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福建省福州市晋安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

更新时间:2023-12-22 浏览次数:38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8小题,共56.0分)
  • 1. (2024八下·曲阳期末) 下表是建国前后一些名人的感言,共同表达了( )                                                                                                                                                   

    姓名

    身份

    感言

    季羡林

    大学教授

    我们都觉得从此河清有日,幸福来到了人间

    巴金

    文学家

    我们怀着快乐的、感激的心来迎接这个伟大的日子

    申纪兰

    人大代表

    在旧社会,一个农民怎么能见得到国家领袖,妇女连自己的主都做不了,又怎能管得到国家的大事!

    A . 对封建社会的批判 B . 对新国家的认同 C . 对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激动 D . 土改后翻身做主人的喜悦
  • 2. (2023·广州二模) 一位民主人士说,西方的政党制度是“打橄榄球”,一定要把对方压倒。我们的政党制度是“唱大合唱”,民主党派和中国共产党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这体现了( )
    A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 .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 . 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D .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 3. (2023八下·晋安期末) 如图中这支军队雄赳赳、气昂昂地跨过鸭绿江,开赴朝鲜前线,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者。他们被誉为“最可爱的人”这支军队被称为( )

    A . 国民革命军 B . 中国工农红军 C . 中国人民解放军 D . 中国人民志愿军
  • 4. (2023八下·晋安期末) 下表为某村阶级结构变动情况表(单位:户)。造成表中阶级结构变动的直接原因是( )                                                                                                                                                                                                                          

    时间

    雇农

    贫农

    中农

    富农

    新富农

    地主

    其他

    1948

    83

    197

    116

    18

    0

    27

    2

    1953

    3

    74

    355

    0

    4

    0

    7

    A . 《共同纲领》的颁布 B . 新中国的成立 C . 抗美援朝的胜利 D . 土地改革的完成
  • 5. (2023·越秀一模) 下图是1952年出版的《1951年漫画集》上的漫画《清除建设道路上的障碍(丁深)》。漫画中从左到右三大运动的共同作用是(  )

    A . 推翻封建专制 B . 实现民族独立 C . 巩固民主政权 D . 推进工业建设
  • 6. (2023八下·晋安期末) 如图是福州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某一时期的股票证书,该证书可以用于研究( )

    A . 国家工业化建设 B . 家族控股企业运营模式 C . 城市国有企业改革 D .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方式
  • 7. (2024八下·封开期末) 1952年,我国高校进行院系调整,如调整后的天津大学下设土木建筑、电信、机械等7个工程系,20个专业和13个专修科,从综合型大学转变为多科性工业大学。这种调整主要是为了(   )
    A . 适应国家建设需要 B .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C . 发展航空航天技术 D . 贯彻落实双百方针
  • 8. (2023八下·晋安期末) 如图的年代尺是某同学进行历史探究学习时设计的,其中②体现的历史阶段特征是( )

    A . “左”倾泛滥,国家内乱 B . 探索建设,曲折发展 C . 政权巩固,社会过渡 D . 改革开放,继往开来
  • 9. (2024八下·梁平期末) 1961年2月2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从实际出发》,提出“办事情就必须从实际出发。这是马克思列宁主义者的态度”。下列属于从实际出发办事情的是(   )
    A . “大跃进”运动   B . 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   C . “人民公社化”运动   D . 文化大革命
  • 10. (2023八下·晋安期末) 红色献礼剧《红旗渠》近期上线央视一套,该剧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为背景,讲述了党领导人民追梦、圆梦、建设新中国的奋斗历程。成为中国奇迹的红旗渠与以下哪些事件是同一时期的?( )
    A . 武汉长江大桥 B . 宝成铁路 C . 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D . 大庆油田
  • 11. (2023八下·晋安期末) 如图是1978年5月《光明日报》上发表的一篇文章,其主要是针对( )

