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推翻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崭新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取代中华民国,这是共产党人自1927年9月开始公开打出苏维埃革命旗号始终追求的一个革命目标。1931年11月7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旗帜终于在江西瑞金的上空升起来。但是,由于种种主客观的原因,“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仅仅存在了3年。在之后的日子里,中共中央和红军也还坚持着苏维埃革命的旗号,而作为一个国家形态的政治符号,它事实上已经随着中央红军撤出中央苏区而开始长征,以及很快到来的政策变动,归于消亡了。
——摘编自杨奎松《中国近代通史:内战与危机(1927—1937)》
材料二 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如笼统地称为中国抗战,应是十四年,包括1931年9月至1937年7月的局部抗战和1937年7月至1945年9月的全国抗战两个大的阶段。人们习惯所称的“八年抗战”,实际上是指全国抗战。
材料一:前人有过的曲折也是后继者的财富。中华民族步入20世纪时,正处在深重的苦难中。甲午中日战争,是一场备受屈辱的悲剧,却又是一个新的起点。戊戌维新运动推动的变法注定要失败,但决不能抹杀它促进新思想传播的作用;不能因为义和团运动是爱国运动,就不指出那些消极落后、甚至愚昧荒唐的东西,正如不能因为它存在消极落后的方面,就不敢肯定它是一场反帝爱国运动一样。
材料二:人心向背的较量
人心向背,是最终左右一切的决定性力量。解放战争中,军事局势迅猛发展。国民党统治区内以学生运动为先锋的民众运动风起云涌,反映了国民党统治区人心的变动。在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最坚决地、脚踏实地地在乡村中领导广大贫苦农民,把几千年没有能解决的封建土地所有制从根铲除,这是中国共产党所以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奥秘所在。民主同盟坚决拒绝参加国民大会,是一个重要的政治动向,反映出原来处于中间状态的人们在政治态度上的进一步变化。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一:
20世纪40年代后半期的中国,几乎每年都有重大事情发生。学者金冲及独具慧眼从1947年入手,写成《转折年代》。该著作以近乎白描的手法再现了1947年的中国社会面貌:
有一份杂志刊载了一幅中美贸易的漫画,画的是长嘴鹤在一只长颈瓶里喝水,对蹲在旁边的猫说:我们是平等的,都可以自由地在这瓶里喝水。
1月至8月。天津歇业工厂竟达132家,尚未宣告歇业的厂家,也多坐待油尽灯干。上海最大的纺织厂申新各厂开工纱机,尚不足全面抗战前1936年57万锭之数。
晋西北山地农民许多穷困及破产,虽然有些地方农民已分得若干山地,但非常零碎,没有系统、普遍和彻底。目前的任务就是要有计划地去组织这样一个群众运动,并正确地把这个运动领导到底。
材料二:1947年12月,毛泽东饱含激情地说:“人民解放军的主力已经打到国民党统治区域里去了。……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是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学者陈旭麓认为,毛泽东的话“富有历史感地把新民主主义的胜利,看成整个民主革命的胜利。辛亥革命是旧民主主义革命,但它的事业在北伐战争中得到了延伸,在解放战争中得到了最后的胜利”。
——摘编自毛泽东《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 1933年1月,《东方杂志》“新年特号”刊载了畅谈“新年梦想”征稿活动。下面是“梦想的中国”来稿关键词统计表。
关键词 | 提到该词的 作者人数 | 该词在全部稿件中 一共出现的次数 |
阶级 | 27人 | 58次 |
教育 | 27人 | 50次 |
帝国主义 | 23人 | 41次 |
民族 | 21人 | 70次 |
日本 | 18人 | 38次 |
社会主义 | 13人 | 20次 |
世界大同 | 11人 | 13次(“大同世界”视为近似词归入此类) |
文化 | 22人 | 34次 |
世界大战 | 5人 | 6次 |
——摘编自耿密《民国知识精英的“国家梦”——基于1933年<东方杂志>“新年特号”的片段观察》
根据材料,谈谈你对20世纪30年代“梦想的中国”的认识。(要求:表述成文,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