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正方形的边长,求正方形面积
a=float(input('输入正方形边长:'))
s=a**2
print('s=',s)
temp=float(input(“请输入今天的平均气温:”))
if temp<5:
print(“建议穿厚款羽绒服”)
elif temp>=5 and temp<10: ①
print(“建议穿棉衣”)
elif temp>=10 and temp<15:
print(“建议穿毛衣”)
elif temp>=15 and temp<20: ②
print(“建议穿风衣”)
elif temp>=20 and temp<30:
print(“建议穿长袖或短袖T恤”)
elif temp>=30:
print(“建议穿短袖短裤”)
①人工智能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20世纪70-80年代曾经历了两次低谷
②人工智能发展进入新阶段,芯片化、硬件化、平台化趋势更加明显
③达特茅斯会议提出了“人工智能”的概念和发展目标,标志着人工智能作为一门新兴学科的正式诞生
④英国数学家阿兰•图灵提出了“图灵测试模型”,用来区别人类智能和机器智能
水仙花数是指一个三位数,它每个数位上的数的3次幂之和等于它本身。例如:153是水仙花数,因为13+53+33=153。小明初学编程,想通过键盘输入一个三位数,让电脑判断是否是水仙花数。如是,则输出:“是水仙花数!”,若不是,则输出:“不是水仙花数!”实现上述功能的Python程序如下,请在划线处填入合适的代码。
x= int(input(“输入一个三位数:”))
a=x//100 #提取百位上的数
b=(x//10)%10 #提取十位上的数
c= #提取个位上的数
if a**3+b**3+c**3==x :
print(x,“是水仙花数!”)
print(x,“不是水仙花数!”)
元旦将至,学校将隆重举行庆元旦迎新文艺会演。各班节目的获奖规则是:第一、二名为一等奖,第三至五名为二等奖,第六至十名为三等奖,其它都是参与奖。编程实现:输入名次(1,2,3……),输出奖次。请在划线处填入合适的答案。
mc=(input(“节目名次:”))
dj=['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参与奖']
if mc==1 or mc==2:
print("恭喜!获得:", dj[0] )
elif mc>2 and mc<=5:
print("恭喜!获得:",dj[1])
elif mc>5 and mc<=10:
print("恭喜!获得:",dj[2])
else:
print("重在参与!获得:",dj[3])
当程序运行时,通过键盘输入节目名次:8,则程序输出的结果是:
小红所在学校共有30个班级,学校经常需要统计各班参与安全教育平台的学生数。小红编程实现:输入各班学生人数,电脑计算并输出总人数。实现上述功能的Python程序如下,请在①划线处填入合适的代码,在②划线处选填答案。
s= ① #累加器s初始化
for i in range(1,31):
x=int(input(“输入各班参与安全平台的学生数“))
②
print(“安全平台学习总人数:”,s)
②划线处,可选填(单选,填字母)
A.s=s+x B.s=s+1 C.x=x+s D.x=x+1
菜鸟小李遇到了一道难题,向你救助。仔细阅读以下程序,相信你能找到答案。请在①划线处选填答案,在②划线处填入运行结果。
#利用while循环定义累乘的函数
def lc(num): #自定义函数
result =1
i=1
while i<=num:
result = result * i
i=i+1
① #返回结果
#调用函数
s = lc(5)
print(s)
①划线处应填入(单选,填字母)
A.return B.return i C.return result D.此处没有return
②程序运行的结果是:。
王老师急需解密图的单据编号。由于时间长远,只能看到上面有一个5位数的编号,其中千位数和十位数已经变得模糊不清,但是知道这个5位数是23的倍数。请你完善以下程序,从小到大输出所有满足这些条件的5位数,并统计这些5位数的个数。在①划线处填入合适的代码,在②划线选填答案。
k=0
for i in range(10):
for j in range(10):
num=① #从30106开始计算出5位数
if ② :
print("满足条件的五位数是:",num)
k=k+1
print("一共有:",k,"个")
②划线处需填入的条件判断语句是(单选,填字母)
A.num/23=0 B.num/23==0: C.num%23==0: D.num%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