    A . “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问题 B . “文化大革命”的评价问题 C . “两个凡是”的问题 D . 平反冤假错案的问题
  • 12. (2023八下·晋安期末) 1980年《人民日报》改版,开辟了《经济简讯》等新栏目,经济新闻成为报道重点,篇幅和数量不断增加。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 .   党和国家工作中心的转移 B . "双百"方针的提出 C . 国企改革取得显著的成效 D . 经济特区的建立
  • 13. (2024七下·宁阳期末) 1982年深圳国际贸易中心大厦创造了“三天一层楼”的惊人奇迹,被称为“深圳速度”。同时被称为“深圳速度”的,还有深圳人创造的办事效率高、条条框框少、工作和生活节奏快。下列选项与“深圳速度”的出现相关的是(   )
    A . 经济特区的建立 B . 经济开放区的开辟 C . 沿海城市的开放 D . 特别行政区的建立
  • 14. (2024八下·电白期中) 1983年,顺德桂洲羽绒制品厂与港商、广东省畜产进出口公司合资兴建华南毛纺厂,开创了合资出口的先河,年创汇400多万美元,成为当时的龙头企业。华南毛纺厂的成功得益于( )
    A . 设立特区 B . 乡镇企业的创办 C . 对外开放 D . 体制改革的深化
  • 15. (2023八下·晋安期末) 1981年,北京京剧团实行改革,职工工资只发70%,国家不再负担大部分福利;剧团演出费用自行解决,演出盈余留存公积金30%,上交剧院10%,其余根据“按劳分配”原则分红。经过试验,职工收入明显增加。上述改革反映出( )
    A . 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B .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 C . 新的分配方式有利于激发职工积极性 D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确立
  • 16. (2023八下·晋安期末) 观察下面1989-1992年《人民日报》经济类社论的主题分布情况表,这一时期的“经济政策”围绕的主题是( )                                                                                                                                                                                 

    主题

    经济政策

    人口问题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

    国企改革

    其他

    篇数(个)

    24

    5

    7

    7

    3

    比例(%)

    52%

    11%

    15%

    15%

    7%

    A . 是否实行对外开放 B . 是否下放土地承包权 C . 市场经济地位问题 D . 国企改革启动时间
  • 17. (2024八下·安福期末) 如图示意图中①处,应填写( )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A . 中国社会主义道路 B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D .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 18. (2024八下·青原期末) 毛泽东提出“为人民服务”,邓小平说“我是人民的儿子”,习近平提出“不负历史,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由此可见,他们所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是(    )
    A . 追求民族独立 B . 建立新中国 C .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 D . 实行改革开放
  • 19. (2023八下·晋安期末) 2019年10月1日,伴随着“石榴瓶”彩车,各族群众手拉手,像石榴籽紧紧抱在一起一样,组成“民族团结”方阵,载歌载舞经过天安门前。这一场景的出现有利于:(   )
    A . 加强与少数民族地区的联系 B . 消除民族间发展不平衡的现象 C . 贯彻“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D . 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 20. (2023八下·晋安期末) “就在21世纪的钟声即将敲响之前,从神州大地上消除了最后一块帝国主义侵略造成的殖民地的残痕,完整而彻底地完成了民族独立的历史使命。”能印证这一结论的是( )
    A . 发表《告台湾同胞书》 B . 香港回归 C . 确立“九二共识” D . 澳门回归
  • 21. (2024九下·天河模拟) 1987年6月,在台北市金华女中体育馆,一场以“想回家,怎么办?--打开海峡两岸探亲管道”为主题的座谈会召开,到会者六七千人。这反映了( ) 
    A . 香港澳门回归产生重大影响 B . “九二共识”引起社会共鸣 C . 民众打破两岸隔绝愿望强烈 D . “一国两制”首次成功实践
  • 22. (2023八下·晋安期末) 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
    A . 1955年周恩来率团出席万隆会议 B . 1956年9月中共八大召开 C . 1973年袁隆平成功培育籼型杂交水稻 D . 邓小平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设计师
  • 23. (2023八下·黄梅期末) 从开国大典到国庆60周年阅兵式中,我国武器装备经历了“‘万国牌'--苏联引进--自主研发”的过程。这说明我国军备发展( )
    A . 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B . 自主科研能力增强 C . 主要依靠引进技术 D . 得到苏联全面支持
  • 24. (2024·楚雄模拟) 邓小平指出:“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这句话叙述的是“两弹一星”研制的( )
    A . 背景 B . 条件 C . 性质 D . 意义
  • 25. (2023八下·晋安期末) 2022年2月25日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与英国、欧盟以及法国的相关高层通话,就俄乌冲突表达了中国的立场,强调:“中方坚定主张尊重和保障各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这一立场是一贯的,在乌克兰问题上同样适用。”中国政府的“这一立场”源自( )
    A . 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 B . 《告台湾同胞书》 C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 . 亚信峰会上的主张
  • 26. (2024九下·九台模拟) 2007年央视《感动中国》节目的颁奖词中写道: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5年归国路,10年两弹成。颁奖词中的“他”指的是( )
    A . 钱学森 B . 袁隆平 C . 屠呦呦 D . 杨利伟
  • 27. (2024八下·廉江期末) 20世纪80年代初期,流行音乐在中国异军突起,风靡一时。歌曲生产和消费各个环节的资源,如写作、出版、演出等,都大量集中在流行音乐领域。这一现象( )
    A . 反映了思想解放的成效 B . 得益于市场经济体制的推动 C . 导致了文艺方针的调整 D . 推动了科教兴国战略的制定
  • 28. (2024八下·宣化期末) 广汕铁路有望于2023年年底建成通车。届时,深汕特别合作区到广州的车程将压缩到50分钟左右,对深汕特别合作区畅达外联路网体系,加速打造世界一流汽车城,加快建设现代化的滨海新区、产业新城等具有重要意义。据此可知( )
    A . 中国铁路里程位居世界前列 B . 对外开放形成了新的格局 C . 交通网络建设助推经济发展 D . 经济发展推动城市化进程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4.0分)
  • 29. (2023八下·晋安期末)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我国第一颗氢弹试验成功。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成为世界上继苏联、美国、法国、日本之后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两弹一星”研制成功,促进了我国外交事业发展。从1965年到1975年,与中国建交的国家由49个猛增到107个,逐步实现了与西方许多国家关系的正常化。 

