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十校联考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

更新时间:2023-12-22 浏览次数:29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所选的选项涂黑)
  • 1. (2023九上·三水月考) 广府文化独具特色,如广彩、广绣、扒龙舟、广东剪纸等。下列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 烧到陶瓷 B . 蚕丝制作广绣 C . 雕刻龙头 D . 修剪彩纸
  • 2. (2023九上·三水月考) 生机勃勃的地球离不开空气,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稀有气体可用于霓虹灯的制作 B . 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 C . 氧气可以作为助燃剂 D . PM2.5的含量越高空气质量越好
  • 3. (2024九上·云浮期中) 科学家对人类文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 . 拉瓦锡编制了元素周期表 B . 门捷列夫提出了近代原子学说 C . 道尔顿确定了空气的组成 D . 屠呦呦因研究青蒿素获诺贝尔奖
  • 4. (2023九上·三水月考) 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完成实验的基本保障。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 . 液体的倾倒 B . 取用固体 C . 加热液体 D .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 5. (2023九上·惠阳月考) 下列为某同学整理的化学笔记,其中有错误的是( )
    A . 不能直接加热的仪器有:锥形瓶、烧杯 B . 空气污染物:二氧化硫、二氧化碳、一氧化碳、臭氧 C . 属于混合物的“水”:湖水、海水、矿泉水、澄清石灰水 D . 按体积分数计算,空气中约含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
  • 6. (2023九上·银海月考) 下列反应既属于氧化反应又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A . 蜡烛+氧气水+二氧化碳 B . 锌+硫酸铜硫酸锌+铜 C . 镁+氧气氧化镁 D . 生石灰+水熟石灰
  • 7. (2023九上·三水月考) 2019年世界环境日主题为“蓝天保卫战,我是行动者”。下列做法应该提倡的是(   )
    A . 生活垃圾分类放置 B . 废旧塑料随意丢弃 C . 农作物秸秆露天焚烧 D . 经常使用木筷、纸杯
  • 8. (2023九上·三水月考) 在实验室,下列物质的鉴别方法不合理的是( )
    A . 水和食盐水:分别取样尝味道 B . 氮气和二氧化碳: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观察是否变浑浊 C . 水和双氧水:分别加入二氧化锰观察是否有大量气泡产生 D . 酒精和水:分别点燃观察是否能够燃烧
  • 9. (2023九上·埇桥期末) 如图为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从图中可获得的信息是(  )

    A . 氧原子核内质子数为8、中子数为0,核外电子数为8 B . 氧原子核外第一层上有6个电子 C . 氧原子的原子核在整个原子中所占体积极小 D . 氧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2个电子
  • 10. (2024九上·南宁期中) 我们学习的分子运动论属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糖水是混合物——含有不同种分子 B . 墙内开花墙外香——分子在不断运动 C . 水与过氧化氢的化学性质不同——分子构成不同 D . 水变为水蒸气时体积变大——水分子体积变大
  • 11. (2023九上·三水月考) ”、“”表示质子数不同的原子,不能表示纯净物的是( )
    A . B . C . D .
  • 12. (2023九上·三水月考) 下列有关催化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二氧化锰是所有反应的催化剂 B . 加入二氧化锰能使过氧化氢分解放出的氧气总量增加 C . 要使过氧化氢分解放出氧气,必须要加入二氧化锰,否则反应就不能发生 D . 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不变
  • 13. (2023九上·三水月考) 如图是硫和铁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实验。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但是纳米铁粉在空气中稍加热即可剧烈燃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实验甲中观察到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实验乙中观察到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B . 实验甲和实验乙中生成物相同,但是实验丙和实验丁的生成物不同 C . 从四个实验中可以看出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和反应物接触面积可以使反应更充分更剧烈 D . 四个实验中水的主要作用是防止集气瓶炸裂
  • 14. (2023九上·三水月考) 如图为测量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在实验过程中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实验所用红磷的量要尽量少 B . 用酒精灯点燃红磷,为安全起见可慢慢将燃烧匙伸入集气瓶中 C . 红磷燃烧一段时间,熄灭后立刻松开止水夹 D . 正确操作将观察到消耗的气体与剩下的气体的体积比为1:4
  • 15. (2023九上·三水月考) 下列实验目的与实验操作一致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部

