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北京市海淀区北交附高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开学...

更新时间:2023-11-11 浏览次数:37 类型:开学考试
一、实用类文本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17分)。
  • 1. (2023高三上·海淀开学考)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世间万物皆有声音,整个宇宙都在低声吼叫。从宏大的宇宙到微观的粒子,能量在不断流动,这种流动正是一切声音的根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波,是能被听觉器官所感知的波动现象,其中有自然发生的声音,也有人按照美的规律创造的音乐的声音。

    雷鸣、风吼、虎啸、猿啼等声音现象,构成了复杂万端的自然声响。自然声响可以成为审美对象,如“呦呦鹿鸣”“喓喓草虫”“伐木丁丁,鸟鸣嘤嘤”,这些诗句都是以自然声响起兴。自然声响和谐而有韵味,唤起了人的诗情,激发了审美感受,入诗后寄托了诗人的审美情趣。在这里,审美对象与人的生活相互依存,相互作用,正如马克思所言“人只有凭借现实的、感性的对象,才能表现自己的生命”。由此,我们可以体会到,自然界的声音之美离不开它天然的和谐节奏,而这正与人展现自己生命力量的要求相适应。

    音乐的声音是人按照美的规律创造的,以人声和乐器声作为材料,不直接塑造形象,无确切含义。但音乐的声音却能表现人的感情,并激发人的感情,在表达情感的功能上与其他艺术类型相比,它甚至是最有优越性的。

    声音有情绪意义。《乐记》中说:“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又由于心对物之所感的心境不同,也就产生了带有不同情绪意义的乐音。

    声音有色彩感。朱光潜先生在《近代实验美学》中介绍,美国学者请一班学图画的学生听两曲乐调不同的乐曲,并要他们随时把音乐所引起的意象画在纸上,结果发现,各人所画的图画情景虽有差异,而情调和空气却十分相近:乐调喜悦时各图画的情调都很生动,乐调凄惨时各图画的空气都很黯淡。人们常说的“着色的听觉”,从上述事例中大体可见。在实验人对声音的色彩感觉时,研究者发现有些人听高音产生白色感觉,中音产生灰色感觉,低音产生黑色感觉。

    声音有意象感。比如在一个阴雨寒冷的秋夜,一个人在屋内,瑟瑟的西风吹动着窗前的梧桐树叶作响,过了一会儿,风声渐渐停了,但雨声响起来了,雨滴梧桐,“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温庭筠《更漏子》)。就是这雨滴梧桐的声音,带着它的综合存在条件,成为了一种听觉意象。这种意象的生成,是对声音综合创造的结果,其中有主体的想象和移情。想象和移情善于借体而生,它能在自然声音中借体,更能在音乐声音中借体,有时竟使欣赏主体的东西代替了创作主体的东西。

    (取材于王向峰《青年审美手册》)

    材料二

    声音如何表现,怎样对声音事件进行逼真的摹写,这是让故事讲述者挠头的大问题。听觉信号旋生即灭,看不见摸不着,对视觉信号我们可以勾勒其整体轮廓,描绘其局部细节,这些在听觉信号那里通常都难以实现。更何况对于人类日益迟钝的听觉来说,声音具有很大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刘姥姥没见过自鸣钟,在她听来它的响声就像是农村常有的“打箩柜筛面”,这种经验主义的错误是任何人都难以避免的。

    因此,表现声音的最便捷的手段就是用象声词模拟。象声词在世界各民族语言中都有不同存在,其功能主要为表音,即《文心雕龙》所说的“‘喈喈’逐黄鸟之声,‘喓喓’学草虫之韵”。汉语中有些象声词还有表意作用,如古人常把杜鹃、鹧鸪的啼鸣听成“不如归去”“行不得也哥哥”。英语中也有许多诗歌因鸟鸣而发,如雪莱《致云雀》以四短一长的诗行模仿四短一长的云雀啼鸣,这已属于上升到艺术层面的模仿。

    用语言表现声音的手段有限,要想“如实”反映转瞬即逝的声音事件,运用模仿性的声音“听声类声”也是文学创作常用的方法,如李白《听蜀僧濬弹琴》的“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韩愈《听颖师弹琴》的“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等。

