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鲁教版(五四制)(2024) /八年级全册 /本册综合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鲁教版(五四制)初中化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全册专项...

更新时间:2023-10-11 浏览次数:18 类型:单元试卷
一、题目
  • 1. 同学们去郊外野炊,把化学知识应用于生活,也从生活中加深了对化学的认识。
    1. (1) 野炊开始后,同学们从附近取来井水做饭,小明用检验后确定井水是硬水,并用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2. (2) 野炊进行时,大家讨论了电视节目《荒野求生》。其中提到的生命吸管(如图所示)是一种将污水净化为饮用水的净水装置,可以除去99.3%的细菌和微生物,但难以除去可溶性钙、镁化合物。

      ①吸管中活性炭的作用是。 

      ②该净水器从下端进水的好处是。 

  • 2. “原子—分子”学说的建立经历了曲折的过程。

    材料一 1803年,道尔顿在原子论中提出:元素由微小的不可分的原子组成;不同元素的原子以简单数目比例形成不可再分的原子——“复杂原子”。

    材料二 1809年,盖—吕萨克认同道尔顿的原子论,并提出自己的假说: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不同气体中含有相同数目的原子(包括“复杂原子”)。道尔顿反对盖—吕萨克的假说,他认为若该假说成立,解释化学反应时,有些反应会推导出“半个原子”,与原子论矛盾。

    材料三 1811年,阿伏加德罗提出分子学说,解决了道尔顿和盖—吕萨克的矛盾。随后科学家们确立并逐步完善了“原子—分子”学说。

    1. (1) 1897年,汤姆森发现原子内有带负电的,否定了“原子不可再分”的观点。
    2. (2) 道尔顿原子论中“复杂原子”构成的物质,按现在物质的组成分类,属于纯净物中的
  • 3. 某实践小组的同学利用微型空气质量监测仪测得宜宾主城区某日的空气质量报告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空气质量指数”越大表示空气质量越好 B . 报告中的SO2、NO2与酸雨的形成有关 C . 当日的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PM10) D . 当日CO未对主城区空气造成污染
  • 4. 如图是简易制氧机简图。推断液体A剂和固体B剂是,其化学反应基本类型是

  • 5. 家用燃料的使用经历了以下过程:煤和木材→石油液化气(C3H8、C4H10)→天然气。(注:括号中的物质是对应燃料的主要成分)
    1. (1) C3H8和C4H10两种物质中氢元素质量分数较大的是(填化学式)。 
    2. (2) 关于天然气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填字母)。 
      A . 天然气是纯净物 B . 点燃收集的天然气前要验纯 C . 天然气是一种可再生能源
    3. (3) 写出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4. (4) 燃油车使用时会产生一些对空气造成污染的物质。如:一氧化碳、等(列举一例)。
    5. (5) 我国提出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彰显了负责任大国的作为与担当。作为公民,从我做起。请写出一种低碳出行的方式:
  • 6. 2020年9月中国宣布:力争CO2排放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改变能源结构,碳捕捉、封存、综合利用是实现目标的重要途径。
    1. (1) 近几十年来大气中CO2含量不断上升的主要原因是。(答2条) 
    2. (2) 将CO2封入蓄水层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 (3) 某新型“人造树叶”在光照条件下,可将CO2和水转化为乙醇(C2H5OH)和氧气。该反应中生成乙醇和氧气的分子个数比为
    4. (4) 自然界中CO2的消耗主要有以下两个过程:①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吸收CO2[生成葡萄糖(C6H12O6)和氧气];②自然界中的水体吸收CO2。从物质转化的角度看,上述两个反应的反应物相同,而产物却完全不同,其原因是。光合作用的化学方程式为
    5. (5) 2021年9月24日,我国科研人员首次实现了CO2到淀粉的从头合成,相关成果由国际知名学术期刊《科学》发表。如图为合成淀粉过程中的第一步反应,回答问题。

      ①如图中反应生成甲醇(CH3OH)和水,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CO2与H2的质量比为

      ②人工合成的淀粉与天然淀粉非常接近,该项研究成果的实际应用价值是(填字母)。

      A.可以降低空气中CO2的含量

      B.缓解人类粮食短缺问题

      C.可以节约耕地资源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