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统编版(部编版) /八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任务一 新闻阅读 /5 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5《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 练习题

更新时间:2023-09-27 浏览次数:33 类型:同步测试
一、
  • 1. 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改    惨绝人

    语              怀    振聋发

    形             辱             磅bó

  • 2. 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对于日本歪曲事实、篡改历史的行为,每一个中国人都义愤填膺。 B . 鲁迅先生写文章揭露反动军阀杀戮爱国青年的暴行。 C . 每座茶馆里都人声鼎沸,而超越这个的,则是茶堂倌振聋发聩的吆喝。 D . 日本右翼还在不断寻找各种借口对当年的军国主义罪行百般抵赖
  • 3. 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
    A . 《别让南京消失在人们的记忆中》,这是美国《波士顿环球邮报》近日发表的有关南京大屠杀长篇文章的标题。 B . 加利福尼亚州街头不久前落成的美国医生罗伯特·威尔逊的纪念碑前摆满鲜花——东京审判时,他是南京大屠杀的第一位证人。 C . 1937年12月18日,《纽约时报》在一则报道中写道:“大规模抢劫、侵犯妇女、杀害平民……日军将南京变成了一座恐怖之城”。 D .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中国一以贯之的和平誓言,彰显坚定的信念、磅礴的力量。
  • 4. 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 . 回望历史的天空,正是无数先贤英烈,挺立起中华民族的脊梁。 B .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活动不仅吸引着世界的目光,也牵动着国民的心。 C . 每逢公祭日,凌厉的防空警报都会响彻南京上空,整个城市沉浸在悲痛之中。 D . 我们要铭记历史,汲取历史的教训,唤起全民族、全人类对和平的向往、追求和坚守。
  • 5. 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 . 这篇新闻评论主要述说了设立国家公祭日的初衷及历史背景。 B . 文章针对国家公祭日有感而发,论述的过程中饱含着爱国情感。 C . 文章列举了全世界的正义之士以不同方式纪念死难者的事例,强调了“历史,不可能被忘却”。 D . 文章写南京的变化,突出和平的珍贵,表达了中华民族对和平的热爱和追求。
  •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国行公祭,法立典章。铸兹宝鼎,祀我国殇。”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记念馆集会广场上,国家公祭鼎míng文向世人讲述南京大屠杀史实,讲述设立国家公祭日的初衷。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野蛮侵入南京,随后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惨案,30万中国同胞惨遭杀。南京的历史,人类的记忆。今天,第四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中国再次以隆重的公祭仪式念死难同胞。中国人民永远牢记南京大屠杀历史,与全世界爱好和平与正义的人们共同维护和平。

    1. (1) 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míng( )文  杀( )  ( )念

    2. (2) 文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 ,正确写法是“”。 
    3. (3) “国殇”中“殇”的意思是,“惨绝人寰”中“人寰”的意思是。 
    4. (4) 文段主要运用了的表达方式。 
二、
  • 7.   2019年12月13日是第六个国家公祭日。学校定于当日(  周五  )10:00举行默哀仪式,向南京大屠杀中的遇难同胞表示悼念,要求全体教职工和学生在10:00听到警报时,就地默哀一分钟。请你以校团委的名义拟写一则通知,提醒大家注意。
  • 8. 学校开展了“南京大屠杀周年祭”演讲比赛,下面是明明同学演讲词中的部分内容,其中有些语病,请你帮助修改。

    我们悼念遇难同胞,【甲】批判和揭露日本右翼分子扭曲历史、重走军国主义老路的阴谋,就是为了不让历史的悲剧重演。曾经深受苦难的城市,更懂得和平的可贵。【乙】古城南京用自身的实际行动,不断向世界传递着和平。同学们,我们应不忘国耻,珍爱和平,在爱国主义、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下,刻苦学习,奋勇前进,为实现祖国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①【甲】处画线句子语序不当,应将“”和“ ”对调。 

    ②【乙】处画线句子成分残缺,应在“”后加上“”。 

三、
  • 9. 下面是小亮同学摘录的一篇2018年国家公祭日的新华微评,请你给这篇微评补写个题目。要求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不超过10个字。

