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期初学...

更新时间:2024-02-29 浏览次数:9 类型:开学考试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 1. (2023高三上·如东开学考) 现代文阅读I

        中国古代小说每每被视为史余、史补而受轻视,大方之家每不屑道及。“戊戌变法”前后,一些较早接触域外文学文化的知识分子,基于小说可以化民成俗的认识,开始译介欧美及日本的小说,并充分肯定小说的社会价值和教化功用。梁启超首倡“小说界革命”,他肯定了小说的“载道”功用,以小说为文学之“最上乘”者,适应了晚清维新派改良群治的愿望。兼之借助日渐兴盛的报纸刊物等快捷面广的传播媒介,动摇和瓦解了以往歧视小说的正统文学观,使得小说的译印和创作风起云涌。这就改变了中国文学场域的格局,创造了一种新的文化语境。

       在这样的文化语境中,一些有新思想、用新方法的学人开始以空前的热情对古代小说开展学术研究。1918年3月15日,胡适首先在北大文科研究所作了《论短篇小说》的演讲,讲稿修改后发于《新青年》。该文虽只 6000余字,却昭示了中国古代短篇小说研究的系统性。不过让胡适付出更大热情的是中国章回小说的考证研究。1920年8月,上海亚东图书馆推出汪原放标点版的《水浒传》,胡适撰写的《水浒传考证》置于卷首作为前言。此后8年中,胡适先后为《儒林外史》《红楼梦》等章回小说撰写了20余篇考证及序跋文章。

     在胡适的系列考证中,影响最大的首推1921年5月置于亚东版《红楼梦》卷首的《〈红楼梦〉考证》。 《红楼梦》对中国古代社会文化的影响,可能难以与流播久远的世代累积型经典小说《三国演义》 《水浒传》相比,但因其精神内涵丰富,艺术表现高妙,题材与格调更适合文人读者的口味,所以程甲本问世后,它便受到读书人阶层的群体青睐。

      中国的读书传统一向是文史不分家,读者习惯以史家笔法来阅读小说中的人和事。《金瓶梅》问世之初,即有诸多有关本事的传闻,《红楼梦》问世之后更是如此,因其开卷第一回写出甄士隐、贾雨村两个有符号意味的人物,脂批道是“真事隐”去、“假语存”焉,导致不少读者以“微言大义”的方式揣测《红楼梦》究竟隐去了什么本事,因此便有了“和珅家事”“张侯家事”等各种说法。最初它们不过是民间茶余的传闻、 文人酒后的谈资,直至1914年王梦阮、沈瓶庵《红楼梦索隐》,后又附《红楼梦》以刊行,“索隐”旗帜由此高张。1916年蔡元培发表《石头记索隐》,次年又以单行本行世,将“索隐”往前又推进了一步。蔡元培是一位翰林出生的宿儒,有过留学德国的经历,曾是民国首任教育总长,1917年1月出任北京大学校长,在当时教育界、文化界威望颇高,胡适亦以“领袖”称之。以蔡元培这样的身份、声望,论述《红楼梦》是一部政治小说,赋予它以重大的内容,就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它的价值和影响。

     “隐”本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写作策略,也是传统史学与文学的一个重要的美学原则。无论是孔子的春秋笔法,还是屈骚的香草美人,都有“隐”的成分在。 因此《文心雕龙》专设“隐秀”一篇,与“比兴” “夸饰”等并举,以“文外之重旨”来解释“隐”的内涵。 有文本之“隐”,也就有研究之索“隐”。 “索隐”由此自然成为中国传统学术之于文本的一种解读方式。“隐”是作者层面的写作手段, “索隐”是读者层面的思维方式和解读途径。即此而言,《红楼梦》索隐派试图从小说文本表面的字里行间演绎、求索出文本背后的微言大义,实际上是沿袭了传统学术的解经思维。既然作者说“真事隐去”,那就一定有隐去的历史真相,索隐派孜孜以求的,就是要将这真相找出来,以使自己的阅读与接受符合传统学术的解经轨道。 然而胡适的考证,却完全改变了这样的思维方式。

       胡适对古代小说的考证,采用了两种不同的方法。一是对《水浒传》《三国演义》等世代累积型小说采用历史演进法,主要考察小说的历史演进情况;二是对《儒林外史》《红楼梦》这类个人创作的小说,则侧重考证其作者与版本。在20多篇古代小说考证及序跋文章中,胡适在很大程度上厘清了诸多作品的成书过程、版本之间的关系,考证了不少古代小说作者的生平事迹,大多数工作是开创性的。他对《红楼梦》的考证用力最勤,成就最高,影响也最大。

