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统编版(五四学制) /七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1 春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统编版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春》同步练习

更新时间:2023-09-05 浏览次数:53 类型:同步测试
一、积累运用
  • 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 (bo) 朗(rùn) 风(zhēng) 应(hé) B . 托(hōng) 亮(liáo) 卖(lòng) 壮(jiàn) C . 酿(yùn) 咙(hóu) 抖(sǒu) 静(mò) D . (tàng) 巢(kē) 黄(yūn) 笠(suō)
  • 2.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本义是时间赶得上,这里指众多果树争先恐后地开花) B . 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鸟兽昆虫的窝) C . 唱出宛转的曲子。(形容声音抑扬动听) D .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形容女子打扮得十分艳丽)
  • 3. 下列加点词语的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 油菜花的茎秆虽柔软,但站姿笔挺,精神抖擞 B . 当壮族姑娘唱起热情的山歌时,远道而来的客人也用欢快的歌声来应和 C . 春光如此好,我们不要辜负它,周末有空就扶老携幼、呼朋引伴一起去踏春赏花吧。 D . 我们每年都在家乡植树,现在,那里的树已经是花枝招展了,鸟儿也回来了。
  •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消防宣传员为“宅”在家里的大爷大妈发放了防灾减灾宣传材料。 B . 城市绿道建设延伸的不仅是绿色的发展观念,更是绿色活动空间。 C . 升旗时,全体同学的目光和歌声都集中到竖立在主席台前的旗杆上。 D .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使电子产品极其广泛地进入大众的生活。
  • 5. 对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判定有误的一项是( )
    A .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拟人) B . 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拟人) C . 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排比) D .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拟人)
  • 6. 仿照画浪纹线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两句话,使之构成排比句。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一年四季景象不同,所代表的生命状态也不同:春天;夏天骄阳似火,蛙鸣虫唱,是生命的张扬;秋天;冬天雪无声,闲云舒卷,是生命的恬静。

  • 7.  根据提示填空并默写。
    1. (1) 《春》是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填姓名)写的,体裁是
    2. (2) 文中对春的描写分为盼春、三个部分,作者用生动细腻的文笔为我们展示了五幅美丽的春景图——春草图、
    3. (3) 沾衣欲湿杏花雨,。(志南和尚《绝句》)
二、综合性学习
  • 8.  班级正在开展以“走进春天”为主题的综合性实践活动,请你参加。
    1. (1) 活动如果由你来策划,请你仿照示例,再设计两个方案。

      示例:“春之魂”诗歌朗诵会

    2. (2) 从下列诗句中,你能发现我国春天的什么气候特点?请选择一首,写出你的发现。

      ①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州词》)

      ②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我选择第(   )首,我的发现是:

    3. (3) 下列关于“春在校园”的三副对联,你最欣赏哪一副?请简述理由。

      A. 绵绵春雨润万物 处处园丁育栋梁

      B. 雄鹰展翅乾坤大 桃李争春天地宽

      C. 迎东风一片蓝天蹑鹏程 沐朝阳十载寒窗奏凯歌

三、阅读理解 
  • 9. 阅读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1. (1) 朗读,是语文学习的一项重要能力。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我)盼望着,(我) 盼望着,(你看)东风来了,(听到)春天的脚步近了。(括号中的文字,是应该在朗读中体会到的。这样的朗读使你体会到了什么?)

    2. (2) 停连,指朗读语流中声音的中断和延续。“停”用“ˇ”标示在词语之间,“连”用“^”标示在词语之间。下列标示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坐着,ˇ躺着,ˇ打两个滚,ˇ踢几脚球,ˇ赛几趟跑,ˇ捉几回迷藏。 B . 风ˇ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C . 牛背上ˇ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ˇ地响。 D . 树叶子ˇ却绿得发亮,小草ˇ也青得逼你的眼。
    3. (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钻”改为“长”好不好?为什么?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4. (4) 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列句子。

      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5. (5) 作者把春天比作“刚落地的娃娃”“小姑娘”“健壮的青年”,这三个比喻顺序能否颠倒?请你发挥想象,再写一个比喻句来描绘赞美春天。
  • 10. 阅读下面内容,回答问题。

    春之芽

    春天,是被一个叫作“芽”的词儿唤醒的。

    童年的春天,我最先看到的,是老屋门前的柳树芽。清晨,我还在被窝里做梦,母亲急急地摇醒我,说太阳快要晒屁股了,你还赖在被窝里,快起来看柳树吐芽芽。“芽芽”,她把那个词儿重叠起来,叫得那样顺畅,那样亲切。

