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2023年中考历史二模试卷

更新时间:2023-09-26 浏览次数:36 类型:中考模拟
一、选择题
  • 1. (2023·天河二模) 山西襄汾陶寺遗址是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人类遗址。1978―2021年,考古人员逐渐发现了该遗址的宫殿区、仓储区、普通居民区、墓葬区、观象祭祀区、手工业作坊区等明确的功能分区(见下图),该考古发现可以印证当时的社会( )

     陶寺遗址平面图(局部)

    A . 已经诞生封建王朝 B . 进入部落联盟时期 C . 尚未兴起原始农业 D . 有明显的阶级分化
  • 2. (2023·天河二模) 西周《礼记·王制》记载,由周天子主持的社稷祭祀,可以杀牛、羊及猪,而诸侯主持的社稷祭祀则不得杀牛,只可杀羊及猪。这反映出当时( )
    A . 严格的等级界限 B . 分封制逐步瓦解 C . 牛耕的逐步推广 D . 由游牧转入农耕
  • 3. (2024九下·茂名模拟) 汉武帝时期的大臣桑弘羊曾说:“政府把工匠召集起来开展生产,要钱有钱,要器具有器具。如果让私人来经营,难免产品质量参差不齐。”据此推测,桑弘羊肯定的措施是( )
    A . 度量衡的统一 B . 统一调配物资 C . 建立刺史制度 D . 实行盐铁官营
  • 4. (2023·天河二模) 如下图,据此可知,南北朝时期的科技( )

    贾思勰汲取农民生产经验,并在实践中证明和丰富了这些经验,著成《齐民要术》

    郦道元在研究前人地理著作和野外考察的基础上,写成《水经注》

    祖冲之在三国时期数学家刘徽所创“割圆术”的基础上,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七位

    A . 集中于农业领域 B . 成果领先于世界 C . 继承与创新结合 D . 注重以民生为本
  • 5. (2024七下·澄海期末) 安史之乱后,朝廷对东南地区的经济依赖大大增强,于是政府再次主持疏通大运河。但到了唐后期,江淮地区的转运道路断绝,赋税无法运抵长安。这是因为( )
    A . 东南地区海防松懈 B . 藩镇割据态势加重 C . 北方游牧民族内迁 D . 北方经济遭到破坏
  • 6. (2024七下·潮南月考) 宋政府下达诏令“凡蕃舶(海外入境的船舶)为风飘著沿海州界,若损坏或舶主不在,官为拯救,录物货,许其亲召保认还”,这反映出当时( )
    A . 朝廷鼓励海外贸易 B . 全国商业竞争激烈 C . 国家注重维护主权 D . 宋朝造船业水平高
  • 7. (2023·长沙二模) 中国古代某史书以时间为中心,按年、月、日顺序记述史事,也用到倒叙、插叙或总结的方式,交代史实的前因后果。该著作应该是( )
    A . 《史记》 B . 《资治通鉴》 C . 《三国演义》 D . 《水浒传》
  • 8. (2023·天河二模) 明代一位英雄,在东南沿海抗击倭寇十余年,确保了沿海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他改造和发明了很多火攻的武器,主持建造了大小战船、战车,使明军水陆装备优于敌人。这位英雄是( )
    A . 郑和 B . 郑成功 C . 戚继光 D . 林则徐
  • 9. (2023·天河二模) 清朝前期“广州十三行”从欧洲进口画纸,雇佣中国画师,绘制了大批具有西方写实风格的动植物画,出口欧洲各国并得到高度认可,下图是其代表作《菊花图》(广东省博物馆馆藏),这说明当时( )

    A . 清朝实行文化专制 B . 中英签订《南京条约》 C . 出现崇洋逐新趋向 D . 中外经济保持联系
  • 10. 下表是《广州茶叶输出量及占全国茶叶出口比重表》(单位:万担)。表中变化是因为中国( )                                                                                                                                                                                

