红烛》这首诗表现了一种“红烛精神”,以下对这种精神概括有误的一项是(   )
      A . 牺牲自己,照亮世界的牺牲精神。 B . 面对黑暗,勇敢抗争的抗争精神。 C . 无私奉献,不求回报的奉献精神。 D . 心灰意冷,充满矛盾的挣扎精神。
    4. (4) “依然拿着针,细细地、密密地缝着那个破洞”的意蕴是什么?请简要回答。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