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 | 0 | 20 | 40 | 60 | 80 | 100 | |
溶解度/g | 氯化钠 | 35.7 | 36.0 | 36.6 | 37.3 | 38.4 | 39.8 |
碘酸钾 | 4.6 | 8.1 | 12.6 | 18.3 | 24.8 | 32.3 |
根据表中数据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两电极 | 正极端的玻璃管 | 负极端的玻璃管 | |
现象 | 有气泡 | 体积为5.15mL,木条燃得更旺 | 体积为10.38mL,气体燃烧 |
①碘酒②糖水③白醋④高锰酸钾溶液
温度℃ | 0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70 |
溶解度/g | 0.185 | 0.176 | 0.165 | 0.153 | 0.141 | 0.138 | 0.116 | 0.106 |
①轮船在河里和海里都会漂浮在液面上;
②轮船由河里驶入海里所受浮力不变;
③轮船由河里驶入海里上浮一些;
④海水密度大于河水密度;
⑤轮船排开较小体积的海水就可获得所需浮力。
其分析过程的正确顺序是( )
①蔗糖水;②碘酒;③泥浆水;④澄清石灰水;⑤牛奶。
【提出问题】:不能再继续溶解食盐的溶液,还能溶解其他溶质吗?
【猜想预测】:根据生活经验,一个容器盛满大豆后,还能再装入小米,因此不能再继续溶解食盐的溶液中,还能溶解其他溶质。
【查阅资料】:高锰酸钾溶液为紫红色。
【设计实验】:
⑴向20mL水中加入食盐直到不能再溶解
⑵向所得溶液中加入一粒高锰酸钾固体,发现溶液颜色变成紫红色。
⑶再向溶液中加入少量的食盐,搅拌后发现食盐仍然不能再溶解。
【得出结论】:。
【拓展反思】:向不能再溶解食盐的溶液中继续加入食盐,溶液中食盐的质量分数(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下同);若加入高锰酸钾固体,溶液中食盐的质量分数。
同学们猜测食盐溶解快慢与其颗粒大小有关。为验证假设,准备了如下实验装置。
查阅资料:溶质溶解包括溶质粒子扩散过程(吸收热量)和溶质粒子水合过程(放出热量)。
进行实验:先分别称取一定量的氯化钠、硝酸铵、氢氧化钠,再分别量取一定体积的水。在室温下分别按如图所示操作进行实验,并在下表中记录有关实验现象。
| 测量的温度/℃ | 温度的变化(与水相比)/℃ |
水 | 25 | |
硝酸铵溶液 | 20.8 | 下降4.2℃ |
氯化钠溶液 | 25 | 无明显变化 |
氢氧化钠溶液 | 33.6 | 上升8.6℃ |
根据查阅到的资料,请你说明氯化钠在溶解前后温度没有变化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