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

更新时间:2023-09-09 浏览次数:20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60.0分)
  • 1. (2023七下·潮安期末) 它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它是(    )
    A . 分封制 B . 科举制 C . 郡县制 D . 行省制
  • 2. (2023七下·潮安期末) 2022年4月28日京杭大运河全线水流贯通。2500年来,大运河生动记录了国脉的时代赓续,传承着民族的璀璨文明。大运河开凿于春秋时期,完成于隋朝。关于隋朝大运河,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 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B . 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 C . 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D . 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珠江五大水系
  • 3. (2024七下·沾化期末) “主纳忠谏,臣进直言,蔚然成风”,是唐太宗统治时期出现“贞观之治”的一个重要原因。当时敢于直言的著名大臣是(    )
    A . 房玄龄 B . 杜如晦 C . 魏征 D . 宋璟
  • 4. (2024七下·潮阳期末)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名家辈出。其中,符合“盛唐浪漫精神的深化”“天与俱高的艺术境界”“天真狂放的艺术个性”三个特征的唐代诗人是(    )
    A . 骆宾王 B . 杜甫 C . 白居易 D . 李白
  • 5. (2024九下·海口模拟) “限于当时的国力,节度使很少得到中央政府的津贴,必须由自己在防区内自给自足地筹措招兵买马、屯粮制械的费用。这种做法的负面效应是明显的,节度使对中央政府的离心力日渐增大。”这直接导致了(    )
    A . 八王之乱 B . 安史之乱 C . 官吏冗余 D . 宦官专权
  • 6. (2024七下·宁波期末) 宋初,大臣赵普提出“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此建议针对的问题是(    )
    A . 农民起义 B . 积贫积弱 C . 外族入侵 D . 君弱臣强
  • 7. (2024九下·海口模拟) 1040年,范仲淹因直谏触怒皇帝,被贬到陕西地区,参与宋朝西北边防事务。他当时的军事对手是(    )
    A .   契丹 B . 大夏 C . 大金 D . 蒙古
  • 8. (2024七下·云梦期末) 元世祖时期,元朝官方编成农书《农桑辑要》,包括耕垦、播种、瓜菜、果实、药材、栽桑和养蚕等十部分内容。据此可知,元朝(    )
    A . 出现我国最早的农书 B . 政府重视农业生产 C . 手工业获得快速发展 D . 农业技术发生质变
  • 9. (2024七下·雁江期末) 自古以来,西藏与中原王朝有着密切的联系,共同为中华文明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元朝时中央政府对西藏正式行使行政管辖,元朝统辖西藏的机构是(   )
    A . 安西都护府 B . 澎湖巡检司 C . 宣政院 D . 伊犁将军
  • 10. (2024七下·赤坎期末) 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写道:“用胶泥制坯,一坯刻一字,成为字印……将字印排列镶嵌于铁板之上……然后以一平板覆压字面,使其平整,即可印刷。”这段材料描述的是(    )
    A . 拓印刻石术 B . 活字印刷术 C . 雕版印刷术 D . 双色套印法
  • 11. (2024七下·界首期末) 隋唐时,四方传入的少数民族音乐有十四种之多,唐代士大夫多醉心胡乐,以至王建有诗云:“城头山鸡鸣角角,洛阳家家学胡乐。”这反映了(    )
    A . 隋唐时期民族交融进一步发展 B . 少数民族音乐仅流行于洛阳 C . 胡乐成为科举考试的重要内容 D . 四方少数民族仰慕中原文化
  • 12. (2024九下·广州模拟) 唐朝人充满自信和活力,他们以博大的胸怀学习和吸收着各种外来文化。下列体现这一时代特征的是(    )
    A . 鉴真受邀到日本传授佛法 B . 玄奘游学天竺带回佛经 C . 白居易的诗关注人民疾苦 D . 文成公主入藏带去技术和书籍
  • 13. (2024七下·平房期末) “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故兵骄则逐帅,帅强则叛上。或父死子握其兵而不肯代,或取舍由于士卒,往往自择将吏,号为留后’,以邀命于朝。”材料评述的是(   )
    A . 春秋时期的诸侯争霸 B . 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 C . 东汉的外戚宦官专权 D . 唐中后期的藩镇割据
  • 14. (2024七下·罗甸期中)  据《宋史·孝宗本纪》记载,孝宗为岳飞平反,追谥号为岳武穆、岳太师等,并按照最高开国将帅的规格进行改葬,还建立了岳庙。世人将此举称为“平反昭雪”,以表达对岳飞的追思。下列表述与岳飞相关的是( )
    A . 率军抗金,精忠报国 B . 组织抗元,宁死不屈 C . 收复台湾,维护主权 D . 斥逐沙俄,捍卫统一
  • 15. (2024七下·宽城期末) 宋朝时,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一些节日的习俗,如春节的燃放鞭炮、相互拜年,元宵节的挂彩灯、划旱船,端午节的吃粽子、赛龙舟等,一直流传至今。这反映了(    )
    A . 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 B . 君主专制统治的日益强化 C . 宋朝市民文化的衰落 D . 儒家思想正统地位的动摇
