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吴圩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

更新时间:2023-09-26 浏览次数:18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0分)
  • 1. (2022七上·定远月考) 我们现在发现的远古人类的遗物,如门齿、头盖骨等都是   (     )
    A . 深埋于地下的原物 B . 化石  C . 经过加工的仿制品 D . 冷冻的真人
  • 2. (2023七上·永修期中)  “他生活在距今约70万年至20万年,能够直立行走,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已经学会使用火。”根据这些特点,请你判断“他”属于(  )
    A . 山项洞人 B . 元谋人 C . 北京人 D . 蓝田人
  • 3. (2022七上·定远月考)  “北京猿人打片方法以砸击法为主,锤击法常见,还有磁砧法。石器的主要类型有刮削器、尖状器、石锤、雕刻器、砍砸器、球形器、石锥、石砧等。”材料表明北京人(  )
    A . 结成了群体生活在一起 B . 使用石器进行农业生产 C . 掌握了钻孔和磨制技术 D . 制作石器技术比较成熟
  • 4. (2022七上·定远月考)  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下列有关北京人表述正确的是(  )
    A . 会使用火和打制石器 B . 已经会制造工具和种植水稻 C . 会建造房屋和使用陶器 D . 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 5. (2023七上·茂名期中) 考古发现包括10万多件石器,成批的骨器,100多种野兽化石,还有大量灰烬……其中最厚的灰烬可达4米。灰烬中有很多石头、骨头和朴树子等。”据此可知,北京人(   )

    ①会制造和使用工具
    ②保留了某些猿的特征
    ③会人工取火
    ④已经学会原始狩猎

    A . ①③④ B . ①④  C . ①②④     D . ②④
  • 6. (2022七上·定远月考) 疫情期间,北京电视台联合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博物馆进行了一场名为“博物馆里重新发现北京:周口店遗址探秘寻踪”的网上参观直播活动。以下直播活动内容中,我们可以用作对北京猿人进行科学研究的是(    )
    A .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博物馆的导览图 B . 博物馆讲解员下发给学生的任务单 C . 北京电视台有关此活动的新闻报道 D . 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的烧石和烧骨
  • 7. (2022七上·定远月考) 原始社会后期出现贫富分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 私有财产的出现 B . 战争的出现 C . 生产力的提高 D . 部落联盟的出现
  • 8. (2022七上·定远月考)  观察原始社会房屋结构图,回答下列问题:

    造成图Ⅱ和图Ⅰ房屋结构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

    A . 生产工具 B . 生产方式 C . 人文环境 D . 自然环境
  • 9. (2023七上·钦州月考) 我国原始农耕生活的共同特征是(    )

    ①定居生活  ②会制造陶器  ③使用磨制石器  ④种植农作物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②④
  • 10. (2022七上·定远月考)  远古时期的黄河流域,气候温暖,适宜人类活动,在陕西西安东部半坡村一带,考古学者发现了一处大型的原始聚落遗址,这处遗址距今(2019年)约6000年,定名为半坡遗址,半坡遗址的居住区,有房屋,窖穴,壕沟,居住区有公共墓地和烧制陶器的磁场。依据材料可以知道(  )
    A . 半坡人已经开始农耕生活 B . 河姆渡人生活在北方黄河流域 C . 半坡人已经开始定居生活 D . 半坡人会烧制彩陶
  • 11. (2022七上·定远月考)  1973年,考古工作者在浙江余姚发现了距今约7000年的远古人类遗址。如图两幅图片所示文物是这个遗址中出土的碳化稻谷和猪纹陶器。据此判断,当时在这里生活的居民(  )                                 

    A . 住干栏式建筑 B . 筑木结构水井 C . 原始农业出现 D . 发明了文字
  • 12. (2022七上·定远月考) 传说中的炎帝和黄帝是中华民族物人文始祖。下列有关黄帝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建造宫室、车船,制作兵器、衣裳 B . 让部下发明文字、历法、算术和音乐 C . 妻子嫘子发明养蚕抽丝技术 D . 中华原始和医药学的创始人
  • 13. (2022七上·定远月考)  图中是我国古老传说中黄河流域一位著名的部落首领。下列有关该部落首领的传说,正确的是(  )