    然而,仔细琢磨这些听琴诗,其中可供驱驭的听觉意象实在不多。一旦改变思路将“类声”调整为“类形”,挥笔的自由度骤然间增大,这时叙述对象已由无形的声音事件变为有形的视觉联想,更有利于故事讲述人“施之藻绘,扩其波澜”。如《老残游记》第二回“白妞说书”:

    几啭之后,又高一层,接连有三四声,节节高起。恍如由傲来峰西面,攀登泰山的景象:初看傲来峰削壁千仞,以为上与天通,及至翻到傲来峰顶,才见扇子崖更在傲来峰上,及至翻到扇子崖,又见南天门更在扇子崖上;愈翻愈险,愈险愈奇。

    作者明明写的是声音的盘旋缠绕与低昂起伏,展示在读者眼前的却是登山者不断向峰顶攀登的情景,让人惊叹作者的“听声类形”与白妞说书一样神奇莫测。再如雨果《巴黎圣母院》中对钟声的摹写:

    你突然会看见——有时耳朵似乎也有视觉——你会看见各个钟楼仿佛同时升起了一股声音的圆柱,一团和声的烟雾……你可以看见每组音符从钟楼飘出,独立地在和声的海洋里蜿蜒游动……你可以看见八度音符从一个钟楼跳到另一个钟楼,银钟的声音像是长了翅膀,轻灵,尖利,直冲云霄;木钟的声音微弱,蹒跚,像断了腿似地往下坠落。

    文学世界多姿多彩,有声有色。它的丰富性体现着作者对世界的感知和创作的功力,也考验着读者的感知力与想象力。从听的角度关注文学叙事中的声音可以唤醒人们遗忘或忽略的感知,并激发人们对感知新的理解。

    (取材于傅修延《听觉叙事研究》)

    1. (1) 根据材料一,下列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自然声响均具有天然的和谐节奏,这与人展现生命力量的要求相适应。 B . 音乐的声音不直接塑造形象,但表达情感的功能较其他艺术有优越性。 C . 声音具有色彩感,所以生活中人们会用灰暗、明亮等词语来形容声音。 D . 听觉意象的生成是对声音综合创造的结果,其中有主体的想象和移情。
    2. (2) 根据材料二,下列关于表现声音手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汉语中部分象声词具有表音、表意的双重功能。 B . “听声类声”通过视觉形象生动地描绘听觉感受。 C . “听声类形”提升了文学创作的自由度与表现力。 D . “听声类形”是东西方作家摹写声音的有效手段。
    3. (3) 根据材料二,下列诗句运用了“听声类形”手法描写声音的一项是( )
      A . 飞湍瀑流争喧豗,碌崖转砅万壑雷。 B .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C .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D .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4. (4)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呦呦”“喈喈”等象声词,是对自然声响的模拟,音韵和谐,富有韵味,能激发人们的审美感受。 B . 心境不同,诗人会对声响有不同感受。“渌水荡漾清猿啼”“杜鹃啼血猿哀鸣”同写猿啼,但情绪意义不同。 C . 由于声音具有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声音描写困难,所以作家在描摹声音时难免犯经验主义的错误。 D . 无论是作者对声音进行摹写,还是读者对作品中声音的内涵进行理解,感知力与想象力都十分重要。
    5. (5) “纸上有声”是前人对《红楼梦》中大量声音描写的形象概括。请结合下面文段中的画线句,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这处声音描写使用的方法和产生的效果。

      只听桂花阴里,呜呜咽咽,袅袅悠悠,又发出一缕笛音来,果真比先越发凄凉。大家都寂然而坐。夜静月明,且笛声悲怨,贾母年老带酒之人,听此声音,不免有触于心,禁不住堕下泪来。众人彼此都不禁有凄凉寂寞之意,半日,方知贾母伤感,才忙转身陪笑,发语解释。

      ——第七十六回凸碧堂品笛感凄清凹晶馆联诗悲寂寞

二、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20分)。
  • 2. (2023高三上·海淀开学考) 文言文阅读