       胡适《红楼梦考证》首先向索隐派提出批评。对早期所谓的“纳兰家世说”和王梦阮、沈瓶庵的《红楼梦索隐》,胡适用考证历史事实的方法予以批驳;对蔡元培的《石头记索隐》,则用“猜笨谜”的措辞指破它的牵强附会。 《红楼梦考证》后一部分是对著者和本子的考证。他根据顾颉刚、俞平伯寻求出的文献,勾稽出与作者相关的六条结论,前五条关涉曹雪芹生平与家世,最后一条提出《红楼梦》是曹雪芹的“自叙传”,认为甄贾两宝玉是曹雪芹自己的影子,甄贾两府是当日曹家的影子。关于本子,胡适认为程高 120回本的后40回是乾隆六十年(1795) 高鹗在中进士之前补作的,这就是著名的“高续”说。 胡适《红楼梦考证》的面世及其随后发生的与蔡元培之间的论战,在当时引起极大的轰动,一则是因为在一定程度上借助了蔡元培的身份背景,二则是因为胡适之说是附亚东版的《红楼梦》小说刊行的,小说读者面有多大,胡适观点的受众范围就有多大。虽然胡适的考证成果并未完全终结索隐派,但蔡胡论战确实是以胡适的胜利而告终。这不得不在一定程度上归功于亚东版《红楼梦》的大行于世。

      胡适对古代小说的系列考证工作最重要的学术意义,是在当时的历史背景和文化语境中,促使中国传统学术向现代学术“转型”。他在晚年曾这样评价: “这种工作是给予这些小说名著现代学术荣誉的方式;认定它们也是一项学术研究的主题,与传统的经学、史学平起平坐。 ”胡适的考证将长期受到贬抑、轻视的小说提高到与经学、史学等传统的“学术研究的主题”平等的地位,不仅实现了学术研究对象和范围的突破,而且更重要的是借助新标点分段的亚东版古代小说席卷全国的运势,使考证的学术理念和全新的阅读方法渗入世人之心,改变了传统学术研究的重心,大大推进了中国学术的现代转型。

    (摘编自俞晓红《胡适与<红楼梦>百年阅读》)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新的文化语境”指由于梁启超的推动,以往歧视小说的正统文学观被改变,小说价值和功用得到充分肯定的中国文学场域新格局。 B . “索隐”在文中指读者以史家笔法阅读小说中的人和事,以传统解经思维揣测《红楼梦》究竟隐去了什么“本事”的阅读和研究方式。 C . “微言大义”在文中指被索引派认为隐含在《红楼梦》精微的语言和叙事中的作品内涵、历史真相,他们为找寻其答案而孜孜不倦。 D . “自叙传”在文中指胡适对《红楼梦》成书由来的认识,他认为作品中的甄贾两府有曹家的影子,曹雪芹借甄贾宝玉写自己的人生。
    2.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丰富的精神内涵,高妙的艺术表现,更适合文人读者口味的格调,使《红楼梦》有别于《三国演义》等小说而受到读书人的群体青睐。 B . 胡适注重文献研究并提出自己的创见,他认为程高 120回本的后40回为高鹗所续,这一观点终结了有关《红楼梦》作者之谜的争论。 C . 文章详细介绍了索隐派代表蔡元培显赫的身份、地位,蔡先生的学界影响力虽增加了胡适推广新学说的难度,客观上也为其提供了帮助。 D . 胡适对古代小说的系列研究,实现了学术研究对象和范围的突破,其考证的学术理念和全新的阅读方法也推动了中国学术的现代转型。
    3. (3)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红楼梦》有着深刻的隐喻意义,读者可以通过谐音理解甄士隐、贾雨村的符号意味,索隐派即以此种方法探寻作品背后的真相。 B . 胡适在写作《红楼梦考证》时,首先运用了不同策略对索隐派提出批评,蔡胡论战最后以胡适胜利告终,最重要的原因莫过于此。 C . 从小说之于经史的地位变化我们可以推断,受到贬抑、轻视的对象不一定不具备研究价值,曾被称为“诗余”的宋词即是典型代表。 D . 传播媒介对学术研究具有推动作用,如果没有《新青年》杂志、新标点分段的亚东版古代小说,胡适的考证成果就很难被公众认可。
    4. (4) 作者认为“隐”也是传统史学与文学的一个重要的美学原则。对此,你是如何理解的?请从下列材料中任选一个加以说明。 

