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统编版(部编版)(2024) /九年级上册 /月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册(全一册)语文同步练习

更新时间:2023-09-13 浏览次数:122 类型:同步测试
一、积累运用(30分
  • 1.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 (1) 欲渡黄河冰塞川,。[李白《行路难(其一)》]
    2. (2) 南朝梁文学家吴均说:“绿鬓愁中改,红颜啼里灭。”李商隐的《无题》诗中与这两

      句有着相同意境的诗句是:

    3. (3)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4. (4) ,水满陂塘。(秦观《行香子》)
    5. (5) 请把许浑的《咸阳城东楼》默写完整。

      一上高城万里愁,兼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 2.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 (1) 将这十一担金珠宝贝,却装在车子内,叫声:“ɡuō zào( )!”
    2. (2) 范进不看便罢……往后一交跌倒,牙关咬紧,bù xǐnɡ rén shì( )。
    3. (3) 孔明曰:“南阳野人,疏懒性成,屡蒙将军枉临,不胜kuì nǎn( )。”
    4. (4) 谁这会子又把那个筷子拿出来了,又不请客摆大yán xí( )!
  • 3.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他是班长,有工作经验,也非常乐意为同学们服务,担任这项工作是相宜的。 B . 我们原打算天黑前赶回具城,突如其来的一场大雨使我们在这个小山村滞留了一夜。 C . 英高是无数大师前仆后继 , 用智慧和汗水建造出来的一座恢宏的艺术宫股。 D . 他的大名在音乐界早已如雷贯耳,爱乐者几乎无人不晓
  • 4.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许多观众看完《战狼2》后,激情满怀,为祖国的强大而自豪,使观众不约而同出了“厉害我的国”。(删掉“使观众”) B . 一堂堂看似普通的体育课,不仅潜移赋化地感响青少年的体育价值观,更直接关系到他们的身体健康。(“影响”改为“形成”) C . 人的一生有近一半左右的时间都在思考只不过成功者总在思考有意义的事。(删掉“近”或“左右”) D . 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阅读爱好者,关键在于青少年时期要培养阅读的兴趣。(删掉“否”)
  • 5. 请根据下面的材料为“低头族”下一个定义。
    1. (1) 如今地铁、公交车里很多人都作“低头看屏幕”状,有的看手机,有的掏出平板电脑或笔记本电脑上网、玩游戏、看视频,每个人都想通过盯住屏幕的方式,把零碎的时间填满。(2)这部分人群被称为“低头族”。(3)“低头族”以年轻人为主,他们低着头是一种共同特征,他们的视线和智能手机相互交感,直至难解难分,即便聚会时也离不开数字终端,一个人时更是如此。
二、阅读(40分
  • 6.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题。

    湖心亭看雪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孥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1. (1) 写出下列加点字在句子中的意思。

      日更定矣( )②湖中人鸟声俱( )③上下白( )

    2. (2) 下列对本文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张岱旅居杭州,正值此地三日大雪,他在万籁俱寂的夜色中乘船至湖心亭观赏雪景。 B . 张岱观赏雪景,正表明了文人士大夫崇尚自然的情趣。 C . 作者观赏雪景,专注于雪,这是本文的主旨。 D . 作者写西湖雪景,有意将视角游离于身外,反观自我的情趣,希望远离尘世的喧嚣,在大自然的静谧中寻找自我的影像,表现了他既向往孤寂,又寻觅知音的心态。
  • 7.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题。

    贞观政要(节选)

    贞观三年,太宗谓侍臣曰:“君臣本同治乱,共安危。若主纳忠谏,臣进直言,斯故君臣合契,古来所重。若君自贤臣不匡正欲不危亡不可得也。君失其国,臣亦不能独全其家。至如隋炀帝暴虐,臣下钳口,卒令不闻其过,遂至灭亡,虞世基等寻亦诛死。前事不远,朕与卿等可得不慎,无为后所嗤!”