                

    今天是第五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响彻南京全城的凄厉警报,是对死难同胞的无尽缅怀,也是对日本军国主义侵略暴行的厉声控诉。今年以来,已有20位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离开人世,但那一段黑暗岁月永远印刻在中华民族的记忆之中。“昭昭前事,惕惕后人”。历经战争洗礼,从苦难走向辉煌,我们不曾忘记“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更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好日子。铭记是为了更好地出发,从历史教训中激发奋进的力量,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加强盛,我们才能告慰逝去的同胞,开创更加美好的明天。

  • 10. 《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文章开篇引用“国行公祭,法立典章。铸兹宝鼎,祀我国殇”这句话有什么作用?
  • 11. 品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1. (1) 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野蛮侵入南京,随后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惨案,30万中国同胞惨遭杀戮。
    2. (2) 在日本,右翼分子否认历史的态度仍然顽固。在连锁酒店大肆摆放美化侵略战争的书籍。
  • 12. 第四段中“2017年11月,日内瓦裁军会议取消了日本和平演讲的资格;联合国人权理事会提出218项建议,狠批日本在历史问题上的态度”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 13. “从‘恐怖之城’到‘和平之城’,南京的命运变迁足证和平是何等珍贵。”请结合文章和当今现实,谈谈你的理解。
  • 14. 拓展阅读

    让崇尚英雄成为时代风尚

    余荣华

    ①“谁是英雄?今天,我们一起寻找。”5月21日开始,由人民日报社新媒体中心和众多网络媒体共同发起的“崇尚英雄 精忠报国”大型网络互动活动,引发互联网上的传播热潮。与此同时,全国中小学也正在同步开展“崇尚英雄 精忠报国”主题活动。“崇尚英雄”并不是要让孩子去做“力所不能及”的事,而是教导他们从小拥有远大志向、宝贵勇气和拼搏精神。相信,“怎样的人称得上英雄?”“用什么方式去报国?”会成为孩子之间热切讨论的话题。

    ②国家也在回应着人民的情感与心声。为了捍卫英烈,《英雄烈士保护法》4月底全票表决通过,并于5月1日起施行。该法庄严宣告:“国家和人民永远尊崇、铭记英雄烈士为国家、人民和民族做出的牺牲和贡献。”

    ③在一个和平的年代,英雄情怀更显珍贵。“崇尚英雄 精忠报国”活动中,有一句话被网友反复点赞:“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为你负重前行。”军人、警察、维和战士、消防官兵……他们在高风险的岗位上默默奉献,不少人为了国家和人民、和平与发展壮烈牺牲。

    ④寻找英雄、崇尚英雄,更要努力成为英雄。新时代的中国,同样需要英雄精神。默默钻研数十载的科技人员,坚守脱贫攻坚第一线的基层干部,累倒在手术台旁的医生,对每个孩子都关怀备至的教师……英雄精神不仅体现在刹那间的生死抉择,而且体现在经年累月的执着坚守。在日常工作中恪尽职守,在普通岗位上埋头苦干,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己的英雄”。

    ⑤“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无论哪一个时代,英雄的事迹和精神都是激励社会前行的强大力量。期盼“崇尚英雄”成为风尚,荣光永远传承,英雄永不独行。

    (  选自2018年5月23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

    1. (1) 文章第①②两段,从哪三个方面表明“崇尚英雄”正在成为风尚?请简要概括。
    2. (2) 第③段中“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为你负重前行”为什么会“被网友反复点赞”?
    3. (3) 简析第④段画线句运用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4. (4) 联系文章和下面材料,谈谈你对“英雄”的认识。(80~100字 )

      材 料 5月14日,川航空客A319在飞经成都上方时驾驶舱右前挡风玻璃突然破裂,面对瞬间释放的驾驶舱压力、每秒250米的直面风、零下40℃的低温和大部分设备失灵的困境,机组人员沉着应对,凭借技术和经验成功迫降。机长刘传健被人们称为“英雄机长”。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