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土地点 | 遗址年代 | 出土物品 |
江西鹰潭角山窑 | 商早期至西周初期 | 大量印纹陶及原始瓷,多为生活用具,可能此地在当时的大型窑场 |
陕西长安张家坡 | 西周晚期 | 陶窑遗址出土大量陶鬲和鬲残片,上有钤印或刻写的工匠姓名 |
河南郑州人民公园 | 商晚期 | 出土陶压锤、印模等工具;大量的陶器废品,基本为烧造变形或有气泡粘连的陶盆 |
厂矿名 | 统计年份 | 平均利润率(%) |
上海自来水公司 | 1895—1913年 | 15.27 |
天津煤气公司 | 1895年,1909—1913年 | 17.48 |
上海工部局电气处 | 1895—1913年 | 5.31 |
天津自来水厂 | 1909—1913年 | 9.06 |
上海法商电车电灯公司 | 1909—1913年 | 6.17 |
天津电车电灯公司 | 1913年 | 14.01 |
该表可以用来说明这一时期( )
刊名 | 创办者 | 创刊时间 | 主要内容 |
《秦劫痛话》 | 旅京陕西学生团 | 1919 | 痛陈人民疾苦 |
《秦铎》 | 陕籍旅沪学生 | 1920 | 反对旧制度,宣扬民主自由 |
《共进》 | 陕籍北京大学学生 | 1921 | 宣传新文化、新思想 |
《贡献》 | 南开大学的几位陕西学生 | 1922 | 宣传马克思主义和教育革命 |
《新群》 | 上海大学陕西同乡会 | 1925 | 宣传共产纲领,反帝反封建 |
苏美尔人经济文书中提及的部分人物
人物称呼 | 尼塔库尔 | 姆鲁斯库尔 | 恩 | 图格迪 | 帕苏尔 |
含义 | 男奴(外邦男人) | 女奴(外邦女人) | 最高祭司 | 首席法官 | 指挥官 |
第二节战争的四个阶段 第三节① |
材料一
材料二
我国历史上大一统的国家治理表现出四个重要特点:
一是国家统一。我国历史上曾数度出现分裂割据的状况,但无论怎样分裂,最终都会走向统一。
二是“要在中央”。中央集权是2000多年封建国家治理最基本的制度体系,这一体系的核心是“事在四方,要在中央”。中央政府通过文书律令、官僚行政、考核监察等方式,推行政令,维护中央权威。
三是郡县体制。郡县体制是中央集权下地方治理体系的概括。历代将全国划分为若干不同层级的行政区划进行管理,如道、路、州、府、省、郡、县等,由中央委派官员进行治理。
四是因俗而治。“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适度保持自治、分治,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状况采取不同治理方式也取得不少成功经验。
——选择性必修—《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材料一
《宋史·食货志》云:“钱本中国宝货,今乃与四夷共用。”受到宋朝的影响,宋朝周边的辽、金、夏和海外的高丽、日本、交趾均实行了铜钱为本位的货币制度,在东南亚,宋钱作为辅币被广泛流通使用。两宋时期经济发达,对外贸易鼎盛,亚洲海路贸易从而空前繁荣,而中国货币作为国际通货,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整合作用,从而形成东西方之间的国际贸易网络。
——摘编自崔落满《宋钱国际化程度考》
材料二
时期 | 演变 |
1870—1914年间的古典金本位制 | 19世纪下半叶,以英镑为中心的国际贸易和投资体系覆盖全球,90%的国际支付以英镑结算。 |
1929—1945年期间 | 金本位制无法维持,出现了不能兑换黄金的纸币本位制。 |
1945—1973年间的 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 | 1944年,布雷顿森林会议确立了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会员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的国际货币格局。美元取代英镑成为具有主导地位的货币。 |
1976年至今牙买加体系 | 浮动汇率制度改革、黄金非货币化、扩大信贷额度、增强特别提款权等。 |
当代作家张洁创作的长篇小说《沉重的翅膀》是现代中国反映四化建设、工业改革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此书首次出版于1981年,书中情节主要反映当代中国的改革开放。小说梗概如下:重工业部副部长郑子云支持曙光汽车制造厂厂长陈咏明进行改革,却遭到部长田守诚的反对;陈咏明顶住各方面的压力,在厂里大刀阔斧进行改革的同时关心群众,解决职工的住房问题;女记者叶知秋写了有关陈咏明改革的报告文学,反响很大,但有人借机造谣中伤郑子云。田守诚为巩固自己的地位,暗中也与郑子云展开较量。小说的结尾写到选举党的十二大代表,尽管田守诚部长耍尽花招,郑子云仍远远超过了他,获得了1006:287的压倒多数票数,最终当选为党的十二大代表。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从上述故事梗概中提取一个观点并加以论述。(要求:写明观点,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材料一
19世纪中叶以前,欧美各国的城市建筑一般都在6层以下,主要原因在于垂直交通的限制。升降机的发明、运用克服了这一障碍。1852年,美国的奥蒂斯兄弟公司发明蒸汽动力升降机,1889年2月纽约的迪马列斯特大楼安装了主要用于运货的电动升降机,从此名副其实的“电梯”出现。1883—1885年芝加哥修建了10层的家庭保险公司大楼,这是第一座用铁和钢材按照现代钢框架结构原理建造的高层建筑。1895年建成的20层、92米高的美国公证大楼是第一幢全部用钢做骨架的高层建筑。19世纪末年,美国的高层建筑已达29层118米高。
——摘编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工业文明的兴盛——16—19世纪的世界史》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中国建筑开始了新发展。旧城市陆续出现了一些新的建筑类型,如银行、海关、百货公司等。一些沿江沿海的旧城镇,被辟为商埠及划分租界,形成新的商业区。十九世纪四十年代以后,我国逐渐出现了近代工业建筑、交通建筑、公共建筑。当时的房屋,早期以殖民地式和折衷式居多,逐步又传来了古典式、罗曼式、哥特式、欧洲村舍式。随着城市的发展,房地产商纷纷投资住宅建筑,使住宅商品化。新型里弄最先在上海出现,一些大城市还出现了高层公寓。开埠之初,这些建筑物多是砖木结构,外墙以青砖砌筑。到二十世纪初时,外观已有应用面砖、石块等做法,内外装饰也相应增加,房屋的机械设备也比较现代化,高层建筑已应用了电梯。
——摘编自王绍周《中国近代建筑概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