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中山市2023年中考历史三模试卷

更新时间:2023-12-22 浏览次数:42 类型:中考模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所选的选项涂黑。)
  • 1. (2023·中山三模) 陶礼器与成套乐器等陪葬品,其主要文化元素如彩绘龙纹、三足器与燕山以北和河曲地带有关,也有大汶口文化的背壶、良渚文化的刀俎。据此可知,当时(   )
    A . 多种文化交流与融合 B . 已经迈入阶级社会 C . 出现国家的初始形态 D . 区域发展相对平衡
  • 2. (2023·中山三模) 在商代“求雨”“求晴”“求禾”等占卜现象屡见不鲜中,甲骨卜辞多次见到“其受年”(能获得丰收吗)的问语。据此推测合理的是( )
    A . 商代的天文历法发展完善 B . 商朝的中心工作是农业生产 C . 商代统治者重视农耕生产 D . 甲骨文记载的内容十分丰富
  • 3. (2023·中山三模) 题图是秦始皇发给驻阳陵将领的铜铸虎符。虎符中分为二,有十二字铭文:“甲兵之符,右才皇帝,左才阳陵”。调发军队必须左、右半符验合,方才生效。秦始皇这一做法:( )

    A . 旨在加强自身的权力 B . 使地方完全听命皇帝 C . 确保了秦朝长治久安 D . 提高了秦军的战斗力
  • 4. (2023·中山三模) 题图为广州市出土的东汉陶院落(模型)。高墙大院有供临窗眺望的谯楼,有执兵器的武士。这些反映出东汉的社会问题是(   )  

    A . 南方暴风雨频发 B . 百姓居住条件大为改善 C . 经济重心已南移 D . 阶级对立和社会的动乱
  • 5. (2024七上·惠东期末) 十六国时期,夏国建立者自称“大禹之后”,前秦氐族苻氏称“其先盖有扈之苗裔”,北魏建立者鲜卑拓跋氏自称“轩辕之苗裔”。这说明(   )
    A . 北方各族政权更替频繁 B . 北方各政权实现了统一 C . 内迁各族对华夏的认同 D . 改革促进北方经济恢复
  • 6. (2023·中山三模) 在大运河的修建过程中,我们的祖先遇到了许多难题,如所连接的海河、黄河等五大水系的海拔不同,如何控制水的流向等等。但他们克服了重重困难,修成了直到今天我们都为之骄傲的大运河。材料强调大运河的开通(        )
    A . 维护了社会秩序的安定 B . 加强了南北地区的联系 C . 体现了古代人民的智慧 D . 促进了社会经济的繁荣
  • 7. (2023·中山三模) 宋朝《宝祐四年登科录》记载,当年(1256年)录取进士601人,其中官僚出身184人,平民出身417人。材料可以佐证在宋代( )
    A . 高级官员多进士科出身 B . 平民阶层有了上升通道 C . 官员选拔范围不断缩小 D . 门第观念已经完全消失
  • 8. (2024七下·河北期末) 《马可·波罗行纪》记载:“(泉州)乃不少船舶辐辏之所,诸船运载种种货物至此,然后分配于蛮子全境。所卸胡椒甚多,若以亚历山大运赴西方诸国者衡之,则彼数实微乎其微,盖其不及此港百分之一也。”这说明元代泉州(   )
    A . 海上贸易繁荣 B . 外国使节增多 C . 造船技术发达 D . 文化生活丰富
  • 9. (2024七下·凤城期末) 英国学者李约瑟博士评价说:“东方的航海家中国人从容温顺,不记前仇,慷慨大方,从不威胁他人的生存,虽然以恩人自居;他们全副武装,却从不征服异族,也不建立要塞。”据此可知,郑和下西洋( )
    A . 传达了和平友善的中国精神 B . 体现了朝贡体制的优越性 C . 推动了当地商品经济的发展 D . 扩大了中国对外交往范围
  • 10. (2023·中山三模) 下表为清朝前期统治者采取的一些举措。此举的主要目的是(   )