  • 16. (2024七下·汕头期末) 《皇明祖训》中载:“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颜顽(抗衡),不敢相压。”该朝“罢丞相”的目的是(   )
    A . 精简官僚机构 B . 扩大统治基础 C . 加强思想控制 D . 强化君主专制
  • 17. (2023七下·潮安期末) 在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有一些地名是以“三宝”命名的,如泰国有“三宝城”。马来西亚有“三宝镇”,爪哇有“三宝井”“三宝洞”,新加坡有“三宝山”。这些地名均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
    A . 郑和下西洋 B . 班超出使西域 C . 戚继光抗倭 D . 甘英出使大秦
  • 18. (2023七下·潮安期末) 元末明初,日本的一些武士和奸商,组成海盗集团入侵我国东南沿海地区,被时人称为“倭寇”。明朝中后期,为扫清东南沿海的“倭患”,明朝军民英勇作战,在抗倭斗争中战功卓著,被称为伟大的民族英雄的爱国将领是(    )
    A . 郑成功 B . 戚继光 C . 左宗棠 D . 邓世昌
  • 19. (2024六下·招远期末) 明代一位医药学家常年在各地实地观察、采集各种药物,还收集了大量药方,最终编写出规模空前的药物学著作《本草纲目》。这位医药学家是(    )
    A . 徐光启 B . 李时珍 C . 宋应星 D . 徐霞客
  • 20. (2024七下·麦积期末) 全面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和古建筑艺术精髓,被联合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堪为我国古代宫殿建筑典范的是(    )
    A . 唐都长安 B . 明长城 C . 北京故宫 D . 布达拉宫
  • 21. (2024七下·陇县期末) “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等类似的诗句,被当朝统治者认为是“大逆不道”的。这表明当时的统治者在思想领域实行(   )
    A . “焚书坑儒” B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 . “八股取士” D . “文字狱”
  • 22. (2023七下·潮安期末) 清政府规定:“出海商人必须三年之内回国,否则不许入籍;严禁米粮、铁器的出口……”这体现了清政府的政策是( )
    A . 重文轻武 B . 闭关锁国 C . 重农抑商 D . 鼓励贸易
  • 23. (2024七下·永吉期末) 清代王希廉《护花主人总评》说:“《石头记》说梦,有甄士隐梦得一半幻境,绛芸轩梦语含糊,贾宝玉一梦顿改前非,林黛玉一梦情痴愈痼。”其评论的作品是(    )
    A . 《水浒传》 B . 《红楼梦》 C . 《西游记》 D . 《三国演义》
  • 24. (2024七下·从江月考) 明代商业发展推动工商业市镇的崛起。在松江府,棉织业市镇有朱泾镇、朱家角镇等;在嘉兴府,丝织业市镇有王店镇、王江泾镇等。这说明当时(    )
    A . 区域生产的专业化明显 B . 自然经济开始逐步解体 C . 资本主义经济普遍出现 D . 农产品商品化开始出现
  • 25. (2023七下·潮安期末) 以“恰当地利用自然规律和‘人工’来开发和利用自然”为指导思想所编著的,后传到国外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科技巨著是(   )
    A . 《齐民要术》 B . 《本草纲目》 C . 《天工开物》 D . 《农政全书》
  • 26. (2024七下·永吉期末) 百万大军在李自成的统一指挥下,不到两天就攻入北京城,明朝末帝崇祯在绝望中自缢。下列关于该起义说法正确的是( )
    A . 在南京建立政权,国号大顺 B . 提出了“均田免赋”的口号 C . 最终建立了全国统一的王朝 D . 起义最终因财政危机而失败
  • 27. (2024七下·松原期末) 乾隆时期出现了自发的移民。山东、河北向东北移民,福建向台湾移民,除国内移民外,也有向海外移民的现象。造成这一移民风潮的主要原因是(    )
    A . 政局动荡 B . 经济衰退 C . 人地矛盾 D . 自然灾害
  • 28. (2024七下·期末) 钱穆在《国史大纲》中指出:“清代政制,沿明代不设宰相,以大学士理国政,以便君主独裁。…雍正时别设军机处,自是内阁权渐轻,用人大权,则全出帝王旨意。”此言表明清代(    )
    A . 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B . 军机处拥有最高决定权 C . 雍正弱化了君主权力 D . 大学士增强了内阁实权
  • 29. (2024八下·广饶开学考) 1793 年,英国马嘎尔尼使团来华后,乾隆帝密谕沿海督抚:“该国夷人虽能谙悉海道,善于驾驭……果口岸防守严密,主客异势,亦断不能施其伎俩!”这表明,乾隆帝(    )
    A . 认为天朝物产丰富 B . 改变闭关锁国政策 C . 具有一定防范意识 D . 意图建立近代海军
  • 30. (2024七下·普洱期末) 京剧脸谱各具特色,悲剧人物西楚霸王项羽,眼角下斜,嘴角下撇,虽不失庄重,却也预示着兵败垓下,自刎乌江的命运;关羽“面如重枣”,自然画红脸;包拯“铁面无私”,则黑脸非他莫属。由此可知,京剧脸谱(    )
    A . 真实再现历史场景 B . 渗透人们的价值取向 C . 客观评价历史人物 D . 刻画善变的人物性格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0分)
  • 31. (2023七下·潮安期末)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材料二:唐王朝的都城长安,修建历时72年,规模宏大,布局严整。全城南北中轴线两侧东西对称,棋盘式的街道宽敞笔直;拥有百万人口,不仅是国内交通的枢纽,还是各民族交往的中心,身着各式服装的边疆各族人云集到这里,西域诸国的商贾通过“丝绸之路”前来此城的常达数千人,是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国际性大城市…… 

