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思想政治 /统编版(部编版) /必修3 政治与法治 /第三单元 全面依法治国 /第七课 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与原则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统编版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必修3 7.2全面推进依...

更新时间:2023-12-23 浏览次数:10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春秋时期,晋文公实行“信赏必罚”,而且不必(避)亲贵,“法行所爱”。之后周襄王三十二年,范宣子作刑书,“使行诸晋国,以为常法”;周景王六年,“郑人铸刑书”(将郑子产所著刑书铸于鼎上)。这从一个侧面表明( )

    ①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已出现了成文法

    ②平等是法律的基本属性,古今一以贯之

    ③中华法系坚持以儒家思想作为理论基础

    ④古代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社会规范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及《反分裂国家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等,为惩治“台独”顽固分子、促进家庭教育等提供了充分的法理依据和司法程序。这说明( )

    ①法具有政治功能和社会功能

    ②我国已经健全了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③有法可依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

    ④法治是我国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3. 2023年3月13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决定。修改《立法法》,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央人大工作会议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的过程。这表明( )

    ①中国共产党坚持依法执政

    ②我国实现了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

    ③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最根本保证

    ④法治建设以保障人民根本权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4. 修订后的《深圳经济特区医疗条例》规定,在患者不可治愈的伤病末期或者临终时实施医疗救治措施,应当尊重患者生前预嘱的意思表示。体现了( )

    ①对患者人权的尊重和保障   

    ②生命权是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

    ③坚持以人为本的法治精神   

    ④平等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属性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5. 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只有下大力气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深化改革才能沿着正确的方向顺利进行。下列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认识正确的是( )

    ①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②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③必须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同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实践相适应

    ④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以保障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6. “法治兴则国兴,法治强则国强。”全面依法治国关系到党执政兴国、关系到人民幸福安康、关系到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的原则有( )

    ①坚持公民的主体地位

    ②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③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④坚持从群众的需要出发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7. 近代以来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成功从来不会是“单足跳”,而必定是步调协同的“集体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一个系统工程。对于法治中国的建设而言,这里的“集体舞”强调的是(  )  

    ①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

    ②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③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④坚持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8. 党的二十大报告专门论述了“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为我们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明确了方向。由此可知( )

    ①法治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依托

    ②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需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

    ③全面依法治国能够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根本保证

    ④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最根本保证

    A . ①③ B . ②④ C . ①④ D . ②③
  • 9.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于2023年1月1日起施行,这是该法实施30年来的又一次“大修”。针对当前结婚生育、财产分配、人身权利等领域侵害妇女合法权益的问题,新修订的《妇女权益保障法》作出了积极回应。《妇女权益保障法》修订体现了( )
    A .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B . 坚持法治与德治结合 C . 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 . 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
  • 10. 2023年1月1日起,新修订的妇女权益保障法开始施行。该法全面贯彻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不仅在总则中明确规定国家采取必要措施,促进男女平等,还在各章中不断丰富完善妇女权益保障的具体制度规定,促进妇女的政治权利、人身和人格权益、文化教育权益、劳动和社会保障权益、财产权益、婚姻家庭权益等各方面权益全面落实。妇女权益保障法的修订与施行,有利于( )

    ①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

    ②完善我国的法律体系,全面贯彻依法治国的方针

    ③贯彻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原则,体现民主的真实性

    ④扩大我国广大妇女政治、经济、文化等基本权利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1. 守正创新是我们党在新时代治国理政中的重要思维方法。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下列选项能体现这一治国理政思维方法的是( )

    ①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

    ②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不断推进的党自身建设以应对各种挑战

    ③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断推进理论自信,坚持、坚守真理

    ④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不断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事业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2.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关系党执政兴国,关系人民幸福安康,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 )

    ①坚持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公正司法、带头守法

    ②坚持人民至上,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

    ③坚持立法平等、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④坚持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发展具有中国特色法治理论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13. 2023年上半年,为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我国出台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某市依据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部署了2023年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利剑”行动,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用药和非法添加行为……由此可见( )

    ①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 

    ②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

    ③我国现阶段的工作以坚持科学立法为中心

    ④法在国家治理中具有政治职能和社会职能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4. 习近平法治思想明确指出: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要从中国国情出发,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要完善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法律政策体系,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从中体现出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原则有( )

    ①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②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

    ③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④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5. 下图讽刺了某些党员干部不在本职工作上花心思,反而不遗余力“搞花头”。这不仅影响了党员干部群体的整体形象,也导致基层工作脱实向虚。让“花头干部”成为“实心干部”就必须( )