    1. (1) 下列各项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 君臣本同乱/险躁则不能 B . 其家/子之不知鱼之乐, C . 卒令不闻其/及鲁肃咸阳 D . 亦诛死/病终
    2. (2) 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只断三处)

      若君自贤臣不匡正欲不危亡不可得也

    3. (3) 选文中唐太宗对侍臣说的话体现了他哪些治国理政的思想?(用自己的话概括)
  • 8.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题。

    人类命运共同体

    ①以往的全球观都是以某一种文化形态为本位框定全球关系,但人类命运共同体则试图超越族国家与意识形态的差异,寻求人类文明整体上的安全和进步。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环境污染、气候变化、恐怖主义等人类整体性围境之同时出现,其解决必须有赖于一个整体性的方案,更需要各民族国家求同存异。因此人类命运共同体是着眼于未来人类和平与发展所作出的时代新诠释。

    ②从本质上看,它是超越了种族中心主义的全球观。其实,种族中心主义的观念和行为亘古有之,这种观念以自身文化的价值和理念为标准来评判其他文化的优劣,并试图将自身价值强加于对方。历史上,它曾间接或直接导致了近代之后的世界纷争和冲突。之后,种族中心主义不断被反省,和平共处和有序竞争成了国际秩序的主流,维护人类共同价值已成为文明发展的诉求。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对民族国家和意识形态的超越、对种族中心主义的超越,是应时顺势而生的全球观。

    ③从特征上看,它是依托中国文化面向世界文明的哲学表达。形成人类命运的理论需要深厚的文化渊源和长久的历史经验。中国数千年文明虽经百折而犹向前,始终保持着统一、和平发展的主基调。维持这种多元一体文明格局的凝聚力,来自中国哲学中“天人一体”的宇宙观、“天下一家”的世界观、“民胞物与”的人类观、“和而不同”的大智慧。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正是在充分吸收、提炼中国文化价值精神的基础上,面世向世界文明提出的。

    ④从实践上看,它是具有自律性和非强制性的价值范导。基于中国文化精神的特征,这决定了它要依靠自律、反省、互相监督等软性方法来维系,而不是靠硬性手段贯彻执行。全球交往的历史证明,一旦用强制性手段推广“普遍性”的价值,就等于向一些强势文化提供执行者和法官的角色,使得霸权主义有可乘之机。建立平等相待、互商互量的伙伴关系,促进和而不同、兼容并蓄的文明交流,这些都要靠各民族国家的协商、交流和自律来完成。

    ⑤当前,在全球化发展大势中,中国致力于公平互惠的全球贸易规则的达成,致力于地区合作的共赢。有赖于这种不懈努力,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正在广泛凝聚共识,并已经开始对全球治理产生实质性影响。(节选自邹广文、刘文嘉《文化哲学视域下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

    1. (1) 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顺应了维护人类共同价值的诉求,可实现人类整体的安全和进步。 B .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只反对种族中心主义试图将自身价值强加于对方的霸权做法。 C .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超越民族国家与意识形态的差异,希望各民族国家求同

      存异。

      D .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是因为世界文明主动接受且认可中国传统哲学的

      作用。

    2. (2) 下列对选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选文开头由“以往的全球观”引出一种全新的全球观——人类命运共同体,并重点阐述这一全球观是时代的要求。 B . 选文第②~④段从三个方面分别阐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蕴,使读者进一步认识人类命运共同体。 C . 选文第②~④段的内容解决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什么”“为什么由中国提出”和“怎么做”的问题。 D . 选文按照“总一分”的逻辑关系进行论述,最后一段从现实角度论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可行性。
    3. (3) 有人说,随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种族中心主义的观念和行为也将彻底地退出历史舞台。请根据你对选文内容的理解,说说你对此的看法。
  • 9.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题。

    含泪奔跑的少年

    ①在他的记忆里,从未离开过生养他的大山,他今年初中毕业,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县城的重点中学。在城里,他这个年纪还是个孩子,还要在父母面前练。然而,他伊然是个大人了,就在他初中毕业的这个暑假里,他尝到了冷也尝到了暖,冷暖过后,他仿佛一夜成人。

    ②父亲在他初中毕业后第一个星期交通车祸,留下他和母亲相依为命。事司机也在车祸中死亡,父亲的死没有得到任何赔偿,母亲患有小儿麻辨症,走路一一破的,生活勉强能够自理。

    ③起初,他和母亲商议着报学,但母亲坚决不同意。为了下学期的学费,为了以后的生活有个着落,母亲决定带他到县城谋生。

    ④进了城,他才知道,城市人山人海,高楼林立,但这些繁华不属于他们。沉闷的空气里弥漫着炙热的气流,一阵风袭来,也闻不到熟悉的稻花的香甜。母亲在城市边缘租了间铁皮房,用木板搭了张床,然后找两块红砖架个小铁锅,算是在城里落下了脚。母亲从工厂找到店铺,从店铺找到垃圾收购站,可没有人愿意收留一个瘸子。无奈之下,母亲做了个烧烤车,还给他钉了个刷皮鞋的木箱。

    ⑤每天,他们从铁皮屋里出来,一个推着车,一个挎着刷鞋箱。趁着昏黄的路灯还没有熄灭,他们匆匆地赶到市里繁华的公园门口,占个地,摆个摊。等到公园里的最后一拨人散去后,他们才拖着疲惫不堪的身子回家。他心里其实有一万个不愿意,可是为了读书的梦想,他又能够说些什么呢?