    材料三: 

    1. (1)  材料一体现了唐太宗怎样的治国思想?他是怎样贯彻这种治国思想的?
    2. (2)  唐都长安的繁华反映了唐朝经济的繁荣和商业的发达。据材料二,概括唐朝都城长安的特征。
    3. (3)  材料三中图一从侧面体现了唐朝怎样的民族政策?试用唐朝的相关史实说明“汉藏一家亲(图二)”。
  • 32. (2023七下·潮安期末)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清代的国家统一,既是历史的必然趋势,又与清统治者特别是康雍乾三帝顺应这一趋势,坚决与分裂势力作斗争,实行有利于统一大业的方针和政策相关。 

    ——摘编自《简论清代的国家统一》

    材料二:“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之所踞,今余即来索,则地当归我。珍瑶不急之物,悉听而归”。 

    ——连横《台湾通志》

    材料三: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正式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明确规定“____督办藏内事务”,地位与达赖喇嘛和班禅平等……达赖喇嘛和班禅转世,必须由____亲临并履行“金瓶掣签”手续……藏军的大、小军官均由____会同达赖喇嘛拣选任命,经过考验,有权升擢和斥革。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朝前期的统治者分别与分裂势力作斗争的两个典型事例。
    2. (2)  材料二中“贵国”是哪个国家?清朝最早设置的管辖台湾的机构是什么?隶属于哪一个省份?
    3. (3)  材料三中,“”处省略的内容是什么?设置于哪一地区?根据材料概括其职责。
    4. (4)  上述材料反映的共同主题是什么?
  • 33. (2023七下·潮安期末)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北宋中期,蔡襄指出:“今世用人,大率以文词进。大臣,文士也;近侍之臣,文士也;钱谷之司,文士也;边防大帅,文士也;天下转运使,文士也;知州郡,文士也。” 

    材料二:宋以来,中国的首都均建立在运河沿线,南宋更是把治理的重心置于淮河以南。运河通向南方的良港,进一步把中国的发展方向引向东南……运河贸易和海洋贸易取代了经河西走廊出西域的陆上贸易,遂形成了以后“固中原必固江南”的局面。 

    ——摘编自韩毓海《龙兴:五千年的长征》

    材料三:两宋都城完成了中国都城发展史上的两个转变,即从黄河时代向运河时代的转变,从封闭式坊市制格局向开放式街区的转变……第二种转变表现了城市经济的迅速发展彻底摧毁了阻碍商品交换的里坊制的高墙壁垒,商业活动已不再受时间上和空间上的限制。 

    ——摘编自王明德《从黄河时代到运河时代:中国古都变迁研究》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北宋治国的特点是什么?“转运使”的职能是什么?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科技三个方面分析宋代“运河贸易和海洋贸易取代了经河西走廊出西域的陆上贸易”的原因。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宋都城“从封闭式坊市制格局向开放式街区的转变”的具体表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