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统编版(部编版) /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八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 /第22课 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统编版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八单元 第22课 南京国民政...

更新时间:2023-11-30 浏览次数:26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随着中国革命和建设形势的发展变化,中国共产党党员成分多次发生变化。党的历史上,农民成分比例最高的年份应当是(   )
    A . 1924-1926年 B . 1927-1937年 C . 1937-1945年 D . 1945-1949年
  • 2. (2024高二上·慈溪月考) 1924年,孙中山在《国民政府建国大纲》中指出;“(训政是)一完全自治之县,其国民有直接选举官员之权,有直接罢免官员之权。”1928年,蒋介石在《训政纲领》中提到:“在训政时期,由中国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国民大会领导国民行使政权……治权之行政、立法、司法,考试和监察五权,由国民党政府总揽执行。”这表明(   )
    A . 国民党发展了美国三权分立的理论 B . 蒋介石践行了孙中山的“训政”理念 C . 当时中国尚不具备基层自治的条件 D . “训政”沦为国民党专制独裁的工具
  • 3. 如图为中共中央局宣传部编印的《“八一纪念的口号》。其编印年份应是(   )

    A . 1929年 B . 1933年 C . 1939年 D . 1947年
  • 4.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国货运动浪潮席卷全国各地,被称为“中国第一代电影皇后”的上海影星胡蝶,亲自前往国货商场购买国货,意在借助其明星效应,改变大众的消费习惯与行为,特别是引领女性更多地选用国货产品。这反映出当时(   )
    A . 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B . 妇女事业受到社会关注 C . 上海引领女性运动走向 D . 国人爱国热情空前高涨
  • 5. 1927年,毛泽东豪情满怀地创作了《西江月》,词中写道:“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国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这首词所赞颂的是(   )
    A . 南昌起义 B . 秋收起义 C . 百团大战 D . 平型关大捷
  • 6. 下图是现存于中国财税博物馆的一张“ 红军临时借谷证”, 是 1934 年 10 月 以红色政权信誉作为担保的特殊“借条”。 内容为苏维埃政府在江西瑞金县河西区借得干谷 500 斤 ,落 款为人民委员会主席张闻天和粮食人民委员陈潭秋 。它见证了( )

    A . 苏区军民鱼水情深 B . 农业发展粮食增收 C . 减租减息成效显著 D . 反围剿斗争的胜利
  • 7. 在 1930 年 6 月 11 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通过了由李立三起草的《目前政治任务的决议》(即《新的革命高潮与一省或几省首先胜利》),决定发动武汉、南京、上海等地暴动,提出“会师武汉”、“饮马长江”,并认为中国革命一爆发就会“掀起全世界的大革命”。这表明(   )
    A . 当时还没有找到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 B . 共产党内的右倾错误依然存在 C . 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的指导出现了重大失误 D . 共产党内部在革命道路的选择上存在分歧
  • 8. (2024高二上·重庆市开学考)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中共中央出台的《中共苏区中央局关于土地问题的决议案》中提出:“因为民主性的土地革命,不能消灭富农的,并且在革命后富农还是产生的要发展的,只有中国革命从民主革命转变到社会主义革命时才可以消灭富农”。我党的一决议案(   )
    A . 导致机会主义继续蔓延 B . 适应了民主革命发展需要 C . 表明土地政策走向成熟 D . 解决了农村中的社会问题
  • 9. (2024高二下·新洲期末) 如表为1933年中央苏区部分商品进出口的关税税率表。据此可知,苏区关税征收在当时(   )                                                                                                                                                                                                                                                                                          

