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五四学制)2023-2024学年初三上学...

更新时间:2024-08-13 浏览次数:6 类型:期中考试
一、积累与运用(共31分)
  • 1. (2023八上·文登期中) 下列词语注音及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屏息(pǐng) 诘责(jié) 诚惶诚恐 杳无音信 B . 秀颀(qí)   滞留(zhì)  自出心裁  惨绝人寰 C . 遒劲(qiú) 倔强(juè) 纵横绝荡 恹恹欲睡 D . 踌躇(chú)   婆娑(suō)  坦荡如底  藏污纳诟
  • 2. (2023八上·文登期中) 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西边的天空不知何时布满了火烧云,并且正在向我头顶____,仿佛有人____着一块无比巨大的五彩幕布,红彤彤的笼罩四野。____是远方山梁与天空交接之处,玲珑剔透却又幽深庄严。而火车正朝那里开去,开向火烧云,一往无前,____。

    A . 扩展  挥动  尤其  锐不可当 B . 拓展  挥舞  特别  锐不可当 C . 扩展  挥舞  尤其  势不可当 D . 拓展  挥动  特别  势不可当
  • 3. (2023八上·永兴期中) 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近两个月来,这个盗窃电动车的犯罪团伙气焰嚣张、锐不可当 , 但在公安机关的严厉打击下被彻底 摧毁了。 B . 王教授为了钻研这个课题,殚精竭虑 , 废寝忘食。 C . 他进来的时候,看见老师正在一丝不苟地批改作业。 D . 在农村的年集上,各种各样的商品琳琅满目,让人眼花缭乱
  • 4. (2023八上·永兴期中) 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句是(   )

    ①有深度的作品和广为认可的经典著作,运用循序渐进、刨根问底、探究质疑的方法读。②我们即便做不到像古人读书那样废寝忘食,③也应当在纷繁的信息中独具慧眼,不断提升阅读的品位和质量。④综上所述,数字化阅读中,通过深阅读能使我们成为精神富有、知识广博、思维敏捷的青年。

    A . 第①句 B . 第②句 C . 第③句 D . 第④句
  • 5. (2023八上·永兴期中) 下列文学和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鲁迅,我国现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的作品主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华盖集》等。 B . 郦道元,北宋地理学家。所撰《水经注》,名为注释《水经》,实则以《水经》为纲,广为补充发展,自成巨著,是我国古代地理名著,并具有较高文学价值。 C .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苏轼与其父苏洵、弟苏辙被世人合称为“三苏”,他们都属于“唐宋散文八大家”。 D . 李白诗句“江入大荒流”中的“江”指长江,王维诗句“长河落日圆”中的“河”指黄河,曹植诗句“妻子象禽兽”中的“妻子”指妻子儿女,刘桢《赠从弟》中的“从弟”指堂弟。
  • 6. (2023八上·文登期中) 将诗文补充完整,或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句子。
    1. (1) 山随平野尽,。(李白《渡荆门送别》)
    2. (2) ,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3. (3) ,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4. (4) ,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5. (5) 夕日欲颓,。(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6. (6) 崔颢在《黄鹤楼》中直抒胸臆,抒发游子悲苦的思乡之情的诗句:
  • 7. (2023八上·文登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我到后不久,就见到了A,他是个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颧骨突出。我在一刹那间所得的印象,是一个非常精明的知识分子的面孔,可是在好几天里面,我总没有证实这一点的机会。我把中国苏区人民有八千万的数字告诉A的时候,他就笑了起来,并且说,要是他们真的有这样广大的面积,革命就差不多胜利了。不过当然,红色游击队的地区,人口还有好几百万。

    ①文中的A 是(人名)

    ②文中主要运用了哪些人物描写方法?文中A的性格特点是什么? 

