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从秦汉开始,药材随着商旅沿着丝绸之路流布世界各地,《马可·波罗行纪》中有肃州生产、贩卖中药材的记载。13世纪的波斯宰相拉什德曾派年轻医生远行中国学习中医药学,并用波斯文写成了系统介绍中国科学与医学成就的《唐苏克拉玛》。17世纪40年代来华传教士卜弥格深入研究《黄帝内经》《伤寒论》等中医典籍,著有《中国医药概说》《中国诊脉秘法》等书,全面介绍了中医理论和临床知识。1688年,俄国人到中国学习种痘术,之后传到了西欧,盛行一时。19世纪,《英国医学杂志》相继报道了中国针灸疗法。20世纪,法国人苏理莫昂专门从事针灸临床与教学,著有《真正的中国针灸术》。中医只是西方医疗的补充手段,西方民众只是选择性地接受了具有东方地域特征的药材和针灸。
——摘编自王亚丽等《从中医西传看中西文化交流》
材料二 明朝末年,伴随着耶稣会士的传教活动,具有近代意义的西方医学逐渐进入中国,当时传入的主要是解剖学、生理学知识。19世纪,医学处于蓬勃发展阶段,特别表现在与中医学相较更有实力的外科学上,如白内障手术、乙醚麻醉法等。一些有见识的中医学家已开始了融通中西医的活动。清朝末年,伴随着剧烈的社会变革,中国开始自办医学校,如京师大学堂开设医学科和医学实业馆。医疗保健制度、公共卫生与防疫等也开始仿效西方施行。到1912年,随着共和政府的建立,万象更新,现代医事制度也随之确立,西医大行其道,传统的中医被屏蔽于这一系统之外。20世纪二三十年代,有人甚至提出“废止中医案”,中医界据理力争,如张锡纯主张中西医理相同,应取长补短,和衷共济。
——摘编自罗曼《西医东渐及其与中医的碰撞》
材料一 14世纪中叶,“黑死病”席卷欧洲,人口死亡率达到30%—50%。大批政府官员死亡,导致公共治安、法庭审判、甚至日常生活秩序陷入混乱状态。劳动力减少了25%……黑死病期间及疫情之后,应急委员会的成立,出现了一批面向公众的瘟疫防治手册。为了阻止黑死病的传播,威尼斯建立许多站点专门用来隔离从东方归来的船员。在远离城市的岛上设立墓地埋葬因黑死病而死的人,埋葬的深度要达到5英尺。欧洲各地纷纷出台城市公共卫生法,始建市政健康委员会。到了16世纪在欧洲大部分中心城市,关注公共健康成了一种普遍的现象。这些医学上的变化被称为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卫生革命”。
材料二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迅速肆虐全球,北京时间2022年4月5日7点现有确诊5755万例,累计确诊4.9亿例,累计死亡超616.4万人,死亡率1.3%.,14亿中华儿女顽强地斗争取得抗疫的基本胜利……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在中国抗疫最困难的时候,曾得到众多国家的支持和援助。……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始终坚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领导、亲自指挥、亲自部署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运行的战略……“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成为全党全军全国人民的统一意志和行动……靠的是各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靠的是人民群众万众一心、同舟共济的强大民族精神,以及守望相助、生生不息的优良传统和情感基因。
——中国经济网
材料一 中医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典型代表,为中华民族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有益启迪。
朝代 |
主体 |
主要成就或方法 |
西周 |
开始有了食医、疾医、疡医、兽医的分工。 |
|
战国至西汉 |
扁鹊 |
望、闻、问、切四诊法,奠定了中医临床诊断和治疗的基础。 |
许多医家搜集、整理、 综合而成 |
《黄帝内经》系统论述了人的生理、病理、疾病以及“治未病”和疾病治疗的原则及方法,形成了中医药理论体系框架。 |
|
汉朝 |
政府 |
“民疾疫者,含空邸第,为置医药”。 |
华佗 |
创制了麻醉药“麻沸散”以及健身方法“五禽戏”。 |
|
张仲景 |
《伤寒杂病论》提出了外感热病的诊治原则和方法,论述了内伤杂病的病因、病证、诊法、治疗、预防等辩证规律和原则,确立了辨证论治的理论和方法体系。 |
|
东晋 |
葛洪 |
《肘后备急方》记载了青蒿对疟疾的治疗作用。 |
唐朝 |
孙思邈 |
《千金方》全书82卷,临床百科全书。“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众生之苦”。 |
政府组织苏敬等人 |