    出口货物

    进口货物

    货物

    税率

    货物

    税率

    3%

    西药

    3%

    3%

    50%

    家禽

    5%

    洋参

    100%

    30%

    免税

    米谷

    50%

    免税

    注:此处关税指中央苏区和国民党统治区贸易中需向苏区缴纳的税种。

    A . 适应了民族战争的需要 B . 有利于巩固根据地政权 C . 保障了战略物资的供应 D . 旨在增加苏区财政收入
  • 10. 1927年10月,中国共产党党刊《布尔塞维克》指出,“八一革命是适合于客观情形和暴动时机的”;它“是中国工农革命的第一声,开启了布尔塞维克道路的新纪元”。这表明当时的中国共产党(   )
    A . 认识到武装斗争的重要性 B . 走上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 C . 纠正了“左”倾主义错误 D . 以创建工农红军为首要目标
  • 11. 1931年成立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其《宪法大纲》规定: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最高权力机关。它由各省苏维埃代表大会,中央直属市、直属县苏维埃代表大会及红军所选举出来的代表组成。该大会每两年由中央执行委员会召集一次。由此可知,此时的苏维埃代表大会(   )
    A . 实现了全国人民当家作主 B . 具有人民代表大会的特征 C . 指挥全国红军的军事斗争 D . 推动了全民族抗战的到来
  • 12. 1930年4月,崇安县(属闽北革命根据地)举行了乡苏维埃政府选举,乡苏维埃政府人员“多属雇农贫农”,到了8月又正式提出“反对富农小地主参加苏维埃政权”。据此推知,崇安县乡苏维埃政权的建设( )
    A . 强化“左”倾思想主导地位 B . 巩固国民革命统一战线 C . 配合土地革命的有序推进 D . 保障各个阶层民主权利
  • 13. 1934年,蒋介石发起了旨在通过改良民众日常行为而复兴“固有道德”的新生活运动,其中心准则为“礼义廉耻”,强调其为“古今立国之常经”,将其新解为:“礼”是“规规矩矩的态度”,“义”是“正正当当的行为”,“廉”是“清清白白的辨别”,“耻”是“切切实实的觉悟”。这表明新生活运动(   )
    A . 丰富了传统思想的内涵 B . 衔接了古代与现代的心理断层 C . 成了维护统治的工具 D . 塑造了有理想有道德的新公民
  • 14. 20世纪30年代的农村建设运动中,晏阳初提出:“我们不愿安居太师椅上,空作误民的计划,才到农民生活里去找问题,去解决问题,抛下东洋眼镜,西洋眼镜,换上一副农夫眼镜。换句话说,我们欲‘化农民’,我们须先‘农民化’。”这反映出这一时期(   )
    A . 知识分子与农民运动紧密结合 B . 社会形成了农村建设的热潮 C . 土地革命运动在全国蓬勃开展 D . 国人对社会改造道路的探索
  • 15. 下图为近代某一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颁发的一份土地证明。该历史时期是(   )

    A . 国民革命时期 B .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C . 全民族抗日战争时期 D . 解放战争时期
  • 16. (2022高一上·安徽期末) 1927年 6月,毛泽东提出“山区的上山,滨湖的上船,武装保卫革命”的主张,随后 他回湖南,作出了让农会会员和农民自卫军“上山”“进湖”,保存革命实力,以待时机的工作部署。这体现了毛泽东(   )
    A . 践行“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B . 开始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C . 推动土地革命的不断发展 D . 探索符合国情的革命道路
  • 17. 1932年5月,毛泽东在给中共苏区中央局的电报中说:“在三次反‘围剿’战争后,我们的军事战略,大规模上决不应再采取防御式的内线作战战略,相反要采取进攻的外线作战战略。在现时的敌我形势下,只有采取进攻的外线作战,才能达到目的。”毛泽东的这一主张着眼于(   )
    A . 革命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 B . 开辟“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 C . 遏制左”倾冒险主义倾向 D . 争取共产国际认同中国革命道路
  • 18. 如图为1934年一位红军家属给前方战士书信的节选。该书信能够佐证当时(   )

