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内蒙古赤峰市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册地理10月月考...

更新时间:2023-11-14 浏览次数:13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 1.  2022年10月8日至12日,右下图示意智神星与天狼星“结伴游”。天狼星距离地球约为8.6光年,是夜空中最亮的恒星,智神星则是小行星带中质量第二重的小行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结伴游”的这两个天体( )
      A . 质量相同 B . 都能自身发光 C . 距日远近相同 D . 都属于银河系
    2. (2) 以天狼星为中心天体的天体系统( )
      A . 与智神星相互吸引、相互绕转 B . 与太阳系的层级相同 C . 是规模最大的天体系统 D . 由恒星、卫星等基本天体构成
  • 2. 金星是地球的“姊妹星”,自身有稠密的大气层,其厚度是地球大气层的数十倍,其中CO2气体占比可达96%。金星表面的平均温度高达475℃,是太阳系中“最热”的行星。下表为金星

    和地球的数据资料。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行星


    质量


    体积


    密度


    公转周期


    自转周期


    表面温度/℃


    大气压/hPa

    金星


    0.82


    0.856


    5.26


    224.7天


    243天


    475


    93

    地球


    1.00


    1.000


    5.52


    1年


    23小时56分


    15


    1

    1. (1) 金星成为地球“姊妹星”的特殊相似性主要表现为( )
      A . 公转方向 B . 公转轨道 C . 自转周期 D . 质量体积
    2. (2) 金星成为太阳系“最热”行星主要是由于( )
      A . 距离太阳最近 B . 温室效应强 C . 自转周期长 D . 大气压力大
    3. (3) 若我国向金星发射探测器,将面临的主要困难有( )

      ①距离遥远,难以到达②金星自转周期过长,探测器无法利用太阳能工作③金星表面极端高温,影响探测器的仪器工作④金星的超强大气压,易损坏探测器的仪器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 3. “月有阴晴圆缺……”,月相变化自古就给我国人们留下了许多美好的诗篇,我国某校学生在开展地理实践活动中,通过观察月相来验证古诗词。下面四组诗词中描述正确的是( )
    A .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B .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C . 杨柳岸晓风残月 D . 月落乌啼霜满天,夜半钟声到客船
  • 4. 下图为云南省元阳梯田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图中包含的地球外部圈层有( )
      A . 水圈、大气圈、生物圈 B . 水圈、岩石圈、生物圈 C . 水圈、岩石圈、大气圈 D . 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大气圈
    2. (2) 对图中各圈层描述正确的是( )
      A . 水圈是连续又规则的圈层 B . 各圈层都是独立发展变化的 C . 圈层之间存在着物质迁移 D . 生物圈位于水圈的上部
  • 5. 下图为某同学利用太阳光学望远镜观测到黑子后绘制的黑子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 (1) 该同学在望远镜中看到的是太阳的( )
      A . 太阳内部 B . 光球层 C . 色球层 D . 日冕层
    2. (2) 有关太阳黑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太阳黑子区域温度比周围高 B . 太阳黑子从数量众多到数量稀少,周期是11年 C . 太阳黑子增多时,太阳耀斑就会减少 D . 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可以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3. (3) 太阳活动可能的影响有( )

      ①地球上发生磁暴②部分地区的无线电通信受到影响③信鸽迷失方向④火山喷发

      A . ①②④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②③④
  • 6. 下图示意某地局部地层剖面及地质学家根据各地层埋藏的化石绘制的各地层形成时期场景想象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图示地层的形成时期是( )
      A . 新生代 B . 古生代 C . 中生代 D . 元古宙
    2. (2) 图示地层形成时期的地球( )
      A . 海洋陆地形成 B . 出现低等的多细胞生物 C . 哺乳动物大发展 D . 动物从海洋向陆地发展
  • 7. 要想了解地球历史,就要了解地层和化石,就要学会读地质年代表。右图为地质年代表部分年代的气候变化及动物发展阶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古生代晚期两栖动物向爬行动物进化阶段的主要气候变化是( )
      A . 变冷干 B . 变暖干 C . 变冷湿 D . 变暖湿
    2. (2) 据图判断二叠纪时期相较于志留纪时期( )
      A . 物种更丰富 B . 冰川范围缩小 C . 陆地面积扩大 D . 海平面上升
  • 8. “淮南虫”化石(如下图)1962年于安徽省淮南市八公山被发现,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已发现的最早的多细胞生物化石,被国际地质学界誉为“蓝色星球上的生命之源”“地球上的生命始祖”。“淮南虫”出现之后,动物们才逐渐从无脊椎形态进化为有脊椎形态,它们先在海里生长,后来爬上了岸。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淮南虫”生活的时期最有可能为距今( )
      A . 7.4亿年 B . 5.41亿年 C . 4.85亿年 D . 2.52亿年
    2. (2) “淮南虫”生活时期( )
      A . 高大山系形成 B . 联合大陆已经解体 C . 是重要的成矿时期 D . 鱼类大量繁衍
  • 9. 读“某地剖面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图中( )
      A . ①地层形成时间早于②地层 B . ③地层形成于太古宙的主要成矿期 C . ⑤地层形成中伴随着青藏高原隆起 D . ④地层化石可用于推测古生代环境
    2. (2) 古生代后期是重要的成煤时期,由此可知当时( )
      A . 藻类植物繁盛 B . 蕨类植物繁盛 C . 裸子植物繁盛 D . 被子植物繁盛
  • 10. 人们向地下发射人造地震波,通过接收、分析不同地层的反射波,从而推断油气资源的分布。钻探深海油气资源依赖海上钻井平台,海上钻井平台架构于海洋底层,若海底土层中存在一层“硬夹层”(也称“鸡蛋壳”),由于其下方土质相对松软,平台插桩就位时容易踩碎“鸡蛋壳”,发生溜桩甚至倾倒的穿刺事故。某海上钻井平台在作业时进行“主动穿刺”,穿刺钻孔深度约为海底15米,平台设计最大钻井深度为10688米。下图示意海上钻井平台正常作业和穿刺事故。完成下面小题。

