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动作描写 B.心理描写 C.外貌描写
D.环境描写 E.语言描写 F.神态描写
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
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疯狂奔出来,势不可当(dāng dàng)。
村庄惊醒了。人们翻身下床,却一脚踩进水里。是谁,惊慌地喊了一嗓子,一百多号人你拥我挤地往南跑。[ ],两尺多高的洪水已经开始在路面上跳舞。人们[ ]疯了似的折(zhē zhé)回来。
东西没有路。只有北面那座窄窄的木桥。
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人们跌跌撞撞地向那座木桥拥去。
木桥前,没腿深的水里,站着他们的党支部书记,那个全村人爱戴的老汉。
老汉清瘦的脸上流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像一座山。
……
五天以后,洪水退了。
一个老太太,被人搀扶着,来这里祭奠。
她来祭奠两个人。
她丈夫和儿子。
A.找近义词:怒吼 肆意
B.找反义词:静悄悄 稳稳当当
玉米的馨香 邢庆杰
那片玉米还在空旷的秋野.上葱葱郁郁。
黄昏了。夕阳从西面的地平线.上射过来,映得玉米叶子金光闪闪。三儿站在名为“秋种指挥部”的帐篷前,痴迷地望着那片葱郁的玉米。
早晨,三儿刚从篷内的小钢丝床上爬起来,乡长的车便停到了门前。乡长没进门,只对三儿说了几句话,就匆匆忙忙地走了。三儿便在那几句话的余音里呆了半晌。
“明天一早,县领导要来检查秋收进度,你抓紧把那片站着的玉米搞掉,必要时,可以动用拖拉机强制摘。”乡长说。三儿知道,那片唯一还站着的玉米还未成熟,生长期比普通品种长十多天,但籽粒饱满,产量高。
三儿去找了那片玉米的主人——一个五十多岁,瘦瘦的老汉。三儿一说明来意,老汉眼里便有浑浊的泪涌落下来。“俺还指望这片玉米给俺娃子定亲哩,这……”老汉为难地垂下了瘦瘦的头。
三儿的心里酸酸的。三儿也是一个农民,因为稿子写得好,才被乡政府招聘,当了报道员,和正式干部一样。三儿进了乡政府之后,村里的人突然都对他客气起来,连村支书也请他撮了一顿。所以三儿很珍惜自己的这个职位。
三儿回到帐篷时,已是晌午了,一进门就看见乡长正坐在里面,心便剧烈地顿了一顿。“事情办妥了?”乡长问。三儿呆呆地望着乡长。“那片玉米,搞掉没有?”乡长以为三儿没听明白。“下午……下午就刨,我……我已和那户人家见过面了。”三儿有点儿结巴起来。乡长狐疑地盯了他一会儿,忽然就笑了,站起来,拍了拍三儿的肩膀:“你是不会拿自己的饭碗当儿戏的,对不对?”三儿无声地点了点头。
乡长急急地走了。三儿目送着乡长远去后,就站在帐篷前望着那片葱郁的玉米。
天黑了,那片玉米已变成了一片墨绿。晚风拂过,送来一缕缕迷人的馨香,三儿陶醉在玉米的馨香中,睡熟了。
第二天一大早,乡长和县里的检查团来到这片田地时,远远地,乡长就看到了那片葱郁的玉米在朝阳下越发蓬勃。乡长害怕地看旁边县长的脸色。县长出神地望着那片玉米,咂了咂嘴,说:“好香的玉米呵!这片玉米还没成熟,你们没有搞形式主义,这很好。”乡长心里的那块石头落了地,脸上一片灿烂,心想待会儿见了三儿一定表扬他几句。
乡长将县长等领导都让进了帐篷,正想喊三儿沏茶,才发现篷内已经空空如也。三儿用过的铺盖整整齐齐地折叠在钢丝床上,被子上放着一纸“辞职书”。乡长急忙跑出帐篷,四处观望,却没有看到一个人影。一阵晨风吹来,空气里充满了玉米的馨香。乡长吸吸鼻子,眼睛湿润了。
→→→县长称赞→
从与领导的关系看:
从与百姓的关系看:
从与三儿的关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