    ⑥大多数的日子,他就蹲在母亲的烧烤车边给人刷皮鞋。一天,他看到很多人在公园里玩耍,他心动了。他知会了母亲一声,便走进了公园深处。偏偏是这一天,城管突然来巡查,公园门口所有的小摊小贩一窝蜂地溜走了。走路一瘸一跛的母亲因为跑得慢了些,被城管逮了个正着。在和城管的纠缠中,烧烤摊被推倒了,烧得红彤彤的木炭倒在了母亲的腿上,一股焦肉的味道让好心的略人愤怒了,城管见势不妙,很快快快离去。这天夜里,一对苦难的母子推着车,走在回家的路上,闪烁的街灯照在清冷的马路上,留下一对孤独的含泪的影子一长一短地走着,成了一道痛苦抽搐的风景。

    ⑦劳碌了一天的母亲迷迷糊糊地睡着了,而他却怎么也睡不着。他看着母亲翻了个身,腿上被烧焦的皮肤通红一片,有些地方还留下了水泡。他用手触碰了一下,感觉连心地痛。所有的委屈化成了泪水,从他的眼里流到了嘴里,涩涩的。

    ⑧时钟已经指向夜里11点多,他还是睡不着。为了赚够学费,他和母亲除了一日三餐外,其他的开支减了又减,实在要买点儿什么,也是选一些地摊货。而刚刚,母亲连一盒烫伤膏也舍不得买,硬说擦点儿酱油就好了。这样一想,他的心更痛了,他失去了父亲,不能再失去母亲了。他穿好衣服,走上街,向附近的药店跑去。

    ⑨他跑进药店的时候,药店准备关门了。他很快选定了一盒26元的烫伤膏,他把烫伤膏攥紧在手里,就在掏钱的时候,才发觉自己只带来了今天全部的劳务费15元。他站在柜台前犹豫了很久。

    ⑩“你到底要不要买啊?我们要关门了。”店主催促他。

    ⑪“要的,要的,只是……只是,我没有这么多钱。”他吞吞吐吐。

    ⑫“那就明天来吧。”

    ⑬“哦不……我欠你11元钱可以吗?我明天下午一定还。”他快急哭了。

    ⑭“那……”

    ⑮“求求你了……我妈妈她…”他心底的那点儿坚强终于崩清了,泪雨湾沱,他把自己和母亲的遭遇说给了店主。

    ⑯“那,你把药拿走吧,不够的钱,算是我资助给你的吧。”店主说,“快些回家吧,不要让妈妈等急了。”

    ⑰母亲腿上的伤很快就愈合了。他也如愿在县城读完高中,考上了省城的一所大学。

    ⑱当他和母亲要离开县城,打算到省城继续谋生的时候,他整理好铁皮屋里所有的行李,突然一张药费单抖落了出来,他露出了笑容,他知道,上面写着—这个世界很冷也很暖,冷暖之间,我不能只是流泪,我要做一个含泪奔跑的人。

    1. (1) 结合上下文分析第⑥段“城管巡查导致母亲腿受伤”这一情节在行文中的作用。
    2. (2) 从描写的角度品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沉闷的空气里弥漫着炙热的气流,一阵风袭来,也闻不到熟悉的稻花的香甜。

    3. (3) 请简要分析小说中塑造的主人公“他”的形象。
    4. (4) 小说的结尾说:“这个世界很冷也很暖,冷暖之间,我不能只是流泪,我要做一个含泪奔跑的人。”结合文章,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三、作文(50分
  • 10.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青春是一段重要的人生旅程。进入青春期,梦想、友谊、亲情、个性,时时与我们相伴;孤独、迷惘、挫折、叛逆,常常与我们同行。一路走来,每个人都有着别样的青春风景。

    请从上面的材料中选取两三个关于“青春”的关键词,写一篇作文,表达你对“别样的青春风景”的联想、感悟或思考。

    要求:(1)自选角度,确定关键词并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2)题目自拟,立意自定; (3)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4)不少于500字;(5)不得抄袭,不得套作;(6)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信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