    世主有先醒者,有后醒者,有不醒者。

    昔楚庄王即位,退僻邪而忠正,能者任事。当是时也,宋郑无道,庄王围宋伐郑,诸侯说服。庄王归,过申侯之邑。申侯进饭,日中而王不食,申侯请罪曰:“臣斋而具食甚洁,日中而不饭 , 臣敢请罪。”庄王喟然叹曰:“非子之罪也。吾闻之曰,其君贤君也,而又有师者,王;其君中君也,而有师者,伯;其君下君也,而群臣又莫若者,亡。今我下君也,而群臣又莫若不谷 , 不谷恐亡无日也。吾闻之,世不绝贤。天下有贤,而我独不得。若吾生者,何以食?”故庄王思得贤佐,日中忘饭,谓先所以存亡,此先醒也。

    昔宋昭公出亡,至于境,喟然叹曰:“呜呼!吾知所以亡矣。吾被服立,侍御者数百人,无不曰吾君丽者。吾发政举事,朝臣千人,无不曰吾君圣者。吾外内不闻吾过,吾是以至此。吾困宜矣。”于是革心易行,衣苴布,食疄馂,昼学道而夕讲之。二年美闻于宋,宋人车徒迎而复位,卒为贤君。既亡矣,而乃寤所以存,此后醒者也。

    昔者虢君骄恣自伐,谄谀亲贵 , 谏臣逐,晋师伐之。虢君出走,至于泽中,曰:“吾渴而欲饮。”御者乃进清酒。曰:“吾饥而欲食。”御进腶脯粱糗。虢君喜曰:“何给也?”御曰:“储之久矣。”曰:“何故储之?”对曰:“为君出亡而道饥渴也。”君曰:“知寡人亡邪?”对曰:“知之。”曰:“知之,何以不谏?”对曰:“君好谄谀,而恶至言,臣愿谏,恐先虢亡。”虢君作色而怒,御曰:“臣之言过也。”为闲,君曰:“吾之亡者诚何也?”其御曰:“君弗知耶?君之所以亡者,大贤也。”虢君曰:“贤人之所以存也,亡,何也?”对曰:“天下之君皆不肖,夫疾吾君之独贤也,故亡。”虢君喜,据轼而笑曰:“嗟!贤固若是苦耶?”遂徒行而于山中居,饥倦,枕御膝卧,御块自易,逃行而去,君遂饿死,禽兽食。此已亡矣,犹不寤所以亡,此不醒者也。

    (取材于汉•贾谊《新书•先醒》)

    【注】①不谷:诸侯自称的谦辞。

    1. (1) 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乃退僻邪而忠正    进:提拔 B . 谓先所以存亡    寤:明白 C . 谏臣逐,晋师伐之    诘:问罪 D . 曰:“臣之言过也。”    谢:推辞
    2. (2) 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退僻邪而进忠正    贤人之所以存也, B . 若吾生者,何以食    禽兽食 C . 吾被服立    枕御膝 D . 君之所以亡者,大贤也    御块自易
    3. (3) 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吾闻之,世不绝贤

      我听说,世间贤良之人不会断绝

      B . 于是革心易行,衣苴布,食疄馂

      从此之后,洗心革面,改变行为,穿粗布衣服,吃粗糙的饭菜

      C . 宋人车徒迎而复位,卒为贤君

      宋人派车马官员去迎接,请(他)重新担任国君,(他)最终成了贤明的国君

      D . 虢君骄恣自伐,谄谀亲贵

      虢君骄纵,(一边)亲自四处讨伐,(一边)谄媚亲近高位之人

    4. (4) 下列用来描述宋昭公的成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痛改前非 B . 革故鼎新 C . 迷途知返 D . 幡然悔悟
    5. (5) 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臣斋而具食甚洁,日中而不饭。

    6. (6) 虢君是昏君,其御者竟然称之为“大贤”,对此你怎么看?请从下列《论语》选文中提取你需要的信息,结合文章内容谈谈认识。

      ①子路问事君。子曰:“勿欺也,而犯之。”

      ②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

      【注】①犯:(当面)触犯。②不废:不被废弃,指有官做。

三、古诗文阅读(本大题共3小题,共30分)。
  • 3. (2023高三上·海淀开学考) 阅读下面的律诗,完成下列题。

    咏 菊

    林黛玉

    无赖诗魔昏晓侵[1] , 绕篱欹石自沉音。

    毫端蕴秀临霜写,口齿噙香对月吟。

    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

    一从陶令平章后[2] , 千古高风说到今。

    (选自《红楼梦》第三十八回)