    A . 民众对苏维埃政权的认同 B . 反“围剿”革命斗争取得胜利 C . 抗日民主政权建设的成就 D . 土地革命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
  • 19. 长征实现了红军的战略大转移,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如图中关于长征途中重大历史事件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 在①的会师标志着红军长征的胜利结束 B . 在②的会议纠正了右倾机会主义的错误 C . 在③处开始创建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D . 在④处中央红军被迫开始了战略的转移
  • 20. (2024高一下·合江期末) 1932年,国民政府颁布《商品检验暂行条例》及《商品检验局暂行组织条例》,同时于上海,汉口、青岛、天津等重要通商口岸设立商品检验局。1934年公布的新税则中将糖、烟、纸、小麦粉等44种货品免征出口关税,而进口税率从7.5%至50%不等,据此可知,国民政府采取的这些举措(   )
    A . 使中国国民经济结构渐趋合理 B . 扭转了中国外贸逆差的局面 C . 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D . 强化了国家对经济的全面统制
  • 21. 下图为1874一1937年官办、官商合办、官督商办工矿企业设立趋势图,由此可知(   )

    A . 洋务运动时期官方投资逐步增多 B . 清末新政推动民族资本快速发展 C . 北洋政府时期官资占比逐步下降 D . 南京政府加强战备扩大官方投资
  • 22. 如图为1934—1936年革命根据地范围的变化情况。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 .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B . 工农红军实现重大战略转移 C . 国共联合抗战的需要 D .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 23. 1927年,中共中央会议提出:共产党现时最主要的任务,是利用秋收季节,“有系统的有计划的尽可能的在广大区域中准备农民的总暴动”;认为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之完成,“必须实现于反对已成为反革命的资产阶级之斗争之中”。这深刻地反映出,中国共产党(   )
    A . 适时调整自身的方针政策 B . 基本摆脱了共产国际的指导 C . 对革命形势认识尚不明晰 D . 确定发动群众进行武装斗争
  • 24. 下表是学者对长征历史意义的思考,该学者旨在强调红军长征(   )                                                                                            

    (一)

    红军长征实现了党中央指导思想的根本转变

    (二)

    红军长征是威武雄壮的革命战争史诗,是毛泽东军事战略思想的总结和运用

    (三)

    红军长征成功地进行了反对“左”“右”倾的斗争,创立了正确处理党内矛盾的新经验

    A . 开辟了中国革命的新的道路 B . 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C . 加速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D . 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 25. (2024高三上·成华模拟) 1934年1月,毛泽东明确提出:“在目前的条件之下,农业生产是我们经济建设工作的第一位,它不但需要解决最重要的粮食问题,而且需要解决衣服、砂糖、纸张等项日常用品的原料即棉、麻、蔗、竹等的供给问题。”毛泽东提出这一主张意在(   )
    A . 为苏区各项建设提供物质保障 B . 调动解放区人民生产积极性 C . 打破敌人对抗日根据地的封锁 D . 进行新民主主义经济的探索
  • 26. 在中央苏区,俱乐部是以政治动员为目标,进行政治文化学习与文娱体育活动的重要组织。1933年的统计显示,苏区乡村共有俱乐部1917个,经常参加体育运动者近10万人,城镇中俱乐部更加普遍。据此可知,该时期的俱乐部活动(   )
    A . 照搬了苏联的工作经验 B . 回应了革命斗争的需求 C . 扭转了苏区的发展态势 D . 弘扬了竞技体育的精神
  • 27. 下面为1933年上海各业产值比重图。这反映出当时上海(   )

    (注:其中木材、家具、冶炼、建筑、皮革品、饰物仪器、其他工业比重因小于1%,故未列入此图。)