    B

    收集较纯净的氧气

    导管口冒气泡时,立即开始收集

    C

    检验蜡烛燃烧后的白烟是否为可燃物

    用燃着的火柴去点白烟

    D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用木炭代替红磷,点燃后迅速伸入集气瓶中

    A . A   B . B   C . C   D . 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6小题,16题9分,17题6分,18-21题每题10分,共55分)
  • 16. (2023九上·三水月考) 某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如下探究,请你填写下列空格。
    1. (1) 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
      结论:石蜡质软,不溶于水,它的密度比水
    2. (2) 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的火焰分为三层。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中(如图)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处最先碳化。(变黑)。

      结论:蜡烛火焰的层温度最高。

    3. (3) 再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水雾。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结论:石蜡烧燃后的生成物有

       

  • 17. (2023九上·三水月考)  2019年是门捷列夫发明的元素周期表诞生150周年,联合国大会宣布2019年为“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

    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编制出第一张元素周期表。这张表为化学学科的建立与发展做出了奠基性贡献。因此,他被称为元素周期表之父。

    元素周期表中每一横行成为一个周期,共7个周期。每一纵列称为一个族(8、9、10三列共同组成一个族),共有16个族(A族)、7个副族(B族)、第Ⅷ族和0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能反映该元素的原子结构。元素周期表按元素原子核电荷数递增的顺序给元素编号,元素周期数等于核外电子层数,同一周期的元素电子层数相同(如图)。主族(A族)元素的族数等于最外层电子数,因此同一族的元素有着相似的化学性质。

    根据元素周期表可以推测元素的原子结构及其性质的递变规律。科学家利用元素周期表,寻找制取催化剂、化学农药、新型材料的元素。今后还有更多的未知元素等待我们继续探索。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 (1) 下列科学家中,被称为元素周期之父的是____(填序号,下同)。
      A . 拉瓦锡 B . 道尔顿 C . 门捷列夫
    2. (2) 元素周期表中第8号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该元素是(填元素名称)。
    3. (3) 镁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周期、第A族。
    4.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
      A . 元素周期表中共有7个周期和16个族 B . 氢、氦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 C . 锂、钠的化学性质相似
  • 18. (2023九上·三水月考) 实验室可选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气体:

    1. (1) 写出图中标有①②的仪器名称:
    2. (2) 小强想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他想要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则应选择如图中的 (填字母)作为收集装置,用C装置收集O2 , 检验O2是否集满的方法是 
    3. (3) 小华同学欲用少量的高锰酸钾和较多量的氯酸钾固体混合物加热,以较快制备较多量的氧气,你认为是否可行?(填“可行”或“不可行”)。
    4. (4) 实验室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备氧气时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 (填字母),该装置的优点是 
    5. (5) 若用图G方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先将注射器活塞缓慢向左推,若看到仪器a下端 (填现象),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6. (6) 图甲为增氧酒精灯,使用时将氧气通入酒精灯灯芯上部的增氧孔。将打磨光亮的细铁丝放到增氧酒精灯的火焰处,铁丝立即剧烈燃烧生成黑色固体
  • 19. (2023九上·三水月考) 氧气能供给呼吸,吸氧利于某些病人病情的恢复。

    【家用制氧机】利用空气制取氧气

    1. (1) 【查阅资料】

      制氧机说明书部分内容:

      名称:家用分子筛制氧机

      制得气体成分:氧浓度>90%(V/V),水分含量≤43℃(露点法)二氧化碳含量≤100×10﹣6(VN),一氧化碳含量≤5×10﹣6(V/V),无气味,固体物质含量≤1mg/m3 , 分子筛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具有筛选分子作用的水合硅铝酸盐或天然沸石,有许多孔径均匀的孔道和排列整齐的孔穴,不同孔径的分子筛能把不同大小和形状的分子分开。

      根据资料卡,家用制氧机制取氧气的过程属于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制得的气体属于(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 (2) 用制氧机收集几瓶氧气,小组同学完成了以下实验。

      实验过程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方案一: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 

      观察到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氧气具有氧化性,可燃物在氧气中燃烧更剧烈。

      方案二:将打磨好的细铁丝绕成螺旋状,下端绑一根火柴,将火柴点燃,由上往下缓慢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