    时期

    举措

    康熙时期

    设置台湾府;进行雅克萨之战,抗击沙俄

    雍正时期

    设置驻藏大臣,代表朝廷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

    乾隆时期

    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在新疆设置伊犁将军

    A . 开发西部边疆地区          B . 铲除地方割据势力 C . 维护国家领土主权 D . 提高地方行政效率
  • 11. (2023·中山三模) 《南京条约》中,英国强迫清政府开放五处通商口岸是基于“广州是传统的外贸口岸;上海地处长江入海口附近,且临近富饶的江浙”等理由选择的结果。由此可见,英国人开通“五口”的根本目的是(    )
    A . 掠夺中国物产 B . 打开中国市场 C . 侵占中国领土 D . 利用中国劳力
  • 12. (2023·中山三模) 除生产枪支弹药之外,洋务派军事企业还制造“制器之器”。如1867—1904年,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制造了车床138台,刨床、钻床等117台;天津机器制造局能够自行制造电机、电线、电引的机器。这反映了洋务企业的大机器生产方式(   )
    A . 完全替代了手工工场劳动 B . 推动了我国工业近代化发展 C . 使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D . 使中国工业水平领先于世界
  • 13. (2023·中山三模) 下面是1904—1910年中国教育统计表,由表中数据可知,这一时期新式学堂数量猛增主要是(   )

    时间(年)

    学堂数(所)

    在校学生数(人)

    1904

    4467

    69475

    1905

    23862

    545338

    1908

    47995

    1300739

    1910

    42966

    1285496

    A . 辛亥革命的推动 B . 中国近代教育体系的全面建设 C . 五四运动的影响 D . 清末我国教育事业有较大发展
  • 14. (2023八上·惠来月考) 20世纪初期,《女学报》《女界月报》《中国女报》《神州女报》《中国新女界》等妇女报刊大量涌现,其内容大多主张自由平等、经济独立、家庭革命。据此可知( )
    A . 辛亥革命促进了中国女性独立运动发展 B . 民国时期女权运动受到马克思主义影响 C . 北洋政府统治时期妇女地位进一步 提高 D . 女性解放浪潮加速传统小农经济的瓦解
  • 15. (2023·中山三模) 1933年,苏维埃政府组织广大农民成立犁牛合作社或犁牛站,将没收地主的和集资购买的耕牛定为全体社员公有,按农户分得的田亩多少调剂使用。该举措(    )
    A . 推动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 B . 提高了工人阶级生活水平 C . 有利于革命根据地的建设 D . 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 16. (2024九下·商水模拟) 20世纪40年代初,美国著名歌手保罗罗伯逊灌制了用中英双语演唱的名为《起来》的唱片。该唱片收录了《义勇军进行曲》《游击队之歌》《到敌人后方去》等中国革命歌曲,并在法国、印度、捷克等国家或地区发行。这反映了(   )
    A . 五四运动促进思想解放 B . 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 C . 抗日战争受到国际关注 D . 人民解放战争取得胜利
  • 17. (2023·中山三模) 1953年12月,新中国进行了全国规模的基层选举,共选出500万名基层人大代表,选举产生了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这一举措:( )
    A . 推动了我国民主政治建设 B . 使中国过渡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 . 巩固了国家的民族大统一 D . 标志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正式确立
  • 18. (2023·中山三模) 1969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在一份对外报告中说:“如果没有(中国)这个拥有7亿多人民的国家出力量,要建立稳定和持久的国际秩序是不可设想的。”材料表明( )
    A . 美国意识形态工作有所松懈 B . 中国得到了国际社会普遍认同 C . 中国在联合国的地位提高了 D . 美国与中国有改善关系的倾向
  • 19. (2023·中山三模) 下图是1980—1998年珠江三角洲和全国人均GDP增长曲线图。1985年后珠江三角洲经济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全国的主要原因是( )

       

    A . 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和深入 B . 经济全球化潮流的大力推动 C .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 D . 城乡一体化水平不断提高
  • 20. (2024九下·南海模拟) 有学者认为:“从中国处理港澳问题的实际出发,创造性地形成了自己的制度体制,具有完全自主的‘知识产权’,体现了中国智慧,是典型的中国方案,值得他国借鉴。”材料表明这一“制度体制”是( )
    A . 直接针对港澳问题的科学设想 B . 引领中国改革开放的理论指南 C . 理论与国情相结合的制度创新 D . 处理国家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 21. (2024·萍乡模拟) “白昼逝去了,伊斯兰教的医学和科学却反射出古希腊文化太阳的光芒,它像一轮明月,照亮了欧洲中世纪漆黑的夜晚。”材料意在强调阿拉伯文化(    )
    A . 继承和融合了东西方的文化遗产 B . 一定程度上为文艺复兴提供条件 C . 在多个领域都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D . 创造了属于自己独特的文化面貌
  • 22. (2023·中山三模) 下表是欧洲、美洲、非洲的人口占世界人口百分比的变化。据此可推知(       )

