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北省咸丰春晖高中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11...

更新时间:2023-10-30 浏览次数:22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题3分,共48分,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 1. (2022高一上·咸丰月考) 下表为良渚古城遗址发掘的随葬品一览表。据此可以推知,当时(   )                                                                                                                                                

    随葬品情况

    墓主身份

    百件以上;以玉器为主,无生产工具

    神王

    几十件左右;玉器多于陶、石器

    宗教显贵或军事权贵

    几件至十几件;少玉器,多陶、石器

    上层平民

    一件或几件;只有陶、石器

    普通平民

    A . 社会阶级分化明显 B . 手工业技术较先进 C . 初具早期国家形态 D . 中原文化得到扩展
  • 2. (2022高一上·咸丰月考) “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材料中的“立子立嫡之制”和“封建子弟之制”分别是指(   )
    A . 宗法制和内外服制 B . 宗法制和分封制 C . 分封制和宗法制 D . 官僚政治和贵族政治
  • 3. (2022高一上·咸丰月考) 周代君位按“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的原则世代传授。但同时也确立了“大子死,有母弟则立之,无则立长,年钧择贤,义钧则卜”的原则。该原则(   )
    A . 瓦解了宗法分封制度 B . 推动选官制度的完善 C . 有利于政治的稳定性 D . 使君权与神权更紧密
  • 4. (2022高一上·咸丰月考) 春秋战国完成了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大交融。春秋时代还属于“四夷”的秦楚等国,在战国时期已经认同于华夏。中原诸国也承认了秦楚是华夏组成部分,与齐、燕、赵、魏、韩等并称七雄,形成七个地区性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材料意在说明春秋战国时期( )
    A . 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 B . 民族交融、华夏认同 C . 夷夏观念开始消失 D . 战国七雄已经形成
  • 5. (2022高一上·咸丰月考) 公元前256年至前251年,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在四川地区主持修建了都江堰;公元前246年(秦王政元年)水工郑国在秦国主持兴建了关中大型水利工程郑国渠;为征服岭南地区,秦始皇下令开凿水利工程灵渠,沟通了湘江和漓江两大水系。这些水利工程的完成,主要得益于( ) 
    A . 铁制工具的出现 B . 国家统一局面形成 C . 稳定的社会政局 D . 强有力的国家管理
  • 6. (2022高一上·咸丰月考) 漫画体现的是汉代某项政策。据此可知,该政策的实施(   )

    A . 消除了朝廷与诸侯间的矛盾 B .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C . 杜绝了地方分裂割据的隐患 D . 表明朝廷推崇仁政治国理念
  • 7. (2022高一上·咸丰月考) 如图为某个老师上课时绘制的中国古代儒家思想发展趋势图,据此可以得出的正确认识是(   )

    A . a是战国时期,儒家思想不受重视 B . d是明清时期,儒家思想渐趋没落 C . c是唐朝时期,佛道思想成为主流 D . b是两汉时期,儒家思想成为主流
  • 8. (2022高一上·咸丰月考) 东晋时期,琅琊王氏家族与当时皇室力量势均力敌,甚至还有过之,当时百姓称之为“王与马,共天下”,这一现象说明(   )
    A . 王氏家族人才辈出,被国家重用 B . 世家大族控制朝政 C . 庶族地主崛起,平等意识增强 D . 民族矛盾不断激化
  • 9. (2022高一上·咸丰月考) 钱穆在《国史新论》中说:“汉代的宰相是首长制,唐代的宰相是委员制”,据此可知,钱穆认为宰相制(   )
    A . 在汉代时期权力至上 B . 经历了从相权独揽到共议国事 C . 在唐代时期权力上升 D . 经历了从宰相专权到皇帝专权
  • 10. (2022高一上·咸丰月考) 隋唐是中华对外交流的高潮时期,汇聚南北内外多种文化,融合创新,成为世界文化中心。周边各国以中华文明为榜样,向隋唐派遣使者和留学生,积极学习并吸收中华文明的成果。这反映出隋唐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特点是(   )
    A . 帝国统一,国力强盛 B . 继承传统,融合创新 C . 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D . 双向学习,兼收并蓄
  • 11. (2023高一上·南湖期中) 唐朝政府一切最高命令,叫作“敕”,名义上是皇帝的诏书,但实际上皇帝自己却不拟敕,而由中书省拟定,此所谓“定旨出命”。由此可推断,中书省的职能是(   )
    A . 草拟诏令 B . 审核诏令 C . 执行诏令 D . 监督审判
  • 12. (2024高三下·广州期中) 悬空寺始建于北魏后期,“玄”取自中国传统宗教道教教理,“空”则来源于佛教的教理。寺庙最高处的三教殿供奉着释迦牟尼、老子和孔子。这体现了(    )
    A . 儒道佛三教融合趋势 B . 儒家思想走向衰落 C . 理学对古建筑的影响 D . 大一统思想的渗透
  • 13. (2022高一上·咸丰月考) 下图反映了北宋时期禁军人数和军队总数的变化。这些变化给北宋带来的影响是(   )