    注释:【1】无赖:纠缠不舍。诗魔:指诗人不可抑制的创作冲动。【2】平章:品评,赞赏。

    1. (1)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首联两句,写作者从早到晚一直沉浸在创作冲动里,着魔一般或绕着篱笆或倚着石头独自沉吟。 B . 颔联两句,写作者笔端蕴藏着灵秀,描写着菊花傲立风霜的姿态;嘴含着芳香面对明月反复吟唱。 C . 颈联两句,写作者满纸书写的都是平素的满腹哀怨,谁又能通过片言只语来向自己倾诉衷肠呢? D . 尾联两句,写自从得到了陶渊明的品评赞赏以后,菊花的高风亮节就一直被人们从古传颂到今。
    2. (2) 一般咏物诗皆以物为主,而本诗不落俗套,以人为主,以菊花为宾。下列描写菊花的诗句,与本诗的写法差别最大的一项是( )
      A .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其五》) B .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孟浩然《过故人庄》) C . 为忆长安烂熳开,我今移尔满庭栽。 (韦庄《庭前菊》) D .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白居易《重阳席上赋白菊》)
    3. (3) 本诗与下面这首诗都写到了“陶令”,但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不同。请结合两首诗,作简要分析。

      菊 花

      李商隐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1].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2]

      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3].

      注释:【1】融融:光润的样子。冶冶:艳丽的样子。【2】罗含:东晋人,有德行,年老辞官还家时,阶庭忽然兰菊丛生。【3】金鹦鹉:金制的状如鹦鹉螺的酒杯。泛:以菊花浸酒。白玉堂:指豪华的厅堂,喻朝廷。

  • 4. (2023高三上·海淀开学考) 在横线处填写古诗文原句。
    1. (1) 古代文人常借助不同的形象表达自己的情感。陶渊明在《归园田居》中连用两个相似的比喻通过写“①”表达厌倦旧生活、向往新生活的情绪;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借周瑜“②,谈笑间,”的儒将形象对比出自己的落寞无奈。
    2. (2) 在《登泰山记》中,赋静态的青山以人的动态,表现了冰雪之盛,雪光与日光争辉的奇景的句子是“③”。
    3. (3) 《师说》中士大夫之族以地位官职为借口拒绝从师学习的语句是:“④。”
  • 5. (2023高三上·海淀开学考) 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 (1) 有学者认为:贾宝玉是一个身陷重围的孤独者,一个热闹环境中的寂寞人,一个痛苦灵魂的流浪者。请从中任选一种评价,并结合小说中的相关情节,谈谈你的理解。
    2. (2) 背面敷粉法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常用技法。周汝昌先生认为,该方法“是一种从反面来烘染人物的奇招”,《红楼梦》中“拿宝玉作例最是醒目”。请从评价贾宝玉的《西江月》中任选一处画线句,题写批语,对这一手法的运用加以解说。

      ①无故寻愁觅恨 , 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②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③行为偏僻性乖张 , 那管世人诽谤!

四、文学类文本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18分)。
  • 6. (2023高三上·海淀开学考) 阅读下面作品,完成问题。

    淳安在天上

    有些地方,也许你并不真的知道,但你总感到自己是早就知道的。比如千岛湖,只要提起,很多人都仿佛知道这个地方,因为这个名字太美,瞬间就给人强烈的画面想象。

    我第一次到千岛湖的时候,那心底曾经想象过的美好画面,还是比不上当时的眼前所见:真的有上千座形态各异的绿岛,站立在开阔而清澈的水面上,仿佛是蕴藏着巨大活力的生命体。我为这种美景所震撼,原来总以为“千”是形容词,没想到是真实的数词。

    梅峰岛是千岛湖的最高峰。在最高峰的观景台望去,发现千岛湖的宣传画大多是在这里拍摄的。眼见为实,这风景终于冲破了照片的束缚,自由舒展在面前。上千座岛屿星罗棋布,船舶穿梭其间,不知开往何处,简直是一座水上的迷宫。

    周围人,包括我自己,都掏出手机,拍照留念。眼睛是最健忘的,多么震撼的风景,眼睛也会很快习惯,继而在接踵而来的岁月磨砺中,忘记那样的美景。心灵的记忆是强健的,却无法保持那片风景的纯粹。心灵的记忆对冰冷的客观之物是绝缘的,它一定要一种能刺进内心的精神感触。

    千岛湖,比风景更动人的,是它背后的故事。我也是到了千岛湖之后才知道,这个地方并非天然的湖泊,而是一座人工湖,是为了华东地区的电力供应而修建的水库。知道这一点之后再去看千岛湖,还是那座湖,但感受不同了。谁能想到,那些岛竟然是被淹没的群山的顶峰,难怪岛屿的形状保持着一种奇特的张力,原来是山脉的走向。而在水下,又会是怎样的一个世界?