    在母亲的熏陶下,我开始对植物的芽上心了。天气渐暖,我守候在院子里,等待某个小草的“芽芽”从地里蹦出来。这样的过程不是徒劳的,好多次,我就发现了从土缝里冒出来的草芽。我还发现,小草芽都带着鲜嫩的鹅黄色,就像刚孵出的小鸡那样的色彩,惹人怜爱。

    率先萌发的嫩绿春草,常常成为诗人抒发爱春惜春情感的载体,《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开头两句“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写的便是初春之景。春雨之后,这“近却无”的草色,正是早春时节草木嫩芽的颜色。诗的第三句“最是一年春好处”,表达出诗人对早春的无限赞美之情。

    万物吐芽的春天,是人们内心至美的季节。

    (选编自《安徽文学》)

    ____

    春意催人。寻个阳光灿烂的日子,带着孩子们来到郊外,寻找一种只有清明前后才会出现的食材——清明草。

    想起那年清明节,外婆为了照顾家中每个人的口味,准备了三种风味的清明粑:苏麻、花生、芝麻、冰糖粒混在一起的甜馅;花生粒、肉丁、盐菜碎炒制成的咸馅;还有无馅的,直接用绿色的糯米团做成。蒸好的清明粑褪去了葱绿,变成了深沉的橄榄绿。我一口气吃了三个——甜馅糖汁黏稠,甜而不腻;咸馅鲜香滑嫩,令人胃口大开;无馅料的,清香淡淡;从舌尖到舌根,袅袅升起一股清甜,久久不散。外婆看着我,眼睛笑得弯弯的……

    三十年后的今天,我给孩子们做香甜可口的清明粑。

    终于盼到出锅,孩子们吹着清明粑上的热气,等不及放凉就塞进嘴里。

     “什么味道呀?”我笑着问。

    儿子嘴里塞得满当当的,声音有些含混:“淡淡的甜——”

    女儿抢过话来:“这就是春天的味道呀。”这声音和话语像极了三十年前我的外婆。

     “是啊,三十年前,我的外婆把春天的味道传递给了我。现在,我又把春天的味道传递给了你们……”

    (选编自《人民日报》)

    春之思

    从季节上讲,立春标志着冬去春来,但冬和春常常要缠绵好一阵子。立春过后,偶尔有几天阳光灿烂,那些娇嫩的花草,被心急的我搬出屋子,却在一个晚上冻蔫了。还有那盆养了多年的凤尾竹,我原想着让春雨清洗一下它叶上的灰尘,没想到,春雨下到后半夜竟然变成了雪,把它的枝条压断了。我看着它们,心与它们一样清冷,也对春有了更多、更深的认识。

    其实,冬春交接有个过程。一开始,春犹如襁褓里的孩子,还裹着厚厚的冬衣,把春心深深地藏着。天气渐暖,春风和煦,草木才会萌芽,但还没有长开来。只有到了盛春,草木全部转绿,百花竞相开放,鸟儿鸣,水流欢,人们心目中的春姑娘才惊艳出场。

    草木会跟着季节的轮转,随着气候的变化,凭着它们的感觉,从容不迫,不急不躁。虽然“倒春寒”会严重摧残刚刚萌芽的草木,但草木不改春心,向往未来,脚步坚定,慢慢修复,用憧憬和坚韧度过生命的长河。人有时还不如草木,悲观者只感叹春日苦短,乐观者只等待秋实累累。只有那些与时光、草木一起成长的人方能明白:不是春季到了花就开,也不是花开了就一定结果子。从春花到秋实,人们要劳作,要奋斗,要耐心,也得承受可能的意外。

    谷雨到了,气温一天天高起来,雨水也慢慢多起来。草木准备大口喝水,顶着烈日,迎接生命的又一个节气。

    选编自《人民日报•海外版》)

    1. (1) 请你结合三则短文的内容,根据提示将表格补充完整。                                                                                                                      

      短文题目

      内容

      春之芽

      “我”带孩子寻清明草做清明粑,想起外婆做清明粑的情景

      春之思

      立春刚过,“我”就把花草搬到屋外,却使花草受到“倒春寒”的摧残,这给了“我”启示

    2. (2) 小文在朗读《春之思》时,很喜欢画线的句子,请从修辞的角度加以赏析。
    3. (3) 第二则短文回忆了外婆做清明粑的往事,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 (4)  班级拟举行散文朗诵会,以这三则短文作为朗诵材料。你认为“探寻春天”和“生长的季节”哪一个适合作为朗诵会的主题?请说明理由。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