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别 | 实验处理 | 实验结果 |
甲 | 给蝌蚪饲喂甲状腺组织碎片 | 提前发育成“微型蛙” |
乙 | 切除蝌蚪的甲状腺 | 生长发育障碍,只能长成大蝌蚪 |
丙 | 切除蝌蚪的甲状腺并及时饲喂甲状腺激素 | 蝌蚪正常发育为青蛙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组别 | 实验处理 | 实验结果 | |
错误次数 | 完成学习所需时间(秒) | ||
A | 不做任何处理 | 8.76 | 112.39 |
B | 向大鼠脑的一定区域缓慢注射0.5M缓冲液溶解的鹅膏蕈氨酸lμL | 15.72 | 149.73 |
1896年,C.S. Sherrington把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的机能接点命名为突触。在20世纪30年代,对于突触之间是电学传递还是化学传递曾发生过争论。Otto Loewi等科学家用实验证明突触之间存在化学传递。Furshpan和Potter在1959年首先指出在螯虾的可兴奋细胞之间有电学传递。使用细胞内微电极技术记录鳌虾腹神经节内神经纤维的膜电位(如图1 ),他们发现了神经元之间介导动物逃避反射的电突触。
电突触普遍存在于无脊椎动物的神经系统中,在动物的逃避反射中发挥重要作用。在哺乳动物的神经系统和视网膜中,电突触主要分布于需要高度同步化的神经元群内的细胞之间。形成电突触的两个相邻细胞间的距离特别小,两侧的神经元膜上都存在一些贯穿质膜的蛋白,称为连接子。突触前膜和后膜上的连接子相对形成缝隙连接(如图2)。连接子中间形成一个通道,允许小的水溶性分子通过。通过连接子,许多带电离子可以从一个细胞直接流入另一个细胞,形成局部电流和突触后电位。在化学性突触,从冲动到达突触前膜至突触后细胞出现电位变化,有接近1ms的延迟(即突触延迟)。电突触没有延迟,电流瞬间从一个细胞传递到下一个细胞。在大多数情况下,电突触的传递是双向的。
| 化学突触 | 电突触 |
突触结构 | 突角触前膜与突触后膜之间由突触间隙分隔开 | |
传递方向 | —— | |
传递速度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