    那次来千岛湖,对这些问题根本来不及细想,美景太抢眼了,只要你投去目光,它就夺去你的心思。我带着美好的风景印象,匆匆间就告别了千岛湖。

    如果不是机缘巧合,再来千岛湖,那么千岛湖在我心中就和别的旅游景点真的毫无两样。但重游,毕竟是不一样了。故地重游,在中国文学中,原本就是一个特别动人心魄的主题。人的短暂与物的长久,人的变化与物的变化,仿佛都能激起人心底那种最深沉的情感,从而刺中心灵的记忆。

    重游千岛湖,那片风景不再属于远方,而是渐渐有了情感和记忆的景深。

    第一次来时,多为晴天,可以完全看清千岛湖的细节,目眺极远处,水天相接,如有一根蓝色的细带将千座绿岛轻轻环绕。而这次来,多为阴天,水面雾气萦绕,远处的小岛隐藏在水汽中,随着风的吹拂,呈现出不同的曼妙韵致。

    除却再度欣赏美景,我心底的问题又冒了出来。我望向湖水,心里沉甸甸的,那水下的古城,不再是神秘的,而有了一种类似乡愁的怀想。那些曾经生活在那里的人,现在都去哪里了?至少有三十万人啊,他们过得好不好?

    千岛湖所属的浙江淳安县,历史极为悠久。春秋时是吴越之地,战国时属楚国,秦统一后,划为歙县辖地。三国时期,孙权重新规划歙县,是为淳安、遂安建县之始。这里和江南其他地方一样,文化昌明。南宋时,朱熹来这里讲学,据传就是在这里写下了那首传诵千古的诗:“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到了明代,这里出了名人商辂。他三元及第,历任兵部尚书、户部尚书、太子少保、吏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明人称“我朝贤佐,商公第一”。此外,明代的另一位象征性极强的著名官员海瑞,于仕途之初,在淳安做过四年多的县令,当地人还为他修建了海瑞祠。

    这样的历史,放在任何县城,都是让人羡慕得不得了的精神财富。故当地人总是自豪地说:我们有一千八百年的辉煌史。

    因建新安江水电站,原淳安县治贺城、遂安县治狮城,皆被水淹没。现在的淳安县,领域实为原来淳安与遂安的合并,县治位于新建的千岛湖镇上。因此,一九五八年,是淳安一千八百年历史的一个休止符,也是今天的千岛湖诞生元年。

    乡愁是人类共同的情感之根。三十万人的乡愁,一千八百年的文化记忆,是一股强大的力量。就在此行年初,在千岛湖边的姜家镇,按照狮城原貌,营建复原了那座水下古城。

    世上现有三座同根同源同名同姓的晨光村。搬迁之时,原晨光村一分为三,一部分村民后靠,成为现在的晨光村,另两部分村民则分别迁至江西的鄱阳与鹅湖。迁到江西的移民,怀恋故土,也将当地的村落命名为晨光。五十年后的一天,江西两个晨光村的村民,聚在一起共一百一十人,前往现在淳安的晨光村,进行了一场跨越半个世纪的对话。

    移民后,大家的日子都有过不顺利。这三个地方的人,硬是在三个地方开枝散叶了。如今相聚在一起,各自的记忆都在寻找着一个整体。但碎的磁石在接近时,在具备更大的吸引力的同时,却不能再恢复它的原状。我不禁想起,在那复建的狮城中,有座小博物馆,墙壁上贴满了过去的老照片,那些人、那些物、那些场景,都像是时间的标本,上演着一个属于过去的活着的世界。

