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义乌市宾王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第一学期科学...

更新时间:2024-08-05 浏览次数:15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10小题,20空,每空2分,共40分)
  • 16. (2023九上·义乌月考) 中国传世名画之一《千里江山图》画卷中的“青山绿水”,是用矿物质中的石青、石绿上色,使山石显得厚重、苍翠,画面爽朗、富丽,色泽灿烂。
    1. (1) 石青是我们熟知的蓝铜矿,其主要成分是Cu3(CO32(OH)2.它由种元素组成。
    2. (2) 传统绘画中运用了多种矿物颜料。很多时候矿物入画的颜色并不是我们看到的矿物颜色,在制作矿物颜料时需要先将矿物研磨成粉,矿物粉末的颜色才是制成颜料的颜色。矿物研磨成粉过程属于变化。
  • 17. (2023九上·义乌月考) 盐酸、硫酸是常见的两种酸.

    1. (1) 打开浓盐酸的试剂瓶瓶盖时,瓶口出现白雾,说明浓盐酸具有
    2. (2) 如图所示是稀释浓硫酸实验的示意图,b容器所盛的试剂是
  • 18. (2023九上·义乌月考) 厨房里有两瓶白色固体,分别为食盐(NaCl)和纯碱(Na2CO3)。
    1. (1) 可用于腌制肉类和蔬菜,使食物不易腐败的是
    2. (2) 为鉴别这两种物质,小雅各取少量白色固体,进行如下实验。

      方案一:分别滴加少量食醋,有气泡产生的是纯碱。

      方案二:加水溶解,分别滴加溶液,有沉淀产生的是纯碱。

  • 19. (2023九上·义乌月考) 课外活动中,小博利用如图所示杠杆完成探究实验,杠杆已调至平衡。

    1. (1) 实验1中,较长时间后,左边铁粉布包下降,是因为铁粉与氧气和水发生了反应。将铁粉换成下列物质中的____(填序号),杠杆也会出现相似现象。
      A . NaCl固体 B . NaOH固体 C . CaO固体
    2. (2) 实验2中,通入CO2一段时间,右边乒乓球会(填“上升”或“下降”)。
  • 20. (2023九上·义乌月考) 如图是关于氢氧化钠化学性质的思维导图,请据图回答:

    1. (1) 依据性质③,除去硫酸厂产生的二氧化硫气体,化学方程式为
    2. (2) 依据性质④,将氢氧化钠固体和某种盐混合研磨,产生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由此推测这种盐的组成中含有。(写离子符号)
  • 21. (2023九上·义乌月考) 等质量的A、B两种物质分别与等质量的同浓度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反应产生气体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若A、B为Mg、Zn中的一种,则A是
    2. (2) 若A、B为碳酸钠粉末和碳酸钙块状固体中的一种,B反应至a点时,所得溶液的溶质为(写化学式)。
  • 22. (2023九上·义乌月考) 小毛在探究金属化学性质时,做了如图甲、乙的两次实验。

    1. (1) 图甲是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滤液中一定含有的金属离子为(填离子符号);
    2. (2) 图乙是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观察到有无色气体产生。滤液中含有溶质的化学式为  。
  • 23. (2023九上·义乌月考) 三星堆相继出土了黄金面具残片、青铜面具、象牙、玉璋等重要文物500余件,其中黄金面具、青铜纵目面具如图1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出土的黄金面具仍金光灿灿,而青铜纵目面具已锈迹斑斑,说明金的活动性比铜(填“强”或“弱”)。
    2. (2) 小雅查阅资料发现,铜锈的成分复杂,主要成分有碱式碳酸铜和碱式氯化铜,其结构分别如图2所示。考古学家从保护铜制品的角度出发,将铜锈分为无害锈和有害锈,碱式碳酸铜属于(填“无害锈”或“有害锈”)。
  • 24. (2023九上·义乌月考) 小博利用二歧分类检索表对实验室常见的化学药品氢氧化钠、硫酸铜、碳酸钠和氯化钠四种溶液进行分类研究。检索表中空格处应填写的内容为。检索表中的X离子的符号为