      铁丝剧烈燃烧,放出热量,(写两条现象)

    3. (3) 【总结反思】实验结束后,小明发现他们小组完成方案二的实验后集气瓶底部炸裂了,请你分析可能的原因 
    4. (4) 实验室常用双氧水和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制取氧气。

      【提出问题】二氧化锰是催化剂,二氧化锰的用量对反应速率是否有影响?
      【设计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实验记录】每次用30mL5%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采用不同质量二氧化锰粉末做催化剂进行实验,测定相关数据记录于下表中:
       过氧化氢体积(mL)过氧化氢浓度MnO2质量(g)测量数据(mL)
      305%0.1 
      305%0.2 
      305%0.3 
      【分析】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如图本实验中,测定“待测数据”的装置(图中方框内)是 (填序号)。

      若第Ⅱ次实验比第Ⅲ次实验的“待测数据”更 (填“大”或“小”),说明催化剂的用量越多,反应越快。判断二氧化锰可作为该反应的催化剂的依据是:加快该反应的反应速率不改变。

      过氧化氢加热到80℃才有较多氧气生成,加入二氧化锰作为催化剂立即生成氧气。采用等量过氧化氢溶液,(虚线表示加热分解制取氧气的曲线,实线表示利用催化剂制取氧气曲线),放出氧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20. (2023九上·三水月考) 如图是工业上制取氧气的主要步骤:

    空气液态空气剩余液体蓝色钢瓶

    1. (1) 从图可知,工业制取氧气是分离液态空气的方式得到,其过程中发生 变化(填“物理”或“化学”),从步骤②可以得出氮气的沸点比氧气的沸点 (填“高”或“低”)。嫦娥五号取回的月壤就保存在氮气中,这说明氮气化学性质 (选填“活泼”或“不活泼”)。
    2. (2) 下列属于氮气用途的是 ____(填序号)。
      A . 食品包装填充气 B . 支持燃烧 C . 作火箭的燃料
    3. (3) 用微观粒子的知识解释“氧气和空气都能支持燃烧”的原因是 
    4. (4) 用 可以区分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
    5. (5) 此外,现在还有一种膜分离技术制氧气,原理是是一定压力下,让空气通过薄膜,氧气能透过薄膜,而其余气体不能够,从而达到分离空气的目的。据此推测氮分子比氧分子体积(填“大”或“小”)。
    6. (6) MnO2在实验室和工业上均有重要应用,常作催化剂。

      ①如图是锰原子的结构示意图,锰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为 

      ②KMnO4在加热的条件下转化生成MnO2可制取氧气,反应的符号/文字表达式为 

  • 21. (2023九上·三水月考) 核事故往往泄漏出污染物(具有放射性的碘原子)。为避免核辐射,需一次性口服100毫克不具放射性的碘原子(质子数为53,中子数为74),使人体甲状腺中的碘达到饱和而不再吸收外界的碘,从而起到保护作用,请回答:
    1. (1) 放射性的碘原子是一种质子数为53,中子数为78的碘原子,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相对原子质量是 

       

    2. (2)

      钛镍形状记忆合金可制作卫星天线。如图1是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以及原子结构示意图。

      镍元素的核外电子数为 
    3. (3) x的数值是 ,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4. (4) 某兴趣小组设计以下实验,探究分子运动的有关情况。请回答实验中的有关问题:
      【查阅资料】氨气(NH3)是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无色的刺激性气体,对黏膜有刺激作用。兴趣小组的一位同学在工作展示会上给全班同学表演了一个魔术节目,道具如图2所示。

      该节目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棉花团由白(或无)色变为 色,大烧杯中出现了一株美丽的“铁树”。
    5. (5) 上述现象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 ,该性质不能解释下列现象的是 (填字母)。

      A.液体的挥发

      B.气体的扩散

      C.物质的热胀冷缩

    6. (6) 一会儿,观察到 (填“上”或“下”)段酚酞溶液脱脂棉花团先变成红色。
    7. (7) 微微加热试管中的浓氨水,酚酞溶液脱脂棉花团变红的速率会 (填“变慢”或“加快”)。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