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载 | 亲历者 |
(义和团)均自备口粮,毫无滋扰 | 信奉义和团的刘以桐 |
其党焚杀劫掠,无所不至 | 力主剿灭义和团的劳乃宣 |
(义和团)劫掠焚杀,逾土匪 | 西什库天主教堂的樊国果 |
拳民出死力为国宣难,入京以来,秋毫无犯 | 企图利用义和团的清朝大臣刚毅 |
材料一:如图是在海外漂泊150余年终于“回家”的国宝——圆明园猴、牛、虎、猪四大兽首。
材料二:俄国不花费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从中国)得到更多的好处。
——马克思
(致敬致远舰)2015年10月5日下午,辽宁边防总队丹东支队孤山大队的9名官兵,和参与“致远舰”水下考古的考古队员们一起,为“致远舰”牺牲的北洋水师官兵们举行了一场简单而庄重的海祭仪式。
材料一:东沟海战天如墨,炮震烟迷船掀侧。致远鼓楫冲重围,万火丛中呼杀贼。
——郑观应《闻大东沟战事感作》
材料二:致远舰管带在舰身严重受损、弹药将尽之际,下令开足马力,冲向日舰“吉野号”,准备与敌人同归于尽,不幸被敌人炮弹击中,200余名将士壮烈殉国。
——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三:《马关条约》签订后,部分日本人持这样的观点:《马关条约》只是中国签订的众多条约中比较普通的一个,它远不及《南京条约》签订的早,所以不必大惊小怪。
材料一: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这三样有一样做不到,也不是我们的本意。达到了这三样目的之后,我们中国当成为至完美的国家。
——孙中山在东京《民报》创刊周年纪念会上的演说
材料二:辛亥革命时,孙中山指出:“国家的基础,是建筑在人民思想之上,只有改造人心,除去人民的旧思想,另外换成一种新思想,这便是国家的基础革新。”
材料三:辛亥革命的悲惨结果可由以下因素来解释:组成官僚的知识分子,专心于儒家经典……中国几乎没有借用国外东西的传统。尽管 19 世纪后半叶中国的确发生了变化,但其变化的速度远远落后于对西方作出反应的其他国家。部分人试图在中国建立从美国观察到的制度,由于他们建立的制度显然对中国人民毫无意义,因此它们很快就在中国的政治现实面前土崩瓦解。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