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23年高考历史全国真题分类汇编:01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先...

更新时间:2023-09-05 浏览次数:127 类型:二轮复习
一、选择题
  • 1. (2024高一上·富锦期中) 孟子说:“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这一观点所依托的时代背景是(   )
    A . 休养生息政策的实施 B . 井田制度的繁荣 C . 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 D . 商业活动的衰退
  • 2. (2024高一上·唐山月考) 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南方的良渚文化与北方的龙山文化都呈现出向更高社会阶段发展的迹象,这主要表现在(   )
    A . 公共墓地出现 B . 农业的产生 C . 贫富分化加剧 D . 文字的使用
  • 3. (2024高二上·柳城期中) 有学者认为西周时期周王能干预诸侯国的内政,下列史料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
    A . 《礼记》记载诸侯国君必须定期朝觐周王 B . 《诗经》记载周王派遣官员协助诸侯国君营建都城 C . 西周士山盘铭文记载周王命士山向诸侯国征收贡纳 D . 西周豆闭簋铭文记载周王命豆闭掌管某诸侯国军事
  • 4. (2024高一上·九江月考) 中华文化重视以人为本。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种“仁者爱人”的思想体现在政治伦理上就是民本思想。下列项中,反映孔子民本思想的是(   )
    A . 无为而治 B . “相生相胜” C . 反对苛政 D . “兼爱”“非攻”
  • 5. (2024高一上·鸡西月考) 中国原始文化星罗棋布,多姿多彩。龙山文化是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种文化,1928年首次发现于山东章丘龙山镇,广泛分布于黄河中下游等地区。该文化的代表器物是(   )
    A . 黑陶 B . 彩绘陶器 C . 玉器 D . 骨器
  • 6. (2024高一上·船山期中) 据《史记·周本纪》载,周武王“率戎车三百乘,虎贲三千人,甲士四万五千人,以东伐纣”。而战国晚期,秦、齐、楚等诸侯国都拥有人数近百万的军队,连七国中最小的韩国也有30万兵力。这一变化主要是因为(   )
    A . 军事理论的形成 B . 生产方式的变革 C . 政治制度的演进 D . 地形地势的利用
  • 7. (2024高二下·襄阳月考) 湖南澧县城头山古城遗址距今约6000年,是中国迄今已知最早的新石器时代城址。城址内外发掘出大片房屋建筑遗迹,多座陶窑,以及中国迄今已知最早的祭坛和古稻田。这说明(   )
    A . 城市是最早出现的人类文明要素 B . 长江流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 C . 古城先民已摆脱对渔猎采集的依赖 D . 遗址所处时代已迈入阶级社会门槛
  • 8. (2024高一上·船山期中) 荀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儒家学者,他的学生韩非、李斯则是法家学派代表人物。下列能代表三人在治国方略上共同主张的是(   )
    A . “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 B . “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 C .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D . “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 9. (2024高一上·重庆市月考) 西周分封制下,诸侯国君爵位由高到低称为公、侯、伯、子、男。楚国先祖在西周初被封以“子男之田”。春秋时期,楚国国君自称为王,称霸中原,争当华夏盟主,孔子编撰《春秋》,仍坚持称楚王为“楚子”。孔子此举目的是(   )
    A . 实录历史事实 B . 提升周王权威 C . 维护等级秩序 D . 强调文化差异
  • 10. (2023·浙江) 2019年7月,中国“良渚古城遗址”被列人《世界遗产名录》。良渚古城遗址代表了五千多年前中国史前稻作文化的伟大成就,也是早期城市文明的杰出典范,实证了中华五千年文明史,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也是全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下列关于良渚古城遗址的表述,正确的有()

    ①属于夏文化的遗存    ②已有私有制产生的实证

    ③出土了精美的玉器    ④出现较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1. (2024高一上·浙江开学考) 生产工具的进步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河南辉县出土的战国铁犁铧,人们耕地时把它安装在犁上,用来破土,省力易行。据此可知,战国时期()
    A . 铁犁铧用灌钢法制成 B . 中国人率先掌握了冶铁技术 C . 铁农具已经在农业生产中使用 D . 铁犁牛耕已经成为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二、非选择题
  • 12. (2024高三上·丰台期中)  黄河——“中华民族的根与魂”