      ①夜缒而出,见秦伯。 (节选自《烛之武退秦师》)

      ②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节选自《离骚》)

      ③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 (节选自《林黛玉进贾府》)

    5. (5) 倘若你未来要从事学术研究,你能从胡适的考证工作中获得怎样的启示?请结合文本分条概括。
  • 2. (2023高三上·如东开学考) 现代文阅读II
        刘巧珍刷牙了。这件事本来很平常,可一旦在她身上出现,立刻便在村里传得风一股雨一股的。在村民们看来,刷牙是干部和读书人的派势,土包子老百姓谁还讲究这?读书人高加林刷牙,巧珍的妹妹巧玲刷牙,大家谁也不奇怪,唯独不识字的女社员刘巧珍刷牙,大家感到又新奇又不习惯。

    “哼,刘立本的二女子能翘得上天呀! 好好个娃娃,怎突然学成了这个样子?”

    “一天门外也没逛,斗大的字不识一升,倒学起文明来了!”

    “卫生卫生,老母猪不讲卫生,一肚子下十几个价胖猪娃哩! ”

    “哈呀,你们没见,一早上圪蹴在佥畔上【注】,满嘴血糊子直淌!看过洋不洋?”

    ……

     村里少数思想古旧、不习惯现代文明的人,在山里,在路上,在家里,纷纷议论他们村新出现的这个“西洋景”。

     刘巧珍根本不管这些议论,她非刷牙不可!因为这是亲爱的加林哥要她这样做的啊!痴情的姑娘为了让心爱的男人喜欢,任何勇气都能鼓起来。她根本不管世人的讥笑;她为了加林的爱情什么都可忍受。

     这天早晨,她端着牙缸,又蹲在他们家的碴畔上刷开了牙,没刷几下,生硬的牙刷很快就把牙床弄破了,情况正如村里人传说的“满嘴里冒着血糊子”。但她不管这些照样使劲刷。巧玲告诉她,刚开始刷牙,把牙床刷破是正常的,刷几次就好了。

     这时候,碰巧几个出山的女子路过她家门前,嬉皮笑脸地站下看她出“洋相”; 另外一些村里的碎脑娃娃看见这几个女子围在这里,不知出了啥事,也跑过来凑热闹了; 紧接着,几个早起拾粪路过这里的老汉也过来看新奇。

     这些人围住这个刷牙的人,稀奇地议论着,声音嗡嗡地响成一片。那几个拾粪老头竟然在她前面蹲下来,像观察一头生病的牛犊一样,互相指着她的嘴巴各抒己见。后面来的一个老汉看见她满嘴里冒着血沫子,还以为得了啥急症,对其他老汉惊呼: “还不赶快请个医生来?”逗得在场的人都哈哈大笑了。

     巧珍本来想和周围的人辩解几句,大大方方开个玩笑解脱自己,无奈嘴里说不成话。她也不管这些了,照样不慌不忙刷她的牙。她本来想结束了,但又赌气地想:我多刷一会让他们看,叫他们看得习惯着!

     她右手很不灵巧地拿牙刷在嘴里鼓弄了好一阵后,然后取出牙刷,喝了一口缸子里的清水,淋了漱口,把牙膏沫子吐在地上,又喝了一口水漱起来。周围一圈人的眼光就从那牙缸子里看到她的嘴上,又从她的嘴上看到土地上。

     这时候,巧珍她爸赶着两头牛正从河沟里上他家的殓畔。这个庄稼人兼生意人前几天又买了两头牛,还没转手卖出去,刚才吆着牲口到沟里饮水去。

    立本五十来岁,脸白里透红,皱纹很少,看起来还年轻。他穿一身干净的蓝咔叽衣服,不过是庄稼人的式样;头上戴着白市布瓜壳帽。看起来不太像个农民,至少像是城里机关灶上的炊事员。刘立本吆牛上了硷畔,见一群人围住巧珍看她刷牙,早已气得鬼火冒心了!他发现巧珍这几天衣服一天三换,头梳个没完没了,竟然还能翘得刷起了牙。他前两天早想发火了,但觉得女子大了,怕她吃消不了,硬忍着没吭声。

    现在他看见巧珍在一群人面前丢人败兴,实在起火得不行了。他丢下两头牛不管,满脸通红,豁开人群,大声喝骂道: “不要脸的东西,还不快滚回去!给老子跑到门外丢人来了! ”

    刘立本一声喝骂,赶散了所有看热闹的人。娃娃女子们先跑了,几个老汉慌忙提起拾粪筐,尴尬地出了他们本不该来的这个地方。

    “狗屁卫生!你个土包子老百姓,满嘴的白沫子,全村人都在笑话你这个败家子!你羞先人哩!”

