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权 | 民族 | 史书记述 | 出处 |
汉(刘渊) | 匈奴 | 汉氏之甥① | 《晋书·刘元海载记》 |
夏(赫连勃勃) | 匈奴 | 大禹之后,世居幽朔 | 《晋书·赫连勃勃载记》 |
北燕(慕容氏) | 鲜卑 | 有熊氏(炎帝)之苗裔②,世居北夷 | 《晋书·慕容廆载记》 |
北魏(拓跋氏) | 鲜卑 | 昔黄帝有子二十五人……昌意少子受封北土,国有大鲜卑山,因以为号 | 《魏书·序纪》 |
注:①古代为姑之子、舅之子、妻之兄弟、姊妹之夫的通称②后代子孙
材料一 (A)相(齐)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论语·宪问》
材料二 枯竭的土壤,渴求生长的力量;生存的压力,能否铸就崭新的国家。探索者们开始走到一起。一个外来者,掀起改革的浪潮。一个旧制度的挑战者,为君王的信念而战。机遇,开拓,质疑,争斗,古老的秦国在变法中成为东方霸主。
——《历史的拐点》解说词
材料三 (太和)十有八年……革衣服之制。十有九年……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九月庚午,六宫及文武尽迁洛阳。
——《魏书·高帝纪下》
材料二:4世纪后期,氏族苻氏建立的前秦逐渐强盛,并统一了黄河流域。皇帝苻坚任用汉人为丞相,锐意改革。
材料三:据《北史》记载“魏主引见朝臣,诏断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或不可卒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降爵黜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