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统编版(部编版)(2024) /七年级下册(2024修订) /第一单元 /2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统编版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 《说和做 》...

更新时间:2023-09-13 浏览次数:29 类型:同步测试
一、 积累与运用
  • 1. 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A . 地壳(qiào)   深霄(xiāo)   伴侣(lǚ)   心会神凝(nínɡ) B . 赫然(hè)          抱歉(qiàn)        无暇(xiá)          兀兀穷年(wù) C . 澎湃(pài)        救济(jì)           典藉(jí)            群蚁排衙(yá) D . 校补(jiào)          何妨(fánɡ)          窥园(kuī)         气冲斗牛(dòu)
  • 2.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 . 科罗的建筑与加勒比地区的风格迥乎不同 , 是当地西班牙和荷兰风格相交融的唯一现存的例证。 B . 全军将士气冲斗牛 , 奋勇杀敌,冲出了重围,开辟了大别山根据地。 C . 袁隆平院士潜心贯注地研究高产杂交水稻品种,为解决全世界人民的温饱问题做出了巨大贡献。 D . 鲁迅以笔作刀枪,慷慨淋漓地揭露了辛亥革命的弊端。
  •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 . 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他对我是有着深刻印象的。 B . 他并没有先“说”,而且他“做”了,做出了卓越的成绩。 C . 遵义市安全管理措施的落实,遏制了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 D . 他课上认真听讲,课下手不释卷,全班同学没有一个说他学习不用功的。
  • 4. 下列句子中标点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B . 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楔而不舍。 C . 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 D . 他说了,跟着的是“做”。
  • 5.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
    A . 餐厅服务员劝阻正在吸烟的顾客,顾客叼着烟说:“烟是我买的,关你什么事?” B . 学生在考场紧张等待考试,监考老师说:“别紧张,深呼吸,调整一下自己的情绪。” C . 王嫂挑选香蕉,觉得不满意便转身离开,老板忿忿地说:“挑那么久,又不买,神经病。” D . 因为有事想要请教,昨日登门拜访敝人您,可惜您不在,只能等下次了。
  • 6. 下列关于课文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作者选材精当,精于裁剪,有繁有简,如作为“学者的方面”,对闻一多先生研究唐诗写得详细,而写作《楚辞校补》和《古典新义》两事就写得比较简略。 B . 文章结构严谨,作者用闻 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总领全文,在“学者的方面”和“革命家的方面”这两部分之间,用了总承上文和总起下文的句子,使衔接紧密,过渡自然。 C . 本文在叙述中加入不少细节描写来展现闻一多先生的形象,如“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表现出闻一多先生一丝不苟的严谨态度。 D . 本文的语言平实含蓄,但富于感情和诗意美,读起来极具感染力。
  • 7. 从上下文连贯的要求看,横线上应该填入的一项是( )

    周末,我最喜欢逛热闹的“花鸟市场”,这里简直是动植物的世界:有色彩斑斓的金鱼,有欢快的鸟,____。

    A . 有散发着鲜花的阵阵清香 B . 有鲜花散发着阵阵清香 C . 有鲜花在散发着阵阵清香 D . 有散发着阵阵清香的鲜花
  • 8. 判断下列句子所运用的表达方式。
    1. (1) 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
    2. (2) 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
    3. (3) 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 9. 通过学习我们了解了邓稼先、闻一多这样的“英雄”,现实社会中,我们身边也有许多“英雄”。遵义光明中学某班级开展了“我说英雄”主题活动。请你根据这次活动,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 (1) 请你根据《邓稼先》和本课内容拟写对联。

      上联:闻一多

      下联:邓稼先两弹一星刻苦钻研

    2. (2) 请你为本次活动设计两个活动内容。
    3. (3) 李光是“贵州年份英雄”之一,20多年来,他省吃俭用,爱心助学,使许多困难家庭的失学孩子重新回到课堂,累计资助孩子1 700多名,资助金额达40万元。除了捐资助学,他还长期坚持为青少年宣讲革命历史和传统,犹如春雨般滋润着青少年的心。他的事迹深深感动了大家,学校想邀请李光老师在3月23日下午两点来学校演讲,希望他能结合自己的经历给学生讲讲革命历史和传统,请你以学校的名义写一封邀请函。
二、阅读理解
  • 10. 阅读下列文段,回答问题