    A . 加重了国家的财政负担 B . 加速了各阶层人才流动 C . 拓展了对外贸易的范围 D . 改变了崇文抑武的观念
  • 14. (2022高一上·咸丰月考) 元帝国建立前后,随着黄河、长江流域的开发及其向边疆地区经济文化的辐射,可供中央政府直接而深入治理的区域越来越扩大,于是设置适当的高层督政区,就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和要求。基于此,应运而生的是(   )
    A . 郡县制 B . 郡国并行制 C . 行省制 D . 盟旗制度
  • 15. (2022高一上·咸丰月考) 明朝废除宰相后,设立内阁辅佐皇帝处理政务,同时赋予了宦官很多权力。下列关于内阁和宦官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 明太祖时期内阁成为一个常设的秘书机构 B . 内廷宦官机构司礼监对官民言行进行监视 C . 大学士替皇帝草拟处理意见称为“批红” D . 内阁官员权力很大,成为事实上的宰相
  • 16. (2022高一上·华安月考) 明太祖朱元璋屡次颁布“通番禁令”,清顺治年间颁布“海禁令”“迁海令”,其共同目的是( )
    A . 实行“闭关锁国”加强专制巩固皇权 B . 施行“一口贸易”扩大外贸增加财收 C . 维护“朝贡”体制防范海患巩固统治 D . 废止“海禁”政策农商并重增强国力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共52分。
  • 17. (2022高一上·咸丰月考) 【古代的经济与发展】

    材料一  尽管960年北宋建立,但是宋朝始终与北方辽、西夏、金等政权长期对峙,导致交通阻碍,陆上丝绸之路受到很大的影响。尤其是靖康之难后,宋朝皇室南迁,南宋建立。政治中心的南移,以及大批掌握先进技术的工匠和农民南迁,使经济重心也伴随南迁。南宋政府更加注重海上丝绸之路的开拓。有宋一代,与中国通商的国家和地区有近50个,根据考古资料发现,在南亚、东南亚、欧洲甚至非洲都有宋代瓷器的出现。 ——吕文利《丝绸之路的“三个时代”》

    材料二  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街市制开始形成,“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即无虚空之屋。每日凌晨,两街巷门……百市买卖,热闹至饭前,市罢而收”。在宋朝之前,这是不可想象的。海外贸易高度繁华。市舶司每年从海上贸易中抽税近200万贯,进出口总额约为2000万贯。商业信用非常发达,从北宋到南宋,陆续出现了便钱(类似于银行汇票)、现钱公据(类似于现金支票)、茶引、盐引、香药引、巩引(类似于有价证券)、交子与会子(法币)等商业信用。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宋代海上丝绸之路迅速发展繁荣的原因。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商业革命”的表现。
  • 18. (2022高一上·咸丰月考) 【古代的选官制度】

