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统编版(部编版)(2024) /八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 /第五课 做守法的公民 /预防犯罪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预防犯罪》同步训练

更新时间:2023-10-17 浏览次数:38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60分)
  • 1. 2022年5月5日,因侵害长津湖战役英雄烈士名誉、荣誉,网络大V罗昌平被海南省三亚市城郊人民法院一审判处有期徒刑七个月并承担在新浪网和《解放军报》等媒体上公开赔礼道歉的民事责任。5月23日,罗昌平就其侵害英雄烈士名誉、荣誉的错误言论在新浪网和《解放军报》等媒体上公开赔礼道歉。可见,罗昌平的行为(    )

    ①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②应受到行政处罚

    ③具有轻微的社会危害性   

    ④应承担民事责任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①④ D . ③④
  • 2. (2024七下·柘城期末) 2021年3月1日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对法定最低刑事责任年龄作个别下调,规定12周岁以上低龄未成年人实施严重犯罪行为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下调刑事责任年龄(   )
    A . 是对未成年人实施司法保护的体现 B . 旨在增强未成年人尊法守法的意识 C . 是解决未成年人犯罪问题的治本之策 D . 与法律对未成年人进行特殊保护的要求不符
  • 3. 为发泄情绪,周某酒后在小区高空抛掷冰箱。最终,周某因高空抛物罪被人民法院被判处有期徒刑7个月,缓刑1年,并处罚金3000元。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消极情绪是无法调节控制的

    ②周某的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③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④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法院

    A . ①④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②④
  • 4. 2022年2月,北京市某区人民法院依法不公开审理了一起未成年被告人盗窃案件。此案中,被告人具有长时间夜不归宿、结交社会闲散人员、经常出入网吧等不良行为,然而父母却长期放任未加以有效约束管教,最终他走上了犯罪道路。案件宣判后,法院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向其父母发出北京法院首份《家庭教育令》,督促被告人父母积极履行家庭教育和监护职责。对此,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 )
    A . 不良行为必然发展成犯罪,要杜绝不良行为 B . 未成年人要防微杜渐,自觉远离犯罪 C . 监护人要依法履行职责,给予未成年人家庭保护 D . 司法保护是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重要保障
  • 5. 4月20日,四川凉山州冕宁县石龙镇林区发生一起森林失火案。经查,犯罪嫌疑人周某某(男,现年76岁)照看蜂箱后于一林地边坡吸烟,随手丢弃烟头引发森林火灾。目前,周某某因涉嫌失火罪已被刑拘。下列图片中与此案件有关的是( )
    A . B . C . D .
  • 6. 2020年12月11日,济南市平阴县人民法院集中宣判4起醉酒后驾驶机动车辆案,四名“酒司机”分别判处拘役1至2个月不等的刑期,并处6000元至10000元不等的罚金。上述四名“酒司机”的行为( )

    ①违反了刑事法律

    ②违反了行政法律

    ③构成了犯罪行为

    ④承担了行政责任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①④
  • 7. 被告人李某系某校八年级学生,与同班王某因琐事产生矛盾,双方约定在学校门口打架。李某纠集多人持管制刀具等把王某刺成重伤。法院经审理,最后判决李某有期徒刑二年,缓刑二年。李某违反的是( )
    A . 民事法律 B . 行政法律 C . 刑事法律 D . 未成年人保护法
  • 8. 下图内容警示青少年(    )

    ①认清违法危害,自觉遵纪守法

    ②预防违法犯罪,需杜绝不良行为

    ③缺乏规则意识,必然走向违法犯罪

    ④维护秩序靠规则,遵守规则靠他律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9. 唐某在明知他人收购银行卡、U盾、电话卡用于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的情况下,为牟取非法利益,使用其个人信息办理中国建设银行卡及与之关联的U盾,连同手机卡一并向他人出售。唐某因犯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被当地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七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5000元。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违法行为都要受到刑罚处罚

    ②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

    ③法不可违,违法就要受到法律制裁

    ④有期徒刑是主刑,罚金是附加刑

    A . ①③ B . ③④ C . ②③ D . ②③
  • 10.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小洞不补,大洞吃苦”启示我们( )

    ①要依法自律,防患于未然

    ②许多违法犯罪行为都是从沾染不良习惯开始的

    ③自觉遵纪守法就可以杜绝一切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

    ④道德水平低、法治观念淡薄的人,一定会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1. 未成年人犯罪大数据显示,有一般违法行为的人,若不及时改正,发展下去可能会步入犯罪的深渊。这主要警示青少年(    )
    A . 打击违法犯罪 B . 寻求法律援助 C . 加强自我防范 D . 容忍小恶小错
  • 12. 以下观点正确的是( )
    A . 预防犯罪需要我们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杜绝不良行为 B . 严重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和应受刑罚处罚性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 C . 根据对社会的危害程度不同,违法行为分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和犯罪 D . 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违法所得、驱逐出境都是附加刑
  •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规定,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这些规定说明了( )

    ①处罚中的“有期徒刑”属于刑罚中的主刑

    ②处罚中的“拘役”和“管制”属于附加刑

    ③我们在享有言论自由的同时要遵守法律法规

    ④任何人的犯罪行为都应受到法律的制裁,犯罪的法律后果是刑罚处罚

    A . ①③④ B . ①②④ C . ①②③ D . ②③④
  • 14. 某校举办校园法治教育讲座,陈检察官回答了李同学提出的问题,从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出( )

    ①预防违法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

    ②未成年人应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

    ③未成年人欠缺自我保护和辨别是非的能力

    ④不良行为即犯罪行为,应该受到刑罚处罚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5. 近年来,我国的未成年人犯罪率不断上升,频频曝光的低龄未成年人极端恶性犯罪个案,不断冲击着社会公众的神经,成为社会无法回避之痛。2021年3月1日开始正式实施的《刑法修正案(十一)》明确规定,“已满12周岁不满14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惩治未成年人犯罪多了“新武器”。这警示我们要( )

    ①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

    ②认真学习法律,依法维护权利

    ③加强自我防范,杜绝不良行为

    ④增强法治观念,自觉远离犯罪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
  • 16. (2024八上·朝天期末) 中学生陈某,原本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自从结识了社会上一帮游手好闲的“朋友”后,逐渐无心学习,不完成作业,经常旷课。开始时,他还有些自责,觉得对不起父母、老师。后来便放纵自己,曾因偷学校的东西、打骂同学等受到学校纪律处分。他非但没有接受教训,反而经常在社会上偷窃财物、参加赌博等,因此被公安机关拘留。但他仍不悔改,为了搞钱到网吧玩游戏,他和另外两个“朋友”拦路抢劫,在短短几天内就作案3起,最终因抢劫罪被判刑。
    1. (1) 陈某由“三好学生”蜕变为少年犯的原因有哪些?
    2. (2)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违法犯罪?
  • 17. 【多措并举同育人齐心协力护成长】

    2022年3月7日,以“官心聚力、共护未来”为主题,官渡区多家单位同步成立官渡区未成年人“一站式”保护中心,该中心整合全区力量,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和发展编织“保护网”。

    近年来,官渡区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行为时有发生,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成为热议话题。同学们展开讨论,形成以下观点:

    1. (1) 假如你是该中心的负责人,请你仿照示例,填写①~④,介绍该中心未成年人一站式保护网。
    2. (2) 结合上述观点及所学知识,请你就如何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进行总结性发言。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