    ——摘编自王纪一《毛泽东与“两弹一星”战略决策》

    1. (1)  根据材料,简述中国是世界上第几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2. (2)  你是否同意材料中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
  • 30. (2023八下·晋安期末)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部分劳动宣传画

    出版时间

    1954年

    1980-1989年

    宣传画

    《劳动创造了幸福生活》

    《社会主义新农村》

    图一

    图二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以来劳模评选标准

    时期

    劳模评选标准

    1950年-1976年

    受表彰的先进对象来自工、农、教、文、卫、体等各条战线。如“铁人”王进喜。

    1977年-1988年

    “先进”即各条战线的劳动模范和先进集体。袁隆平等知识分子和科研工作者成为劳动模范队伍中的新成员。

    1989年至今

    将“对社会有突出贡献”作为劳模评选的重要条件,在评价指标中增加敬业精神、创新精神和职业道德等要素。个体经营者、私营企业主等均可参加全国劳模评选。

    ——整理自《劳模评选制度如何形成》《人民日报》(2021年5月1日)

    1. (1)  从材料一中任选一幅宣传画,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其反映的历史信息。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不同时期“劳模评选”标准的共同点。
    3. (3)  综合以上材料,概括从中得出的历史结论。
  • 31. (2023八下·晋安期末)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以一定人口的比例为基础,又适当照顾地区和单位,在城市与乡村间、少数民族与汉族间,作了不同比例的规定,使全国各阶层、各民族在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中都有相应的代表。 

    ——《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上册)

    材料二:由于历史上反动统治者长期实行民族压迫政策,各民族之间,主要是少数民族和汉族之间存在着很深的隔阂。少数民族大多信仰宗教,以致民族问题往往同宗教问题交织在一起而难于处理……鉴于情况复杂,中国共产党从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政治实际情况出发,制定了正确的民族工作方针和政策。 

    ——《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上册)

    材料三:不管大陆还是港、澳、台地区,都只有一个中央人民政府……邓小平的这一思想是根据中国国情来解决祖国统一问题的光辉范例。 

    ——胡维革、胡晓岩《关于香港回归祖国的思考》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选举法》的特点。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民族问题的复杂表现以及中共为此确立的政治制度。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关于“解决国家统一问题”的制度构想。请写出其成功实践的范例。
    4. (4)  综合以上材料,分析我国确立制度、制定政策的出发点。
  • 32. (2023八下·晋安期末)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新中国外交发展概况简表                                                                                                        

    时间

    发展概况

    1949-1959年

    新中国提出了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本内容的一系列外交理念、外交战略和外交政策,同32个欧亚非国家正式建交

    1960-1968年

    外交工作重点逐步转向反对美苏霸权主义,发展同周边国家和亚非拉民族独立国家,以及一些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

    1969-1978年

    这一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得到恢复,中美、中日关系先后实现了正常化,中苏关系进一步恶化

    1979-1989年

    中美关系总体平稳,中苏关系正常化,与发展中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参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

    1990-2002年

    坚定不移地“走出去”,继续推动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推进以联合国为重点的国际组织的多边活动

    2003-2012年

    提出以“坚持和平发展的道路”和“建设和谐世界”为核心的外交理念。全面加强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高度重视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作用。

    2013年以来

    提出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推动建立更加公平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深入实施“一带一路”建设,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交往格局更加丰富完整。

    ——摘编自齐鹏飞《波澜壮阔的新中国外交》

    从材料中选择两个相互关联的时间段,提炼一个观点,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现代史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