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重点学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

更新时间:2023-11-09 浏览次数:52 类型:期中考试
一、题目
  • 1. (2023八下·深圳期中) 古诗文默写。
    1. (1)  欲济无舟楫,  。坐观垂钓者,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2. (2)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 (3)  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  ,  。(《小石潭记》)
    4. (4)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内容丰富。《关雎》中的“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  ”,体现了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与追求;《蒹葭》中的“蒹葭萋萋,  。所谓伊人,  ”,抒发了主人公对“伊人”绵远悠长的思念;《子衿》中的“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  ”,表达了一个人徘徊城头、约而不遇的失落惆怅。
  • 2. (2023八下·深圳期中)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 (1)  并且说我应当不高兴,他们太dài màn  ,是待客的礼数里从来所没有的。
    2. (2)  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yùn yù  果实的时期。
    3. (3) 如果看一张地图,并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合在一起,你就会看到它们拼合得多么tiān yī wú fèng
    4. (4)  那时自己对rén qíng shì gù  还不懂,好听点说,心还像素丝样纯洁。
  • 3. (2023八下·深圳期中)  下面语段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担当”是什么?冲锋在前是一种担当:医务人员在累得筋疲力尽时依然奋战在抗疫一线,救援官兵在大地分崩离析时勇敢无畏地奔赴灾区。默默坚守也是一种担当:邓稼先在茫茫戈壁上锲而不舍地研究“两弹”,袁隆平在田间地头为粮食增收而殚精竭虑……

    A . 筋疲力尽 B . 分崩离析 C . 锲而不舍 D . 殚精竭虑
  • 4. (2023七上·东莞期中) 选出对选文中的病句修改有误的一项(    )

    历史大剧《觉醒年代》近期领跑中国电视剧收视率榜单。①该剧形象再现了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以及建党前后这段时期风起云涌。《觉醒年代》一经播出就赢得良好口碑,②这部剧之所以大受欢迎,主要是因为它没有对历史人物进行脸谱化的塑造,而是比较严谨地依据时代背景和性格特征展示人物群像的原因。整体上看,《觉醒年代》制作精良、好看耐看。③这部剧的成功说明只要打破束缚,多接地气,主旋律题材才能产生观众喜欢的好作品。④希望创作者继续用更多精品力作书写伟大实践,表彰信仰之美、崇高之美 , 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A . ①句在“风起云涌”后加“的历史画卷”。 B . ②句删除“的原因”。 C . ③句把“只要”改为“如果”。 D . ④句“表彰”改为“彰显”。
  • 5. (2023八下·深圳期中)  中国书法历经演变而产生不同的字体,如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等。请赏读下面两幅书法作品并从下面的选项中为甲、乙两幅书法作品分别选出最适当的评价。

    甲: 

    乙: 

    A.此作品为楷书,字形端正,笔画平直,秀美圆润

    B.此作品为隶书,字形扁方,蚕头雁尾,一波三折

    C.此作品为行书,笔法灵活,行云流水,疏密得体

    D.此作品为草书,笔法苍劲,龙飞凤舞,一气畸或

                                     

  • 6. (2023八下·深圳期中)  某班拟开展以“漫步古诗苑”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并完成下列任务。

    同学们正在参与梧桐山公园“最佳宣传标语”评选活动,小深向工作人员询问了解到如下信息:

    梧桐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深圳市沙头角梧桐山南麓,南临大鹏湾,东与盐田港及著名旅游热点大小梅沙海滨公园相连,西接中英街,与香港新界仅一隅之隔,公园总面积 1933.3公顷,森林植被资源丰富,以常绿阔叶林为主。其历史悠久,早在明清时期,“梧岭天池”被誉为“新安八景”之一,如今“梧桐烟云”以其特有魅力荣膺“深圳八景”之列。

    小深草拟了A、B两则宣传标语,你认为哪个好?说说理由。

    A.人间仙境何处寻?纷纷遥指梧桐山。

    B.梧桐旧貌换新颜,一路芳菲尽容色。

    我认为  (填选项)好,因为  

  • 7. (2023八下·深圳期中)  请你仿照示例,结合《经典常谈》中《<诗经>第四》一章的内容以及语文素养积累,体会“诗言志”的育人作用。                                                                                                                                                   

    原句

    原义

    教育意义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指治玉,好像切制,好像锉平,好像雕琢,好像磨光;将玉比人。

    做学问要精益求精。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凡事都有个开始,但经常不了了之,没个结果。

    (1)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别的山上面的石头坚硬,可以用来琢磨玉器。

    (2)  

  • 8. (2023八下·深圳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未。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半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导向所志,遂述,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选自东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乙】蜀氏遇晋饥,辈三五人,挟木弓竹矢,入白鹿山,捕猎以自给。因值群鹿骇走,分路格之。一人见鹿入两崖间,才通人过,随而逐之。行十余步,但见城市栉比闾井繁盛了不见鹿。徐行市中,因问人曰:“此何处也?”答曰:“此‘小成都’耳,非常人可到,子不宜久住。”遂出穴,密志归路,以告太守刘悛(quān),悛使人随往,失其旧所矣。 