    年份

    1843

    1844

    1852

    1863

    1882

    出口量

    13.3

    51.9

    27

    13

    13.4

    比重

    几乎100%

    98.4%

    38.3%

    23%

    6.6%

    A . 民族工业逐渐崛起 B . 通商口岸不断增加 C . 茶叶出口日渐萎缩 D . 自然经济遭到破坏
  • 11. 学者统计,洋务派创办的新式学堂中,军事类学堂所占比例近52%,其他学堂为外国语学堂、科学技术学堂。这说明,当时( )
    A . 政府以强兵为主要目标 B . 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C . 办学忽视科学技术教育 D . 洋务官员重视文化变革
  • 12. (2024九上·虎林模拟) 晚清时期,戏园中的二楼“官坐”专为官宦士绅所设,一楼“散座”“池座”为普通百姓所设;清末民初,部分戏园开始实行提前售票、对号入座、男女合座。这反映了近代中国( )
    A . 市民阶层不断壮大 B . 掀起发展实业热潮 C . 出现平等的新风尚 D . 封建礼教彻底消亡
  • 13. (2024九下·黑龙江模拟) 金冲及认为:“五四风暴袭来的前夜,初期新文化运动中已经出现一些前所未有的新因素。这种新因素当时还没有处于主流地位,但随着它的发展,终将改变近代中国的面貌”,其中“新因素”是指( )
    A . 三民主义的提出 B .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C . 提倡民主和科学 D . 毛泽东思想的萌芽
  • 14. (2023·天河二模) 从1921年到1926年底,中国共产党由50多名党员发展成为拥有近5.8万党员、领导着280余万工人和970余万农民的政党,这反映出( )
    A . 党的群众基础不断巩固 B . 国民革命运动取得成功 C . 工农武装割据局面形成 D . 土地革命获得群众支持
  • 15. (2023·天河二模) “北平居民自动帮助挖战壕、抬担架,妇女为官兵蒸馒头、洗衣服,长辛店(位于北京丰台)的工人为修筑工事把大批铁轨、枕木送往前线,农民为部队出粮、出工,甚至六七岁的娃娃也端着水盆供士兵磨战刀。”该情境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
    A . 五四运动 B . 台儿庄战役 C . 七七事变 D . 九一八事变
  • 16. (2024八下·饶平月考) 自1952年至1954年,全国抽调到工业部门的干部,共有16万多名。1952、1953两届理工科大学生全部提前一年毕业奔赴建设岗位。这表明我国( )
    A . 集中主要力量发展工业 B . 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成就 C . 重视民族地区经济建设 D . 掀起了“大跃进”的高潮
  • 17. (2023·天河二模)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农村中有一些生产队、生产大队乃至公社,没有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而是根据当地的群众要求和实际情况,继续实行集体经营,但加以必要的改进和改革,这体现了( )
    A . 单一公有制经济的优越性 B . 多种生产经营方式共发展 C . 责任制的实行解放生产力 D . 经济改革在农村取得成功
  • 18. (2024九上·长春开学考) 1969年以前,与中国建交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仅有西欧的法国等6个国家。到1973年底,我国已基本上完成同美国以外的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建交过程。这一突破的主要原因是( )
    A . 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开始 B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C . 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 D . 欧洲一体化进程大大加快
  • 19. (2023九上·南海期中) 某地“没有专制君主,没有职业官僚,没有职业军队,没有警察,没有成体系的税收和公共财政。主要靠公民来管理国家。”材料描述的场景出现在( )
    A . 古代雅典 B . 罗马共和国 C . 古代日本 D . 阿拉伯帝国
  • 20. (2024·中山模拟) 每当英国新一届政府产生的时候,英王都要到下院宣布,但讲稿是即将上任的内阁政府写的,英王只按稿子念,不去修改一个字,这一变化始于( )
    A . 英格兰颁布《大宪章》 B . 查理一世被推上断头台 C . 议会通过《权利法案》 D . 议会宣布英国为共和国
  • 21. 有学者认为,一直以来,欧洲没有足够的人力主导全世界。然而,欧洲的优势在18世纪末变得明显起来……遭受欧洲帝国主义侵略的人们发现难以抵抗侵略者,与“欧洲的优势”相匹配的是( )
    A . 人文主义 B . 航海技术 C . 电子计算机 D . 工业技术
  • 22. (2024九下·子洲模拟) 1923年列宁指出,“要善于把我们已经充分表现出来而且取得完全成功的革命气势、革命热情同做一个有见识的和能写会算的商人的本领结合起来”,列宁的号召主要是为了( )
    A . 领导彼得格勒起义 B . 实施新经济政策 C . 转向政治体制改革 D . 推动农业集体化
  • 23. (2024九下·广西壮族自治区模拟) 学者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让西方国家深刻认识到现代社会的副作用。二战后,人们企图修补西方社会,一是修补资本主义,二是修正民族国家。下列属于“修补资本主义”的史实是( )
    A . 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B . 在二战后成立联合国 C . 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 D . 逐步实施马歇尔计划
  • 24. (2023·天河二模) 针对苏联解体、东欧剧变,邓小平指出:“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挫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取教训,将促使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该论述旨在强调( )
    A . 社会主义事业陷入空前逆境 B . 社会主义必将迎来新的辉煌 C .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突出 D . 资本主义殖民体系逐渐崩溃
  • 25. (2023·天河二模) 据统计,在一战爆发前,全世界仅有不到50个国际政府组织,到90年代初则已达到400余个。1994年联合国公布,全球有3.7万家跨国公司,在全世界拥有20万家子公司。这表明( )
    A . 和平是二十世纪时代主题 B . 资本主义殖民体系已崩溃 C . 国家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 D . 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形成
二、综合题
  • 26. (2023·天河二模) 以农事耕作与丝棉纺织等为主题的绘画图像,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王潮生主编《中国古代耕织图》