  • 8. (2023八上·文登期中)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后面小题。

    新华网石家庄9月15日电(魏会博)从9月15日在安国市召开的第四届保定市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本届旅发大会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将于9月25日至26日在安国市、望都县、博野县、蠡县、高阳县举办。本届保定市旅发大会以“展城乡新貌,促产业振兴”为主题,共设有药王庙文化景区、尧母文化园、月孝河域景观廊道、国际纺客风情园等12个重点项目观摩点,打造的区域品牌确定为“中医药文化康养体验区”。

    请为上述新闻材料拟一则标题。(字数不超过30字)

  • 9. (2023八上·文登期中)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冰窗花儿的美,还在于它变幻、亮丽的色彩。____。____。____。____。____,记下了自己的晶莹剔透,记下了自己曾经的绚丽和多姿。

    ①冰窗花儿的莹白,开始放射出七彩的缤纷

    ②太阳的光线越来越热,冰窗花儿开始融化,在窗玻璃上纵横流淌,把曾经的辉煌,变成了一道道流淌的记忆

    ③最初,只是一种明亮,渐渐地,不同的色彩从冰花上散射出来

    ④太阳出来了,冬日的太阳,淡淡的,以一种柔弱的姿态,照射到冰窗花儿上

    ⑤先是橘黄的,橘黄中带着一种浅紫和淡蓝,慢慢地又变成一种耀眼的红

    A . ④①③⑤② B . ①③④②⑤ C . ④③①②⑤ D . ①④③⑤②
  • 10. (2023八上·文登期中) 综合性学习。

    学校正在开展以“诚信”为主题的演讲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完成以下任务。

    1. (1) 请你为本次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
    2. (2) 程同学的演讲稿引用了以下名言,不符合“诚信”主题的是( )
      A .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 B .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C . 言不信者,行不果。 D .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二、古诗文阅读.(14分)
  • 11. (2023八上·文登期中)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郦道元《三峡》)

    【乙】二十三日,过巫山凝真观,谒妙用真人祠。真人即世所谓巫山神女也。祠正对巫山,峰峦上入霄汉,山脚直插江中,议者谓太、华、衡、庐 , 皆无此奇。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所见八九峰,惟神女峰最为纤丽奇峭,宜为仙真所托。祝史云:“每八月十五夜月明时,有丝竹之音,往来峰顶,山猿皆鸣,达旦方渐止。”庙后,山半有石坛,平旷。传云:“夏禹见神女,授符书于此。”坛上观十二峰,宛如屏障。是日,天宇晴霁,四顾无纤翳 , 惟神女峰上有白云数片,如鸾鹤翔舞徘徊,久之不散,亦可异也。祠旧有乌数百,送客迎舟。(节选自陆游《入蜀记》)

    【注释】①祠:供奉祖宗、鬼神或先贤的处所。②太、华、衡、庐:泰山、华山、衡山、庐山。③翳:遮盖,这里指云。

    1. (1) 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 沿溯阻绝(顺流而下) B . 亦可异也(奇异) C . 属引凄异(延长) D . 是日(白天,白昼)
    2. (2) 下列各项中加点字“之”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有丝竹之音
      A . 又数刀毙之 B . 何陋之有 C . 春冬之时 D . 久之不散
    3. (3) 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与分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 甲文行文富于变化,句式骈散结合,多采用四字句,又兼用散句,节奏鲜明,极具节奏感。 B . 甲文文章不长,按照总——分的思路,先总体描写三峡的地势绵长,高峻,然后分别写了夏天、秋天和春冬之时各个不同季节的自然景象。 C . 乙文作者把景物描写与诗文引证熔于一炉,使读者获得了美的享受。 D . 甲乙两文都抒发对祖国壮丽山川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4. (4) 用自己的语言说出文中划横线句子的意思。

      ①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议者谓太、华、衡、庐,皆无此奇。

  • 12. (2023八上·文登期中) 阅读诗词,回答问题。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 (1) 诗歌颔联、颈联大胆使用叠词写出了景物的特点:用“悠悠”形容①,用“历历”形容汉阳树的清晰可数,用“萋萋”形容②
    2. (2) 两位同学围绕本诗展开讨论:

