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区2023年中考历史二模试卷

更新时间:2023-09-26 浏览次数:45 类型:中考模拟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3小题,共46.0分)
  • 1. (2023·光明二模) 从以下良渚古城的考古发掘中,可以看出( )

    A . 部落联盟的壮大 B . 宗教信仰的差异 C . 早期国家的产生 D . 社会生活的变化
  • 2. (2023·光明二模) 公元前218年,秦始皇命人在芝罘刻石立碑,碑文中的他是以“圣贤”姿态出现的,“六国回辟,贪戾无厌,虐杀不已。皇帝哀众,遂发讨师,奋扬武德……烹灭强暴,振救黔首,周定四极。”秦始皇这样做的目的是( )
    A . 宣告即将发动统一战争 B . 表明秦朝崇尚儒家仁政 C . 肯定法家主张的重要性 D . 强调统一天下的正义性
  • 3. (2024七上·汉川期末) 东汉时,有官方记载的传染病爆发就有11次,其中发病于寒冷季节的就有9次。张仲景所在的南阳,在10年间,大宗族因传染病而死亡的人数达三分之二,其中因伤寒而死的竟占十分之七。严峻的疫情促使他写成了《伤寒杂病论》。这说明了( )
    A . 季节交替与疾病爆发相互影响 B . 医学发展与社会需求密切相关 C . 宗族关系与疾病预防密不可分 D . 人口减少与疾病爆发存在联系
  • 4. (2023·光明二模) 观察如图的《北魏帝王出御图》,图中人物的衣着均是峨冠博带、长袍宽袖,与北魏传统的小袖短袄截然不同。这一现象反映出( )

    A . 北方经济的发展 B . 民族文化的交融 C . 社会矛盾的缓和 D . 民族政权的分立
  • 5. (2023·光明二模) 唐朝时,商贸和朝贡关系将东南亚的表演者带入中国,中国高度发达的城市社区欣赏他们富有异国情调的娱乐表演,这反映了唐朝( ) 

    A . 政治制度领先世界 B . 文学艺术繁荣昌盛 C . 社会风气比较开发 D . 民族关系和睦融治
  • 6. (2023·光明二模) 北宋货币以铜钱为主、铁钱为辅,金银作为货币的流通量不大。当时每年铸造的铜钱已是唐朝的一二十倍,大约有1.5万多吨,但仍旧满足不了日益增长的商品流通的需求,出现了“钱荒”。这说明了宋代( )
    A . 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 B . 金属货币需求减少 C . 纸币已经大量的使用 D . 国家财政严重亏空
  • 7. (2023·光明二模) 元朝在驿道上隔一段距离就设有“急递铺”。铺卒在接到紧急文书后,骑快马日夜兼程传到下一个急递铺,直到送达接受地。当时规定一昼夜要传递400里。元朝设置该机构的主要目的是( )

    A . 冲破时间空间的限制 B . 管理幅员辽阔的疆域 C . 促进各地的经济贸易 D . 加强国家的对外交流
  • 8. (2023·光明二模) 以下材料可以用来研究中国古代的( )

    A . 人口迁徙 B . 民族融合 C . 风俗变化 D . 对外交流
  • 9. (2023·光明二模) 对于明清的中国,18世纪的德国学者赫尔德曾评价:“这个帝国是一具木乃伊,它周身涂有防腐香料、描画象形文字,并且以丝绸包裹起来;它体内血液循环已经停止,就如冬眠的动物一般。”该学者旨在说明此时的中国( )
    A . 受到埃及文明影响 B . 丝织行业非常发达 C . 社会发展停滞不前 D . 思想文化兼容并包
  • 10. (2023·光明二模) 学者罗荣渠认为,在中国近代,统治阶层和知识精英从御夷图强到变法图强,其中心思想都是突出一个“保”字——保种、保教、保国、保民。在“保”的前提下进行“变”。这反映了当时的变革活动( )
    A . 主要目的是维护国家统治 B . 保障了国家主权不再受侵犯 C . 主要影响是弘扬传统文化 D . 保护了人民群众的民主权益
  • 11. (2023·光明二模)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教育部在1912年公开征集国歌,最后确定了《卿云歌》,其中有歌词为:“时哉夫,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这反映了( )
    A .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B . 护国战争取得胜利 C . 国民革命顺利开展 D . 民主共和成为潮流
  • 12. (2023·光明二模) 1920年9月,上海共产主义小组主办的《劳动界》登载了工人陈文焕的来信:“从前受资本家的压迫,有话不能讲,有冤无处申!现在有了你们所刊行的《劳动界》,做我们工人的喉舌,救我们工人的明星呵!”这说明当时( )
    A . 工人斗争有了组织领导 B . 创办报刊杂志不受限制 C . 民主科学思想得到传播 D . 无产阶级掌握革命武装
  • 13. (2023·光明二模) 如图是1937-1940年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形势图,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 ) 

