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统编版(部编版)(2024) /八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本单元复习与测试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基础练习

更新时间:2023-10-29 浏览次数:26 类型:单元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
  • 1. 填入下列语句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⑴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    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

    ⑵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    中,我已     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

    ⑶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    敌阵,横渡长江。

    A . 坚固   斗争   打败   打垮 B . 牢固   战争   战胜   突破 C . 顽固   战斗   消灭   冲垮 D . 巩固   激战   歼灭   冲破
  • 2. 下列选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延续    陈静自若    修长美妙 B . 反应    急如流星    屏声敛息 C . 由衷    萧洒自如  如梦初醒 D . 裁判  凌空翔舞  惊讶不已
  • 3. 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 . 他是个音乐才子,这是无可置疑的。 B . 每次我向老师请教时,他都和颜悦色地给我解答。 C . 跑完了5 000米,同学们个个筋疲力尽 D . 在上学的路上,他把昨天看到的故事惟妙惟肖地讲给我听。
  • 4.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 课文《“飞天”凌空》是一篇新闻特写。 B . 新闻特写是截取新闻事件、新闻人物在特定场合中的片段、剖面或者细节,做形象化的再现与放大的一种新闻体裁。 C . 特写表现的一般是一个特定的时空交汇点上的形象画面。 D . 特写和消息一样,往往要报道新闻事件的全过程。
  • 5. 下列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 (liàng)  抖(sǒu)   祷告      候咙 B . 斜(jí)     分(zhí)   一刹那    静谧 C . (kuǎng)  啬(lìng)  拙拙逼人  发髻 D . 蓄(zhù)    清(chéng)   莅临      憔悴
  •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国行公祭,法立典章。铸兹宝鼎,sì我国殇。”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____广场上,国家公祭鼎铭文向世人____南京大屠杀史实,详述设立国家公祭日的初衷。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野蛮侵入南京,随后____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惨案;30万中国同胞惨遭杀lù。南京的历史,人类的记忆。今天,第四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中国再次以隆重的公祭仪式____死难同胞。中国人民永远牢记南京大屠杀历史,与全世界爱好和平与正义的人们共同维护和平。

    1. (1) 给文中的加点字注音,并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我国    杀lù    惨绝人

    2. (2) 文段是一则围绕“国家公条日”而发表的(体裁),立场鲜明地阐述了的观点。
    3. (3) 下列词语侬次填入以上选段空白处恰当的一项是(   )
      A . 聚会  回忆  创造  怀念 B . 集会  回想  发动  思念 C . 集会  讲述  制造  悼念 D . 聚会  讲解  制造  追悼
  • 7.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 (1) 天若有情天亦老,。(毛泽东《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2. (2) ,路远莫致之。(《庭中有奇树》)
    3. (3) 晴川历历汉阳树,。(崔颢《黄鹤楼》)
    4. (4) ,都护在燕然。(王维《使至塞上》)
    5. (5) ,终岁常端正。(刘桢《赠从弟》其二)
    6. (6) 柴门何萧条,。(曹植《梁甫行》)

      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下列小题。

  • 8. 下列选项中,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朝花夕拾》鲁迅散文集 B . 《西游记》施耐庵神魔小说 C . 《骆驼祥子》老舍长篇小说 D . 《海底两万里》凡尔纳科幻小说
  • 9. “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这句话出自《》(篇名),本文记叙儿时父子之间一场微妙的冲突,表现了父亲对儿童心理的
  • 10.  2020年是渡江战役胜利71周年,八年级(1)班开展了“纪念渡江战役,向老英雄致敬”的主题班会活动。请根据下面的活动场景,完成相应的练习。
    1. (1) 下面是一位学生对战斗英雄的采访,请你根据所学知识补全相应内容。

      学生:请问东路军当时渡江的过程是否顺利?

      战斗英雄:①

      学生:您能描述一下当时渡江的情景吗?

      战斗英雄:②

      学生:作为一名战斗英雄,每次回想起当时渡江的情况,您一定有许许多多的话要说。那么,现在您心里最想说的话是什么呢?

      战斗英雄:③

    2. (2) 班委会拟组织全班同学到安徽名人馆参观学习。请你根据下面地图中加粗的路线图(起点—终点)写一段话,告诉同学们怎样从学校前往目的地。

二、阅读与理解
  • 11.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 (1)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 (2)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历来脍炙人口,“生”和“入”用得很妙,请任选其一说说妙在何处。
  • 12.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后面小题。