    A .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显著特点 B . 半殖民地半封建性突出 C . 深受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影响 D . 机器工业取代了手工业
  • 28. 1931年12月,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决议规定:对于资本家的企业和手工业,仍“保留在旧业主手中”的,“由工人监督生产”“尚不实行国有”;“不应干涉经常的商品市场关系”,对商业贸易实行鼓励、保护政策。这一做法(   )
    A . 加速了革命性质的转变 B . 调动了民众国民革命热情 C . 稳定了根据地经济秩序 D . 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 29. 一位美国驻华记者曾这样记述当时的抗日根据地:“现在,农民们成立了乡、县参议会,参议会都被赋予权力,能解决有关农民切身利益的问题,这些都是农民们自孩提时代起就一直面临的问题。农民们第一次进入政府机构,并且发现自己具有不容置疑的管理能力和从未显露的才华。”这一记述表明,根据地(   )
    A . 农民运动激发了革命热情 B . 封建的土地私有制得以废除 C . 民主政权建设落到了实处 D .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 30. 1929年7月,中共闽西一大的《政治决议案》指出,只要不打击小商人、小手工业者,“他们对革命是同情的."同年12月,中共鄂豫边区一大指出:"豪绅地主的商店不没收,采用估价罚款的办法”,“对中小商人和富农经济”也“绝不能妨害”。这表明当时中共(   )
    A . 力图巩固革命统一战线 B . 开辟武装夺取政权道路 C . 探索苏区经济发展道路 D . 动员社会各界参加抗战
  • 31. 如图为1931年闽西工农银行发行的股票。该股票正面为褐色石印股票名称、面额、日期、说明等内容,并印刷了马克思与列宁的头像。股票还带有六期息票。右边框内书“一、本股票不得在市面流通买卖,二、凭票向本银行支领应得红利”,并用毛笔填写股票持有人:(福建省)汀连县一区芷溪乡黄国璋。由此可知该股票的发行(   )

    A . 有利于革命根据地的建设 B . 证明它具有社会主义的性质 C . 体现了地方割据色彩浓厚 D . 说明它与货币属性基本一致
  • 32. 1933年,我国工业只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2%,而农业占到了60%。另据估计,1933年全国商业人员约1171万人,是当时工厂职工人数的24倍,商业资本约为工业资本的10倍。这可说明当时中国(   )
    A . 工业发展极为不平衡 B . 工商业的殖民化倾向 C . 城市化动力存在缺陷 D . 受西方经济危机影响
  • 33. 如表为赣西南苏区在革命爆发前后各物品价格统计表(截至1930年10月)。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物品

    数量

    革命前价格

    革命后价格

    比例

    输出农产品

    每担

    银元二元半(元)

    一串八百(元)

    4:1

    每担

    银洋五元多

    一元半至二元

    3.3:1~2.5:1

    猪肉

    每斤

    铜元六百

    三百六十

    1.7:1

    输入工业品

    每斤

    铜元五百余文

    一串二百

    1:2.4

    洋油

    每瓶

    银元二元以上

    五元至六元

    1:2.5~1:3

    洋火

    每盒

    十文至二十文

    二十文

    1:1~1:2

    A . 根据地经济快速发展 B . 国民党的经济封锁 C . 革命形势的不断高涨 D . 反“围剿”的失利
  • 34. 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档案馆收藏的《中国工农红军布告》(1935年5月23日,中共中央以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朱德的名义发布)中,中央红军首次响亮提出了“红军万里长征”,从此,“万里长征”一词成为红军战略大转移的专用名词。该词的提出(   )
    A . 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要表现 B . 保存了革命的基干力量 C . 反映了红军坚忍不拔的奋斗精神 D . 团结了全国的少数民族
  • 35. 1929年9月,中共中央曾在“九月来信”中指出,目前红军的基本任务“主要的有以下几项:一、发动群众,实行土地革命,建立苏维埃政权;二、实行游击战争,武装农民,并扩大本身组织;三、扩大游击区域及政治影响于全国”。关于红军的发展和战略问题,实行“分兵游击集中指导是不可移易的原则”。这表明(    )
    A . 中央首次为革命指明了方向 B . 我党提出土地革命政策 C . 党内结束了革命策略的争论 D . 中央支持新的革命探索
  • 36. 毛泽东在八七会议上指出:“当时大家的根本观念都以为国民党是人家的”不知道它是一架空房子等人去住。其后像新姑娘上花轿一样勉强挪到此空房子去了,但始终无当此房子主人的决心。我认为这是一大错误。”毛泽东意在(   )
    A . 批评党内存在的左”倾冒险主义错误 B . 强调开辟中国革命的新道路的意义 C . 指出党应该掌握统一战线的领导权 D . 宣传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方针
  • 37. 如图为闽西工农银行股票示意图。该股票(   )