     “不管怎样,刷个牙算什么错!”巧珍嘴硬地辩解说,“你看你的牙,五十来岁就掉了那么多,说不定就是因为没……”

    巧珍手里提着个刷牙缸子,眼里噙着两颗泪珠说: “爸,你为哈骂人哩!我刷牙讲卫生,有什么不对?”

    “放屁!牙好牙坏是天生的,和刷不刷有屁相干! 你爷一辈子没刷牙,活了八十岁还满口齐牙,临殁的前一年还咬得吃核桃哩!你趁早把你那些刷牙家具撇了! ”

    “那巧玲刷牙你为什么不管?”

    “巧玲是巧玲,你是你!人家是学生,你是个老百姓!”

     “老百姓就连卫生也不能讲了?”巧珍一下委屈得哭开了。她大声和父亲嚷着说: “你为什么不供我上学?你就知道个钱!你再知道个啥? 你把我的一辈子都毁了,叫我成了个睁眼瞎子!今儿个我刷个牙,你还要这样欺负我……”她一下背过身,双手蒙住脸哭得更厉害了。

     刘立本一下子慌了。他很快觉得他刚才太过分——他已经好多年不这样对待孩子了,他赶忙过来乖哄她说: “爸爸不对,你别哭了,以后要刷,就在咱家灶火圪坳里刷,不要跑到砼畔上刷嘛!村里人笑话哩……”

    “让他们笑话!我什么也不怕! 我就要到殓畔上刷!”巧珍狠狠地对父亲说。

     刘立本叹了一口气,回头向院子后面看了看,立刻惊叫一声,撒开腿就跑——他的那两头牛已快把他辛苦务养起来的几畦包心菜啃光了!

     巧珍擦去泪水,委屈地转身回了家。她先洗了脸,然后对着镜子认真地梳起了头发。她把原来的两根粗黑的短辫,改成像城里姑娘们正时兴的那种发式:把头发用花布手帕在脑后扎成蓬蓬松松的一团。 穿什么衣服呢?她感到苦恼起来。

    (选自路遥《人生》,有删改)

    【注】圪蹴(gē cù),北方方言,蹲。碴畔(jiǎn pàn),陕北农村庄户人家窑洞外院子的边沿。

    1. (1)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 “洋不洋”“西洋景”“洋相”等词,表明刷牙在当时的农村还是一件新奇事,表现出村里人对文明、 先进生活的向往。 B . 巧珍之所以“不慌不忙刷她的牙”,还想“多刷一会儿让他们看”,是因为她大方开朗、不拘小节,没看出村民的讥笑。 C . 刘立本“看起来不太像个农民,至少像是城里机关灶上的炊事员”,表明他与其他村民不同,暗示他最终会支持女儿刷牙。 D . 从“委屈得哭开了”到“双手蒙住脸哭得更厉害了”,写出巧珍因父亲不供自己上学而成了“睁眼瞎子”的委屈与心酸。
    2. (2) 下列对本文艺术特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本文注重从小事中感受大时代,刷牙看似是一件十分平常的小事,但人们异乎寻常的反应,却让寻常故事有了历史感, 凸显出了时代特色。 B . 本文以刷牙为中心展开故事情节,从描写村民围观巧珍刷牙,到叙述父亲与巧珍争吵, “刷牙”贯穿全文,推动情节发展,使情节更集中紧凑。 C . “像观察一头生病的牛犊一样”一句,以生病的牛犊来比喻满嘴血糊子的巧珍,贴合观察者拾粪老头的身份,突出了他们对巧珍的嘲弄与鄙夷。 D . 本文用个性化的语言表现人物特点,如刘立本与巧珍父女间的对话,既表现出刘立本粗鄙、好面子的一面, 也表现了他对女儿慈爱温和的一面。
    3. (3) 请结合巧珍刷牙的经过,简要分析小说所揭示的村民面对新奇事物的具体心态。
    4. (4) 小说以“刘巧珍刷牙了”开篇,这样安排有什么用意?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 3. (2023高三上·如东开学考) 文言文阅读