《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政府颁布的药典。 |
|
北宋 |
出现医学教学模型针灸铜人。 |
|
明朝 |
李时珍 |
《本草纲目》,世界上首次对药用植物进行了科学分类,创新发展了中药学的理论和实践,是一部药物学和博物学巨著。 |
清朝 |
叶天士 |
《温热论》,提出了温病和时疫的防治原则及方法,形成了中医药防治温疫(传染病)的理论和实践体系。 |
——摘编自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16年《中国的中医药》白皮书
材料二 当前,中医药走向世界的步伐日益稳健,中医药服务遍及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40多个外国政府、地区和组织与我国有专门的中医药合作协议,3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办了数百所中医药院校,一批中医药海外中心在“一带一路”参与国家和地区相继建立,国际合作项目数量日益增加。也要认识到,在促进中医药发展过程中,挖掘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并做好传承创新工作仍然任重道远。
——《人民日报》(2020年5月)
古代 | 近现代 |
先秦:传说伏羲制九针,神农尝百草;扁鹊运用望、闻、问、切四诊法诊病 秦汉:《黄帝内经》是重要的中医基础理论著作;《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临床学的基础 魏晋南北朝:道士葛洪留下了青蒿治疗疟疾的记录 隋唐:日本多次派药师来中国学习医学;鉴真赴日本传授医学;唐朝的《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政府颁布的药典;孙思邈的《千金方》集唐以前医方学之大成 宋元:政府派医官到高丽教授医学;王惟一撰《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明清: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被誉为“东方药学巨典”,后由朝廷颁行;传教士卜弥格翻译《中国医药概说》《中国诊脉秘法》等书 通过文献研究发现,西晋之前,中国没有专门的医学教育机构,医学教育一般是通过师徒家传或私塾学习,个别授受。这个时期的古代名医,大多跟随老师个人学习。晋代开始有正式的医学教育。隋代正式设立了医学教育机构太医署(后代改名为太医局、太医院)。 | 1、明末清初,西方传教士来华,带来了当时西方科学和医药学。 2、十九世纪初期,随着牛痘接种的方法和西医外科对眼科治疗技术传入中国,西医在中国部分地区影响开始扩大。 3、鸦片战争后,部分外国人在通商口岸开办私人诊所。19世纪晚期,在香港出现西医学院。 4、清末新政,中国开始有了近代意义的医学院。其中主要是中医学和中医药教育。 4、民国初年出现西医取代中医的倾向。1914年,各省中医组织请愿团向政府请求保存中医,政府申明“非有废弃中医之意” 5、民国时期,一些大学开办医学院,但是,其中几乎没有中医内容。蒋介石的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中医教育又回到私人师徒教授的状态。 6、1950年,新中国第一届全国卫生会议确定“团结中西医”的方针。 7、1955年,中医研究院成立。 8、1956年,苏联派专家来华学习针灸。 9、许多植物、动物中都含有胰岛素,但是含量和浓度不高,难以用于临床治疗。1922年,西医开始从猪、牛胰脏中提取动物胰岛素,用于临床治疗。1965年,在中国科学院主导下,中国科学家在世界上第一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这一成果为大规模生产胰岛素相关药物奠定基础。 10、1986年,国家中医管理局成立,后更名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11、2010年,针灸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12、2015年,屠呦呦凭青蒿素(通过分离纯化工艺提纯青蒿素)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3、201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颁布 |
——摘编自陈邦贤《中国医学史》等
上表为中医、中药学发展史大事简表。请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的主题,从表中提取相关的信息,自拟一个具体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证。(要求:论题明确,逻辑严密,史论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