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12月...

更新时间:2023-12-23 浏览次数:13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17道小题,共计51分)
  • 1. (2022高一上·双流月考) 在地方管理上,从商朝附属国内居民多是聚族而居的内外服制度,到西周“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的分封制制度,再到秦汉实行郡县制度,这一发展轨迹( )
    A . 推动血缘政治向地缘政治转向 B . 意味着华夏认同观念逐渐增强 C . 使地方割据势力逐渐得到遏制 D . 反映了主流意识形态最终确立
  • 2. (2022高一上·双流月考)  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废除过去地方上原有的贵族、长老、族长等地方领袖,所有人按姓名、年龄、籍贯、财富等载入户籍,所有人都是国君的臣民,此为“编户齐民”,这一措施给国家征派租赋徭役提供保障。“编户齐民”制度( )
    A . 适应了社会形态转变 B . 强化了宗族血缘关系 C . 巩固了西周政治体制 D . 实现了政治上的平等
  • 3. (2023高一上·江门月考) 秦朝的“三公九卿”中,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殿警卫,少府负责皇家财政及官府手工业,宗正负责皇室宗族事务等。这反映了古代中国政体的本质是 (    )
    A . 职分细化,各负其责 B . 选贤举能,唯才是用 C . 家国同治,皇权至上 D . 官员众多,政务繁杂
  • 4. (2022高一上·双流月考)  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实行盐铁官营,在各地设盐官、铁官,掌管盐铁的生产和销售,还下令将地方铸币权收归中央。这些措施( )
    A . 违背了重农抑商理念 B . 不适应时代发展 C . 强化了对经济的控制 D . 受道家思想影响
  • 5. (2022高一上·双流月考) 晋宋(宋:南朝刘宋)以后,英才辈出,他们虽勤劳于国,但非高门大族,终无缘政治权势的中心。这一政治现象( ) 
    A . 适应了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化 B . 根源于门阀政治的形成 C . 导致了世卿世禄制度的出现 D . 加强了封建君主的权力
  • 6. (2022高一上·双流月考)  唐太宗时,科举制主要考贴经、经义及时务策。唐高宗时,加试杂文(诗赋)。唐玄宗时,改为考诗赋为主,进士科日益受到重视,大多数官员出身于进士科,因此当时的官员多擅长于诗赋文章。由此可见,科举制( )
    A . 开始将选官权收归中央 B . 使选官程序更加公平公正 C . 提升了四书五经的地位 D . 有利于提高官员文化素质
  • 7. (2022高一上·双流月考)  《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制定的药典;宋代颁行了多部官修本草;明代李时珍撰成药物学集大成之作《本草纲目》,由朝廷颁行。这些史实说明,我国古代药学的发展( )
    A . 源于大一统的政治体制 B . 是商品经济繁荣的结果 C . 得益于政府力量的支持 D . 受到了宋明理学的推动
  • 8. (2022高一上·双流月考)  北宋在地方各路设有转运使司、提点刑狱使司、提举常平使司和安抚使司,上述四个机构既互相平行,又互相监督,并共同负责对地方州郡的监督,故又有“外台”之称。北宋此举意在( )
    A . 防止地方割据势力 B . 实行重文抑武方针 C . 提高政府行政效率 D . 摆脱朝廷财政负担
  • 9. (2024高一上·腾冲期末) 元朝时西藏由直属中央政府的宣政院管理,明朝封赐其政教领袖为王,清朝设置驻藏大臣、册封达赖和班禅加强管理。据此可知,古代边疆治理的特点是(    )
    A . 政教分离 B . 因俗而治 C . 内外有别 D . 巩固统一
  • 10. (2022高一上·双流月考)  据载,宋代“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无虚空之屋,每日凌晨,两街巷门,浮铺上行,百市买卖,热闹至饭前,市罢而收”。该现象反映了宋代( )
    A . 农村集市非常繁荣 B . 重农抑商政策被废除 C . 市场时空限制有所放宽 D . 不再征收商业税
  • 11. (2022高一上·双流月考)  唐诗及其以前的文体大多属于精英文学,深沉庄重,简洁精炼;宋词更倾向于平民文学,寄兴遣情,娓娓道来;元代散曲是一种比词更灵活,更通俗的长短句配乐诗歌体 裁,更适合市井演唱需要。出现这种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 城市经济繁荣促进市民阶层的壮大 B . 各民族政权并立,人民渴望统一 C . 印刷术的应用提高了平民的审美要求 D . 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推动
  • 12. (2022高一上·双流月考)  下表所示为关于明成祖朱棣以“靖难”之名夺建文帝之位的记载。据此可知( )
    记载出处(及成书时间)
    (明成祖)扫除奸凶,平祸难,再安宗社《明太宗实录》(明中期)
    成祖凭其威强袭取大位,戕杀忠臣。潘未《书修五朝史传后》(清康熙年间)
    文皇(明成祖) 少长习兵,据幽燕形胜之地,乘建文层弱,长驱内向,奄有四海《明史·成祖本纪》(清乾隆年可)
    A . 政治立场对历史叙述有重大影响 B . 私人编撰的史书叙事更为客观 C . 年代越晚的记载越接近历史真实 D . 官方史书以儒家伦理品评人物
  • 13. (2022高一上·双流月考)  明朝内阁大学士的可选资格,一般来讲,必须是翰林出身。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据统计,在明朝170位大学士中,通过尚书入阁的有110人,通过侍郎入阁的也有24人,绝大多数是翰林出身。明朝此举( )
    A . 一定程度制约了专制皇权 B . 使内阁与六部形成制衡机制 C . 利于强化内阁的辅政功能 D . 意在完善法定中枢权力体系
  • 14. (2022高一上·双流月考) 整理知识要点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如图是某同学整理的知识要点,由此可知该同学研究的主题是(    )

