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项 | 物质名称 | 俗称 | 用途 |
A | 氢氧化钠 | 纯碱 | 造纸 |
B | 五水硫酸铜 | 胆矾 | 配制波尔多液 |
C | 氢氧化钙 | 石灰石 | 改良酸性土壤 |
D | 碳酸钙 | 苏打 | 焙制糕点 |
对上述反应的分析判断错误的是( )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试剂或方法 |
A | 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 | 取样,分别加入适量的硝酸银溶液 |
B | 除去CO气体中少量的HCl气体 | 将气体通入氢氧化钠溶液,再通过浓硫酸 |
C | 除去氯化铁溶液中混有的氯化氢 | 加入过量铁粉,并过滤 |
D | 鉴别CH4和CO | 点燃气体,分别用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观察 |
如图所示,对于图片中所描述的物理过程,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②乙同学向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在滴加过程中,意外发现有气泡
产生,原来NaOH已变质,混有了Na2CO3。
实验结束,甲、乙两名同学将废液倒入同一洁净的烧杯中,得到无色澄清溶液,分析溶液中溶质的所有成分(除酚酞外)可能为( )
⑴草木灰的主要成分为(填化学式)。
⑵营养液是多种化合物的水溶液,现有一种无色的营养液可能由硝酸钙、碳酸钾、硝酸钾、氯化钾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为探究其成分,某同学设计并完成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根据以上实验,请你进行有关推断。①由实验1可确定原营养液中一定没有的物质是(填化学式)
②若原营养液中钙离子和硝酸根离子的数目比为1:3,再结合实验1、实验2的现象,可知原营养液中的溶质有(填化学式)。
组别 | A | B | C |
试管中依次加入物质 | 2mL唾液 | 2mL蒸馏水 | 2mL唾液 |
1mL蒸馏水 | 1mL蒸馏水 | 1mL5%盐酸溶液 | |
2mL淀粉溶液 | 2mL淀粉溶液 | 2mL淀粉溶液 | |
水浴10分钟 | 37℃ | 37℃ | 37℃ |
各滴入2滴碘液后的现象 | 不变蓝 | 变蓝 | 变蓝 |
重复实验多次,实验结果都相同。
反应经历2CuO+H2Cu2O+H2O,H2+Cu2O2Cu+H2O两个反应,且在同一条件下两个反应同时进行而不是分步进行。若分步进行,则生成的Cu2O的最大质量为克,再根据图2所示的探究结果分析,同时进行的依据是。
【学习交流】
【拓展探究】
上述实验后,同学们想进行废液的处理与回收,于是将甲、乙中的溶液倒入同一烧杯中,观察到混合溶液(即废液)澄清透明。同学们认为应该先确定废液中是否含有未反应完的CuSO4和AgNO3 , 为此,他们进行了实验并记录如表:
序号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实验1 | 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加入Ba(NO3)2溶液 | 产生白色沉淀 | 废液中含有未反应完的CuSO4 |
实验2 | 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加入A溶液 | 无明显现象 | 废液中没有AgNO3 |
讨论后大家一致认为实验1所得结论不合理。其理由应该是。
同学们尝试从废液中回收铜,于是将甲、乙中的溶液倒入同一烧杯中,再加入过量铝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中存在的金属阳离子是。
实验次数 | U/v | I/A | R/Ω |
1 | 2.0 | 0.20 | 10.0 |
2 | 2.5 | ||
3 | 2.9 | 0.28 | 10.4 |
平均风速(m/s) | 5 | 10 | 15 | 20 | 25 | 30 |
1s内获得的能量(×104J) | 4 | 8 | 12 | 16 | 20 | 24 |
烧杯质量 |
原混合溶液的质量 |
加入的铁片质量 |
反应后烧杯和烧杯内物质的总质量 |
剩余铁片质量 |
析出铜质量 |
40克 |
50克 |
10克 |
99.9克 |
1.6克 |
6.4克 |
查阅资料:“锡纸”是锡箔或铝箔和纸粘合而成。
实验探究:取包口香糖的“锡纸”,将有金属的一面打磨后,朝上放在点滴板上;并向其表面滴加氯化锌溶液,观察到有深灰色固体析出。
实验分析:①通过上述实验现象,可知“锡纸”是(选填“锡”或“铝”)箔和纸粘合而成。②实验中打磨“锡纸”的目的是。③下列物质的溶液可以替代氯化锌溶液完成上述探究实验的是(选填字母)。A.硝酸银B.稀盐酸C.硫酸亚铁D.氯化