    年份

    欧洲

    美洲

    非洲

    1650年

    18.3%

    2 4%

    18.3%

    1750年

    19.2%

    1.6%

    13.1%

    A . 欧美国家政府鼓励移民 B . 黑奴贸易的发展和泛滥 C . 西方国家殖民扩张加快 D . 高产作物的引进和种植
  • 23. (2024九下·南海模拟) 1785年,美国国会将美元定为法定货币单位,但各州美元定价不一,法国、西班牙等国货币也在美国流通。导致当时美国金融混乱的主要因素是(    )
    A . 受英国殖民统治的影响 B . 南北各州不同经济形式矛盾尖锐 C . 各州对外贸易对象不同 D . 国家政治运行机制存在一定缺陷
  • 24. 18世纪,英国的棉织品大为流行,有人统计,即使把当时的妇女和儿童都投入生产,传统的手工纺织工艺也不能满足市场需求。这一现象可用于说明英国(    )
    A . 社会劳动力资源的严重匮乏 B . 开展工业革命的必要性 C . 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 D . 革新技术的条件已具备
  • 25. (2024·萍乡模拟) 鹿鸣馆是位于日本东京的一所欧式风格的类似于沙龙的会馆,建成于1883年。由于来客大都是日本近代化的重要人物,很多政策都出自于鹿鸣馆,于是人们把这一时期称为“鹿鸣馆时代”。据此,“鹿鸣馆时代”的内涵应该是(    )
    A . 针砭时弊抨击锁国政策 B . 推翻幕府建立近代国家 C . 培养为天皇服务的人才 D . 学习西方以助社会进步
  • 26. (2023·中山三模) 林承节在《论二十世纪初亚洲的觉醒》一文中指出,20 世纪初亚洲革命虽遭失败,但它所体现的亚洲觉醒却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洪流,对亚洲、对世界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这里“亚洲觉醒”主要是指( )
    A .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代的到来 B . 社会主义政权的普遍建立 C . 亚洲国家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 D . 工人阶级成为斗争的主力
  • 27. (2024九下·苏州模拟) 《列宁全集》指出,所谓改良主义的办法,就是活跃商业、小企业、资本主义,审慎地逐渐地掌握它们,做到有可能只在使它们活跃起来的范围内对它实行国家调节。这说明( )
    A . 新经济政策背离社会主义道路 B . 列宁主张通过国家干预手段向社会主义过渡 C .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优势明显 D . 列宁主张采用市场经济手段来扭转经济形势
  • 28. (2023·中山三模) 《联合国宪章》规定联合国安理会在形成重大决议方面,中、法、苏、英、美五国具有否决权;对于威胁、破坏和平及侵略行为,联合国安理会可决定采用武力之外的各种方法对其实行制裁或采取必要之空海陆军行动,以维持或恢复国际和平及安全。材料反映出联合国安理会(    )                                                          
    A . 有效地维护了全球贸易环境 B . 突出了大国的责任和作用 C . 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D . 建立了公正的国际新秩序
  • 29. (2023·中山三模) 有学者指出,欧元作为具有震撼力的新事物,它的问世成为21世纪初欧洲甚至是国际金融领域的重大事件。欧元的巨大作用表现在( )
    A . 消除了欧盟各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壁垒 B . 推动欧盟内部统一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C . 促进了欧盟成员国对外贸易额的增加 D . 冲击了美元在国际货币中的主导地位
  • 30. (2023·中山三模) 下表是一些学者对 1901年以来诺贝尔和平奖得主的获奖演说进行研究的结果。由此可见( )
    获奖演说中颂扬的价值和平希望安全正义责任自由宽容
    所占的比重(%)99928685818079
    A . 演说体现了人类普遍的价值追求 B . 设立该奖项有效阻止了战争爆发 C . 正义、安全和宽容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D .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受到了遏制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小题12分,第32小题14分,第33小题14分,共40分。)
  • 31. (2023·中山三模) 茶叶起源于中国南方,是中国古代重要的生活用品和商品,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印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古丝绸之路上,茶是其重要的商贸物资之一。因此,丝绸之路又被称为“丝茶之路”。茶是承载着友谊、文化的特殊商品。世界各国的茶种以及饮茶习俗,都直接或间接出自中国。中国茶叶走向世界各地的过程也是中国茶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的过程。

    ——凤凰网《“一带一路”上的世界各国茶文化》

    材料二  不论京都大邑,还是路边驿站,皆设茶铺,过往行客,“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其茶自南方而来,“舟车相继”,数量庞大……

