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方法将它们一一鉴别开来,鉴别出来的先后顺序可能是( )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结论 |
①向盛放溶液的试管中加入足量。 | 有气泡产生 | 证明有CO32- |
②继续向试管中加入足量溶液 | 有白色沉淀生成 | 证明有。 |
③过滤,向滤液中加适量的溶液 | 有白色沉淀生成 | 证明有。 |
a.甲烷 b.熟石灰 c.干冰 d.活性炭
①纯净的氢氧化钾是白色固体; ②氢氧化钾固体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③它极易溶解于水; ④氢氧化钾固体露置于空气中易吸水而潮解
①将稀盐酸滴加到氢氧化钠溶液中 ②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加到稀盐酸中
可选用如图1的装置(填序号)制CO2 . 设计B装置时使用仪器a的目的是.
滴入Na2CO3溶液的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依次是.
①石蕊试液 ②CuSO4溶液 ③醋酸溶液 ④KCl溶液
【提出问题】两者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
⑴【实验探究】将盛有上述实验混合液的试管标为①,如图甲。
小华:测得实验所用稀硫酸的pH<7,试管①中溶液pH>7。于是得出结论:。
小敏:取两支试管,编号为②和③,分别加入稀硫酸和试管①中溶液各2mL,逐滴滴加Na2CO3溶液至过量,实验过程与现象如图乙,由此他得出了与小华一样的实验结论。
⑵【反思评价】小军认为小敏在实验设计中存在不够严密的地方,请帮他指出:。
⑶【交流讨论】试管③中的溶液中有哪些溶质?同学们分析了两位同学的实验过程,一致认为没有H2SO4 , 其理由是。在此基础上,同学们提出了二种推理:
推理1:含有Na2SO4、Na2CO3和NaOH
推理2:含有Na2SO4、Na2CO3
正确的是推理(选填“1”或“2”)。
稀盐酸的用量 | 第一次加入10g | 第二次加入10g | 第三次加入10g | 第四次加入10g |
剩余固体的质量 | 3.0g | 2.0g | 1.0g | 0.4g |
请计算:(计算结果精确到0.1%)
(已知:氢氧化钡溶液和稀硫酸的密度均大于水的密度;不考虑产生的沉淀对溶液密度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