    “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零乱,他是无暇及此的。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不动不响,无声无闻。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几年辛苦 ,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作出了卓越的成绩。 

    “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他又由唐诗转到楚辞。十年艰辛,一部“校补”赫然而出。别人在赞美,在惊叹,而闻一多先生个人呢,也没有“说”。他又向“古典新义”迈进了。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做了再说,做了不说 ,仅是闻一 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1. (1) 文章引用闻一多先生的话为开头有何作用?
    2. (2) 文中的画线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何作用?
    3. (3) 加点的“精神食粮”和“这”分别指代什么?(用原文)
    4. (4) 说说“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 ,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句中动词的使用好在哪里?(找准关键词)
    5. (5) 理解“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句子的含义。
    6. (6) 理解“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句子的含义。
    7. (7) 文中“不动不响,无声无闻”深刻含义是什么?
    8. (8) “一部‘校补’赫然而出 ”和“他又向‘古典新义’迈进了”的事例说明了什么?
    9. (9)  “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这句话有什么含义?
  • 11. 阅读下列文章,回答问题

    闻一多先生上课

    汪曾祺

    ①闻先生性格强烈坚毅。日寇南侵,清华、北大、南开合成临时大学,在长沙少驻,后改为西南联合大学,将往云南。一部分师生组成步行团,闻先生参加步行,万里长征,他把胡子留了起来,声言:抗战不胜,誓不剃须。他的胡子只有下巴上有,是所谓“山羊胡子”,而上髭浓黑,近似“一”字。他的嘴唇稍薄微扁,目光灼灼。有一张闻先生的木刻像,回头侧身,口衔烟斗,用炽热而又严冷的目光审视着现实,很能表达闻先生的内心世界。

    ②联大到云南后,先在蒙自呆了一年。闻先生还在专心治学,把自己整天关在图书馆里。图书馆在楼上。那时不少教授爱起斋名,如朱自清先生的斋名叫“贤于博弈斋”,魏建功先生的书斋叫“学无不暇”,有一位教授戏赠闻先生一个斋主的名称:“何妨一下楼主人”。因为闻先生总不下楼。

    ③西南联大校舍安排停当,学校即迁至昆明。

    ④我在读西南联大时,闻先生先后开过三门课:楚辞、唐诗、古代神话。

    ⑤楚辞班人不多。闻先生点燃烟斗,打开笔记,开讲:“痛饮酒,熟读《离骚》,乃可以为名士。”闻先生的笔记本很大,长一尺有半,宽近一尺,是写在特制的毛边纸稿纸上的。字是正楷,字体略长,一笔不苟。他写字有一特点,是爱用秃笔。别人用过的废笔,他都收集起来,秃笔写篆楷蝇头小字,真是一个功夫。我跟闻先生读一年楚辞,真读懂的只有两句“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⑥闻先生教古代神话,非常“叫座”。不单是中文系的、文学院的学生来听讲,连理学院的、工学院的同学也来听。工学院在拓东路,文学院在大西门,听一堂课得穿过整整一座昆明城。闻先生讲课“图文并茂”。他用整张的毛边纸墨画出伏羲、女娲的各种画像,用按钉钉在黑板上,口讲指画,有声有色,条理严密,文采斐然,高低抑扬,引人入胜。闻先生是一个好演员。伏羲女娲,本来是相当枯燥的课题,但听闻先生讲课让人感到一种美,思想的美,逻辑的美,才华的美。听这样的课,穿一座城,也值得。
           ⑦能够像闻先生那样讲唐诗的,并世无第二人。他也讲初唐四杰、大历十才子、《河岳英灵集》,但是讲得最多,也讲得最好的,是晚唐。他把晚唐诗和后期印象派的画联系起来。讲李贺,同时讲到印象派里的点画派,说点画看起来只是不同颜色的点,这些点似乎不相连属,但凝视之,则可感觉到点与点之间的内在联系。这样讲唐诗,必须本人既是诗人,也是画家,有谁能办到?闻先生讲唐诗的妙悟,应该记录下来。我是个大大咧咧的人,上课从不记笔记。听说比我高一班的同学郑临川记录了,而且整理成一本《闻一多论唐诗》,出版了,这是大好事。

