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分封目的 ②分封对象 ③封国权力 ④瓦解过程
第一幕 青年求明主:生于卫,有奇才 第二幕 明君秦孝公:求贤才,谋富强 第三幕 君臣开盛局:奖军耕,削特权 |
①“九江守印”封泥属于文献史料
②封泥与《史记正义》的记载可相互印证
③“九江守印”封泥可用于研究秦的文字
④两则史料表明了秦代在中央实行的官制
秦始皇 | 汉武帝 |
实行郡县制 统一文字 统一货币、度量衡 北击匈奴,修建长城 | 实施“推恩令” 立儒家学说为正统思想,兴办太学 平抑物价 北击匈奴 |
①控制地方权力 ②促进经济发展 ③扩大中外交流 ④推动文化发展
政权 | 较大规模交战时间 | 和平时间 |
北宋与辽 | 960- 1004,约44年 | 100多年 |
北宋与西夏 | 1038- 1044,约6年 | 100多年 |
南宋与金 | 1127 -1141,约14年 | 近100年 |
合计 | 约70年 | 约300多年 |
时间 | 1861年 | 1862年 | 19世纪80年代 | 1895年 | 1898年 |
事件 | 创办安庆 内军械所 | 设立京师 同文馆 | 福建、广东、南洋和北洋等海军初步建成 | 公车上书 | 戊戌变法 |
选项 | 史事 | 主要人物 | 重要文件 |
A |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 拿破仑 | 《独立宣言》 |
B | 美国独立战争 | 华盛顿 | 《人权宣言》 |
C | 法国大革命 | 克伦威尔 | 《权利法案》 |
D | 美国内战 | 林肯 |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
3月颁布《银行紧急法令》提供银行35亿美元贷款 5月通过《农业调整法》调节农业生产销售 6月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协调各工业部门活动 …… |
①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头号强国
②出现以美 、苏为首的两大集团的斗争
③亚非拉地区民族解放运动空前高涨
④世界格局出现了向多极化发展的趋势
材料一: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其中许多著作被冠以某某经、某某传等名称。
材料二:书院是元代士人重要的活动中心。
人物 | 身份 | 史实 |
忽必烈 | 元世祖 | 下诏:“宣圣庙及管内书院……毋得侵扰亵渎,违者加罪。” |
特穆尔 | 元成宗 | 下诏:“赡学(资助)土地及贡士庄田, 以供春秋二丁朔望祭祀(祠堂祭祀和书院讲经活动)。” |
穆尔布哈 | 中央官员 | 新建涑水书院以祀奉司马光 |
徐琰 | 地方官员 | 将南宋国子监翻修重建为西湖书院 |
材料三:
主日学校:星期日对在工厂做工的青少年进行教育的免费学校 | 1781年英国建立了主日学校,学校除了宗教教育之外,还增加了诸如历史、地理、基础科学等内容。工人们掌握了读写算的能力,他们能够去阅读通知布告、操作说明、报刊杂志,工人阶级的整体文化水平有了提升,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加速工业化的向前进行 |
材料一:中国历代 (部分)耕地面积变化情况
时期 | 北方耕地面积(亿市亩) | 南方耕地面积(亿市亩) |
魏晋南北朝 | 1.925 | 1.925 |
隋唐 | 3.21 | 3.21 |
宋辽金元 | 2.59 | 4.61 |
明 | 4.39 | 6.31 |
清 | 4.31 | 6.19 |
材料二:玉米、甘薯原产于美洲,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它们被带到了欧洲、西亚,后来传入中国。
著作名称 | 著作记载 | |
①《本草纲目》 | (玉米)根叶主治小便淋沥、沙石,煎汤频饮 | 甘薯补虚乏,健脾胃,强肾阴 |
②《遵化通志》 | (清代)玉蜀黍(玉米)愈种愈多 | (清代)种者(甘薯)颇多,亦抵米谷 |
③《中国历代粮食亩产研究》 | (清代)玉米参加轮作复种的耕地,比不种玉米的耕地每亩可增产32.750公斤 | (清代)同块土地上种植甘薯,比不种甘薯增产50% |
材料三:英国农牧业生产的发展, 提供了大量粮食和畜产品,从而满足了工业生产对于农畜产品的需求,在养活更多的人口的同时,保持了粮食基本供求平衡。农业进一步扩大了对铁制品的需求,进而刺激了煤炭业的发展和冶铁业技术的创新。
——摘编自任艳等《工业化进程中英国农业的兴衰及其启示》
材料四: 迈上新征程,要把党的二十大提出的目标任务落到实处,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 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从复杂的国际形势看,粮食安全不能有丝毫麻痹大意,必须增强忧患意识,以国内稳产保供的确定性来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从国内看,当前我国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总体有保障,但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不足,稳产保供的基础还不牢固。要从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出发,加快构建以粮食安全和有效供给为目标的粮食安全综合保障体系。
——摘编自《人民日报》
示例:②说明清代在河北遵化地区普遍种植玉米与甘薯,可用于研究当时遵化地区农作物的种植情况。
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
示例:选择②。1931年在瑞金召开了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宣布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它是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革命政权的探索与尝试,对统一领导与加强全国苏区和红军部队的斗争发挥了重要作用。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简史》 记述了党的百年光辉历程。
目录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和投身大革命的洪流 第二章 掀起 土地革命的风暴 第三章 全民族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第四章 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全国性胜利 第五章 A 第六章 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和曲折发展 第七章 B 第八章 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推向21世纪 第九章 在新的形势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十章 C |
中国共产党自一九二一年成立以来,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材料三 传承红色基因
注:《那年那兔那些事儿》 将每个国家都塑造成一只动漫小动物,通过它们的故事,讲述党
史上的一系列重大史事。
①伟大历史转折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材料一 中央文史研究馆研究员单霁翔说:“(中轴线上)天坛、先农坛呈现出庄严肃穆的祭祀景观;从天桥到前门,一直都是商品贸易活跃的区域;从正阳门到故宫,从古至今都承载着政治功能。”
材料二 中轴线标注了中国的过往与当下,体现了中国的文化与精神。
素材 | 观点及理由说明 |
元大都循照《周礼·考工记》记载的中正对称的城市建造规范,结合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的传统,最终确定以积水潭( 今什刹海)为城市中心,以中轴线贯穿南北 | ① 观点:中轴线是____之线 理由:____ |
1919年,五四运动从中轴线东侧的北大红楼开始。“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成为时代的呐喊 | ② 观点:中轴线是____之线 理由:____ |
2018年,围绕中轴线的历史、艺术、发展等主题,开展“探访中轴线”活动。活动吸引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各界友人来到北京,并引发了140. 7万国外网友的关注 | 观点:中轴线是一条中外友好交流之线 理由:通过举办探访中轴线的活动,向世界展示了北京的悠久历史和文化魅力。体现了今日中国与世界友好交流的愿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