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思想政治 /统编版(部编版) /选择性必修1 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 /第三单元 经济全球化 /综合探究 发展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 完善全球治理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统编版高中政治选择性必修1 综合探究 发展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

更新时间:2023-11-14 浏览次数:14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2023年1至2月,中国进出口总值为6.18万亿元人民币,其中,出口3.5万亿元,进口2.68万亿元,出口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贸易顺差同比扩大16.2%;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计进出口2.12万亿元,同比增长10.1%。中国外贸总体实现平稳开局。据此可以推断出我国(   )

    ①加快经济循环有效畅通,外贸新动能加速释放

    ②保障外商的合法权益,使得外资收益不断增长

    ③抓住“一带一路”机遇,实施“走出去”战略

    ④经济发展韧性强劲,对外贸易秉持正确义利观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2. 外交部领事司发布通告称,为进一步便利中外人员往来,决定自北京时间2023年3月15日零时起,就外国人来华签证及入境政策作如下调整:

    对此次政策调整,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①跨国旅游将迎来重大利好,助力我国旅游市场整体复苏.

    ②)有力促进人员交往,根本上满足我国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

    ③使国际交往更加顺畅,“引进来”和“走出去”步伐加快

    ④“四个恢复”彰显我国积极主动地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决心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3. 据统计,2022年我国进出口总值首次突破40万亿元人民币关口,规模再创历史新高。其中,民营企业进出口规模所占比重达到50.9%,对我国外贸增长贡献率达到80.8%。太阳能电池、锂电池、电动载人汽车等绿色低碳产品出口增速均超过60%。这表明我国(   )

    ①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推进贸易强国建设

    ②优化对外贸易结构,培育出口贸易竞争新优势

    ③积极推进经济全球化和资本市场一体化的发展

    ④充分发挥了民营企业在对外贸易中的突出作用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4. (2023高二下·肥西期末) 数据显示,1—3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4084.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9%,其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研发与设计服务、医药制造领域引资增速较快。同期,我国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2159.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6.3%。其中,流向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资金的增速较快。这体现了我国( )

    ①坚持对外开放,积极推动和参与经济全球化发展

    ②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始终做国际经济秩序的维护者

    ③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发展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

    ④实行高水平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政策,放宽市场准入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5. 李强总理在博鳌亚洲论坛2023年年会开幕式上演讲指出,在不确定的世界中,中国的确定性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中流砥柱。不论世界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我们都将始终坚持改革开放、创新驱动。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推动中国经济巨轮乘风破浪、行稳致远,为世界经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此举向世界传递了( )

    ①中国持续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的坚定决心

    ②面对世界未来之变,中国将全域开放以彰显大国担当

    ③我国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发展有利于推动全球化进程

    ④我国将主导全球经济进程,提高生产要素全球配置率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6. (2023·北京) “长安复携手,丝路启新程。”中吉乌公路、中塔公路、中哈原油管道、中国一中亚天然气管道是今天的“丝路”,货运列车和直飞航班是当代的“驼队”……从2013年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到2023年召开中国一中亚峰会,中国同中亚国家的关系进入一个崭新时代。这是因为,中国与中亚国家(   )

    ①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广泛的现实需求、坚实的民意基础

    ②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

    ③同为发展中国家,有结盟的利益诉求

    ④共同建立起了适应国际力量对比新变化的全球治理体系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7. 世界经济论坛创始人兼执行主席施瓦布在2023年达沃斯论坛年会上强调,2023年全球将遭遇“前所未有的多重危机”,其中,乌克兰危机、国际能源和粮食安全、全球债务风险对世界的影响更为直接。由此可见( )

    ①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才能规避经济全球化的风险

    ②完善全球治理机制要遵循平等、开放、合作等原则

    ③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世界经济面临更多的不确定性

    ④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不同国家间是一损俱损的关系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8. 当地时间2023年2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王毅在德国出席慕尼黑安全会议时强调,美国声称要与中国进行竞争,中国从不怕竞争,但竞争应当是公平、讲规则的。美国出台《芯片与科学法案》,动用国家力量打压中国企业,这是百分之百的单边主义和自私自利,百分之百地违反世贸组织规则,严重干扰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美国已经站在了自己倡导的自由贸易的对立面,这真是历史的讽刺。这表明中国(   )

    ①坚持正确的义利观,坚决维护多边贸易体制

    ②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坚决反对贸易保护主义

    ③在对外开放中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

    ④坚持以谈判和对话作为解决冲突的主要手段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9. 国务院新闻办就2023年1-2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举行发布会时表示:从今年看,外需形势比去年更加严峻。近期,美国、欧元区制造业PMI都处在临界点以下,外需的调整变化,不可避免对我们的进出口造成一定影响。基于此我国应该(   )

