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南省南阳市社旗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

更新时间:2024-03-19 浏览次数:19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20.0分)
  • 1. (2024·寮步) “在新中国的曙光喷薄而出之际,中国共产党顺应大势、团结各方,开启了协商建国、共创伟业的新纪元。”下列能体现材料中“协商建国”史实的是(    )
    A . 中共八大二次会议 B .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 . 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D .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 2. (2023八下·社旗期末) 巴西利亚城市布局规整,充分考虑城市景观和形象的需要。

    “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伴随扩音器传出的《义勇军进行曲》,广场上万众齐唱,歌声如狂涛巨澜,震撼着北京城。”该材料描述的情景是( )

    A . 中共诞生 B . 抗战胜利 C . 解放北平 D . 开国大典
  • 3. (2023八下·社旗期末) 某历史学习小组围绕西藏和平解放、土地改革、抗美援朝进行研究性学习。该小组研究的主题应是(   )

    A . 彻底实现国家独立  B . 巩固新生政权 C . 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D . 探索社会主义道路
  • 4. (2023八下·社旗期末) 如图反映了某时期我国各种经济成分的比例变化情况,这种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 . 土地改革完成 B . 一五计划的成就 C . 三大改造完成 D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
  • 5. (2023八下·社旗期末)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一直为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而不懈奋斗。中共八大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共同点是( )
    A . 实现国家工业化 B . 以经济建设为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 C . 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D . 实行改革开发
  • 6. (2023八下·昭通期末) 如表是一位同学分项整理的共和国英模人物。其中①处应为( )                                                                                

    “最可爱的人”

    航天英雄

    黄继光、邱少云

    焦裕禄、王进喜

    杨利伟、翟志刚

    A . 社会主义建设的楷模 B . 取得杰出贡献的科学家 C . 改革开放事业的先锋 D . 推动文化繁荣的艺术家
  • 7. (2023八下·社旗期末)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全国已建成五个自治区和许多自治州、自治县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通过哪一部文件确定下来的( )
    A . 1949年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 . 1982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 . 1986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典》 D . 1986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 8. (2023八下·社旗期末) 为促进各民族地区的共同发展繁荣,党和政府采取的措施包括( ) 

    ①在民族地区采取许多优惠政策; 

    ②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战略; 

    ③注重保护少数民族文化; 

    ④进行西部大开发等。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 9. (2023八下·社旗期末) “百年的耻辱,就在今天洗雪……米字旗降落,宣告一个时代的结束。五星红旗升起一个民族的尊严。”这首诗歌所描述的1997年的这一历史事件( )
    A . 宣告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B . 成为中华民族从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C . 翻开了海峡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 D . 迈出祖国统一大业道路上的重要一步
  • 10. (2023八下·社旗期末) 诗歌:“紫荆开后白莲开,喜事翩跹接踵来。神州大地齐欢庆,一国两制谱新篇。”此处的“白莲开”是指(     )

    A . 新中国的成立 B . 香港回归 C . 澳门回归 D . 海峡两岸关系发展迅速
  • 11. (2023八下·社旗期末) 台湾著名作家余光中先生在《乡愁》中写道:“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目前,我国解决“乡愁”的基本方针是(    )
    A . 武力解决 B .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C . 国共合作 D . 民族区域自治
  • 12. (2023八下·社旗期末) 2017年台湾民意调查显示,45.9%的台湾民众支持国民党在“中华民国”的宪法基础上,为了两岸和平发展与人民生计,继续与中国大陆交流协商,34%则不支持。这表明( )
    A . 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 B . “一个中国”原则得到普遍认可 C . 两岸和平与发展符合主流民意 D . 民众支持是两岸统一的唯一途径
  • 13. (2023八下·社旗期末) 某电影制片厂打算拍摄《让历史告诉未来-第二炮兵部队纪实》影片,介绍了第二炮兵部队的光辉历程。那么第二炮兵部队指的是( )
    A . 导弹部队 B . 空军部队 C . 海军部队 D . 陆军部队
  • 14. (2023八下·社旗期末) 改革是一个国家、一支军队在一定历史阶段,社会发展到一定水平抑或是发展中遇到一些重大问题之时的转机,甚至是改变国家命运的最重要、最有效、最关键的抉择。目前,我国国防和军队改革取得了怎样的成就( )
    A . 我军调整组建为陆军、海军、空军、导弹部队四大军种 B . 成立东部战区、南部战区、西部战区、北部战区四大战区 C . 军队组织架构和力量体系实现革命性重塑 D . 形成军委管总、军种主战、战区主建的新格局
  • 15. (2023八下·社旗期末) 据统计,1955年一年内到中国访问的使者,有来自亚、非、欧、澳、美五大洲的63个国家的417个代表团,共4760人,比1954年增加64%。这一年中国外交出现新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
    A . “一边倒”政策的实施 B . “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 C . 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实现 D . 以联合国为中心开展外交
  • 16. (2023八下·社旗期末) “战后……一大批亚非国家取得了独立,并加入了联合国。没有这批国家的加入,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难以想象的。”材料反映出“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由于( )
    A . 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 B . 美国霸权地位的衰落 C . 中国外交的积极努力 D . 亚非国家的大力支持
  • 17. (2023八下·社旗期末) 1972年尼克松访华,标志着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下列对“开始走向正常化"的理解正确的是,中美两国(   )
    A . 分歧消除 B . 结为同盟 C . 结束敌对 D . 正式建交
  • 18. (2023八下·社旗期末) 如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一位勋章获得者说:我一直有两个梦,第一个梦是禾下乘凉梦,就是追求水稻的高产、更高产梦;第二个梦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他是( )