    ——摘编自【唐】封演《封氏闻见记》

    材料三  茶马古道起源于唐宋时期的“茶马互市”。作为茶叶原产地的云南、四川把茶销售到西藏。以肉食为主的藏民需要茶叶分解脂肪,所以养成了喝酥油茶的习惯。而在内地,民间役使和军队征战都需要大量的骡马,藏区和川滇边地则盛产良马。茶马古道联系着内地与西藏的民间商贸往来,也是各种宗教文化以及沿途少数民族文化传播交流的走廊。

    ——摘编自《茶马古道》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丝绸之路”的历史地位,并概括我国古代茶叶对外传播的意义。(不得照抄材料原文)
    2. (2) 根据材料二,指出唐朝饮茶习俗的概况,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这一概况的原因。
    3. (3) 根据材料三,概括“茶马古道”形成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意义。
  • 32. (2023·中山三模) 体育竞争力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体育锻炼是一个民族繁衍生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体现在神话、文学、艺术、哲学、法学、体育等各个方面。

    材料二:近代西方体育开始逐步传入我国……洋务运动时期,在新式军队和近代学堂中推行西方“兵式体操”……渐而推广至普通民众,以达强国保种之目的。甲午战争后,国民体育得到维新派的大力提倡,在梁启超等人的呼吁下,国人逐渐认识到体育对国家和民族利益的重要性。民国建立后,教育总长蔡元培提出“五育并举”,将体育摆在了与德育、智育同等重要的位置,对近代学校体育的发展影响显著。

    ——摘编自王勃然《近代国人体育观念的变迁》

    材料三:1942年9月2日,朱德在《解放日报》上发表了祝贺各解放区运动会的举行并致贺体育工作者的文章,并指出:“我深深感觉我们在体力上是逊于日本很多的。用这种体力去和敌人竞争,不论在战场上,或在学习中,我们都要吃着亏的……技术装备落后的国家,在与敌人长期斗争中取胜,所赖于比敌人更能动手动脚,十倍百倍的勤快耐劳者实多。”

    ——摘编自《百年中华体育梦》

    材料四:2022年2月4日,北京冬奥会开幕,整场开幕式贯穿“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冬奥会的主题口号为“一起向未来”。“一起( Together)”展现了人类在面对困境时的坚强姿态,指明了战胜困难、开创未来的成功之道。“向未来( for a Shared Future)”表达了人类对美好明天的憧憬,传递了信心和希望。口号的三个关键词together,shared和future体现了团结一致、共同努力的理念。

    ——摘编自《中国新闻网》

    1. (1) 材料一图片属于文字史料的是 ,属于实物史料的是 (填写序号)。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近代体育发展的特点。
    3. (3) 根据材料三,概括朱德的相关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国共产党为“在与敌人长期斗争中取胜”做了哪些重要努力?
    4. (4) 材料三中,北京冬奥会的主题口号体现了怎样的理念?请举一例史实说明“人类在面对困境时,是如何‘一起’战胜困难、开创未来的。”
  • 33. (2023·中山三模)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世界饮食革命

    名称

    时间

    内容

    第一次饮食革命

    约1万

    年前

       农耕及畜牧出现后,人类开始摄取固定的谷物、兽肉、乳制品等,饮食习惯趋于统一和稳定 ,陶器的发明,让人类制作出柔软的食物与汤汁,促成了“料理革命”与“农业革命”的合并。

    第二次饮食革命

    15—16

    世纪

       新、旧大陆间的食材交换,引发了动植物分布大变动,让人类饮食文化发生巨大变化。如英法等国在加勒比海诸岛大规模栽培甘蔗,促使砂糖大众化,砂糖又与中国的红茶、阿拉伯的咖啡产生连接,促成世界各地饮食的结合。

    第三次饮食革命

    18世纪

    后期

       随着运送大量食材至城市的交通革命、遏止食材腐败的技术开发、食品加工产业化的酝酿发展,新的饮食文化逐渐形成,餐厅日益普及。

    第四次

    饮食革命

    20世纪

    后期

       食品的低温处理技术、世界范围的冷链物流系统、汽车的普及、船舶大型化、货柜运输,以及超市等大型贩卖方式,一起引发了“流通革命”,让餐桌也掀起了全球化。

    ——改编自宫崎正胜《餐桌上的世界史》

    1. (1) 根据材料,概括“世界饮食革命”给人类饮食带来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推动“世界饮食革命”的原因。
    2. (2) 结合所学知识,从上述材料提取信息,自拟一个观点,并结合史实进行论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