    (选自唐末五代•杜先庭《神仙感遇传•药氏》)

    [注]①梁:某一等级、某一类别的人或物。

    1. (1)  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答之 

      ②未果,病终 

      行市中 

      ④密归路  

    2. (2)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②遂出穴,密志归路,以告太守刘俊。

    3. (3)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
      A . 甲文构思精巧,以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从“忘路之远近”开篇,到“遂迷,不复得路”结尾,渲染了桃花源的神秘虚幻。 B . 乙文中“但见城市栉比/闾井繁盛/了不见鹿”,这个句子的断句是正确的。 C . 甲文“不足为外人道也”,乙文“子不宜久住”,短短几字,有异曲同工之妙,旨在凸显与世隔绝之人的谦逊豁达、不喜张扬的品质。 D . 两文故事内容不同,但在情节上有许多相似之处,比如发现者都是偶然进入了一个与世隔绝的之地,那里的人生活自足,安顺和平;发现者在回去的路上做了记号,而回头再找时已无迹可寻。
    4. (4)  【甲】【乙】两文作者不同,他们生活的时代背景也不同,但讲的都是人们“避难入山”的故事。请你推测这类“避难入山”故事被广泛流传、改编的原因表达了人们怎样的社会理想。
  • 9. (2023八下·深圳期中)  现代文阅读。

    【材料一】2021 年5月15日,“天问一号”探测器圆满着陆火星。“天问一号”探测器主要由环绕器和着陆巡视器(含“祝融号”火星车)两部分组成。前期,环绕器是搭载“祝融号”火星车的星际专车。在将“祝触号”火星车安全送达火星后,环绕器上升至中继轨道,此后数月它将变身为通信器,建立起“祝触号”火星车与地球之间的中继通信。“祝融号”火星车在着陆初期阶段,它与地面的通信通过环绕器采用UHF频段+X频段两种中继通信方式进行。X频段深空应答机负责环绕器与地面的通信,UHF频段收发信机负责“祝融号”火星车与环绕器之间通信,再加上2.5米口径的大天线,共同构成一个立体通信网。

    【材料二】“祝融号”火星车长啥样?“祝融号”火星车从外貌上看,就像一只美丽的“蓝色闪蝶”,重240公斤,长33米,宽3.2米,高1.85米,携带6台科学载荷,可以全方位了解火星,并且回传珍贵的数据和照片。它由结构与机构、移动、天线、热控、供配电等10个分系统组成;具有四大主要功能:一是能够承受整个任务过程中的力学、热、辐射等空间环境:二是落火后与进入舱配合完成释放、分离任务;三是在火星白时完成火星表面感知、探测、移动等工作,在火星夜间进入待机状态;四是能够适应火星表面环境,具有自主休眠和唤醒能力。按任务要求,火星车拥有90个火星日(一个火星日约为一个地球日)的设计寿命。

    【材料三】“祝融号”火星车如何在火星“荒野求生”?火星表面气压大约是地球大气的1%,火星表面白天最高温度大约27摄氏度,晚上最低温度大约零下130摄氏度;为了应对火星表面的低气压以及昼夜温差,研制团队为火星车配置了两套集热器,并采用了纳米气凝胶保温。火星大气表层光照强度大约是月球表层的三分之一,火星大气吸收太阳蓝绿光,容易造成光谱红偏,而且火星沙尘沉积也会影响太阳电池发电;为此,研制团队专门针对光照、沙尘等情况,设计了蝶形四展太阳翼,配置了特殊的电池等。火星上的风速可达每秒180米,这几乎是地球上特大台风风速的三倍还多,狂风会掀起大量的沙尘、石块,形成特大沙暴,让火星车的眼睛蒙尘、翅膀不再灵活;为了应对这些状况,研制团队使用了一种新材料,这种材料不易沾上灰尘,即使沾上也可以通过振动将其抖落。火星表面岩石密度大约是月球表面的2倍,其土壤的物理、力学特性虽然与月壤类似,但存在表层土壤坚硬、里层土壤松软的情况;研制团队对此采用了主动悬架设计,让火星车可以实现抬轮和蠕动,便于车轮下陷后脱困。

    1. (1)  阅读材料,下列表达正确的一项是 ____
      A . “天向一号”探测器由环绕器和“祝融号”火星车组成,环绕器既是星际专车又是中继通信器。 B . “祝融号”火星车在着陆初期阶段,X频段深空应答机负责环绕器与火星车的通信,UHF频段收发信机负责地面与环绕器之间的通信。 C . 火星车由十个分系统组成,具有四大主要功能,按任务要求,它拥有90个火星日(一个火星日约为一个地球日)的设计寿命。 D . 火星上的风速每秒180米,是地球上特大台风风速的三倍,形成特大沙暴,让火星车的眼睛蒙尘、翅膀不再灵活。
    2. (2)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研制团队采用了哪些措施让“祝融号”火星车克服困难“荒野求生”?
  • 10. (2023八下·深圳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文言启蒙