    ①他联合炎帝,打败蚩尤    

    ②他建造宫室,制作衣裳

    ③他教人们挖井,发明舟车  

    ④他发明养蚕缫丝,创造了文字。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③④
  • 14. (2022七上·定远月考)  据《史记》记载,华夏族最早的七位部落领盟首领依次是:黄帝,颛顼高阳,帝喾高辛,挚,尧,舜和禹。首领之位的传承规律是(  )
    A . 禅让制,德高望重者经现任首领考验可继位 B . 嫡长子继承制,正妻所生最年长者可经继位 C . 家族继承制,黄帝直系子孙便有机会继任 D . 兄终弟及制,成年的弟弟中最年长者继位
  • 15. (2022七上·定远月考)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予其予.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反映的是下列哪种制度(  )
    A . 世袭制 B . 分封制 C . 禅让制 D . 宗法制
  • 16. (2025七上·阳山月考)  伏羲氏(教人结网驯服鸟兽)、有巢氏(教人构木为居)、燧人氏(教人钻燧取火)、神农氏(教人播种五谷)以及补天造人的女娲等传说中的人物都曾经被列入过中国的“三皇”之列。这些“三皇”的传说反映出中国(  )
    A . 远古文明领先世界 B . 早期文明缺史实依据 C . 远古文明发展概况 D . 早期国家形态的出现
  • 17. (2022七上·定远月考)  “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侯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也。”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华夏民族(  )
    A . 发祥地是黄河流域 B . 多元一体交融而成 C . 祖先是炎帝和黄帝 D . 拥有很多发明创造
  • 18. (2023七上·信阳月考) 中华民族祭祀黄帝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2020年4月4日上午,近300名在陕海内外的中华儿女代表齐聚陕西省黄陵县桥山祭祀广场,与在西安、台湾分别设立的视频连线点代表参加公祭典礼。此举是因为(    )
    A . 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B . 黄帝生活的地区是中华民族的唯一发源地 C . 中华民族的主体是由黄帝部落发展而来的 D . 黄帝具有最早的天文和历法知识
  • 19. (2022七上·定远月考)  《国语•晋语》载:“昔少典娶于有蟜(jiǎo)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今洛水上游)成”,下列属于黄帝的传说是(  )
    A . 教民农耕 B . 大战蚩尤 C . 亲尝百草 D . 治理水患
  • 20. (2022七上·定远月考)  《史记•五帝本纪》记载,尧发现舜很贤能,精于农耕,善于制作陶器,有领导才能,可以托付重任,临终前就把权力正式移交给了,而没传给无德无才的儿子。材料反映出(  )
    A . 半坡人已会烧制陶器 B . 河姆渡人会种植水稻 C . 尧舜时期出现世袭制 D . 尧舜时期实行禅让制
  • 21. (2023七上·高州期中)  远古传说中蕴含着历史留下的一道道印迹。下列有关舜和禹的传说,有助于我们了解(  ) 

    A . 中国原始农业的兴起 B . 先民与洪水作斗争的历史 C . 商周世袭制度的起源 D . 中华民族优秀品质的形成
  • 22. (2022七上·定远月考) 假如有一天山顶洞人遇到了北京人,他们可能会认为北京人 (  )

    A . 会做项链,懂得爱美 B . 长相像猿,比较丑陋 C . 会缝制衣服,比较文明 D . 用人工取火,比较先进
  • 23. (2022七上·定远月考)  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下列材料,可印证我国原始农耕时代黄河流域社会生活特征的是(  )
    A . 玉蟾岩遗址出土的稻谷 B .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黑陶 C . 半坡遗址出土的纺轮 D . 良渚遗址出土的玉琮
  • 24. (2022七上·定远月考)  下列考古学者发掘出的历史文物,印证了炎黄传说的历史价值是(  ) 

    A . 真实可信 B . 蕴含历史 C . 无稽之谈 D . 后人附会
  • 25. (2022七上·定远月考)  传说中蕴含真实的历史信息。传说中“黄帝发明了陶器,炎帝发明了酿酒”。考古学家在距今约4000多年的山东龙山文化遗址发现了一个陶杯(见如图),这一考古发现可以印证传说中的历史信息是(  )                                        

