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清新— 晴朗—
勾画— 舒畅—
情思家乡山杏花
①春节过后,打开电视,足不出户,就能跟上春天的脚步。
②从岭南到华北,翻过苍青叠“雪”的杏花岭,跨过粉樱点翠的桃花坪,越过碧玉飘金的菜花海,穿过返青拔节的冬麦田。美丽的中国,春光无限,柔风细雨,春醉禾田。春耕、春种,繁忙的春天,田野里已是希望满满。
③我的心仿佛来到了户外。我好像乘坐一叶扁舟,顺南风北上,去拉开故乡的巨幅画卷,让已经来临的北国之春绽露芳颜。
④我的家乡在长城以北的塞外腹地。坡岭沟壑,起伏叠嶂,成片成片的山杏林绵延数十千米,煞是好看。
⑤家乡春花的品类并不多,像梅花、玉兰等是很难见到的。山杏花就是春季里开得最早、范围最广的。进入花期时,山上的花儿陆续绽放,漫山遍野,非常壮观。毫不夸张地说,有山的地方就有山杏树。近一个月的花期,宣告着愈来愈浓的春意。这时,用北宋诗人宋祁“____”的诗句形容家乡之春,是极为贴切的。
⑥山杏花就是我们家乡的报春花。人们踏青赏春,正是跟着山杏花的节奏,在浅山和田园杏树下融入自然。穿红着绿的观景者,于娱乐、欣赏和品读之中,也成就了另一道灵动的风景,不经意地点缀着春天的画面。
⑦记得我在老家居住的那些年,每到这个季节,躺在床上就能看到南山杏林:山顶青松一个山头一层绿,山腰杏花一个坡洼一片白。山脚下的火车和高速路穿山越岭,直达云天。赶上丽日蓝天,我们全家带上朋友,沿着步道,登临山腰,然后在山杏林中席地而坐,听春风,沐花雨,赏景谈情。清风徐来,柳枝摇曳,撩动头发,杏林散花,沾衣欲湿。杏花雨,杨柳风,我们犹如置身仙界瑶池,心旷神怡。
⑧我喜欢山杏花。她寻常、低调,没有所谓高贵的名分,没有令人咋舌的身价。她不用精工细管的投入,绝大多数都是自生自长,自立自强。春华,夏果,秋丹,冬枝,集观赏、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于一体。她的美,从容、潇洒、自信。每每相见,都让我感到畅目、顺心,感到温润、亲近。
⑨最值得一提,也是让我最为感动的,就是山杏花那种凌寒独自开的品格。北京以北的家乡,冷,似乎是大自然的特殊馈赠,倒春寒总是想拖住春天的脚步。这时,只有杏花坚强地含苞萌动,复苏于料峭之中,给人们标识出春天的音符。那嫩如肤的花蕾,薄如纸的花瓣,细如丝的花蕊,虽娇小单薄,却有着惊人的毅力。
⑩笑对寒袭,在贫瘠中以极少的索取,把美好慷慨地反哺于我们。这不正是家乡人的真实写照吗?童年时,每年开春,在家乡东山脚下,有一大片山杏林盛花如期,两头老牛翻铧耕地,种田人扬鞭一举,山杏花飘落一地。洁白的花瓣就像一颗颗种子,随即被埋在了湿润的土层里。我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片片山杏花,种下了一串串青春的梦想。家乡的一年之计,起始于春天的杏花飞雨。此时,我的人生之计,也筹谋在承载着希望的那深耕铁犁……
(本文选自煜辅《家乡的山杏花》,有删改)
我选的是第段,我的阅读批注是: |
日月星辰、草木鱼虫都与人类息息相关。请围绕“人与自然”这一话题,仔细阅读下面的材料,试着归纳出你的观点。
⑴人们通过萤火虫的发光原理发明了荧光灯,它比同样功率的普通灯泡明亮得多。
⑵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⑶近100年来,中国原有森林面积已减少了50%,木材蓄积量减少了33%;130多个林业局中,已有36个林业局的资源基本枯竭。
⑷“哗”的一声,鹭鸟们早已警觉,展翅高飞……这时,我才想起举起照相机,“咔嚓咔嚓”一通猛拍,但是,恐怕怎么也拍不出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那样的诗情画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