      甲同学:李白登临黄鹤楼曾言: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由此可见李白对崔颢诗的推崇。

      乙同学:本诗写景层次分明,远近结合,虚实结合。神异渺茫、明丽如画、朦胧凄迷的景色前后三变。

      请你从乙同学的讨论“写景层次分明,远近结合,虚实结合”中任选一点分析本诗在写景方面的精妙之处。

三、现代文阅读(20分)
  • 13. (2023八上·文登期中)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是谁爱着你的背影

    邓迎雷

    ①个周末回家,临走时,母亲将我送到门口。

    ②我走了一段,即将拐进小巷时,发现母亲竟然在身后跟了过来。我催她回去:“妈,快回吧,大门敞着呢。”她说:“没事,我就站在这路口。”

    ③我知道,母亲是要站在路口看我远去的背影。带着一种温暖的滋味,我走进小巷,再回头看母亲,只见她站在原地,正一动不动地看着我的方向。因为隔着一段距离,我看不清她的表情,但我能感觉到她殷殷期望的眼神里满是留恋不舍。

    ④近些年,母亲越来越显老了。孩子们像小鸟一样,离开她温暖的羽翼,有了自己的家,也有了各自的事业,陪伴她的日子少了许多。母亲不止一次地感叹:“还是你们小时最好,天天在一起,现在你们姊妹几个天南海北四下分散,团聚一回可真不容易。”

    ⑤每听见她这样说,我总不以为然,没品味出她话里面的孤单和失落。直到有一天,我猝不及防地发现,在我远去的身后,母亲追随的目光是那样爱意深沉。

    ⑥那是个夏天,母亲住在弟弟家。有次我去看她,告别时,她又送到门外。直到我从五楼下到四楼,看不见我的身影,我才听见她关门的声音。
          ⑦我出了楼,绕过一片绿地,走过小区院子。快走到小区门口时,我偶然间向后望去,忽然被身后的一幕惊呆了——只见弟弟家那个小小的窗框里,母亲正趴在窗口,向我望着,就像一只守在巢里的老鸟,眼巴巴地看着小鸟的远去。看见我回头,她向我不停地挥手,依稀又在说着什么。

    那一刻,我心里酸酸的,眼泪不由地落了下来。如果不是我偶然回头,我哪里知道,就在我一路走去的时候,身后会有母亲浓得化不开的目光。
           ⑨也是从那时起,我才发现母亲是多么痴恋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光,哪怕只是渐渐远去的背影,她也想多看几眼,不愿错过。

    ⑩去年秋天,母亲患病住院。我在医院陪她,午后下起了雨,天色阴暗,母亲催我回去。她说:“我好好的,没有什么事,你妹妹也快来了,你快回去吧,别等雨下大了。”

    ⑪我收拾东西回去,母亲送我上电梯。

    ⑫很快,电梯从八楼下到一楼。我穿过病房楼大厅,走到院子里,看雨下得不大,我没有打伞。就在这时,电话忽然响了。只听母亲在电话里说:“你怎么不打伞呢,快把伞打起来,别冻感冒了。”

    ⑬原来,母亲又在隔窗望着我的背影。

    ⑭病房楼的电梯间没有窗户,想望向我出门的这个方向,需要出了电梯间,穿过病房长长的走廊。我能想象到,当电梯门关上的那一刹那,母亲是怎样拖着行动迟缓的腿,努力加快脚步,快速占领那个窗口。然后,老眼昏花地她透过蒙蒙细雨,努力向外望着,只为了看女儿在院子里经过的那一分钟。

    ⑮雨天里没有打伞,淋湿的是母亲的心。我连忙撑起了伞,在连绵不断的冷雨里一步步走得很稳。我知道身后有双爱我的眼睛,而母亲不知道的是,伞下的我,眼泪早已不知不觉地流了下来。——(选自《特别关注》,有改动)

    1. (1) 本文叙述了母亲注视着“我”背影的三个事件,请你按照时间顺序,用概括的语言补充下面表格。

      ①那个夏天,母亲趴在弟弟家的窗口里望着我离开小区。

    2. (2) 阅读下列句子,回答问题。

      ①“我才听见她关门的声音”句中的“才”不可删去,理由是什么?