    我有了一种比拍摄湖水美景时更加激动的心情,一直拍摄着那些人、那些物、那些场景。我并不认识他们,但我如此被他们打动,仿佛我的根就在他们当中

    在千岛湖边的酒店里,我一直保持着窗帘拉开的状态,以便随时一抬眼,就能看见湖。我想起清代诗人黄仲则写的一首诗:“一滩又一滩,一滩高十丈。三百六十滩,淳安在天上。”

    淳安在天上。千岛湖在天上。当我明日离去,回头再看时,便是要抬头仰望了。

    (取材于王威廉同名散文)

    1. (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心灵的记忆是强健的    强健:深刻而持久。 B . 呈现出不同的曼妙韵致    曼妙:柔和、优美。 C . 心里沉甸甸的    沉甸甸:形容收获满满。 D . 硬是在三个地方开枝散叶了    开枝散叶:指子孙绵延。
    2. (2)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千岛湖的名字太美,没去过的人也可因之想象出美好的画面。 B . 得知千岛湖是个人工湖,作者也就明白了其成为美景的原因。 C . 故地重游,往往会在人、事和物等方面给人带来强烈的触动。 D . 复原的狮城和三座晨光村的故事,都显示出文化记忆的力量。
    3. (3) 简要赏析文中画线的语句。

      ①这风景终于冲破了照片的束缚,自由舒展在面前。

      ②我并不认识他们,但我如此被他们打动,仿佛我的根就在他们当中。

    4. (4) 文中说:“当我明日离去,回头再看时,便是要抬头仰望了。”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作者说“要抬头仰望”的原因。
五、语言表达(本大题共5小题,共65分)。
  • 7. (2023高三上·海淀开学考) 语言基础运用。

    鲁迅说:“总之自有《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红楼梦》究竟是如何在思想和写法上进行突破的,却是一个____的解释性命题。

    《红楼梦》用多重嵌套的手法____小说的大结构。以____而又精巧自如的序曲为引线,用悲剧主体故事之外的神话寓言,来隐括全书深广的社会内容。全书有三重结构:“石——玉——石”的象征结构,“政治与爱情”的写实结构,“预言与应验”的谶纬结构。全书跌宕起伏,有时好像飞流直下,有时又如细水涓涓;忽而巨浪排空,奔腾澎湃。忽而清浅见底,游鱼可数;或成游涡,或成潜流,形成无比复杂而广阔的局面。

    立体性的情节结构与复合性的主题意蕴共同构建了一个____的艺术世界。时至今日,围绕小说《红楼梦》而展开了持续不断的创作,导致了独特的“红学现象”,广大中华儿女对红楼世界的理解得以体现。“红学”研究依然长盛不衰。

    1. (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 莫衷一是    精心谋划    扑朔迷离    高深莫测 B . 见仁见智    惨淡经营    扑朔迷离    深不可测 C . 见仁见智    精心谋划    眼花缭乱    深不可测 D . 莫衷一是    惨淡经营    眼花缭乱    高深莫测
    2. (2)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改正。
  • 8. (2023高三上·海淀开学考) 微写作。按要求作答。150字左右。(任选一题作答)

    ①有人说,如今“人人面前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新闻发言人”。请从下面《论语》选文中选择一句,根据对所选句子的理解谈谈你对“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有话语权”这一现象的看法。要求:正确理解所选句子的意思,自圆其说,条理清楚。

    ⑴巧言令色,鲜矣仁。

    ⑵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⑶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②校社团将举行以“读你”为题的诗文比赛,请你以《红楼梦》中的某一个人物为对象,写一段抒情文字,表达你对这一人物的感情。要求:感情真挚,语言生动,有感染力。

  • 9. (2023高三上·海淀开学考) 从按要求写作。不少于700字。(任选一题作答)

    ①在古代,万千学子千里迢迢进京赶考,以酬壮志、报国家。1949年3月,毛泽东主席把进驻北京筹划建国,比喻为进京“赶考”,并说希望能考出好成绩。70年来,中国人民秉承这种“赶考精神”,不断创造新辉煌,谱写新篇章。中华民族正奔赴在实现伟大复兴的“赶考”路上,而风华正茂的你们也在为未来的人生,挥洒汗水、锤炼本领。

    对于“赶考精神”,你有怎样的思考和认识?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要求:观点明确,有理有据。

    ②请以“这一次,没有标准答案”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有细节描写;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