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统编版(部编版)(2024) /九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18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册语文18《中国人失掉自...

更新时间:2023-09-03 浏览次数:20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
  • 1.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 若(tǎng)  骗(kuànɡ)  梁(jǐ)  虚(xuán) B . 茫(miǎo)  悟(shěng)  粉(zhī)  粉(chá) C . 罩(lǒnɡ)  杀(mǒ)  宰(xiànɡ)  残(cuī) D . 叹(ɡài)  家(pǔ)  骨(jīn)  释(chán)
  • 2. 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 . 自夸 埋头苦干 分明 怀古伤今 B . 依赖 玄虚之至  现象 求神拜佛 C . 诬蔑 为民请命 驳论 不足为据 D . 光耀 地大物薄  麻醉 舍生求法
  • 3. (2023九上·凉州月考)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关于是否要继续出台经济刺激的问题,有关负责人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 B . 怀疑不仅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也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C . 各地要求青少年应提高体育爱好,掌握一项以上体育运动技能。 D . 无论是国内游还是国外游,我们都要养成讲文明,特别是讲卫生、懂礼仪。
  • 4. 选出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 )
    A . “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际,一些人对抗日前途持悲观论调,为此,鲁迅先生写了这篇杂文,鼓舞民族自信心。 B . 本文是一篇驳论文,作者先通过批驳对方论据的方式驳斥“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的错误观点,然后明确指出“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极大地振奋了民族精神,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 C . “二十四史”是清高宗(乾隆)诏定的从《史记》到《清史》的二十四部纪传体史书。 D . 本文语言犀利,富有战斗性。作者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排比、反问、仿拟等修辞手法,大大增强了语言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 5. 引号主要有四种用法:引用、强调、特定称谓、反语。分析下列句子中的引号各属于哪种用法。
    1. (1) 先前信“地”,信“物”,后来信“国联”
    2. (2) 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3. (3) 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
  • 6. 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①城市因文明而产生,也因文明而充满魅力。②西安的美,____有山水自然之秀丽、历史文化之深厚,____有百姓生活之和谐。③从繁华城市到美丽乡村,精神文明的旗帜飘扬在古城西安的每一寸土地上,也把实实在在的幸福感,获得感,洒在每一个西安人的内心。④西安市民能清晰地看到这座城市由内向外发生的巨大变化 , 西安现代城市文明的轮廓日渐清晰。

    1. (1) 请在第②句的横线处补上一组恰当的关联词语。

      西安的美,有山水自然之秀丽、历史文化之深厚,有百姓生活之和谐。

    2. (2) ③句有一处标点使用有误,请将修改意见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3. (3) 请在下面的横线上写出第④句中画线部分的宾语中心语。
二、综合性学习
  • 7. 学习了《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后,九年级(1)班决定开展“学鲁迅,谈脊梁”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 (1) 结合课文内容,根据上联,补全下联。

      上联:反动势力,求神拜佛失自信

      下联:民族英雄,

    2. (2)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中,鲁迅为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唱响了一曲高亢激越的“脊梁颂”。下面的这段话也写到了“中国的脊梁”,你知道作者赞美的是什么人吗?多有“不耻最后”的人的民族,无论什么事,怕总不会一下子就“土崩瓦解”的,我每看运动会时,常常这样想:优胜者固然可敬,但那虽然落后而仍非跑至终点不止的竞技者,和见了这样的竞技者而肃然不笑的看客,乃正是中国将来的脊梁。(有改动)
    3. (3) 在活动中,有一个板块叫“只语片言话鲁迅”,下面是一个同学的发言,请仿照此示例写下你的发言。

      示例:鲁迅——一个用笔做武器,与黑暗势力斗争一生的文化战士。

  • 8. 阅读下面的两则材料后,思考课文中鲁迅的观点,谈谈你对自信和偶像的看法。

    材料一:

    全党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有了“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的勇气,我们就能毫无畏惧面对一切困难和挑战,就能坚定不移开辟新天地、创造新奇迹。 ——习近平材料二

    北京市教委在其官方微博发布了北京地区中小学生的十大偶像,值得关注的是,科学家是北京中小学生的第一大偶像,其获选率为28.1%,比排名第二影视明星(12.7%)的数据高出一倍以上。“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两弹一星”元勋钱学森,把目光投向外太空的南仁东……一个个让人肃然起敬的名字,都是一本本生动鲜活的“教科书”。这样的优质偶像,是国家崛起、民族复兴的中流砥柱,能够激励引领无数青少年紧随他们的步伐接力奋斗。

    我的看法:

  • 9. 课内阅读

    ①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一却也是事实。

    ②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③如果单据这一点现象而论,自信其实是早就失掉了的。先前信"地”,信"物”,后来信“国联”,都没有相信过“自己”。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都失掉了。

    ④失掉了他信力,就会疑,一个转身,也许能够只相信了自己,倒是一条新生路,但不幸的是逐渐玄虚起来了。信“地”和“物”,还是切实的东西,国联就渺茫,不过这还可以令人不久就省悟到依赖它的不可靠。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虚之至了,有益或是有害,一时就找不出分明的结果来,它可以令人更长久的麻醉着自己。

    ⑤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⑥“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现在只不过日见其明显,笼罩了一切罢了。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⑦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⑧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

    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还蔑。

    ⑨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1. (1) ”他信力””自欺力”加双引号起什么作用?
    2. (2) 文中敌论点是什么?作者的正面论点又是什么?
    3. (3) 本文语言具有辛辣嘲讽意味,请从第一段加点词"总”"只”“一味”中任选一词加以赏析。
    4. (4) 本文题目有什么妙处?
    5. (5) 第⑦段中"这就是中国的脊梁”有什么含义?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