    材料一:元光元年,汉武帝“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汉举贤良,自董仲舒以来,皆对第三道。……

    当时未有黜落法,对策者皆被选,但有高下尔。此后,郡国每岁荐举孝廉,由朝廷加以考核,任命为官,成为定制。

    材料二:曹魏黄初元年,文帝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乃立‘九品官人之法’,州郡皆置中正,以定其选;择州郡之贤有识鉴者为之,区别人物,第其高下。”

    ——《通典》

    材料三:魏氏……立九品之制,粗且为一时选用之本耳。……中间渐染,遂计资定品,使天下观望,唯以居位为贵。

    ——摘编自《晋书》

    材料四:随着门阀世族的衰落,九品中正制在开皇年间被隋文帝废除,改为主要通过察举选拔官员。

    唐人杨绾云:“隋炀帝始置进士之科,当时优试策而已。”科举由应试人于一定时期投牒自进,按科应诚,共同竞争,试后有黜落,中试者举用之,然后为真正考试……秀才、明经等科是由察举持化而来,进士科为新设科目。 

    ——邓嗣禹《中国科举制度起源考》

    材料五:贫苦子弟,类皆廉谨自勉,埋首窗下……即纨绔子弟,亦知苦读;以获科第,否则虽富不荣……因此之故,前清时代,无分冬夏,几于书声遍野,夜静三更,钻研制义。是皆科举鼓励之功有甚于今日十万督学之力也。 

    ——邓嗣禹《中国考试制度史》

    1. (1) 据材料一、二、三、四,分别概括西汉、魏晋、唐朝三种选官制度的选官标准。
    2. (2) 根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科举制的影响。
    3. (3) 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从中国古代文官选拔的演变中得到的认识。
  • 19. (2022高一上·咸丰月考) 【政治制度的演变】

    材料一:秦朝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僚机构示意图(下图)

    材料二:秦始皇规定:只有皇帝一人才能称“朕”;皇帝的命令称“制”或“诏”;皇帝所用的玉印称“玺”。他采纳了李斯的建议,废除了所有的分封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36郡,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辖。一郡之内又分为若干县,建立了一套地方官僚机构。

    材料三:汉初承秦制,三公九卿多由功臣担任。他们位高权重,多骄纵专横。武帝时,这种情况仍很严重。 如其舅父田蚡大权独揽,任用私人。 以致于汉武帝不耐烦地说:”君除吏尽未? 吾亦欲除吏! “

    ——李建国《略论中国古代中枢机构的演变》

    材料四:历代专制君主虽殚精竭智企图集全部大权于一身,但要其真正做到一人“独治”全国是根本 不可能的......因此各个朝代的政治体制改革, 或是将中枢权力从一个机构转移到另一个机构曰 或是将其割裂分散,交由若干机构、若干人共同执掌曰最高明的”创制”如明清统治者,是在皇帝和政府之间建立一种新型的权力中介机构,以确保皇权对中枢权力的控制。

    ——摘编自李渡《中国历代中枢权力机构沿革论略》

    1. (1) 根据材料一、二,说明秦朝的政治制度有哪些?
    2. (2)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武帝调整中枢权力机构的措施及影响。
    3. (3) 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唐宋对中枢权力机构进行“割裂分散”的史实,并指出明清统治者“创制”的体现。
  • 20. (2022高一上·咸丰月考) 【中国古代思想的演进】

    对于中国古代社会能否向近代社会转型,中外学者向来有不同看法,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明代中后期至清代中叶。有学者认为,中国传统社会是停滞不变的,如果没有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根本无力产生近代性的变化。此观点称为“停滞论”。同时,不少学者提出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说”“市场经济萌芽说”“近代化萌芽说”等新概念,从不同角度阐述了该时期中国社会经济内部出现了人类近代文明因素。此观点称为变迁论。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明清之际中国古代社会能否向近代社会转型”这一主题,请提炼你的观点,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概括你支持该观点的依据。(要求观点明确、逻辑合理、表述清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