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历...

更新时间:2023-11-30 浏览次数:12 类型:开学考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 古代农耕和游牧两个世界之间,在和平时期进行经济文化交流,在战争时期则通过暴力和征战进行接触,这样使两个世界之间的闭塞被突破,人类文明地区不断扩大。这可用来说明( )
    A . 人类文明的产生 B . 文明交流的方式 C . 游牧世界的扩张 D . 世界连接为一体
  • 2. 古代波斯帝国修筑了众多驿道,中国秦朝修建了连通全国的驰道和直道,罗马帝国有“条条大道通罗马”的说法。古代帝国修建大通道意在( )
    A . 强化地区控制 B . 发展商业贸易 C . 推动文明交流 D . 方便民众生活
  • 3. 11世纪时,西欧封建主之间普遍结成封君封臣关系。封臣对封君要承担“效忠”“帮助”“劝告”等义务;封君也要行“保护”“维持”封臣的荣誉、财产、生命不受伤害的义务。这体现,封君封臣关系( )
    A . 以土地为核心基础 B . 带有随意和松散性 C . 有一定的契约色彩 D . 注重强化责任义务
  • 4. 综合下图信息,最适合探究的主题是( )

    A . 物种的世界性流动 B . 世界已成为紧密联系整体 C . 世界商品市场形成 D . 东西方传统商贸往来扩大
  • 5. 就宗教改革的直接遗产而言,它把中世纪统一的教会拆散成大量的地方性教会,这些教会均是由世俗当局控制神职人员的任命和教会的财务。这说明宗教改革( )
    A . 瓦解了天主教会的统治 B . 推动了人文主义思潮的产生 C . 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形成 D . 标志着欧洲从统一走向分裂
  • 6. 从费城制宪会议上不承认印第安人享有平等的公民权利,到杰克逊总统强迫印第安人西迁导致其人口减少了三分之一。可见,美国的资产阶级民主和人权( )
    A . 以完备法律为保障 B . 不具有普适性 C . 公民享有平等权利 D . 实践天赋人权
  • 7. 工业革命以来,尽管妇女的平均工资不到男性工资的一半,但以曼彻斯特棉纺织厂已婚妇女为例,她们每周所挣的钱比在家里绣手帕要高出一倍。这一现象说明( )
    A . 妇女对社会的贡献大于男性 B . 英国民众财富大幅度增长 C . 技术发展带动妇女角色变化 D . 工厂女工的劳动强度增大
  • 8. 1871年,德意志帝国颁布宪法,实行君主立宪制。下列是《德意志帝国宪法》部分内容。                                 

    第十一条 联邦的主席职位属于普鲁士国王,普鲁士国王享有德意志皇帝的尊称。皇帝在国际关系上为帝国的代表,以帝国的名义宣战……

    第十二条 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的召集、开会、延会、闭会之权属于皇帝

    …………

    第十七条 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之权属于皇帝……第十八条皇帝委派官吏,命令他们宣誓效忠帝国……

    上述内容表明,德国( )

    A . 摒弃普鲁士军国主义传统 B . 形成权力间的制约与平衡 C . 议会主导国家机器的运转 D . 政治体制具有明显局限性
  • 9. 19世纪三四十年代,伴随着工人运动从经济斗争发展到独立的政治斗争,以马克思、恩格斯为代表的欧洲有识之士怀着急迫的心情,深入地探讨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问题。据此可知,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源于( )
    A . 早期工人阶级的斗争 B . 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C . 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 D . 空想社会主义深入发展
  • 10. 下表是1913—1914年列强的经济实力及其占有殖民地的情况统计。                                                                                                                                                                                                                                      

    国家

    英国

    法国

    德国

    日本

    美国

    占世界工业总产值(%)

    14

    6

    16

    1

    38

    殖民地面积(万平方千米)

    3350

    1060

    290

    30

    30

    殖民地人口(万人)

    39350

    5550

    1230

    1920

    970

    据此可推知,当时( )

    A . 列强之间孕育着新的矛盾 B . 资本主义经济结构发生变动 C . 世界殖民体系的最终形成 D . 英国丧失了世界霸主的地位
  • 11. 有学者认为,苏俄实施新经济政策,说明俄共已经认识到直接向共产主义过渡的不现实性,但并不证明对现实社会主义也有了清醒的认识,相反,他们仍然是按照科学社会主义的经典模式在俄国塑造未来。该学者认为新经济政策是( )
    A . 为巩固新生政权的迂回策略 B . 为斯大林模式奠定了基础 C . 过渡到共产主义的有效途径 D . 对马克思主义原理的背离
  • 12. 二战后期,盟国积极筹建联合国,赋予大国特别的权利和责任;战后,对战争罪犯进行国际审判、对德日领土实施暂时占领与改造。这一系列的措施( )
    A . 体现了对世界大战的彻底反思 B . 是对世界和平与正义呼声的回应 C . 利于中小国家国际地位的提升 D . 导致了美苏两极格局的最终形成
  • 13. 据表,可知战后苏联改革( )