    材料一:
        魏文侯过段干木之闾而轼①之,其仆曰:“君何为轼?”曰:“此非段干木之闾欤?段干木盖贤者也,吾安敢不轼? 段干木光乎德,寡人光乎地②;段干木富乎义,寡人富乎财。”其仆曰“然则君何不相之?”于是文侯请之,段干木不肯受。文侯乃致禄百万,而时往问之。于是国人皆喜,相与诵之曰:“吾君好正,段干木之敬;吾君好忠,段干木之隆。”居无几何,秦兴兵欲攻魏,司马唐谏秦君曰:“段干木贤者也,而魏礼之,天下莫不闻,无乃不可加兵乎”秦君以为然,乃案兵,辍不敢攻之。魏文侯可谓善用兵矣。尝闻君子之用兵, 莫见其形,而功已成,其此之谓也。野人之用兵也,鼓声则似雷,号呼则动地,尘气充天,流矢如雨,扶伤舆死,履肠涉血,无罪之民,其死者量③于泽矣,而国之存亡、主之死生,犹未可知也,其离仁义亦远矣!

     魏文侯见段干木,立倦而不敢息。及见翟璜,踞于堂而与之言。翟璜不悦。文侯曰:“段干木,官之则不肯,禄之则不受。今汝欲官则相至,欲禄则上卿至。既受吾赏,又吾礼,无乃难乎?”

    (节选自《吕氏春秋》)

    材料二:

       段干木者,晋人也。少贫且贱,守道不仕。魏文侯欲见,造其门,其逾墙而避之。文侯以客礼待之,出,过其庐而轼。其仆问曰:“干木布衣也,君何为轼?”文侯曰:“段干木,贤者也。不移势利,怀君子之道,隐处穷巷,声驰千里。吾敢不轼乎? 干木先乎德,寡人先乎势;干木富乎义,寡人富乎财。势不若德贵,财不若义高。”又请为相,不肯。夫文侯名过齐桓公者盖能尊段干木敬卜子夏友田子方故也。

    (节选自皇甫谧《高士传》)

    【注】①轼:凭轼,倚在车前横木上,是古人乘车时表示敬意的动作。②地:指地位、权势。③量:满。

    1. (1) 材料二画波浪线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夫文侯A名B过C齐桓公者D盖能尊E段干木F敬G卜子夏H友I田子方J故也。

    2. (2)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相,让……做相国,与《鸿门宴》“使子婴为相”中的“相”用法相同。 B . 以为,认为,与《过秦论》“铸以为金人十二”中的“以为”词义不同。 C . 责,要求,与“求全责备”、“责人从宽,责己从严”中的“责”词义相同。 D . 布衣,指粗布做成的衣服,常用来代指平民百姓;文中指段干木是个平民百姓。
    3. (3)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魏文侯听从车夫建议,请段干木做国相,但段干木不肯接受。魏文侯就送给段干木优厚的俸禄,并时常前往看望他,此举受到国人的称赞。 B . 和魏文侯用兵不同,鄙陋无知之人用兵,在战场上奋勇拼杀,使无辜百姓尸横遍野,即便如此,也未必能改变国家灭亡、国君身死的结局。 C . 魏文侯之所以对段干木敬重有加,而对翟璜傲慢无礼,是因为段干木是个看轻官位、俸禄的贤者,而翟璜是个贪官邀禄、欲壑难填的小人。 D . 魏文侯认为,段干木虽隐处穷巷,却声名远扬, 而自己虽然地位显赫, 富有财富,但声名远远比不上段干木,理应对他凭轼以表敬意。
    4. (4)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而魏礼之,天下莫不闻,无乃不可加兵乎?

      ②魏文侯欲见,造其门,其逾墙而避之。

    5. (5) 君子用兵,为什么能够做到“莫见其形,而功已成”?请根据材料一简要概括。 
  • 4. (2023高三上·如东开学考) 古代诗歌阅读

    秦州杂诗二十首(其十八)