  • 25. (2023九上·义乌月考) 一包白色粉末,由CuSO4、CaCO3、BaCl2、Na2SO4、NaOH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为探究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⑴取少量白色粉末,向其中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搅拌后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滤液。

    ⑵取实验⑴滤出的白色沉淀,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盐酸,沉淀全部溶解,并产生无色气体。

    根据上述实验可推断:原白色粉末的组成有种可能。

    为进一步探究原白色粉末的组成,取实验⑴得到的滤液,向其中通入二氧化碳,产生白色沉淀,则可推断原白色粉末中一定有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6小题,26题5分,其余每空2分,共35分)
  • 26. (2023九上·义乌月考) 如图所示为小博探究铁生锈条件的装置图(图中铁丝绒的固定装置未画出)。

    1. (1) 据图可知,小博探究的是铁生锈是否需要
    2. (2) 实验开始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U形管中两侧液面高低情况是
    3. (3) 为进一步探究温度对铁生锈快慢的影响。小博将该装置(每组装置内铁丝绒质量均相等且足量)分别置于不同温度下进行实验,4小时后记录每组U形管两端液面高度差,具体数据如表:

      温度/摄氏度

      10

      20

      30

      40

      50

      60

      70

      U形管两端液面高度差/厘米

      2

      4

      6

      7

      8

      8

      8

      小博分析数据后,在10﹣50℃范围内,温度越高,铁生锈越快。但小雅观察实验装置并查阅相关资料后,认为小博的实验不能真实反映50摄氏度以后铁生锈的快慢,其理由是50摄氏度后U形管两端液面高度差不变。请分析出现该现象的原因是

  • 27. (2023九上·义乌月考) 证据是科学探究中获得结论的最重要的依据,让我们一起经历一次寻找证据的旅程吧。

    【实验目的】制取纯净的硫酸钡

    【反应原理】Na2SO4+Ba(NO32=BaSO4↓+2NaNO3

    【实验步骤】取适量的硫酸钠和硝酸钡溶液反应,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纯净的硫酸钡。

    1. (1) 实验中,能直接观察到说明硫酸钠和硝酸钡溶液发生化学反应的证据是
    2. (2) 判断任一反应物是否完全反应的证据可按如下方法获取:

      猜想

      方案

      证据

      结论

      硝酸钡可能已完全反应

      取少量滤液,加入稀硫酸溶液,观察现象

      无白色沉淀生成

      硝酸钡已完全反应

      硫酸钠可能已完全反应

              ▲    

      有白色沉淀生成

      硫酸钠未完全反应

      完成表中空白处内容填写

    3. (3) 如果实验证明硝酸钡已经反应完全,要寻找硫酸钡已纯净的证据,我们可以从证明实验制得的硫酸钡中没有(填化学式)来设计实验方案。
  • 28. (2023九上·义乌月考) 小雅同学为验证酸的化学通性,做了五组实验。分析并回答问题。

    1. (1) A组试管都产生H2 , 若要制得较纯的H2 , 选用稀硫酸而不选盐酸的原因是
    2. (2) B组试管中实验现象相同,该现象是
    3. (3) 写出C组稀硫酸和氢氧化钠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 (4) 上述五组实验中没有体现酸的通性的是(填序号)。
  • 29. (2023九上·义乌月考) 在学习完中和反应相关知识后,某化学学习小组同学对实验室的两份溶液展开了相关探究,记录如下:在甲图中,A、B、C、D四点分别表示溶质质量分数均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的混合物,图乙表示各溶液混合后的最高温度(所有溶液的起始温度均为22℃)。试回答下列问题:

    1. (1) 该探究过程中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2) D点对应的混合物反应完全后所得溶液中离子有,在C点对应的溶液中加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呈色;
    3. (3) 下列反应微观本质与该小组探究反应本质相同的是(填序号)。

      ①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②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③硫酸与火碱反应

  • 30. (2023九上·义乌月考) 我国将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CO2的捕捉可减少碳排放。
    1. (1) 如图1是利用NaOH溶液“捕捉”(吸收)CO2部分流程图:

      ①操作①的名称是

      ②捕捉室中NaOH溶液常喷成雾状,优点是

    2. (2) CaO固体也可以捕捉回收CO2 , 化学方程式为CaO+CO2CaCO3。研究表明CaC2O4·H2O加热分解制得的CaO疏松多孔,具有良好的CO2捕捉性能。取1.46gCaC2O4·H2O进行加热,固体质量随温度变化如图2。

      ①写出400~600℃范围内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C2O4·H2O的相对分子质量:146)。

      ②据图分析,CaO捕捉CO2的反应温度应(填“高于”或“低于”)800℃。

四、解答题(本大题6小题,6+6+6+8+8+6,共40分)
  • 31. (2023九上·义乌月考) 实验室有甲、乙两瓶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某学习小组为了研究其变质情况,进行了如下实验:(电子秤示数单位为克)

    1. (1) 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后溶液为红色,说明反应后溶液呈性。
    2. (2) 上述实验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质量为克。
    3. (3) 计算甲瓶固体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 32. (2023九上·义乌月考) 常温下,在用稀盐酸和氢氧化钡溶液进行中和反应实验时,反应过程中溶液酸碱度变化及相关数据如图所示.

    1. (1) 根据此变化曲线,你认为实验操作是将滴加到另一种溶液中。
    2. (2) 当加入溶液的质量是ag时,滴入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呈红色,此时溶液中溶质是(写化学式)。
    3. (3) 求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需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g)。
  • 33. (2023九上·义乌月考) 在学习“常见的酸”这一节内容时,同学们在常温下做了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的实验。开始实验时,同学们未能很快看到溶液变蓝色,后经老师指导后迅即看到溶液变蓝。

    1. (1) 针对同学们开始实验时未能很快看到溶液变蓝色,你认为老师给出的指导方法是
    2. (2) 实验后同学们继续探究蓝色溶液的溶质是什么。取10克反应后的溶液放入锥形瓶中,并向其中加入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锥形瓶内溶液的质量与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分析并计算:

      ①当锥形瓶内溶液质量为30克时,此时溶液中的溶质有    ▲    

      ②当加入100克氢氧化钠溶液时,锥形瓶中的溶质恰好完全反应,求反应产生的沉淀质量。

  • 34. (2023九上·义乌月考) 同学们做甲、乙两个中和反应实验的探究,如图所示:

    1. (1) 甲实验恰好中和,则该溶液中的溶质时(填化学式)
    2. (2) 取乙反应后的溶液60.0g,滴加质量分数26.5%的Na2CO3溶液,如图丙,溶液pH的变化如图丁,请计算该溶液中CaCl2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精确到0.1%)
    3. (3) 根据计算所得数据在图戊中画出产生沉淀的曲线

    4. (4) 乙组的中和反应实验设计存在的不足是
  • 35. (2023九上·义乌月考) 小博查阅资料获知:Al(OH)3是一种两性氢氧化物,既可与酸反应又可与碱反应都生成盐和水。它与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l(OH)3+NaOH=NaAlO2+2H2O,NaAlO2可溶于水。

    现该学生将8.2g硬铝(Mg、Al、Cu、Si合金)溶于165.0g盐酸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172.4g滤液X。然后向滤液X中逐滴滴加20.0%的NaOH溶液至过量,产生的沉淀与加入NaOH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已知Mg(OH)2不溶于NaOH溶液,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中A点处溶液的pH(填“大于”、“等于”或“小于”)7。
    2. (2) 图中D点处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
    3. (3) 沉淀的质量m1的值是多少?
    4. (4) 图中B点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保留到0.1%)
  • 36. (2023九上·义乌月考) 电导率传感器可辅助探究复分解反应的实质。相同条件下,离子浓度越大,电导率越大,溶液导电性越强。小明同学将适量Ba(OH)2溶液置于烧杯中并插入电导率传感器(如图1),往其中持续滴加稀硫酸,测得溶液的电导率变化如图2所示。请判断甲乙两条曲线变化中哪条符合上述实验过程并作出合理解释。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