    A . 炎黄二帝热衷发明 B . 中华文明起源于山东 C . 该陶器是黄帝作品 D . 先民已掌握制陶和酿酒技术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0分)
  • 26. (2022七上·定远月考) 材料一:距今约六七千年,有两种原始居民分别住在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他们已经普遍使用磨制石器。那时候人们已经懂得种植水稻、粟和蔬菜,饲养家畜和家禽,有稳定的食物来源,人们再也不必像过去那样四处奔波,开始了定居或半定居生活。 

    材料二:黄河流域一带居住的原始居民的房屋,多数带有伸出室外的斜坡或台阶的狭长门斗,室内中央均设有火塘,可用于炊煮和取暖。 

    材料三:长江流域的原始居民住的房屋,分上下两层,特点是提高排放物的底板,以利用下部空间,上层住人,下层喂养牲畜和堆放杂物。 

    材料四:原始农业由最初的“刀耕火种”,发展到用耒耜等翻土工具进行耕种,提高了农业生产水平。

    1. (1)  根据材料一回答,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分别住着哪两个原始居民?
    2. (2)  从材料二看,黄河流域的原始居民的住房是什么样式?
    3. (3)  根据材料三,长江流域的原始居民的住房是什么样式?
    4. (4)  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是什么?
  • 27. (2022七上·定远月考)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 

    ——《白虎通》

    材料二 (他们)已经创造了一种木构房屋(如图).这种住宅十分别致,基础全系桩木构筑,铺设地板,地板上立柱、架梁、敷椽、盖顶…… 

    ——《七千年前的奇迹》

    材料三 彩陶精美,画纹亦多珠。或则呈人面,或则呈双鱼。农耕既普及,人群已群居。护壕深二丈,其广亦相如。何奈遗址中,独不见文书。 

    ——郭沫若

    请回答:

    1. (1)  材料一中“制耒耜,教民农作”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据材料分析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
    2. (2)  根据材料二,“他们”应该属于哪一个原始居民?房屋属于什么类型的房屋?
    3. (3)  材料三是郭沫若对哪一原始居民生活的描述?并说出判断的依据。“农耕既普及”中描绘的原始居民耕种的是什么农作物?
    4. (4)  从上述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情况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 28. (2022七上·定远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针,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 

     ——孙中山

    材料二:(他)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乃行相地宜所有以贡,及山川之便利。 

     ——据《史记•夏本纪》

    1. (1)  材料一中“轩辕”对人类文明的发展有什么贡献?“平定蚩尤乱”的过程中曾发生过哪一场战役?这场战役对中华民族的历史有什么影响? 
    2. (2)  材料二中“他”是谁?其主要贡献是什么?
    3. (3)  材料一的“轩辕”和材料二中的“他”身上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什么精神?
  • 29. (2022七上·定远月考) 阅读下列材料:

        禹,通常被尊称为大禹,与尧、舜并为传说中的古圣王,又相传为夏王朝的开国君主。禹父即治水无功的鲧,于帝尧的时代被起用,帝舜时被放逐。禹于舜时为司空,治理水土,其主要工作是治水,继续其父未竟的事业。禹受命治水,他发奋治好水患。禹这个人聪慧机敏,勤恳踏实,言行一致,又能身为表率。他走遍天下,“陆行乘车,水行乘船,泥行乘橇,山行乘攆(攆是一种登山用具,置于盾下,上山前齿短,后齿长;下山前齿长,后齿短)”,踏勘水情地势,规划治水大计。禹治洪水采用的方法,大约是接受其父失败的教训,以疏导为主。如孟子所说,“禹之行水也,行其所无事也。”不是用人力去与大自然对抗,而是顺其自然,因势利导,给洪水找出路。

    请回答:

    1. (1) 禹生活在什么时期?

    2. (2) 通过材料的介绍,请你说一说他是用什么办法治水成功的。

    3. (3) 通过材料,你总结一下他治水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4. (4) 通过他治水成功,给你哪些启示?(可从治水成功的原因,及人与自然的关系两个角度去思考)

    5. (5) 直至今天,水旱灾害仍是困扰人类的一大难题,作为青少年,应如何培养自己的环保意识?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