    杜甫

    地僻秋将尽,山高客未归。

    塞云多断续,边日少光辉。

    警急烽常报,传闻檄屡飞。

    西戎外甥国,何得迕天威

    【注】①外甥:开元年间,吐蕃王上表唐玄宗, 自称是唐朝皇帝的外甥。②迕:冒犯。天威:指唐朝的威严。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首联以“地僻”“山高”点出秦州的环境特点, 暗寓诗人思家未归的感伤。 B . 颔联明写阴云多现、日光暗淡的边塞景象,暗写战事频仍、朝廷声威不足。 C . 颈联中的“常”“屡”既凸显军情紧急,又渲染出唐朝将士勇赴国难的豪迈。 D . 诗人深切关注着秦州的动态,写景叙事,抒情感怀,前后呼应,似断实连。
    2. (2) 本诗尾联与杜甫《登岳阳楼》尾联“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所抒发的感情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1. (1) 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论述积累的重要性。 《老子》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荀子在《劝学》中说“”。
    2. (2) 司马迁在《报任安书(节选)》中,先列举古代“倜傥非常之人”在厄境中奋起的事例,后总结他们著书立说的目的是“”。
    3. (3) “鹧鸪”是一个在古典诗词中常见的意象,或渲染闺阁愁怨,或寄托羁旅相思,或抒发兴亡之叹, “”就是这样的经典名句。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 6. (2023高三上·如东开学考) 语言文字运用Ⅰ

    若论“才情”,庄子之“才”自古至今为天下公认,但就“情”而论,则自古以来庄子基本被视为对世间无情之人。庄子思想因其深刻性以及对社会现实____的批判,在历史上曾受到一些误解。直到清代,才有一些学者透过庄子看似冷漠无情的处世态度,认识了庄子的真实心境。乾隆年间学者胡文英在《庄子独见》中说:“庄子眼极冷,心肠最热。眼冷,故是非不管;心肠热,故感慨万端。虽知无用,而未能忘情,到底是热肠挂住;虽不能忘情,而终不下手,到底是冷眼看穿。”他认为庄子对于人世间的态度,是“热肠挂住”与“冷眼看穿”____。

     对于世间,庄子既是“热肠挂住”,为何却又“冷眼看穿”? 根本原因在于庄子的救世主张与当时的儒家思想不同。儒家风尘仆仆地奔走于各诸侯国之间,____地规劝君王实行仁政、德治,希图以此救世。而在庄子看来,这种救世无异于“以火救火,    以水救水” , 是根本行不通的。庄子在《至乐》篇中用一则故事,假托孔子之口,批评了儒家试图通过提倡仁政、德治来救世的主张,同时表明了自己的救世主张:救世的根本方法在于“救心”,让人们归心“大道”。所谓大道,就是道家所说的天地万物的根本之道。

    1. (1) 请在文中括号处填写恰当的成语。
    2. (2)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在表达上极具特色,请简要分析。
    3. (3) 语言表达有“婉言”与“直言”之分,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改为“直言”,不超过30个字。
  • 7. (2023高三上·如东开学考) 语言文字运用II

        喷气式民航客机通常以略低于音速的高亚音速飞行。当飞行速度接近音速时,机翼上表面某些区域的气流速度可能已经达到音速,令飞行阻力急剧增加。第一、二代喷气式客机采用的多是传统的古典翼型,古典翼型适合于低速及亚音速飞行,在这种速度范围内,它们具有较高的气动效率。但是,随着飞行速度的进一步提高,古典翼型的设计已不可能适应高速巡航飞行的要求。 因此,需要寻求一种____,又能保持较高气动效率的翼型。C919的机翼设计运用的是超临界翼型。____,超临界翼型可使巡航气动效率提高20%以上,巡航速度提高将近100千米/小时;如果用同一厚度标准来设计古典翼型和超临界翼型,超临界翼型的整体阻力比古典翼型要小8%左右。

      在 C919飞机上,超临界机翼与发动机、机身和吊挂之间还采用了性能更为优化的局部融合设计,这些设计进一步提高了C919飞机的经济性和安全性。通常,飞机发动机的安装位置与机翼较近,两者之间难免产生阻力干扰。设计人员经过反复论证研究,____,使发动机与机翼之间的阻力干扰达到了“1+1<2”的设计效果,让两者一起面对的阻力小于分别面对时的阻力和。

    1. (1)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能否改成“当飞行速度达到音速时,机翼上表面区域的气流速度已经达到音速, 令飞行阻力急剧增加”?请说明理由。
    2. (2)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四、&nbsp;写作(60分)
  • 8. (2023高三上·如东开学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道德底线是指做人不可逾越的最低道德警戒线,是规范人的言行的最低道德要求。

      在我们的成长旅程中,师长常常告诫我们:做人行事要坚持“高线”,守住“底线”;只有守住“底线”,才是守住了为人的根本。但有人认为,道德底线低的人有时比道德底线高的人占优势,你做不出来的,他做得出来,所以他们总能如鱼得水。

    上述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联系现实,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