    ①坚持对外开放,更加主动参与经济全球化

    ②坚持正确义利观,推进全球治理体制变革

    ③以经济安全为根本,坚定走和平发展道路

    ④以实际行动维护公平公正的新型国际关系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0.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出口主导产业已由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向高新技术产业转型升级,并且不断扩大先进技术装备、关键零部件和优质消费品的进口。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保持较快增长,服务贸易逆差创十年新低。作为外贸新业态,跨境电商进出口规模5年增长了近10倍,这说明我国(   )

    ①充分利用国际市场,主导全球分工合作与资源配置

    ②不断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提高效益的方向转变

    ③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推进贸易强国的建设

    ④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逐步形成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1. (2023·湖北模拟) 于2023年1月1日正式生效的美国《通胀削减法案》,计划为美国本土的电动汽车、清洁能源等产业提供3690亿美元补贴,试图大幅提高美国对电动汽车产业投资的吸引力,并将欧盟的电动汽车排除在补贴名单之外,除非它们愿意搬到美国本土。美国政府此举( )

    ①是利用国际旧秩序控制他国的具体表现

    ②坚持扼制通胀优先,属于国际通行做法

    ③严重违背了世界贸易组织的非歧视原则

    ④对全球汽车产业供应链的稳定构成威胁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2. (2023·睢宁模拟) 新时代的中国坚持胸怀天下,展现出大国应有的全球视野、责任与担当。继2021年在第76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提出全球发展倡议、2022年在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提出全球安全倡议后,2023年3月习近平主席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又提出全球文明倡议,中国方案举世瞩目,影响深远。全球文明倡议旨在( )
    A . 要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全球发展繁荣 B . 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人类文明进步 C . 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促进世界和平稳定 D . 加强政党交流合作,携手共行天下大道
  • 13. 第19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围绕“共享RCEP新机遇,助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3.0版”主题,各方共签订合作项目267个,总投资额4130亿元,较上届增长37%,签约项目总投资额创历届新高。中国与东盟合作(   )

    ①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和要求

    ②密切了以合作共赢为基础的盟友关系

    ③表明中国是推动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主力军

    ④践行了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4. 近年来,美国拜登政府加快与中国“脱钩断链”,加严对中国高技术产品出口管制,对华为相关商品断供:美国国会提出2023年版《中国贸易关系法案》,要求废除中国的永久正常贸易关系(PNTR)地位。面对不断变化的世界格局和发达经济体在前沿技术和先进制造等重点领域的围堵,中国经济找到“突破口”需要(   )

    ①顺应世界多极化的趋势,建成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

    ②抓住对外开放基点,推动经济全球化走向深入发展

    ③利用国际组织赋予的权利,维护我国经济安全利益

    ④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有效性,建立新的全球治理体系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5. (2023·山西模拟) 2022年11月16日,英国以所谓"国家安全"为由,要求中国企业的某全资子公司出售被其收购的英国某厂至少86%的股份,据曝光英国是承受了来自美国政府的压力。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强调,英方在没有任何确凿证据的条件下,以莫须有的风险为借口的做法,严重损害中国企业的正当利益,严重冲击中英合作的互信基础。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经济全球化带来的不稳定性促使英国维护国家安全

    ②跨国公司要增强应对国际政治经济领域风险的能力

    ③美国政府的施压体现了全球投融资活动都受其监管

    ④中国坚持正确义利观坚定维护中国企业的正当利益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16. 2022年上半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19.8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4%。其中,出口11.14万亿元,同比增长13.2%;进口8.66万亿元,同比增长4.8%。我国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企业50.6万家,同比增加5.5%。其中,民营企业42.5万家,增加6.9%,进出口9.82万亿元,增长13.6%,占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的49.6%,同比提升1.9个百分点。这表明我国( )

    ①推动进出口贸易协同发展,不断增强综合国力

    ②顺应经济全球化,为开放型世界经济提供动力

    ③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推进贸易强国建设

    ④充分发挥民营经济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7. 2021年9月,国家主席习近平以视频方式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三次会晤时指出,为推动金砖务实合作,中方倡议举办金砖国家工业互联网与数字制造发展论坛、金砖国家应对气候变化高级别会议、金砖国家可持续发展大数据论坛、金砖国家治国理政研讨会和人文交流论坛,开设五国媒体线上培训班,建立金砖国家职业教育联盟等。这表明我国( )

    ①实施更加主动的开放战略,推动全方位对外开放

    ②促进内外联动协同发展,拓展新的经济增长空间

    ③在全球价值链、产业链中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

    ④完善互利共赢合作机制,努力维护多边贸易体制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8. 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10周年。“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发起、各方共建、世界共享的优质公共产品,10年的丰硕成果充分证明,“一带一路”倡议铺就共同发展的康庄大道。为了推动更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需要( )

    ①引导对外投资有序发展,加强境外风险防控

    ②坚定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反对贸易保护主义

    ③深化各领域交流合作,保持国际贸易顺差地位

    ④遵循市场原则和国际通行规则,消除贸易摩擦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9. 依托地处东北亚中心地带的区位优势,中日(大连)地方发展合作示范区、中韩(长春)国际合作示范区、珲春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等一批东北地区重点功能平台,也正不断吸引跨国企业入驻,辐射带动东北地区产业转型升级。东北地区重点功能平台的搭建(   )