    A . 邓稼先 B . 王进喜 C . 焦裕禄 D . 袁隆平
  • 19. (2023八下·社旗期末) “文化事业的繁荣离不开党的政策支持。”下列作品创作的共同的时代背景是( ) 

    作品一:《青春之歌》; 

    作品二:《茶馆》; 

    作品三:《东方红》; 

    作品四:《林则徐》。

    A . 党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B . “文化大革命”结束开始改革开放 C . 党提出“科教兴国”战略 D . 我国基本实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 20. (2023八下·社旗期末) 2019年春运期间,全国铁路、公路、水运、民航共发送旅客约298亿人次是名副其实的全国人口大迁徙。下列对我国交通状况说法正确的是( )
    A . 我国已形成综合交通运输网 B . 城市交通非常落后 C . 人们出行大多选择民航 D . 中国交通建设一直领先世界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30.0分)
  • 21. (2023八下·社旗期末)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实现“中国梦”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请探究回答。 

    【民族独立梦】: 

    材料一:“诸位代表先生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工业振兴梦】: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工业基础,特别是重工业基础非常薄弱……这种落后的经济状况只能靠优先发展重工业才能改变,只有钢铁等基础工业发展了,机器制造业的原料增多了,轻工业的装备才能保证……同时,当时的国际环境也急需我们尽快建立强大的军事工业,以增强国防力量。 

    【民族团结梦】: 

    材料三: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民族复兴梦】: 

    材料四:2012年11月,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中国梦”,2013年,他又深刻阐述了中国梦的宏伟蓝图,强调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 

    请回答:

    1. (1) 材料一中提到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的标志事件是什么?
    2. (2) 材料二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经济的什么状况?为改变这种状况,我国政府编制了什么计划?
    3. (3) 材料三反映的是我国的什么基本政治制度?
    4. (4) 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出为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什么奋斗目标?实现中国梦,任重而道远,作为青少年,你该怎么做?
  • 22. (2023八下·社旗期末)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 

    材料二: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第二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材料三:早稻亩产三万六千九百多斤,花生亩产一万多斤的高产“卫星”,从湖北省麻城县麻溪河乡和福建省南安县胜利乡的田野上腾空而起了。这是今年我国农业生产上又一件大事。 

    ——1958年8月13日《人民日报》社论

    材料四:1978年底,安徽省凤阳县小岗生产队18户村民在村西一间茅屋里秘密开会,决定实行“大包干”。包千到户的第一年,奇迹出现了。小岗全队粮食总产量达13万斤。这个自实行农业合作化以来从未向国家贡献过一粒粮食的生产队第一次向国家贡献粮食4万斤,油料2万斤。小岗村的奇迹,使人们看到了农村改革的希望。 

    请回答:

    1. (1)  材料一中的“图一和图二”反映了建国初期我国农村社会变革中的什么历史事件?它使我国的农村土地所有制发生了什么变化?
    2. (2)  材料二中的举措使我国的农村土地制度发生了什么根本性的变化?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当时农村出现了什么运动?给当时我国经济造成了怎样的危害?
    4. (4)  材料四中的“包”的含义是什么?它为什么能够给农村带来希望?
  • 23. (2023八下·社旗期末)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外交,就是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政治活动。请探究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新中国在建国初期所遇到的国际环境,一方面是社会主义国家和各国人民的友好和善意,一方面是美国为首的反动势力的敌视和侵略。……新中国……作为一个新型的国家,要为抛弃旧中国的外交传统,建立新中国独立、自主、平等的对外关系而努力。 

    ——《中国外交史》

    材料二:世界各国不分大小强弱,不论其社会制度如何,是可以和平共处的。各国人民的民族独立的自主权利是必须得到尊重的。各国人民都应该有选择其国家制度和生活方式的权利,不应受到其他国家的干涉。……如果这些原则能为一切国家所遵守,则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和平共处就有了保证,而侵略和干涉内政的威胁和对于侵略和干涉内政的恐惧就将为安全感和互信所代替。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各国关系文件集》

    材料三:以“小球转动大球”而作为“破冰之旅”载入新中国外交史册的“乒乓外交”曾经备受瞩目。对此事件周恩来总理引用《论语•学而篇》中“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表达中国政府的心情,并开心地说“现在,门打开了”。 

    ——《环球时报》

    材料四: 

    ​ 

    请回答: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出针对建国初期的国际环境,新中国采取的外交方针是什么?
    2. (2)  请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出材料二中“这些原则”指什么?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指出“门打开了”是我国外交领域中的哪一重大历史事件?列举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取得的成就一例。
    4. (4)  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出中国特色大国的外交布局是什么?中国在外交上取得的重大成就对中国、世界的发展有何重大影响?
  • 24. (2023八下·社旗期末)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无兵不安”“忘战必危”。巩固的国防和强大的军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障。请探究回答。 

    材料一:我们的国防将获得巩固,不允许任何帝国主义者再来侵略我们的国土。在英勇的经过了考验的人民解放军的基础上,我们的人民武装力量必须保存和发展起来。我们将不但有一个强大的陆军,而且有一个强大的空军和一个强大的海军。 

    ——毛泽东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的开幕词

    材料二: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着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邓小平《中国必须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材料三:成立陆军领导机构、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是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着眼实现中国梦强军梦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的战略举措,必将成为我军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载入人民军队史册。 

    ——习近平主席在陆军领导机构、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成立大会上的训词

    材料四:中国梦是强国梦,对军队来说就是强军梦,没有一支强大的军队,没有一个巩固的国防,强国梦就难以真正实现。国防和军队建设应放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大目标下来认识和推进,服从和服务于这个国家和民族最高利益。 

    ——《习近平同志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论述》

    请回答: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出新中国成立前后我国的国防建设重点是什么?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出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我国的国防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有哪些?分析这些成就的取得对我国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是什么?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此次军队改革调整组建了哪两个新的军种?
    4. (4)  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指出新时代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的目标是什么?综合以上材料,试述你对新时代我国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认识。
  • 25. (2023八下·社旗期末)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物资匮乏,年夜饭吃得“一清(水清)二白(只仅仅是大白菜)”,是一年中最丰盛的一顿。进入八十年代,年夜饭里肉、蛋等渐渐丰富。九十年代,海外食品引进国内,菜肴也变得丰富多彩。进入二十一世纪,西式、农家乐……年夜饭的吃法花样不断翻新,甚至只需要在手机上点一点,就可以等着年夜饭送到面前。 

    材料二:20世纪六七十年代,自行车在国人家庭中占据重要地位。80年代,永久、飞鸽、凤凰……成为家喻户晓的大牌子,购买自行车成为女孩子嫁人的一大标准……截至2018年,我国每天共享单车的使用量在1000万人次以上,作为一种健康环保的出行方式,在拥堵的城市交通中迅速成为人们出行的“宠儿”,共享单车在中国发展迅速。 

    ——摘编自《回顾中国自行车的发展史》

    材料三: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消费结构不断优化,休闲娱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人们开始注重和享受文化、旅游、健身等多种休闲生活,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 

    ——部编《中国历史》(八下)

    请回答:

    1. (1)  材料一反映出我国居民在饮食方面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哪些变化?
    2. (2)  材料二反映了我国社会生活哪一领域发生的变化?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影响?
    3. (3)  材料三反映了改革开放后我国社会生活的哪些变化?
    4. (4)  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改革开放后我国社会生活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