    ⑧我颇具歪才,善胡诌,闻先生很欣赏我。我曾替一个比我低一班的同学代笔写一篇关于李贺的读书报告——西南联大一般课程都不考试,只于学期终了时交一篇读书报告即可给学分。闻先生看了这篇读书报告后,对那位同学说:“你的报告写得很好,比汪曾祺写的还好!”其实我写李贺,只写了一点:别人的诗都是画在白底子上的画,李贺的诗是画在黑底子上的画,故颜色特别浓烈。这也是西南联大许多教授对学生鉴别的标准:不怕新,不怕怪,而不尚平庸,不喜欢人云亦云,只抄书,无创见。

    (选自《人间草木》)

    1. (1) 选文①②段用了两个事例来体现“闻先生性格强烈坚毅”,请简要概括这两个事例。
    2. (2) 结合文意说说第⑥段加点词语的含义。

      闻先生教古代神话,非常“叫座”。

    3. (3) 汪曾祺为同学代笔写的读书报告为什么会受到闻先生的赞赏?
    4. (4) 结合选文概括,本文突出了闻一多先生哪些特点?
    5. (5) 请你发挥想象,把闻一多先生教古代神话时学生听课的情景描写出来。(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和一个成语,60字左右)
  • 1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中国最后一位大儒

    李兴濂

    ①中国自古就有这样一群真正称得上文人的人。不管是在乱世还是盛世,不管是高居庙堂还是身处茅庐,他们以血泪蘸笔,嶙峋傲骨,直书亘古不移的人文理想,构成了一幅激荡壮美的长卷。在当代,梁漱溟被称为“中国最后一位大儒”,他的自信,他的无畏,他的真诚,他的傲骨,也与古代文人一脉相承。

    ②民国初年,梁漱溟从北京顺天中学堂毕业报考北京大学,不意未取。他回家发愤说:“我今后一定要够得上叫北大请我当教授!”1918年,蔡元培真的电请他去北大哲学系任教授。谁人不佩服他的自信!

    ③抗战中,梁漱溟在重庆办学,有反“政府”之论,沈醉带特务闯进学校去查办他。梁漱溟则正气凛然,针锋相对:“我这是小骂,对你们,对抗日有好处,如果你们仍不改悔,我今后还要大骂。”浩然之气令特务也怕三分!

    ④1970年,全国政协机关对新《宪法草案》学习讨论,梁漱溟最后一个发言,他讲了“两句话”:“一是,据我所知现代宪法最早产生于欧洲,其出发点之一是为了限制王权。换句话说,宪法的产生就是为了限制个人太大的权力。有了宪法,则从国家元首到普通公民都得遵循,而不能把任何一个人放在宪法之上。现在的‘宪草’序言中写上个人的名字实在不妥……在此我声明一点,我不赞成把个人的名字,包括把接班人的名字写进宪法……二是,我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部宪法与今天的‘宪草’对照,发觉条文少了许多。条文少不见得就一定不好,但有的重要内容少了却让我等不甚了了。比如没有写上设国家主席,一国的元首不能没有。设国家主席是一回事,选谁当国家主席合适是另一回事。现在的‘宪草’偏偏没有设国家主席这一条,如此‘草宪’,实为置国统、政体于不顾!”此论令四座咋舌,寂静肃然,空气凝滞!

    ⑤身处乱世逆境,却始终以天下道义为己任,以良知为己任,刚直不阿,铮铮铁骨,足以震烁于今!中国的20世纪,假若没有梁漱溟,该有多么失色!

    ⑥梁漱溟身材矮小,其貌不扬,可谁能说他不是中国的一位文化巨人,一位伟丈夫?

    (有删改)

    1. (1) 作为“中国最后一位大儒”,梁漱溟先生的人格魅力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2. (2) 请把梁漱溟先生在1970年新《宪法草案》学习讨论会上的发言,归纳为两句简单的话(每句不超过15字)。

      (反对)  ;

      (主张) 

    3. (3) 请分别解释第④段中两个加点词语的意思。

      “宪草”:  。

      “草宪”: 

    4. (4) 请你结合相关历史背景和梁漱溟的精神风骨,说说为什么“中国的20世纪,假若没有梁漱溟,该有多么失色”。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