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氮 | 含磷 | 含钾 | |
土壤肥量标准(g/kg) | 0.62 | 0.34 | 17.8 |
测定结果(g/kg) | 0.50 | 0.36 | 18.1 |
选项 | 需鉴别物质 | 试剂或方法 |
A | 铁粉、木炭粉 | 磁铁吸引 |
B | 盐酸、氯化钠溶液 | 硝酸银溶液 |
C | 氧气、二氧化碳气体 | 用燃着的木条 |
D | 氢氧化钠固体、氯化钠固体 | 水 |
选项 | 事实或结论 | 推理或判断 |
A | 酸性溶液pH小于7 | pH小于7的溶液一定是酸性溶液 |
B | 碱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 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一定是碱 |
C | 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 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酸与碱的反应 |
D | 氧化物中都有氧元素 | 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 |
①取两个烧杯,各倒入40毫升3%的稀盐酸,分别标为甲和乙。
②甲密封,液体体积不变。乙敞口放置于空气中至液体体积变为20毫升。(溶液密度变化忽略不计)
③向甲、乙中滴加几滴石蕊试液,再分别缓慢滴加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的氢氧化钠溶液体积分别为30毫升、26毫升。
【实验步骤】
①在规格相同的A、B试管中分别放入大小相近、数量相同的锌粒,胶头滴管吸入等量的溶液,如图甲所示。塞紧橡胶塞。
②将两个胶头滴管中的溶液同时挤入试管后,立即开启数据采集器。
③约100s后,停止采集数据。电脑显示气压p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图乙。
【实验分析】
⑴图甲中“★”处应填。
⑵要确保实验成功,实验前应检查反应装置的
⑶实验中,锌和稀硫酸反应的快慢通过采集到的试管内值的变化快慢来反映。
【实验结论】
在锌和稀硫酸的反应中,加入硫酸铜溶液可以(填“减慢”或“加快”)反应速度。
表一:质量为0.5kg的重物
位置 | A | B | C | D | E |
动能增加量(焦) | 0.09 | 0.27 | 0.45 | 0.63 | 0.81 |
重力势能减少量(焦) | 0.15 | 0.45 | 0.75 | 1.05 | 1.35 |
表二:质量为1kg的重物
位置 | A1 | B1 | C1 | D1 | E1 |
动能增加量(焦) | 0.36 | 1.06 | 1.76 | 2.46 | 3.16 |
重力势能减少量(焦) | 0.4 | 1.2 | 2.0 | 2.8 | 3.6 |
①碳酸钠能与二氧化碳、水反应生成碳酸氢钠(Na2CO3+CO2+H2O=2NaHCO3)
②该温度下,饱和碳酸钠溶液的pH为11.6,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pH为8.3;
③该温度下碳酸钠的溶解度大于碳酸氢钠的溶解度。
根据以上现象和信息,小组同学展开进一步探究:
【提出问题】二氧化碳持续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形成的产物是什么?
【建立假设】假设1:只有碳酸钠;假设2:碳酸钠、碳酸氢钠:假设3:只有碳酸氢钠;假设4:…
小敏根据图乙曲线判断假设1不成立,理由是。
【实验过程】继续通入二氧化碳,溶液的pH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丙。
【实验结论】小敏根据图丙曲线认为二氧化碳持续通入氢氧化钠溶液后的最终产物是。
【交流评价】
⑴小金认为该曲线还不能确定最终产物。因为pH可能还未呈稳定状态,接下去的操作是。
⑵小兴受小金的启发,猜测最后溶液可能呈酸性,他猜想的依据是,所以建议小组同学继续展开探究。
①调节圆盘两端的平衡螺母让A、B在水平位置平衡。②在圆盘A点挂两个钩码(总重1牛),B点挂两个钩码,杠杆平衡,再将B点的两个钩码分别挂在C点和D点,结果挂在D点时杠杆能保持平衡,挂在C点时杠杆不能平衡。
小乐为了探究反应所得红色固体的成分,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
步骤一 |
取20g红色固体于烧杯中,加入足量稀硫酸 |
|
红色固体可能是氧化亚铜,也可能是铜和氧化亚铜 |
步骤二 |
将步骤一反应所得的混合物经过滤、洗涤、干燥并称量剩余红色固体质量 |
剩余红色固体质量为12g |
20g红色固体中,铜和氧化亚铜的质量比为 |
样 品 | 第 1 份 | 第2份 | 第3份 | 第4份 |
取样品质量(g) | 25.0 | 25.0 | 25.0 | 25.0 |
取稀硫酸质量(g) | 40.0 | 80.0 | 120.0 | 160.0 |
产生气体质量(g) | 0.2 | 0.4 | 0.5 | m |
试计算:
提示:
①食醋的主要成分是醋酸(HAc),醋酸和碳酸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O3+2HAc═Ca(Ac)2+H2O+CO2↑
②鱼骨中其它成分与食醋反应生成的气体可忽略不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