    A . 提高党性修养,强化责任担当 B . 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决策意识 C . 践行依法治国,维护法律权威 D . 求真务实,坚持党的主体地位
  • 16. (2024高一下·龙门期中) 2023年3月13日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决定》,此次修改贯彻党中央要求,总结实践经验,完善相关制度规范,保证在法律起草、审议和备案审查过程中,及时解决合宪性、合法性问题。这表明( )

    ①我国特色法律体系以宪法为核心,尊重宪法权威

    ②党的领导是依法治国的重要原则,坚持依法行政

    ③法制是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推进依法治国

    ④我国坚持和完善立法的体制机制,做到有法可依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7.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部分内容如下:

    上述规定( )

    ①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②意在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建设的支撑作用

    ③坚持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原则

    ④以立法形式保障了公民权利与义务的一致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8. (2023高一下·绥宁期末) 从长江保护法和黄河保护法先后实施,到地下水管理条例颁布实施;聚焦地下水超采、污染两大突出问题,对地下水保护治理作出全面规定……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形成由5件法律、19件行政法规、55件部门规章、逾千件地方性法规规章组成的水法规体系,各项水事活动基本实现有法可依。这说明( )

    ①我国已经形成了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

    ②完善法律体系是水治理的最根本的保证

    ③我国贯彻落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

    ④法治是我国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依托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9. 2023年3月7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栗战书在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作报告中指出:过去一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人大常委会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二十大精神,坚持高质量做好立法工作,制定法律5件,修改法律9件,通过有关法律问题和重大问题的决定4件,作出法律解释1件。这表明 ( )

    ①我国坚持良法之治,不断完善法律体系

    ②我国尊重和保障公民的权利,彰显公平正义

    ③我国坚持党的领导,法治建设显著进步

    ④我国人大代表在行使立法权,体现有法可依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③④ D . ①③
  • 20. 古老的中国为人类法治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古人的许多法治思想至今依然熠熠生辉。例如,“法行于贱而屈于贵,天下将不服”,这句话启示我们( )

    ①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②任何人都要尊重法律权威

    ③不允许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④法治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二、材料分析题
  • 2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提高党依法治国、依法执政能力。全面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关系我们党执政兴国,关系人民幸福安康,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建设法治中国是系统性工程,即需要党和国家的统筹与规划,更需要公民和全社会的参与推动,实现全面依法治国的目标,必须做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国家不仅要有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国情的法制体系和法治实践,更要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尊重宪法和法律的权威,要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都必须依照宪法法律行使权力或权利、履行职责或义务,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说明上述材料如何体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原则。

  • 2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法治兴则国家兴,法治衰则国家乱,治国理政须臾离不开法治。全面依法治国,要紧跟时代步伐、顺应实践发展,回应时代需求,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贯通起来、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通起来,不断赋予法治理论鲜明的中国特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全面推进国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坚实法治保障。

    结合材料,运用“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的知识,谈谈上述材料对我们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工作的启示。

  • 2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3月13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决定。 

    修改工作遵循的原则:一是加强党对立法工作的全面领导,通过完善立法体制机制保障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有效实施。二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充分发挥人大的民主民意表达平台载体的功能作用,健全吸纳民意、汇集民智的工作机制,不断拓展和健全人民群众有序参与立法的途径和形式。三是适应新时代新要求,总结吸收立法工作实践经验,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完善立法体制机制、明确相关工作要求。此次修改立法法是部分修改,对确有必要修改的予以修改完善;属于可改可不改的,一般不作修改。四是适应全面深化改革的需要,坚持立法和改革相辅相成、相伴而生、同步推进、内在统一,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重要作用。五是遵循宪法的原则和规定,注意处理好与近年来新修改的全国人大组织法、全国人大议事规则、全国人大常委会议事规则、地方组织法等法律的关系,做好衔接,增强立法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时效性。

    结合材料,谈谈《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修改工作,是如何体现全面依法治国原则的。

  • 2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根据党中央决策部署,十二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将编纂民法典作为立法工作的重点任务。基于民法内容体系非常庞大和我国国情,全国人大常委会明确了“两步走”的民法典编纂工作计划,2017年3月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2018年8月民法典分则编纂工作全面展开,2020年5月28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在民法典草案编纂过程中,全国人大常委会多次召开论证会、听证会和研讨会等,邀请了不同领域的法学家、全国人大代表、司法实务等部门参加,并将草案在网上公布,征求社会意见,大到规定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小规制霸座行为、禁止高利放贷;从民法总则规定民事活动不得违背公序良俗,到具体条文要求赡养父母、抚养未成年子女,民法典草案用一个个法条映照出中华民族的价值追求。

    1. (1)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什么?
    2. (2) 结合材料,说明《民法典》的编纂过程是如何坚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原则的?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