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 曲辕犁 | 图 骑驼乐舞俑 | 图 女子骑马雕塑 |
(a)秦统一货币 | (b)唐开元通宝 | (c)北宋交子 |
两宋与辽、西夏、金战和情况表
政权 |
战 |
和 |
北宋与辽 |
960—1005年,40余年 |
100多年 |
北宋与西夏 |
1038—1044年,不到10年 |
100多年 |
北宋与金 |
1125—1127年,2年左右 |
0年 |
南宋与金 |
1127—1141年,大致14年 |
近100年 |
宋代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局部) | 南宋纸币“会子”制版拓片 | 市舶司遗址 | 货郎图(局部) |
第六章____ 第二节州郡时代——魏晋南北朝时……(131) 第三节道路时代——隋唐五代商宋时期……(136) 第四节行省时代——元明清时期……(147) |
①贞观服右治,开庭辩视听。
②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唐·陈陶)
③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滥奈良城。(现代·郭沫若)
④幕人旧日不耕犁,相学如今种禾黍。城头山鸡鸣角角,洛阳家家学胡乐。(唐·王建)
⑤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琉。(唐·王维)
⑥万古昆仑乌不穿,孤僧策杖拨云烟。(现代·冯其庸)
⑦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唐·杜甫)
⑧客行野田间,比屋皆闭户。借问屋中人,尽去作商贾。(唐·姚合)
⑨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唐·杜甫)
[示例]诗句:②④。主题:唐朝民族交融(融合、交往)。
论述:②反映的是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和亲后,西藏风俗习惯趋同大唐,体现民族交往及融合。④反映的是唐朝汉族与少数民族相互学习,相互影响、不断交融。
材料一
新加坡发现的阿拉伯商船“黑石号”出水的唐长沙窑瓷碗 |
广府是所有对华贸易的阿拉伯商人船队的港口和货物集散地。 ——《苏菜曼东游记》 (注:《苏莱曼东游记》是唐宣宗大中五年(851年)阿拉伯商人游中国、印度所写的游记) |
材料二 唐宋时期,广州成为中国第一大港,是世界著名的东方港市。由广州经南海、印度洋到达东非和欧洲,途经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长共14000千米,是当时世界上最长的国际航线;元代时,广州的中国第一大港位置被泉州替代,但仍然是中国第二大港;明初、清初海禁,广州长时间处于“一口通商”局面。
——杨久炎等《广东在海上丝绸之路形成和发展中地位与作用》
材料三 清朝统治者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不需要同外国进行经济交流。当时西方的殖民者正向东方扩展势力,清朝统治者担心国家领土主权受到侵犯,又惧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会危及自己的统治,于是……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一:汉唐骆驼形象变化的轨迹,表现出中外交往的不断深入。汉代关于骆驼的艺术形象较少,而且显得有些稚抽,骆驼蹄子与马蹄无异,形象塑造与真实的骆驼存在差距,似乎是对骆驼并不十分了解。唐代胡人牵引载货骆驼如同是,经地义的造型选择,把它和对外交往、交通贸易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骆驼形象塑造越多、制作更为生动,显然是在向住、猎奇后的创作。骆驼作为一中符号,象征着当时“丝绸之路”的兴盛,勾画出“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美妙图景。
——摘编自齐东方《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
材料二:两宋时期海外贸易空前发展。由于北方被金朝占领,对外交往必须通过海路,东南沿海的广州、泉州、明州(今浙江宁波)成为闻名世界的三大对外贸港口。据统计,与南宋通商的国家达到50多个,中国贸易海船不仅到达朝鲜、日本和南洋各国,还远至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宋朝的海外贸易以偷出瓷器、丝织品为主。因此,人们称当时海外贸易之路为“陶瓷之路”或“海上丝绸之路”。
——摘编自北京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三:郑和七下西洋,海上丝绸之路盛极一时。他每到一地,都以中国的丝绸和资器换取当地的特产或馈赠当地的国王,与当地居民公平交易,互通有无。不占别国一寸土地,未掠他人一分财富。
——《郑和下西洋伟大的和平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