    张大春

    ①先父在时,说教总趁机会,不轻易出言,想是怕坏了我学习的胃口。 尤其是关于某些难教难学的知识或手艺,若我不攀问入里,他仿若全无能为,往往只是应付几句。除非我问到了关隘上,他知道我有了主动求知向学的兴趣,才肯仔细指点。

    ②那是在小学六年级的时候,我无意间翻看了书橱里的几本风渍书,纸霉味腐,蛀缝斑斑,字体粗黑肥大,个个都认得,可是通句连行,既不会断读,又不能解意。看了很久,觉得太奇怪了,只好请父亲给说一说。

    ③那是一套名为《史记菁华录》的书。多年后回想起来,当时捧在手里的,是给父亲翻烂了之后,重新用书面纸装帧过的小册子。父亲接过书去,卷在掌中,念了几句,说:“不懂也是应当。这是《项羽本纪》。”

    ④这天晚上他给我说了楚霸王自刎在乌江的故事,却始终没解释书上的文句为什么那么写。我最后还是忍不住问了:“为什么你看得懂,我看不懂?”(其实我想说的是,为什么每个字我都认得,却看不出意思?)

    ⑤父亲回答的话,我一辈子不会忘记:“一个个的人,你都认识;站成一个队伍,你就不认识了。是吧?”他把手里的书往桌上一扔,说,“这个太难,我说个简单一点的。”

    ⑥接着,他念了几句文言文,先从头到尾念了两遍,又一个字一个字地解释。在将近五十年后,我依旧清楚地记得字句:

    ⑦公少陋怡,初学书,不成。乃学剑,又不成。遂学医。公病,公自医,公卒。

    ⑧公,对某人的尊称。少,年纪还很小的时候。颖悟,聪明。学书,读经典。学剑,练武功。学医,学习医术,给人治病。卒,死了。

    ⑨他说到“死了”时,我笑了,他立刻说:“懂了?”

    ⑩那是一个笑话,描述的是一个我觉得非常令人悲伤的人。没有谁知道那人在死前是不是还医死过别的病家,但是能把自己活成个被称为“公”的年起,应该还是有些本领的,只不过这中间有太多未曾填补的细节。

    ⑪父亲说:“文言文的难处,是你得自己把那些空隙填上。你背得愈多,那空隙就愈少。不信你背背这个‘公’。”

    ⑫大部分孩子在课堂上学文言文时会觉得痛苦,是因为乍看起来,文言语感并不经常反映在日常生活之中。可是,日常生活里也不乏被人们大量使用的成语,这些话俯拾即是,人人可以信手拈来——仅此“俯拾即是”“信手拈来”二语,都是文言,只不过谁也不需要在读过、背过司空图和苏轼的全集后才能使用这两个词语,文化的积淀和传承已经将文言文自然化在几千年以来的语体之中了。

    ⑬然而,一旦要通过文言叙事、抒情,就得理解那些空隙。我们单就“公少颖悟”这一篇来说,一共九句、二十五字,行文者当然不是要颂扬这个“公”,而是借由一般行状和墓志惯用的体例、语气和腔调来引发嘲讽。 那些刻意被省略掉的生活百态、成长细节、学习历程、挫败经验……通通像掉进沙漏的底层一般,只能任由笑罢了的读者自行追想、补充。你愈是钻进那些不及展现于文本之中的人生,缝缀出也许和自己的经历相仿佛的想象经验,就愈能感受到那笑声之中可能还潜伏着怜悯,埋藏着同情。

    ⑭此外,我们可别忘了,《史记•项羽本纪》一开篇介绍了项氏“世世为楚将”之后,就是这么说的:“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 

    (文/张大春选自《自在文章》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有删改)

    1. (1)  请简要概述父亲对“我”进行文言启蒙的过程。
    2. (2)  第①段画线处,为什么“父亲”对“我”的教育有时“应付几句”,有时“仔细指点”,由此可以看出“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3. (3)  最后一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4. (4)  文中故事里的人物“公”生活和成长的细节被刻意省略掉了,请从第⑬段画线句中的“生活百态、成长细节、学习历程、挫败经验”中任选两方面对“刻意被省略掉”的部分进行想象和补充。
  • 11. (2023八下·深圳期中)  告别一个人,告别一个地方;告别一段岁月,告别一种心绪;告别不堪,告别荣耀……告别中见真情,告别中见哲思。人生路上,我们会经历各种各样的告别。这些告别给了你怎样的感悟与思考?

    请你以“别了,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补充题目;

    ②字数不少于600字;

    ③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和校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