      ②“雨天里没有打伞,淋湿的是母亲的心”中“淋湿的是母亲的心”在表达上有何妙处?

    3. (3) 文章两处画横线的句子都写到“我”掉泪。请你结合文中内容,分析泪水中蕴含着“我”怎样的复杂情感。
    4. (4) 请你结合全文,分析母亲的形象?
  • 14. (2023八上·文登期中) “网络与阅读”专题学习活动,围绕以下材料,请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互联网已经成为当代青少年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成长空间、“第六感官”。中国青年日益成为网络空间主要的信息生产者、服务消费者、技术推动者,深刻影响了互联网发展潮流。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信息,中国青年在网上积极弘扬正能量、展示新风尚,共同营造清朗网络空间。

    (摘编自《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白皮书2022年4月21日)

    材料二:调查数据显示,我国未成年人阅读向好。从图书阅读率来看,2021年我国未成年人图书阅读率为83.9%,较2020年的83.4%提高了0.5个百分点;从图书阅读量来看,2021年我国。未成年人的人均图书阅读量为10.93本,比2020年的10.71本增加了0.22本;从阅读时长来看,未成年人平均每天的阅读时长均有所增长。同时,2021年我国未成年人的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为72.5%,听书率为32.7%。

    (摘编自“中国消费网”2022年4月24日)

    材料三: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21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研究报告》指出:“Z世代”(指1995—2009年间出生的人)深刻影响了网络文学的内容构成和价值内核。“Z世代”已成为网络文学读者增量的主力。作为“网生”一代,他们拥有与生俱来的数字化生存体验,具有更灵活、敏锐和前沿的“网感”,和同年龄段作者之间也更容易交流。“Z世代”的加入,更加凸显了网络文学对于全民阅读的意义。“Z世代”成长于崛起后的中国,民族自豪感强、爱国热情高涨,他们通过评论反馈,表达自己的家国情怀。《报告》指出:“Z世代”的涌入深刻影响了网络文学的创作取向、精神风貌和价值功用。网络文学不仅创造了年轻人爱看的中国故事,发挥着文学作品的正向价值引导作用,也在不断吸纳新读者、新作品,拓宽全民阅读的疆域和内容。

    (摘编自《人民日报·海外版》2022年4月13日)

    1. (1) 根据材料,下列对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2020年底,中国未成年人网民超过1.8亿,互联网已经成为当代青少年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成长空间、“第六感官”。 B . 2021年我国未成年人图书阅读率为83.9%,较2020年的83.3%提高了0.5个百分点,可以看出我国未成年人阅读向好。 C . “Z世代”拥有与生俱来的数字化生存体验,具有更灵活、敏锐和前沿的“网感”,和同年龄段作者之间也更容易交流。 D . “Z世代”作为“网生”一代,将成为网络阅读的主力,他们民族自豪感强、爱国热情高涨,通过评论反馈表达家国情怀。
    2. (2) 阅读材料一的图和材料二,你读出哪些信息? 
    3. (3) 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三,谈谈在全民阅读的背景下,“Z世代”下的中国青年对于网络文学有哪些深刻影响。
四、作文(50分)
  • 15. (2023八上·文登期中) 在生命的长河中,总有一些美好伴随着我们的成长。也许是大自然中花草树木的芬芳美好、坚韧与顽强;也许是亲人的关爱叮咛,朋友的鼓励安慰;也许是陌生路人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也许是书中的一个人物,一句名言;也许是自己的奋斗历程……种种美好点缀我们的生活。请以“生活,因    ▲    而美好”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请将题目补充完整并抄写在答题卡上;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见解等;

    ③字迹工整,书写规范,字数600—800字;

    ④文中请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

    ⑤文中不得引用、抄袭本试题卷阅读理解部分的材料。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