    A . 具有鲜明的思想性和政治性 B . 说明根据地群众踊跃参加革命 C . 表明根据地的补给严重不足 D . 反映出根据地保护工商业发展
二、材料分析题
  • 3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征梦”

    1932年11月,上海《东方杂志》编辑部发起了一次“梦想中的未来中国是怎样”的征稿活动。活动得到社会各界的积极响应,来稿数量众多。1933年1月,《东方杂志》“新年特号”选择了100余人的稿件进行了刊发。

    表:部分刊发稿件所表达的“国家梦”

    银行家章乃器

    推翻帝国主义及其代理人,为中华民族发展扫清障碍

    大学教授何思敬

    未来的中国将属于工农劳苦大众的同盟

    公务员盛止戈

    梦想中的中国要“执国际之牛耳,解除世界弱小民族的痛苦”

    作家谢冰莹

    我梦见一个“没有侵略,没有剥削,没有战争和屠杀”的大同世界

    《东方杂志》因为这次“征梦”活动遭遇了国民党当局的干预。杂志社总经理王云五要求主编胡愈之改变办刊方向,胡愈之因拒绝改变而被迫离开主编位置。当时的鲁迅未参与“征梦”活动,并在杂文中批评胡愈之说:仅仅“谈梦”无助于对现实的改变。

    ——据耿密《民国知识精英的“国家梦”—基于1933年〈东方杂志〉“新年特号”的片段观察》

    1. (1) 分析《东方杂志》选择刊发表6中“国家梦”的考量。
    2. (2) 胡愈之的遭遇告诉我们些什么?
    3. (3) 若此活动在1953年1月再办一次,会收到怎样的新“国家梦”?请试写一例。
三、论述题
  • 39. 20世纪30年代中国出现了一次乡村建设和合作社运动的潮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自1927年“四·一二”政变后,中国共产党的革命转入农村,进行土地革命,得到农民拥护,日益威胁到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基础。此时农村经济也出现了种种衰退迹象,严重影响到政府的财政。从最高统治者到民间舆论都发出了“乡村建设”、“农村复兴”的呼声。从20世纪30年代初开始,兴起了一个从国民政府到民间的农村合作社和乡村建设运动,试图在不改变旧有土地制度的前提下进行生产组合方式变革,来应对农村现状。在政府的引导下,乡村建设运动和合作社运动展开并形成潮流。

    推行效果较好的是国民党为军事等需要在豫鄂皖三省推行的“农村合作预备社”,其中安徽六安县在1933年入社农民占全县人口的0.71%,这个比例高出其他一般地区。信用合作社成为全部合作社的主体,在1933年农民各类借贷来源中,合作社只占1.3%;1934年农民余款各种存放处所中,合作社占0.7%。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党的农村政策毫无变化,中国共产党推行的新土地政策,再次得到农民认同。

    ——摘编自虞和平《走向现代化的历程·经济卷·1900-1949》

    提取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20世纪30年代的乡村建设和合作社运动。

  • 4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首届全国手工艺品展会的举办

    1936年6月3日,《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委员会总章》出炉,该章程强调了"研究发展全国农工副业及地方特殊产品"的目标,手工业为内容之一。6月8日,经建总会筹委会成立,蒋介石为会长,行政院副院长孔祥熙、实业部部长吴鼎昌、秘书翁文灏为筹委。筹委会主任吴鼎昌在广播讲话中呼吁“手工艺品近年来为机器制品所压倒”,“有改良其艺术、推广其销路之必要”。7月4日,经建总会在南京成立。经建总会于同年10月暂定全国手工艺品展览会于1937年5月在南京举行,为期一个月,各地名流学者纷纷撰文或发表演讲,响应此次展会。