    A . 活动范围主要在华南地区 B . 基本完成土地制度的变革 C . 积极组织敌后战场的抗战 D . 彻底推翻了国民党的统治
  • 14. (2023·光明二模) 美国的密勒氏报认为,“中国解放战争战场的真正分界,是农民给自己种地或农民给地主种地。这不但决定国共两党的前途,而且决定这个国家的命运。”这反映( )
    A . 土地改革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命运 B . 农村的改革废除了封建剥制制度 C . 国共关系受到了西方国家的干预 D . 战争胜利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 15. (2023八下·崂山期末) 如图为红色文物“一面布满381个弹孔的红旗”,它曾高高飘扬在上甘岭阵地,它生动诠释了( ) 

    A . 敢为人先首创精神 B . 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C . 艰苦创业奋斗精神 D . 执政为民奉献精神
  • 16. (2023·光明二模) 该表展示了中国“朋友圈”的变化。这反映了中国( ) 

    A . 儒家思想成为世界主流 B . 经济发展面临严峻挑战 C . 物质生活水平得到提高 D . 获得了更多国家的认同
  • 17. (2023·光明二模) 学者施展认为世界经济转型的大势拉动了中国经济的成长,中国经济反过来也深刻地改变了世界经济秩序,引发国际经贸形成一种“双循环”结构。该学者旨在说明中国是( )

    A . 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 B . 西方国家的原料产地 C . 第三世界国家的主导 D . 世界经济发展的纽带
  • 18. (2023·光明二模) 《汉谟拉比法典》第128条规定:倘自由民娶妻,却未与此妇签订条约,则此妇非其妻。这说明古巴比伦( )
    A . 重视法律条约的契约性 B . 有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 C . 提高了普通妇女的地位 D . 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 19. (2023·光明二模) 据学者估算,每名自由的雅典男公民大约拥有两名奴隶。如果没有这些战场上掳来的奴隶,希腊的农民就不会有闲暇去学习演说和参加投票,成为活跃的公民。同样,希腊的贵族也就无福享用财富,无暇研究哲学。这反映了雅典( )
    A . 民主政治高度发达 B . 奴隶制是发展基础 C . 奴隶没有参政机会 D . 文学艺术繁荣昌盛
  • 20. (2023·光明二模) 16世纪开始,原产于美洲的番茄、马铃薯、玉米开始被欧洲人和中国人绘制在书本中,这反映了( )

    A . 全球联系加强和物种的交流 B . 殖民统治对美洲大陆的破坏 C . 美洲农业经济的兴起和繁荣 D . 新航路开辟促进了欧洲发展
  • 21. (2023·光明二模) 林肯在信中写道:“如果我无需解放任何一个奴隶便能拯救联邦,我愿意那样做;如果必须解放一部分奴隶便能拯救联邦,我愿意那样做;如果必须解放一部分奴隶而保留另部分才能拯救联邦,我也愿意那样做。”由此可见,林肯废除奴隶制旨在( )
    A . 实现国家的独立 B . 维护联邦的统一 C . 缓解经济的危机 D . 实现种族的平等
  • 22. (2023·光明二模) 毒气是一战期间发明的新型武器。毒气在释放后十二个小时内不会显现出来,但是它能从内部和外部使身体腐烂。它先使皮肤起泡、损害眼睛,然后攻击支气管,剥去黏膜。4-5周内人才会死亡。这反映了( )
    A . 科技发展利于社会进步 B . 战争限制了科技的发展 C . 科技发展引发世界大战 D . 战争给人类带来了伤害
  • 23. (2023·光明二模) 以下材料的共同主题是( )

    A . 人类交往受到限制 B . 人类发展同频共振 C . 科技改变人类生活 D . 科技威胁人类生存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4.0分)
  • 24. (2023·光明二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青年•觉醒】 

    在《青年杂志》创刊号的论文《敬告青年》中,陈独秀主张只有自强自立的青年才能挽救濒临灭亡的中国。而李大钊在作品《青春》中提出只有青年觉醒,才能使“青春的中国苏醒”。 

    ——[日]菊池秀明:《末代王朝与近代中国:清末中华民国》

    材料二:【青年•奉献】 

    ​ 

    材料三:【青年•担当】 

    说深圳年轻,不只是指深圳建市只有40多年,不只是因为深圳的常住人口平均年龄只有33岁,更是因为深圳正吸引着世界各地的青年来到这里,把自己的梦想融入到这座城市的成长当中,使得深圳充满了朝气、活力和希望。深圳从默默无闻的小渔村,发展成为现代化的大都市,这就是无数“年轻人”书写出的深圳速度。​ 

    ——摘编自搜狐网《深圳是一座年轻的城》

    请回答: 

    1. (1) 概括材料一中陈独秀和李大钊对青年的共同看法。并结合史实,说明他们为唤醒青年而作出的努力。 
    2. (2) 请选择材料二中的一位历史人物,并结合所学评价该历史人物。 
    3. (3) 材料三强调深圳经济得到发展的原因是什么?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青年的认识。
  • 25. (2023·光明二模) 文学艺术作品的创作,在不同的时期,往往会发生很大的变化。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朝是中国历史上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以下是诗人杜甫的作品: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材料二:以下是14世纪前后欧洲的绘画作品: 

    请回答: 

    1. (1) 结合所学,分析材料一、二中文艺作品分别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 (2) 根据材料,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价值取向正确。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