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五四前后中国民族主义的发展与深化之最集中表现,即在自觉理解了反帝反封建二者的统一,并以日趋自觉的态势推进爱国斗争。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在全国兴起正反映了这一新的历史场景。
——摘编自卫金贵《论五四时期的中国民族主义》
材料二 中国的民族主义,起源于“华夷之辨”,到近代,经历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的“五族共和”和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反帝反封”,中国民族主义实现了其理论形态的现代转型与重构。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使中华民族危机日益加深,中国的抗日民族主义逐步高涨,最后达到了顶峰。它依次经历了如下三个阶段:即从九一八事变到一二•九运动前夕,为抗日民族主义思潮的第一次高潮;从一二•九运动到七七卢沟桥事变前夕,为抗日民族主义思潮的第二次高潮;七七事变后,随着全民族抗战的全面展开,抗日民族主义思潮高涨达到了顶峰。
——摘编自李治国《抗日战争时期民族主义思潮研究》
材料一:近百年来帝国主义的侵略压迫和连年内战,使中国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新中国成立后,党和人民比任何时候都渴望和平安定的社会环境。美国阻挠其他国家与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反对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与此同时,为适应城市工作开展的需要,部分党员干部成为重要部门的领导者,在权力扩大的同时也面临着更多的诱惑,一些党员进城后居功自傲,闹名誉,争地位,丧失了革命斗志,迷失了革命方向。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开展“三反”及整风整党等政治运动,一方面通过“三反”和整风运动的学习教育,改进党内不良作风,使党员的思想觉悟和政治水平都有所提高。另一方面,整党运动严格按照党员八项标准对党的队伍进行清理。党为稳定社会秩序,在农村,积极开展土地改革,解放农村的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国家工业化创造条件;在城市,进行工矿企业的民主改革,建立民主管理制度,保障工人的民主权利和利益,激发广大工人的生产积极性。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于丽《新中国成立初期党的政治建设研究》
材料一 10 世纪以来的西欧,随着重犁普及和三圃制的推广,耕地与人口都有较大增长,处处可以遇见渴望到远方磋磋运气的年轻小伙、找钱赚的冒险者。国王或领主授权建立更多的市集,甚至授予城市自治特权。它们大多以修道院或教堂为中心。某些宗教节日,如礼拜日或圣徒日,也会成为市场日。随着十字军东征,地中海贸易重新开通,威尼斯、热那亚等许多商埠在东征途中发展起米,但绝大多数城市人口都在千人以下。
——据皮雷纳《中世纪的城市》等
材料二 19世纪70年代以来,以电力、化学产业为主导的技术革命使德国经济结构实现了由农业主导向工业主导的转变。德意志帝国的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促进了就业人口结构的调整,1871-1913年间工业领域的就业人数从501.7万人,飙升至1172万人,增长率高达134%。在德国城市化高速发展的过程中,新兴工业城市尤其是重工业城市发展最为迅速,以至于出现了欧洲其他国家无法比拟的“极速城市化”,1871- 1910 年间德国城市人口净增2413万人,而总人口增加了2386.7万人。1891——1910年间,大约有91个城市推行了行政区合并政策,这些城市的人口增加了173万,新增人口基本上都生活在城市,城市人口快速增长给城市住房以及其他基础设施建设带来了巨大压力。供水、排污以及生活垃圾处理的基建步伐难以适应日益增长的人口所带来的挑战。
——摘鳊自徐继承《德意志帝国时期的高速城市化与公共卫生危机》
材料 地球村的出现极大地缩小了居住在世界各地各文化系统内的人们之间的距离,使原本属于各个村落的世界居民“走到了”同一个“村庄里”,经济、技术、文化等等在这个缩小了的地理空间中汇聚在一起,各种相异的文化现象出现在某种同时性的空间中,同时,相异性、多样性、传统性和地方性的文化也在“全球化”中面临着重大而严峻的挑战。因此,在全球化与自身化的双重视野中思考文化多样性的尊重和文化多样性的保护,便成为一个重要的理论和实践课题。
——摘编自李建盛《全球语境中的文化多样性与保护问题》
围绕“文化多样性”的主题,从上述材料中提炼出一个论题,并结合世界史知识进行阐释。(要求:紧扣主题,持论有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