    材料一  服用品中适合都市销路,又足以代替外货的有察哈尔民生工厂出产之纹布、天津大方成记纱厂之美术布等;在冶炼品多为旧法冶炼,大都为农业用品及日用品,仍墨守旧规……各种出品,皆能跟着时代努力迈进!——摘编自褚光《参观手工业展览会记》

    材料二  旧法冶炼品多为旧式农工用具,如黎、锄、镰等,"不能与现社会之生产方式相适应",建议政府将新式生产工具输入农村。——摘编自薛光《全国手工艺品一个初步的研究》

    材料三  每一种手工制造,均有简单机器相辅佑,与昔日之纯手工制造,均有改良。

    ——摘编自《经建总会摄制手工艺影片》

    作为历史的观察者,概括说明展览会的兴办为何会引发广泛的社会关注,并谈谈“展览会”新生的出路在哪里。

  • 4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农村革命根据地

    材料  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的部队到达井冈山,创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到1930年夏,全国已建立起大小十几块农村革命根据地,红军发展到约7万人,连同地方革命武装共约10万人。

    ——据《中国共产党历史》

    1. (1) 根据如图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农村革命根据地分布的分布特点,并说明集中分布在这些地区的理由。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如图反映的中国革命新道路与新理论的理解。
  • 4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落脚点和出发点”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无与伦比的伟大壮举,是中国革命史上一座不朽的丰碑。长征落脚点的选择历经曲折,对于中国革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材料一:红军长征落脚点的“七次选择说”

    时间

    落脚点

    中共变更落脚点的主要依据

    1934年11月

    湘西

    红军突围而损失惨重,湘西则有国民党重兵把守。

    1934年12月

    川黔边

    遵义会议后,蒋介石调集150个团合围而来。

    1935年2月

    云贵川

    该区地广人稀,民族成分多,社会问题复杂。

    1935年4月

    川西北

    日军蚕食华北,国内抗日救亡运动高涨。

    1935年6月

    川陕甘

    党中央掌握了陕北红军的情况。

    1935年9月

    陕北

     

    ——据李冰梅、傅广华《红军长征落脚点的最终确定及其战略意义》

    材料二:

    邓小平提出:“陕北根据地是落脚点和出发点”。根据材料,谈谈你对这一论断的理解

    (要求:表述成文,要点明确,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 4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国共两党早期党章中“基层党组织建设”比较

      项目

    共产党

    国民党

    基层组织 层级

    二大:”各农村各工厂各铁路各矿 山各兵营各学校等机关,及附近, 凡有党员三人至五人均得成立一 组,每组公推一人为组长,隶属地 方支部”。

    一大:“区分部党员大会-区分部 执行委员会-区分部为本党基本 组织。(注:区分部作为基层组 织设置在乡镇区域,区分部书记 类似于副乡长、乡长的级别)

    基层组织 的职责和 作用

    五大( 1927年)“支部是党与群 众直接发生关系的组织”。积极在各该工厂等之内活动,领导群众之 日常斗争;实行党的口号与决议于 群众中;吸收新的党员;服从地方 党部从事组织与宣传的工作;积极 参加地方政治经济的斗争;尽可能 讨论党的重要问题。

    一大:“为党员间或党员与本党主 要机关间之联络。执行党之决 议;征求党员;帮助区执行委员 会进行党务;分配本党宣传品; 收集党捐,分售本党印花、本党 纪念相片、本党表记等;选派出 席区大会、县大会之代表,及初 选省大会、全国大会之代表;执 行上级机关之命令。

    基层组织 的活动频 次

    三大:“各小组每星期至少须开会 一次”;四大( 1925年)“各支部 每星期至少须开会一次由支部书 记召集之 至支部全体会议,至 少须每月举行一次了。”

    一大:“区分部党员大会至少两星 期开会一次。”

    ——李忠杰《国共两党早期党章比较》

    结合所学知识,以“国共两党早期基层党组织建设比较”为题,写出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