    材料一  中国古人通过祭祀表达对黄河的敬畏。据甲骨卜辞记载,殷人每年多次举行黄河祭祀,以求雨、求丰年等。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地区的诸侯也常常祭祀黄河,以结盟、立誓或祈求战争胜利等。

    材料二                                                                    

    1903年

    邹容在《革命军》中写道:“沿万里长城,登昆仑,游扬子江上下,溯黄河,竖独立之旗,撞自由之钟。”

    1910年

    革命派《民声》杂志发表组诗《爱之歌》,其中《黄河》篇写道:“吾族受此河流赐,产出一部民族志。”

    1923年

    李大钊在《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中写道:“扬子江、黄河可以代表我们的民族精神。”

    1937年

    国共两党代表在黄河边同祭黄帝,毛泽东亲撰祭文,“胄衍祀绵,岳峨河浩”“民族阵线,救国良方”。

    1938年

    《民族诗坛》发表诗歌《黄河》,诗中写道:“黄河!你这中华国族的母亲,现在你再也不能安睡,东方吹动了号角,杀声震变了天地。”

    1939年

    《黄河大合唱》在延安首演,“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的歌声激起热烈反响,迅速传唱到各根据地和抗日前线。

    1. (1) 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说明中国古代重视祭祀黄河的原因。
    2. (2) 20世纪上半叶,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重要象征,其时代内涵不断丰富。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予以说明。
  • 13.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在周游列国遭遇困境的情况下,仍“讲诵弦歌不衰”。孔子曾向鲁国、齐国的音乐大师学习,并有深刻的领悟力和高超的演奏技巧。史载,孔子整理的《诗》305篇,“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礼乐自此可得而述,以备王道,成六艺”。孔子强调“正音”“雅乐”,反对靡靡之音,他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又说:“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邦家者。”在孔子看来,“乐教”不仅仅是声乐、器乐、歌舞等形式,而且是育人才、齐风俗,实现政治与社会理想的重要途径。“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

    ——据《史记》等

    1. (1) 根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孔子提倡“乐教”的原因。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折孔子“乐教”思想的影响。
  • 14. (2023·浙江) 法安天下,德润人心,法治,与德治相辅相成。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人物

    政治主张

    孔子

    “为政以德”“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老子

    “无为而民自化”“为无为,则无不治”

    韩非

    “故以法治国,举措而已矣”“圣人之治也,审于法禁”

    ——引自《论语》《老子》韩非子》

    材料二:“贞观之治”成绩的取得,是以人为本、以德治国这一政治路线的成功。以往谈及贞观之治,只是一味强调唐太宗、魏徵等人的自觉,常常忽略中国制度的重要背景。魏徵从贞观七年开始担任门下省的长官,直至贞观十七年去世,都是门下省的负责人。唐太宗与魏徵的关系,与三省制关系密切,而三省制的运行机制,更值得重视。唐朝也被称为“律令国家”,因为它把中国自汉魏以来的传统律法、律令做了一番非常完善的总结和提炼,形成了律令制度……《唐律疏议》对古代亚洲各国如日本、朝鲜、越南等的立法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摘编自荣新江等《唐:中国历史的黄金时代》

    材料三:回顾人类文明史,编纂法典是具有重要标志意义的法治建设工程,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走向繁荣强盛的象征和标志。民法是民事领域的基础性、综合性法律,它规范各类民事主体的各种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涉及社会和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保护人民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而现行民事立法中的有些规范已经滞后,难以适应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编纂民法典,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注重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民事法律规范。

    ——摘编自王晨《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草案)>的说明》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孔子、老子、韩非的政治主张。结合所学,指出秦汉时期治国主导思想的演变。
    2. (2) 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从三省制运行机制的角度说明“唐太宗与魏徵的关系”,并概括《唐律疏议》在中外法制史上产生重大影响的原因。
    3. (3) 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在新中国法律体系中的地位。运用唯物史观,阐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颁布的必要性。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