    ①促进东北优化经济结构提高效益

    ②已成为经济全球化最重要的载体

    ③贯彻国家走出去的对外发展战略

    ④布局经贸新伙伴打造开放新格局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20. 标准是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撑。经过多轮优化,由深圳鹏城实验室联合产业合作单位牵头制定的数字视网膜系统国际标准于近日正式发布,该标准是全球首个端边云协同技术的国际标准,标志着我国在该领域的标准工作取得重大突破。由此可知(   )

    ①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

    ②跨国公司促进了全球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科技合作

    ③我国在端边云协调技术领域取得了全球领先地位

    ④我国实施高水平开放增强在国际大循环中话语权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二、材料分析题
  • 21. (2023·江苏)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数据跨境流动日益频繁。2016年以来,由少数西方国家主导的《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等协定开始包含数据跨境流动规则。但是由于部分国家搞排他性“小圈子”“筑墙设垒”,无视中国等多数国家的正当关切,数据跨境流动引发的国家安全问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

    近年来,就数据跨境流动治理,我国一方面积极完善《数据出境安全评估办法》等国内立法,正式申请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积极推进数据治理国际合作,在确保数据安全的前提下推进数据有序流动;另一方面作为数字经济大国,以《全球数据安全倡议》为基础积极参与并推动跨境数据流动国际规则的制定,弥合数字鸿沟。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分析中国推动国际数据治理体系变革的原因。

  • 22. 阅读材料,完成下面要求。

    当地时间2020年1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韩正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2020年年会致辞时表示,当前经济全球化站在十字路口,何去何从,值得重视和深思。解决经济全球化面临的困难和问题,首先要把握规律、认清大势。经济全球化是历史潮流,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当今世界,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立于全球分工体系之外实现可持续发展。解决经济全球化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根本出路在于共建包容开放的世界经济。逆势而动,搞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没有出路,最终损害全球利益。各国应坚持平等协商、同舟共济、合作应对,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要坚持多边主义,坚持维护联合国在国际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坚持国际法和公认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坚持共商共建共享,携手开创美好未来。

    说明我国在推动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中的主张。

  • 2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首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于2021年5月7日至10日在海口市举行。首届消博会聚焦“高、新、优、特”消费精品,跨境电商、直播带货等新业态新模式将得到充分展现。举办消博会,是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建设海南国际旅游消费中心的实际行动,也是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重要抓手,有助于推动自由贸易港加快服务创新发展,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为增强展会效应,充分发挥海南自贸港政策优势和面向世界背靠中国大市场的独特优势,海南正谋划在海口建设全球消费精品中心项目,为国内外消费精品提供常年展示交易平台,满足全球消费精品企业和品牌参展交易需求,实现在海南自贸港“买全球、卖全球”,打造永不落幕“消博会”。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全球化的有关知识,分析首届国际消博会对助力我国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意义。

  • 2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力量。

    我国不断加强关键技术攻关和创新应用研究,促进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数字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形成经济增长新优势。加快行政村、脱贫村宽带建设,推动农村地区水利、农业生产加工等基础设施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让更多农民享受到“数字红利”。探索开展“碳普惠”工作,将市民绿色出行、垃圾分类等行为核算为二氧化碳排放量,积累“碳积分”,助力营造全民参与的低碳减碳社会风尚。为了顺应全球化发展新趋势及深化中国与世界合作,2021年正式提出申请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和《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以高标准的数字贸易规则为抓手加快推进制度型开放,积极争取数字贸易治理的国际话语权,经贸合作规则标准不断升级。目前,我国已与17个国家签署“数字丝绸之路”合作谅解备忘录,与23个国家建立“丝路电商”双边合作机制。我国将继续推动各国各方共享制度型开放机遇,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分析我国推进制度型开放的意义。

  • 2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6月2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对菲律宾正式生效,标志着RCEP对东盟10国和澳大利亚、中国、日本、韩国新西兰等15个签署国全面生效。RCEP生效实施以来,不少地方形成了很多创新举措和成果,包括高标准落实RCEP贸易便利化措施,推进实施快运和易腐货物6小时通关;开拓和增加面向RCEP成员方向的外贸班轮、空运航线、铁路货运班列和站,点,增强口岸通关效率和通行能力。同时,在前期优化中国自由贸易区服务网功能基础上,持续为企业提供RCEP政策咨询和答疑服务。积极推动成员间产品和服务标准规制的协调对接,务实推进地区合格评定互认合作,为RCEP高质量实施创造更好条件,带动地方和企业更加充分融入RCEP大市场,在更高水平上实现互利共赢和共同发展。

    有人认为,RCEP全面生效对中国企业而言是有益无害的。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对该观点进行评析。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