    材料二 宋代诞生了一种新的绘画形式,即用几十幅的画面来描绘整个农桑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并在上面题诗,称之为“耕织图”,以下是南宋官员楼璹绘制的《耕织图》。

    左图为《耕获图》,耕织图“耕”的部分有21张图,描述的是农业耕作的主要流程,分别是:浸种;耕;杷坍(将大土块弄碎);秒(将小土块弄细);碌墙(碾平土地);布秧:淤荫(施草木灰):拔秧:插秧:一耘(除草):二粒:三粒:灌溉:收刈:登场(晾晒在打谷场):持德(阮拉):敲扬(扬去草屑、秕壳、尘土);袭(碾磨去壳):春难(细致碾磨);装(筛去谷物中的杂质):入仓。

    ——据南宋楼璹《耕织图诗》整理

    材料三 宋、元、明、清各代的执政者以及民间都曾广泛利用耕织图这种直观形象、通俗易懂的艺术形式,倡导发展农业和宣传推广农业技术以及某些农业工具,他们纷纷以楼琦《耕织图》为范本,不断地改编、临摹、仿绘、镂刻、印制,从而出现了多种内容大致相同或不完全相同而风格各异的耕织图版本。耕织图的创作者,或为地方官员与士绅,或为皇帝的宫廷画师,作品往往以皇帝或中央政令的形式被推向民间。

    ——据赵世瑜《礼俗互动:中国社会与文化的整合》等

    1. (1) 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宋代牛耕技术和汉代、魏晋时期相比有什么变化?
    2. (2) 根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历代政府重视“耕织图”的意义。
    3. (3) 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农业发达的原因。
  • 27. (2023·天河二模) 中国共产党始终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八七会议,革命应该走什么道路,成为摆在党面前的根本性问题。中国共产党人不可能像俄国十月革命那样,通过首先占领中心城市来取得革命在全国的胜利。而必须首先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积蓄革命力量,在条件成熟时夺取城市,最后夺取全国革命胜利,这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创造性的运用和发展。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简史》等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目录节选

                                     

    第一章 新中国成立和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确立(1949-1956)……

    二、废除封建土地制度与全面社会改革

    三、独立自主外交和抗美援朝

    五、大规模工业建设和完成社会主义改造

    六、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建立

    第二章 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辛探索和曲折发展(1956-1978)

    一、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道路

    ……

    第三章 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1978-1992)

    一、解放思想和实现伟大历史转折

    二、改革开放的起步

    ……

    第七章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开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

    (2017-2021)

    ——《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八七会议召开的历史背景并指出中国共产党选择的革命道路。
    2. (2) 根据材料二,结合史实说明中国共产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方面所取得的重要成就。
    3. (3) 根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认识。
  • 28. (2023·天河二模) 下图是《两次工业革命重大成果》,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成果

    时间(年)

    发明人

    国家

    飞梭

    1733

    凯伊(织工)

    英国

    珍妮纺纱机

    1765

    阿克莱特(理发师)

    英国

    水力纺纱机

    1769

    哈格里夫斯(织工)

    英国

    骡机

    1779

    克隆普顿(纺纱工)

    美国

    复式蒸汽机

    1782

    瓦特(修理工)

    英国

    水力织布机

    1785

    卡特莱特(工程师)

    英国

    汽船

    1807

    富尔顿(工程师)

    美国

    蒸汽机车

    1814

    斯蒂芬森(矿工)

    英国

    发电机

    1866

    西门子(工程师)

    德国

    电动机

    1870

    格拉姆(发明家)

    比利时

    电话

    1876

    贝尔(发明家)

    美国

    汽车

    1885

    卡尔·本茨和戴姆勒(发明家)

    德国

    柴油机

    1887

    狄塞尔(工程师)

    德国

    飞机

    1903

    莱特兄弟(科学家)

    美国

    1. (1) 根据材料,分别概括两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2. (2)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在下列观点中任选一个并加以论述,(要求:史实准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观点1:工业革命推动世界联系的加强

      观点2:工业革命推动了社会变革

      观点3:工业革命改变了世界格局

      观点4: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新技术的发明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