    1955—1959年苏联中央与地方工业占比情况简表单位:%                                                                                                                

    年份

    全部工业

    联盟所属工业

    加盟共和国所属的地方工业

    工业产值中属于地方国民经济委员会的工业

    1955年

    100

    53

    47

    -

    1956年

    100

    45

    55

    1957年

    100

    6

    94

    71

    1958年

    100

    6

    94

    71

    1959年

    100

    6

    94

    72

    A . 发挥了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 B . 继承了高度集中的斯大林模式 C . 改善了工农业发展不平衡性 D . 削弱了中央对经济的统一领导
  • 14. 据国际劳工组织资料统计,20世纪50至70年代中后期,英、法、西德、意四国社会阶层中雇佣劳动者在成年居民中所占比例分别由92.5%、66%、70.8%、61.2%上升到92.6%、82.1%、86.2%和73.7%。这说明当时西欧( )
    A . 社会经济复苏推动人口增长 B . 社会结构出现了新的变化 C . 中间阶层日益占据主导地位 D . 产业工人队伍的不断壮大
  • 15. 二战后,美国以欧洲为战略重点,推行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建立“北约”“三部曲”;1949年又提出“第四点计划”,利用其经济、技术优势,拉拢亚非拉国家。美国旨在( )
    A . 服务于自身的战略需要 B . 与苏联争夺“中间地带” C . 加强国际间的交流合作 D . 提升欧洲的经济影响力
  • 16. 下图是关于“亚投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2015年成立)的时事漫画。这可用以说明( )

    A . 原有国际金融组织作用丧失 B . 资本主义内部关系破裂 C . 经济区域集团化向纵深发展 D . 全球治理机制发生变化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2分。
  •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公元前8世纪,随着铁器的普遍使用,希腊社会内部阶级分化明显,达到城邦兴起的程度。此时的城邦皆以一个城市或市镇为中心,结合周围农村,独立自主。与东方的商业联系和对东方文明的吸收表明希腊城邦形成之际就站在较高的历史起点上,这对希腊城邦形成具有特殊意义。在城邦建立同时,希腊人袭用腓尼基字母,创造了自己的文字,公元前776年第一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举行,使希腊各邦有了共同的节日和历史纪年。与东方各国不同,希腊城邦大多建有神庙,宗教思想在城邦意识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城邦治理过程中,出现君主制、僭主制、贵族制、民主制等不同政体,在许多城邦,公民政治获得充分发展,公民可直接参与城邦管理,这对希腊城邦社会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影响巨大。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篇》

    材料二 12世纪到13世纪期间,欧洲的城市以惊人的速度发展起来,不但数量增多,规模也迅速扩大,这显示出中世纪欧洲经济的发展和治安的改善。城市容纳了法院(包括市政法院)、医院、宗教团体或行业协会之类的兄弟会等组织机构。此外,大多数城市除了“中产阶级”或“市民”之外,还生活着数量相对较多的神职人员。许多城市在与封建主的斗争和谈判中,获得了一定程度的自由和自治权。

    ——摘编自(美)约翰·梅里曼《欧洲现代史:从文艺复兴到现代》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希腊城邦的特点,并分析其兴起的条件。
    2. (2) 根据材料二,指出中世纪欧洲城市的主要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城市发展的影响。
  •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5至18世纪末,亚非拉人民掀起了反殖民斗争。在非洲,部落反抗猎奴,保卫家园;在亚洲,封建领主反对殖民侵略和农民自发起义;在拉丁美洲,印第安人抵御侵略和黑奴暴动,以及土生白人反对殖民统治的斗争等。这时期的反殖斗争是自发地以惩治、驱逐殖民者为目的,大多在部落酋长、封建王公的领导或支持下进行的,其规模都较小,缺乏严密的组织,斗争方式和手段也较为原始。与此同时,这些斗争彼此间缺乏相互联系和支持,没有形成大规模的高潮。除了极少数取得胜利外,一般都失败了,因而亚非拉各国都无法扭转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历史趋势。

    1791年海地革命爆发,建立起独立国家,以此为先导掀起了大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拉美独立运动。到19世纪20年代末,西属拉美殖民地绝大多数地区获得独立。19世纪中期以后,以亚洲为中心的民族解放运动逐渐兴起,中国太平天国运动、印度民族大起义等,不论规模、组织,还是斗争内容都是前所未有的。19世纪末,在空前深重的危机面前,东方国家兴起了资产阶级政治运动,标志着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跨入资产阶级民族民主运动的新时期。各国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失败的惨痛教训使部分资产阶级人士走上革命的道路。20世纪初,在俄国革命和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下,东方各国人民觉醒起来,为争取民主而斗争。

    ——摘编自薛源官《近代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史分期问题初探》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5—20世纪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趋势及其原因。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8世纪末以来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的意义。
  •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马克思认为,科学既是观念的财富又是实际的财富,科学的社会作用表现再精神生产和社会生产两个方面。一方面人类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长期实践中创造和积累起来的科学知识,是整个人类知识体系最为重要的一个组部分;另一方面,科学作为生产力的要素被资本用作财富的手段,因而本身也成为那些发展科学的人的致富手段。

    ——摘编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根据材料,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的具体史实,围绕马克思关于科学的观点,自拟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需史论结合。)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