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文件 | 政策内容 |
1934年 4月 | 《财政部致关 务署训令》 | 以银条、银块、银锭及其他可供铸币之银类运送出口者,除中央造币厂厂条外,征税2.25%。银本位币净征7.75%,大条宝银及其他银类10%。 |
1934年 9月 | 《财政部呈行 政院报告》 | 取缔标金外汇投机,改以中央银行所开之关金行市为结价标准。 |
1934年 10月 | 《财政部呈行 政院报告》 | 中央、中国和交通银行成立外汇平市委员会,委员会委托中央银行买卖外汇与生金银。 |
1935年 2月 | 《奖励外银输 入办法》 | 凡由国外输入现银,需向海关登记,将来复出口时,准其免纳正附各税。 |
材料一 中国货币发展图样
材料二 1935年,国民政府实行法币政策,为抗战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解放战争期间,法币急剧贬值,国民政府被迫于1948年再次进行币制改革,发行金圆券、银圆券,但仍以失败告终。币制政策是国民党政权垮台的重要原因,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解放区迅速连成一片。形势的发展急需一种统一的货币来替代原根据地种类庞杂、折算不变的货币,为此,华北人民政府于1948年12月1日在河北石家庄成立中国人民银行,开始统一发行人民币,并在新中国成立后,成为法定货币。
——摘编自王桧林《中国现代史》等
材料 在大航海时代,美洲贵重金属大量涌入欧洲,金币、银币随之普及。但不同国家的供应量差别、铸币中贵金属含量差别大,致使黄金和白银的兑换比率不一,而且浮动性强。在牛顿建议的基础上,英国议会于1717年立法,规定金银币兑换比值,形成了“复本位制”,随后,美国、法国都向英国学习“先进经验”,但各国兑换比价不同,市场套利现象严重。1774年,英国重铸货币,放弃白银,形成实质上的“金本位制”。19世纪初,随着英国对外贸易逆差加剧,英国国内白银急剧减少,英国议会制定《金本位法》,确定了英镑只盯住黄金的方针政策,这标志着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从国家层面废除白银的货币地位的国家。在金本位的支撑下,英国国力昌盛,最后变成了“日不落帝国”。于是,从19世纪下半叶开始,世界主要国家在货币政策上基本都效仿英国,无论最初的“银本位制”还是“复本位制”,最后都演化成“金本位制”。正如达尔文所述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那样,在长期的选择中,白银的货币光环渐渐暗淡,“金本位制”则日益稳固。
——摘编自【日】黑田明伸《货币制度的
世界史——解读“非对称性”》
根据材料,围绕“世界货币演变”提出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世界史知识加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