    题大庾岭【1】北驿

    宋之问

    阳月【2】南飞雁,传闻至此回。我行殊【3】未已,何日复归来。

    江静潮初落, 林昏瘴【4】不开。明朝望乡处【5】 , 应见陇头梅。

    注释【1】大庾岭:在江西、广东交界处,为五岭之一。北驿:大庾岭北面的驿站。【2】阳月:阴历十月。【3】殊:还。“我行”句意谓自己要去的贬谪之地还远,所以自己还不能停下。【4】瘴:旧指南方湿热气候下山林间对人有害的毒气。【5】望乡处:远望故乡的地方,指站在大庾岭处。

    1. (1) 下列关于诗歌内容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 . 首联中写到 “南飞雁”到了大庾岭就不再南飞而要往北返回了。 B . 颔联写到诗人却还要流放到更荒远的南方。 C . 颈联虚写,写诗人贬谪途中所想象见到的景色:水面静寂江潮初落,林间迷蒙瘴气缭绕 D . 尾联虚写,写诗人的想象:明晨再望故乡,虽不见故乡但岭上梅花该是可以见到的。
    2. (2) 下列关于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前两联主要运用了对比手法(或对照手法),大雁止飞不进,北归有期,而我却行程未止,难以重返故乡和亲人团聚。 B . 后两联虚实结合,深化主旨,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思念和被流放到荒远地方的悲哀心。 C . 颈联这两句以景衬情,渲染了凄凉孤寂的气氛,烘托出悲苦的心情。同时又为下文进一步的抒情而蓄势。 D . 尾联中写到明晨踏上梅岭,遥望故乡,多么想跟古人一样寄一枝梅,来安慰家乡的亲人,运用这一典故再次表达了思乡之情,深化了主旨。
  • 13. 阅读下面的新闻,完成下列小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张棉棉

    央广网北京4月12日消息  来自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的消息,4月12日19时04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实践十三号卫星。实践十三号卫星是我国首颗高通量通信卫星,也是我国技术试验和示范应用成功结合的典范,对于促进我国通信卫星技术及产业的跨越发展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

    实践十三号卫星是东方红三号B平台全配置首发星,设计寿命15年。卫星突破了电推进、Ka通信载荷、高轨激光通信等制约我国航天技术跨越发展的一系列关键技术,将在轨实现东方红三号B平台功能和性能指标考核,开展我国宽带多媒体卫星通信系统业务试验,探索星地双向高速激光通信技术及应用。

    实践十三号卫星创造了我国通信卫星多个“首次”:首次在高轨卫星工程化应用自主研制的电推进系统,完成南北位保任务,大幅提高有效载荷装载比和卫星在轨寿命;首次在我国卫星上应用Ka频段多波束宽带通信载荷,通信总容量达20Gbps,超过我国已研制发射的通信卫星容量总和;首次开展我国高轨卫星与地面的双向激光通信技术试验,速率最高达到5Gbps;首次在我国高轨长寿命通信卫星上百分之百工程化应用国产化产品,改变了相关产品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

    实践十三号卫星完成试验验证后,将转入Ka频段宽带通信试验业务,纳入“中星”卫星系列,命名为中星十六号卫星,使我国成为继美、欧等少数发达国家后掌握Ka频段宽带通信这一先进技术的国家,可为我国通信设施不发达地区的用户提供优良宽带服务,促进宽带卫星通信在高铁、船舶、飞机等移动载体以及企业联网、应急通信等领域的应用。

    我国通信卫星的研制始于上世纪70年代,1970年4月24日,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开创了中国航天史的新纪元。遵循独立自主研制、瞄准国际先进水平、科研与实践结合的原则,已发展了四代通信卫星,走过了一条从探索到实践、从试验到实用、从国内到国际的发展道路。目前,我国已形成固定通信广播、移动通信、数据中继等卫星通信技术服务体系,在轨民(商)通信卫星16颗,转发器总数量达273个,构建了北京、香港、喀什三地互联互通、互为备份的卫星测控和业务监测网络,建成了连接南亚、非洲、欧洲和美洲的卫星电信港,基本形成了全球化的卫星通信服务能力。在国内,卫星通信服务业快速发展,全国直播卫星开通用户超过7000万户。在国际上,卫星通信业务拓展至30多个国家和地区,市场影响力大幅提升。

    实践十三号卫星工程由国防科工局组织实施。卫星、运载火箭分别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研制,地面测控系统由西安卫星测控中心负责,运控和试验应用系统由中国卫通集团有限公司负责。此次发射任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246次发射。

    1. (1) 请用横线画出这则新闻的导语,并根据导语的内容,拟写一个标题。
    2. (2) “央广网北京4月12日消息”是这则新闻的电头,其主要作用是:
    3. (3) 文中的画线句在句式上有何特点?有什么表达效果?
    4. (4) 体会“……建成了连接南亚、非洲、欧洲和美洲的卫星电信港,基本形成了全球化的卫星通信服务能力”中加点词语“基本”的表达作用。
    5. (5) 实践十三号卫星的成功发射,有何重要意义?
三、作文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