    A . 明清时期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B . 清朝西部边疆得到恢复与开拓 C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D . 清政府打击欧洲殖民主义势力
  • 15. (2022高一上·双流月考) 嘉庆十四年(1809)清朝规定:“商、渔船只,各按海道远近人数多寡,每人每日带食米一升之外,并带余米一升,以防风信阻滞。若有多带米谷以及麦豆杂粮,即系偷运。”这说明当时( )
    A . 禁绝了大宗商品的外销 B . 对外贸易曰益走向萎缩 C . 实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 D . 商人难以开拓海外市场
  • 16. (2022高一上·双流月考)  学者吴震指出,历来以为,朱子学与阳明学互相对立,彼此不可融合,然而转换视角,从广义宋明理学视域出发,便会发现两者实有诸多共同的问题关切和思想共识。材 料意在说明这两个学派( )
    A . 都主张重建儒学的价值体系 B . 在寻求天理的方法上相同 C . 在哲学本质上是完全一致的 D . 都放弃传统借鉴外来文化
  • 17. (2022高一上·双流月考) 明朝后期,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徐光启的《农政全书》以及宋应星的《天工开物》等几部重要的科技著作相继问世。这反映出(   )
    A . 科举制发展推动科技进步 B . 中国古代科技进入总结阶段 C . 科学理论获得了重大突破 D . 中国古代科技始终领先世界
二、材料分析题(3道小题,共计49分)
  • 18. (2022高一上·双流月考)  材料分析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隋唐时期国家统一,社会稳定。隋唐两朝统治者非常重视经济的发展;大运河贯通南北,加强了南北物资的调运。到开元时期出现了“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的景象,人口滋生,经济发展,一片繁荣。

    ——摘编自王高阳《先秦诸子粮食安全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材料二:据统计,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人口为0.1943亿,到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人口增至3.13亿。人口激增与耕地不足的矛盾日益尖锐,这就势必造成地价上涨和粮食供应紧张。当时的统治者鼓励人民到边疆省份垦荒,扩大耕地面积和精耕细作,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来解决人口激增带来的矛盾。到乾隆时期,除推广种植甘薯、玉米,还规定对泰国商船运米来交易,万石以上的免船货税银十分之五。但由于技术设备没有根本改进,而增加的劳动力都集中在农村,反而降低了农业生产率,增大了农业成本。这对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不利,影响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发展。

    ——摘编自庞毅《中国清代经济史》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盛唐时期出现人口滋生的原因。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中期人口膨胀造成的社会问题。
    3. (3)  说明清政府解决人口膨胀造成的社会问题的措施。
    4. (4) 从人口增长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中可以得到什么历史启示?
  • 19. (2022高一上·双流月考)  材料分析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宋应星(1587-1666),字长庚,明代江西奉新人。他是我国科技史上的奇才,也是一位很有思想的哲人,学问渊博,著作丰富,由于“离经叛道”,以致在专制腐败的封建社会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宋应星自幼机敏过人,饱读《四书》《五经》,又读了诸子百家、天文地理、农业工艺等方面书籍,为以后的写作打下坚实基础。他连续六次参加会试,都名落孙山,会试的失意,使他对科举制度彻底绝望,从而义无反顾地投身科技事业。1637年,年过半百的宋应星全面搜集整理传统农业、手工业技术,终于刊刻并发表了他一生中最伟大的著作《天工开物》。该书是我国文化遗产中最优秀的工农业科技史籍之一,在世界科技史上举足轻重,被翻译为多国文字出版,服务于全世界人民。 

    ——摘编自聂朋《宋应星与<天工开物>》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应星投身科技事业的原因。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应星取得科技成果的意义。
  • 20. (2022高一上·双流月考)  材料分析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在古代王朝都城是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下表为中国古代部分朝代都城及现今地名统计表。

    朝代都城现今地名朝代都城现今地名朝代都城现今地名
    商朝河南安阳东汉洛阳河南洛阳南宋临安浙江杭州
    西周镐京陕西西安北魏平城山西大同元朝大都北京
    东周洛邑河南洛阳隋朝大兴陕西西安明朝应天江苏南京
    秦朝咸阳陕西咸阳唐朝长安陕西西安清朝盛京辽宁沈阳
    西汉长安陕西西安北宋东京河南开封   

    注释:①商城原在亳,今河南商丘北,公元14世纪,商王盘庚把瑚蝴壮迁址殷。

    ②494年,北魏孝文帝迁都至洛阳。

    ③隋唐两代均以洛阳为东都。

    ④1421年,明成祖朱棣把明代商嗡从应天(今南京)迁到北京。

    ⑤1644年,清军入关占领北京,清政府把高强郎氇归匕京,开始了对成都的统治。

    阅读表格,从中分别提取中国古代王朝都城选址的两项相关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予以说明。(要求:信息准确,史论结合)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