    1. (1) 该海上钻井平台“主动穿刺”插桩抵达了( )
      A . 地壳 B . 软流层 C . 地幔 D . 地核
    2. (2) 下列图中可能有石油资源的是( )
      A . B . C . D .
    3. (3) 下列关于该海上钻井平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主动穿刺”是为了勘探石油深度 B . 钻井最深可达下地幔 C . 钻井经过软流层 D . 涉及的地球外部圈层有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 11. 读小明同学绘制的地球圈层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小明绘制的地球圈层图中标注错误之处为( )
      A . 地壳 B . 软流层 C . 外核 D . 生物圈
    2. (2) 小明对标注错误的圈层进行了修改。下列对更改后圈层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由坚硬的岩石组成 B . 呈液态或熔融状态 C . 地球上最为活跃的圈层 D . 地球内部厚度最大的圈层
  • 12. 地球大气由多种气体和悬浮于其中的固体粒子或气体粒子(称为大气气溶胶)组成。每种大气成分都有不同的作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下列选项中,近地面大气时空差异最显著的成分是( )
      A . 氮气 B . 氧气 C . 二氧化碳 D . 水汽和杂质
    2. (2) 导致大气成分不合理变化的人为因素有( )

      ①植树造林②兴修水库③燃烧矿物燃料④大量使用制冷设备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④②
  • 13.  2022年7月31日,长征系列某型号运载火箭成功完成任务,部分残骸向地面坠落。下图为某段大气的温度随高度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火箭残骸掉落途中穿过①段范围时,依次经过( )
      A . 对流层、平流层 B . 平流层、对流层 C . 高层大气、平流层 D . 平流层、高层大气
    2. (2) 图中②范围内,大气温度随高度增加的变化特点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分别是( )
      A . 升高适合飞机飞行 B . 升高发生极光 C . 降低反射无线电短波 D . 降低多云雨天气
  • 14. 通常对流层的气温是近地面较高,且随高度增加而递减。但在一天中的不同时段会有差异,有时甚至出现高层气温反而高于低层气温的现象,这种现象称为逆温。垂直温度梯度指在垂直方向上每变化100米高度气温的变化值,并以温度随高度的升高而升高为正值,下图示意某市城郊秋季某时段垂直温度梯度时空变化图(单位:℃/100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发生大气逆温现象的最大高度约为( )
      A . 100米 B . 150米 C . 350米 D . 500米
    2. (2) 该日逆温现象( )
      A . 海拔越高越严重 B . 越接近地表越严重 C . 气温越高越严重 D . 越接近傍晚越严重
二、综合题(共两题,总40分)
  • 15.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构建地理模式图,是探究地理原理和规律的方法之一。下图为某地理模式简图:

    1. (1) 若该模式图示意地球的内部圈层,甲为内核,则岩浆发源地为(填序号);地球磁场的形成与层有关(填序号)②③圈层的界面是,在海洋处该界面的深度为;地震波自地核向地表传播至①②界面时发生的变化是
    2. (2) 若甲为太阳,①②③为太阳外部大气层,则肉眼能观测的大气层为(填序号),日珥发生的圈层为(填序号);耀斑爆发之后的数天,是观看和拍摄极光的最佳时机,家住济南的张先生想去拍摄极光,请你从拍摄地区和时间的角度为张先生提供两条合理化建议
    3. (3) 若该模式图示意高纬度大气的垂直分层,甲为地面,则②层大气的底部为千米;②层大气气温随海拔升高而,天气多;近年来,我国大气污染较为严重,请从能源利用的角度提出治理措施
  • 16.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下面甲图为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示意图,乙图为地球表面各纬度全年和冬、夏半年太阳辐射总量示意图。

    材料二:格尔木市(36°25′N,94°53′E)位于青藏高原腹地,属于大陆高原气候,年太阳总辐射量在6618~7356MJ/m2 , 年均日照时数在3200~3600小时,年平均气温4.3℃,年平均降水总量43mm,年平均降水天数27天。

    1. (1) 据图乙描述地球表面全年太阳辐射分布规律,并说出主要影响因素。
    2. (2) 与夏半年相比,说出冬半年太阳辐射量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3. (3) 指出图甲中B处的地形类型,并分析B处成为我国太阳辐射量贫乏区的原因。
    4. (4) 近年来,政府着力推进太阳能光伏发电站建设。格尔木拥有大量的未利用荒漠化土地,地势平坦开阔。你是否赞成在该地大力建设太阳能光伏发电站?请根据材料信息说明理由。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